第1120章 講茶
被拒親後,我變強了,也變態了 作者:三條腿的蛤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茗秀微笑著點點頭。
“好,那我就從最基本的開始吧。
我先從茶道的起源開始講起。
不過,在講之前我先隨便泡一道茶,你們初步感受一下什麽是茶道。
然後我們一邊喝茶,你們一邊聽我講解茶道的起源,好不好?”
蘇茗秀說道。
“好。”
眾人紛紛點頭。
接下來,蘇茗秀也不說話,先表演了一遍茶道。
在蘇茗秀精湛技藝的加持下,縱然是隨意發揮,但是她的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如同行雲流水,那種展現出來的高水平,即使一個門外漢,也能沉醉其中。
更不用說,蘇茗秀泡茶時自然散發出的獨特神韻。
“好!”
“好!”
一壺茶泡完,葉少風忍不住喝彩起來。
與葉少風一同喝彩的,竟然還有一個女人的聲音。
葉少風聽聲辨位,立馬知道了這是誰的聲音。
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唐書琪。
唐書琪也正好看過來,投來的探尋的目光。
兩人的目光在半空中交匯。
葉少風臉皮夠厚,對著她坦然一笑。
然而唐書琪畢竟是個女人,別看她平時落落大方,這個時候難免一陣臉紅心跳,趕緊扭過了頭去。
“哎呀,你們兩位倒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對麵的高琳頓時捂著嘴笑了起來。
一雙多情的眼睛落在了他和唐書琪身上,在兩人身上一陣打轉,最終落在了葉少風身上。
“琳姐言重了,我們這隻是被秀姐的茶藝折服,隨口感歎一句,有感而發而已。”
葉少風趕緊解釋了一句。
他也發現了,對方的這個女人有點惹不得。
三十多歲的少婦,真是啥話都敢說。
“哎呀呀怎麽還解釋上了。放心,姐是過來人,姐都懂!咯咯。”
高琳繼續調侃,笑的花枝招展。
“琳姐!你再胡說,我就再也不給你打折了。”
對麵的唐書琪終究是個黃花大閨女,受不了高琳了。
她對著高琳嬌嗔一句。
“哈哈,不說了,不說了。
書琪妹子都臉紅了,我可不敢惹書琪妹子生氣,萬一以後不讓我進聚福園,那就麻煩了。”
高琳舉了舉手,做投降狀,隻是她眼中的笑意任誰也能看得出來。
“茶好了,請各位嚐嚐。”
蘇茗秀指著桌子上正冒著熱氣的茶水說道。
“好,謝謝蘇大師!”
眾人紛紛點頭,感謝。
如此一來,才算是真正為葉少風和唐書琪解了圍。
葉少風算是旁聽,坐在她們的後排,離得較遠,自然夠不到自己的茶杯。
他剛想起身去端自己的那杯。
離他最近的高琳卻是一扭身子,雙手捧過一杯熱茶,送到葉少風的麵前。
“少風弟弟,你的茶!”
高琳笑吟吟的說道。
“哦,謝謝!”
葉少風一愣,高琳直接把她麵前的茶杯遞給了他。
當然,這茶杯都是新的,還沒人用。
葉少風也不是放不開的人,直接雙手接過。
一個茶杯那麽小,高琳又是雙手奉上,葉少風自然也是伸出雙手。
他一手托著茶杯底部,一手把住杯身。
隻是,那個茶杯還是太小了。
在交接茶杯的那一刻,葉少風和高琳的手不可避免的碰在了一起。
此時,正值幹燥的秋季,最是容易起靜電的季節。
葉少風隻覺得眼前這女人手上似乎帶著一股子電流。
在一刹那間,電了葉少風一下。
好在葉少風閱曆豐富,有著強大的心理素質,這小小的電流並沒有把葉少風怎麽樣。
倒是對麵的高琳渾身顫抖了一下,茶水也差點失手打翻。
好在葉少風已經穩住了茶杯。
葉少風接過茶杯,對著高琳露齒一笑。
然後,舉杯飲茶,品嚐起來。
高琳不敢怠慢,也迴了一笑。
隻是她的這個笑容,多少有些不自然,眼睛裏竟然也有了躲閃的意味。
她趕緊端起了自己另一個空閑的茶杯,放在了嘴邊。
“好茶!”
“好茶!”
……
一杯茶喝完,眾人放下茶杯,紛紛讚歎。
“琳姐,麻煩了!”
葉少風非常自然的將自己的茶杯遞給了高琳。
“不客氣呢。
誰讓我們離得近呢,我呢,天生就是個伺候人的丫鬟命!”
