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亂始
我家荒地竟被列為軍事禁區 作者:妖行天下090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可能,不過,這麽大的能量供給模塊,看起來很是笨重啊。”
“對,這樣會大大減少他們的負重能力和戰鬥能力。”
隊伍中還有一批人顯得異常輕鬆。
就是那18名“行動顧問”,這些人一言不發,但步履輕快,連氣都沒喘。
曾經有人想向他們求助,但完全被其冷漠和令人不寒而栗的眼神給嚇住了。
他們看人就像看低等動物,眼裏沒有絲毫情緒。
入夜,路程走了一小半,這支完全不合格的調查隊伍能走這麽遠,完全有賴於當地向導的優秀能力。
在一片開闊地中,大隊伍開始進行休整。
在聯合調查隊進發的同時,改造人聯盟開始了一係列動作。
其中最矚目的是糧食期貨,芝加哥期貨交易市場和商品交易市場出現了大批買單。
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藍星的糧食交易市場都出現了大批量的收購狂潮。
同時,多個產糧大國紛紛調低了本國糧食產量預期,最誇張的國家甚至調低至往年的一半。
同時,多地的水災、旱災、蝗災、蟲災、瘟疫的消息層出不窮。
在各大媒體和平台上,出現了大量專家和學者的專欄文章。
所有的消息都在表明:這個星球馬上就要挨餓了!
風雨飄搖的藍星,脆弱的糧食價格體係瞬間崩盤。
主糧價格暴漲、肉蛋奶價格暴漲、農副產品價格暴漲。
很多缺糧國家的購買預算本來就超額,現在能買到的救命糧更是直接縮水一大半。
這還不是最絕望的,最絕望的是,他們揮舞著鈔票,在國際市場上竟然買不到一粒糧食。
各國多地直接爆發強烈抗議和衝突,在超市買不到糧食的人們憤怒地走上街頭,要求政府開放儲備糧。
大街上布滿了饑餓和黑壓壓的人群。
華夏這邊卻雖驚不亂,價格一開始確實有上升的勢頭。
但華儲糧唿籲人們不要搶購,年前全國糧食剛剛獲得了大豐收,並播放了一段巨大糧倉的視頻。
在其中的一個儲備基地裏,一字排開的巨大容器猶如一座座大山。
節目還貼心地進行了科普,華夏具有藍星上最大的糧食儲備,並且擁有最先進的智能倉儲設備。
所以,華夏的糧價僅有緩慢的上漲勢頭。
這麽大的糧食危機,本來會導致民眾瘋狂囤糧。
然而很多人在去年大規模搶購潮時,往家裏囤了很多主糧,到現在都沒吃完。
實在是有些吃怕了。
再加上官方出麵宣傳和引導。
所以隻有部分末日生存狂購買了幾年的存糧,大部分民眾都懶得搶了。
經過科普後,眾人得知,專業的倉儲設備有清理、烘幹、測溫、通風、熏蒸等自動化係統。
特別是那種大型糧食筒倉,一個就能存儲幾千上萬噸糧食。
儲存一億噸糧食,也不過需要1萬個,一個的費用也不過十多萬元。
比自家米缸靠譜多了。
在滿世界都焦慮糧食的時候,唯獨華夏這邊風光獨好。
人們每天都上互聯網看老外吐槽,目前絕大多數國家的米麵,市場價都漲了幾倍到十幾倍不等。
當然,網絡上也有不和諧的聲音。
“好不容易國際糧價漲了,但我們農民的收入還是沒有變高,這到底是為什麽?”
“對對對,難道我們農民就這麽苦嗎,壞事一次都不落,好事從來沒輪到過。”
“你懂什麽,穀賤傷農,穀貴傷民。”
“我不管,憑什麽我的米不能賣高價?”
“別跟我講大道理,我特麽一年到頭累死累活,一畝地平均下來,還賺不到2百塊,你來說說到底是為什麽?”
這樣的不滿情緒被有心人帶起了節奏。
甚至連當年的“工農業剪刀差”都被再次拎出來舊事重提。
“你們啊,主糧價格是物價壓倉石,你懂什麽叫壓倉石嗎?”