高琳明媚一笑,臉色一片自然。
高琳說完,捂著嘴自己笑了。
這一次,兩個人的手指又碰在了一起。
至於有沒有電流,就不知道了,反正兩人的手再次微微一顫。
兩隻手分開的瞬間,葉少風隻覺得自己手心被人劃了一下。
葉少風抬眼看去。
卻見高琳已經優雅的轉過了身,白淨的側臉上,隻能看出她立體好看的輪廓,卻是看不出任何異常。
要不是葉少風感覺到了,真不敢相信,這個女人在不經意間撩了他一下。
30多歲的少婦,這膽子也太肥了。
葉少風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麽膽大的女人。
“大家隨意喝著,我現在開始講解茶道的由來了。”
接下來,蘇茗秀一邊為眾人斟茶,一邊開始了上課。
“茶道,作為一種以茶為媒介的生活禮儀和修身養性的方式,其由來源於我國古代,可謂是曆史悠遠。
並逐漸傳播到周邊的一些國家,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茶道文化。
我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源遠流長。
據我所知,我國的茶文化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曆史。
其中,可以分好幾個不同的時期。
1. 神農時期:傳說中,神農氏嚐百草,發現了茶葉的解毒功效,這是關於茶葉最早的記載。
當然這都是一些傳說中故事了,口口相傳。
2. 西周時期:《華陽國誌·巴誌》記載,周武王伐紂時,巴國已經將茶作為貢品。
3. 秦漢時期:西漢時期,茶葉已經成為商品,並且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4. 唐代:茶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陸羽撰寫的《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茶的專著,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等進行了係統論述。
陸羽,又被人奉為茶聖。
《茶經》更是茶道的經典之作,是每個茶師必讀的,我建議大家都要仔細閱讀,體會一番。
我們繼續向下講,
5. 宋代:茶文化繼續發展,出現了許多茶學著作,如蔡襄的《茶錄》等,茶宴成為流行的社交活動。
6. 到了明清時期:茶館文化興起,茶道進一步普及。
總之,
茶道不僅僅是品茶的藝術,它還包含了哲學、倫理、美學等多方麵的內容,是一種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通過茶道,可以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達到陶冶性情、修身養性的目的。”
蘇茗秀娓娓道來。
……
“好,那我就從最基本的開始吧。
我先從茶道的起源開始講起。
不過,在講之前我先隨便泡一道茶,你們初步感受一下什麽是茶道。
然後我們一邊喝茶,你們一邊聽我講解茶道的起源,好不好?”
蘇茗秀說道。
“好。”
眾人紛紛點頭。
接下來,蘇茗秀也不說話,先表演了一遍茶道。
在蘇茗秀精湛技藝的加持下,縱然是隨意發揮,但是她的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如同行雲流水,那種展現出來的高水平,即使一個門外漢,也能沉醉其中。
更不用說,蘇茗秀泡茶時自然散發出的獨特神韻。
“好!”
“好!”
一壺茶泡完,葉少風忍不住喝彩起來。
與葉少風一同喝彩的,竟然還有一個女人的聲音。
葉少風聽聲辨位,立馬知道了這是誰的聲音。
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唐書琪。
唐書琪也正好看過來,投來的探尋的目光。
兩人的目光在半空中交匯。
葉少風臉皮夠厚,對著她坦然一笑。
然而唐書琪畢竟是個女人,別看她平時落落大方,這個時候難免一陣臉紅心跳,趕緊扭過了頭去。
“哎呀,你們兩位倒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對麵的高琳頓時捂著嘴笑了起來。
一雙多情的眼睛落在了他和唐書琪身上,在兩人身上一陣打轉,最終落在了葉少風身上。
“琳姐言重了,我們這隻是被秀姐的茶藝折服,隨口感歎一句,有感而發而已。”
葉少風趕緊解釋了一句。
他也發現了,對方的這個女人有點惹不得。
三十多歲的少婦,真是啥話都敢說。
“哎呀呀怎麽還解釋上了。放心,姐是過來人,姐都懂!咯咯。”
高琳繼續調侃,笑的花枝招展。
“琳姐!你再胡說,我就再也不給你打折了。”
對麵的唐書琪終究是個黃花大閨女,受不了高琳了。
她對著高琳嬌嗔一句。
“哈哈,不說了,不說了。
書琪妹子都臉紅了,我可不敢惹書琪妹子生氣,萬一以後不讓我進聚福園,那就麻煩了。”
高琳舉了舉手,做投降狀,隻是她眼中的笑意任誰也能看得出來。
“茶好了,請各位嚐嚐。”
蘇茗秀指著桌子上正冒著熱氣的茶水說道。
“好,謝謝蘇大師!”
眾人紛紛點頭,感謝。
如此一來,才算是真正為葉少風和唐書琪解了圍。
葉少風算是旁聽,坐在她們的後排,離得較遠,自然夠不到自己的茶杯。
他剛想起身去端自己的那杯。
離他最近的高琳卻是一扭身子,雙手捧過一杯熱茶,送到葉少風的麵前。
“少風弟弟,你的茶!”
高琳笑吟吟的說道。
“哦,謝謝!”
葉少風一愣,高琳直接把她麵前的茶杯遞給了他。
當然,這茶杯都是新的,還沒人用。
葉少風也不是放不開的人,直接雙手接過。
一個茶杯那麽小,高琳又是雙手奉上,葉少風自然也是伸出雙手。
他一手托著茶杯底部,一手把住杯身。
隻是,那個茶杯還是太小了。
在交接茶杯的那一刻,葉少風和高琳的手不可避免的碰在了一起。
此時,正值幹燥的秋季,最是容易起靜電的季節。
葉少風隻覺得眼前這女人手上似乎帶著一股子電流。
在一刹那間,電了葉少風一下。
好在葉少風閱曆豐富,有著強大的心理素質,這小小的電流並沒有把葉少風怎麽樣。
倒是對麵的高琳渾身顫抖了一下,茶水也差點失手打翻。
好在葉少風已經穩住了茶杯。
葉少風接過茶杯,對著高琳露齒一笑。
然後,舉杯飲茶,品嚐起來。
高琳不敢怠慢,也迴了一笑。
隻是她的這個笑容,多少有些不自然,眼睛裏竟然也有了躲閃的意味。
她趕緊端起了自己另一個空閑的茶杯,放在了嘴邊。
“好茶!”
“好茶!”
……
一杯茶喝完,眾人放下茶杯,紛紛讚歎。
“琳姐,麻煩了!”
葉少風非常自然的將自己的茶杯遞給了高琳。
“不客氣呢。
誰讓我們離得近呢,我呢,天生就是個伺候人的丫鬟命!”
高琳明媚一笑,臉色一片自然。
高琳說完,捂著嘴自己笑了。
這一次,兩個人的手指又碰在了一起。
至於有沒有電流,就不知道了,反正兩人的手再次微微一顫。
兩隻手分開的瞬間,葉少風隻覺得自己手心被人劃了一下。
葉少風抬眼看去。
卻見高琳已經優雅的轉過了身,白淨的側臉上,隻能看出她立體好看的輪廓,卻是看不出任何異常。
要不是葉少風感覺到了,真不敢相信,這個女人在不經意間撩了他一下。
30多歲的少婦,這膽子也太肥了。
葉少風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麽膽大的女人。
“大家隨意喝著,我現在開始講解茶道的由來了。”
接下來,蘇茗秀一邊為眾人斟茶,一邊開始了上課。
“茶道,作為一種以茶為媒介的生活禮儀和修身養性的方式,其由來源於我國古代,可謂是曆史悠遠。
並逐漸傳播到周邊的一些國家,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茶道文化。
我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源遠流長。
據我所知,我國的茶文化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曆史。
其中,可以分好幾個不同的時期。
1. 神農時期:傳說中,神農氏嚐百草,發現了茶葉的解毒功效,這是關於茶葉最早的記載。
當然這都是一些傳說中故事了,口口相傳。
2. 西周時期:《華陽國誌·巴誌》記載,周武王伐紂時,巴國已經將茶作為貢品。
3. 秦漢時期:西漢時期,茶葉已經成為商品,並且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4. 唐代:茶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陸羽撰寫的《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茶的專著,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等進行了係統論述。
陸羽,又被人奉為茶聖。
《茶經》更是茶道的經典之作,是每個茶師必讀的,我建議大家都要仔細閱讀,體會一番。
我們繼續向下講,
5. 宋代:茶文化繼續發展,出現了許多茶學著作,如蔡襄的《茶錄》等,茶宴成為流行的社交活動。
6. 到了明清時期:茶館文化興起,茶道進一步普及。
總之,
茶道不僅僅是品茶的藝術,它還包含了哲學、倫理、美學等多方麵的內容,是一種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通過茶道,可以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達到陶冶性情、修身養性的目的。”
蘇茗秀娓娓道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