“我不懂,我隻知道我種5畝地,一年到頭怒賺一千多塊,我就嗬嗬了。”
“我國糧價不和國際掛鉤,穩定才是最大的福利。”
“我隻關心我的收入,至於你說的什麽福利,我看不到,更跟我沒關係。”
“看來這位農民兄弟不是很明白其中的聯係,我剛好有一些了解,就和你探討一下。”
“哈哈,反正吃虧的永遠是我們農民就對了。”
“我問你,假如糧價和國際掛鉤,現在賣一千斤大米,你收入就有2萬塊,對不對。”
“對。”
“很好,這波你賺了,但所有農副產品包括肉類也跟著漲,是不是這個道理?”
“對,但是我家自己養了雞鴨,還有菜地,有本事接著漲啊。”
“所以你的局限性就在這裏了,主糧一漲,那工資是不是也要跟著漲?工資漲了,工業品、運輸、物流成本是不是也跟著漲?請的工人畢竟不可能花1\/3工資買米吧?”
“那又怎麽樣,我不管,跟我沒關係,我又不用買米。”
“但是你除了吃,還要穿、住、用,等所有東西都漲了之後,你的2萬塊還像以前一樣經花嗎?”
“那我還是賺!”
“天真!就以大豆為例,大豆從收購、運輸、存儲、加工成醬油、再運到各地銷售,所有的環節都在放大漲輻,很有可能,你買到手的一瓶醬油可能需要一百多塊了。”
“這……”
“不但是醬油,你生活的方方麵麵都會漲,油、鹽、衣服、鞋子、日常用品、電器,產業鏈條越長的產品,價格漲得就越誇張,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二萬塊一點也不經花。”
“最致命的一點就是,國際資本會看上這個巨大的市場,他們會瘋狂收購和囤積糧食,你有錢還是他們有錢?到最後,生活成本會漲到所有人都承受不了的程度。”
網上的論戰經久不休,在所有與糧食相關話題下進行著激烈的辯論。
在尼羅河流域,看著日漸幹枯的河水,法老國和舒丹國對埃賽國的不滿已經達到了頂峰。
邊境的摩擦每日都在升溫。
在一個即將幹枯的水坑旁,角馬群對霸占了水源的獅群發起了決死衝鋒!
“對,這樣會大大減少他們的負重能力和戰鬥能力。”
隊伍中還有一批人顯得異常輕鬆。
就是那18名“行動顧問”,這些人一言不發,但步履輕快,連氣都沒喘。
曾經有人想向他們求助,但完全被其冷漠和令人不寒而栗的眼神給嚇住了。
他們看人就像看低等動物,眼裏沒有絲毫情緒。
入夜,路程走了一小半,這支完全不合格的調查隊伍能走這麽遠,完全有賴於當地向導的優秀能力。
在一片開闊地中,大隊伍開始進行休整。
在聯合調查隊進發的同時,改造人聯盟開始了一係列動作。
其中最矚目的是糧食期貨,芝加哥期貨交易市場和商品交易市場出現了大批買單。
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藍星的糧食交易市場都出現了大批量的收購狂潮。
同時,多個產糧大國紛紛調低了本國糧食產量預期,最誇張的國家甚至調低至往年的一半。
同時,多地的水災、旱災、蝗災、蟲災、瘟疫的消息層出不窮。
在各大媒體和平台上,出現了大量專家和學者的專欄文章。
所有的消息都在表明:這個星球馬上就要挨餓了!
風雨飄搖的藍星,脆弱的糧食價格體係瞬間崩盤。
主糧價格暴漲、肉蛋奶價格暴漲、農副產品價格暴漲。
很多缺糧國家的購買預算本來就超額,現在能買到的救命糧更是直接縮水一大半。
這還不是最絕望的,最絕望的是,他們揮舞著鈔票,在國際市場上竟然買不到一粒糧食。
各國多地直接爆發強烈抗議和衝突,在超市買不到糧食的人們憤怒地走上街頭,要求政府開放儲備糧。
大街上布滿了饑餓和黑壓壓的人群。
華夏這邊卻雖驚不亂,價格一開始確實有上升的勢頭。
但華儲糧唿籲人們不要搶購,年前全國糧食剛剛獲得了大豐收,並播放了一段巨大糧倉的視頻。
在其中的一個儲備基地裏,一字排開的巨大容器猶如一座座大山。
節目還貼心地進行了科普,華夏具有藍星上最大的糧食儲備,並且擁有最先進的智能倉儲設備。
所以,華夏的糧價僅有緩慢的上漲勢頭。
這麽大的糧食危機,本來會導致民眾瘋狂囤糧。
然而很多人在去年大規模搶購潮時,往家裏囤了很多主糧,到現在都沒吃完。
實在是有些吃怕了。
再加上官方出麵宣傳和引導。
所以隻有部分末日生存狂購買了幾年的存糧,大部分民眾都懶得搶了。
經過科普後,眾人得知,專業的倉儲設備有清理、烘幹、測溫、通風、熏蒸等自動化係統。
特別是那種大型糧食筒倉,一個就能存儲幾千上萬噸糧食。
儲存一億噸糧食,也不過需要1萬個,一個的費用也不過十多萬元。
比自家米缸靠譜多了。
在滿世界都焦慮糧食的時候,唯獨華夏這邊風光獨好。
人們每天都上互聯網看老外吐槽,目前絕大多數國家的米麵,市場價都漲了幾倍到十幾倍不等。
當然,網絡上也有不和諧的聲音。
“好不容易國際糧價漲了,但我們農民的收入還是沒有變高,這到底是為什麽?”
“對對對,難道我們農民就這麽苦嗎,壞事一次都不落,好事從來沒輪到過。”
“你懂什麽,穀賤傷農,穀貴傷民。”
“我不管,憑什麽我的米不能賣高價?”
“別跟我講大道理,我特麽一年到頭累死累活,一畝地平均下來,還賺不到2百塊,你來說說到底是為什麽?”
這樣的不滿情緒被有心人帶起了節奏。
甚至連當年的“工農業剪刀差”都被再次拎出來舊事重提。
“你們啊,主糧價格是物價壓倉石,你懂什麽叫壓倉石嗎?”
“我不懂,我隻知道我種5畝地,一年到頭怒賺一千多塊,我就嗬嗬了。”
“我國糧價不和國際掛鉤,穩定才是最大的福利。”
“我隻關心我的收入,至於你說的什麽福利,我看不到,更跟我沒關係。”
“看來這位農民兄弟不是很明白其中的聯係,我剛好有一些了解,就和你探討一下。”
“哈哈,反正吃虧的永遠是我們農民就對了。”
“我問你,假如糧價和國際掛鉤,現在賣一千斤大米,你收入就有2萬塊,對不對。”
“對。”
“很好,這波你賺了,但所有農副產品包括肉類也跟著漲,是不是這個道理?”
“對,但是我家自己養了雞鴨,還有菜地,有本事接著漲啊。”
“所以你的局限性就在這裏了,主糧一漲,那工資是不是也要跟著漲?工資漲了,工業品、運輸、物流成本是不是也跟著漲?請的工人畢竟不可能花1\/3工資買米吧?”
“那又怎麽樣,我不管,跟我沒關係,我又不用買米。”
“但是你除了吃,還要穿、住、用,等所有東西都漲了之後,你的2萬塊還像以前一樣經花嗎?”
“那我還是賺!”
“天真!就以大豆為例,大豆從收購、運輸、存儲、加工成醬油、再運到各地銷售,所有的環節都在放大漲輻,很有可能,你買到手的一瓶醬油可能需要一百多塊了。”
“這……”
“不但是醬油,你生活的方方麵麵都會漲,油、鹽、衣服、鞋子、日常用品、電器,產業鏈條越長的產品,價格漲得就越誇張,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二萬塊一點也不經花。”
“最致命的一點就是,國際資本會看上這個巨大的市場,他們會瘋狂收購和囤積糧食,你有錢還是他們有錢?到最後,生活成本會漲到所有人都承受不了的程度。”
網上的論戰經久不休,在所有與糧食相關話題下進行著激烈的辯論。
在尼羅河流域,看著日漸幹枯的河水,法老國和舒丹國對埃賽國的不滿已經達到了頂峰。
邊境的摩擦每日都在升溫。
在一個即將幹枯的水坑旁,角馬群對霸占了水源的獅群發起了決死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