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表演廳,設置在頂層。
現場也已經被提前布置過,背景道具都做的很漂亮。
能夠很鮮明地感受到景城當地的文化元素,特色十足。
薑緣在主動提出要先上場之後,現場也立馬開始準備了起來。
工作人員以及樂手們把樂器帶上舞台率先安置好,薑緣也提前試了一下現場的麥克風與音響。
現場的設備與之前《城市街角》使用的一般無二,薑緣也很快就適應好。
樂手們全部就位,戴音也坐在了古箏麵前,薑緣舉起麥克風報出了表演曲目。
“歌曲表演《青花瓷》。”
周董的《青花瓷》,便是薑緣藏在自己新專輯中的王炸曲目。
譜曲周傑倫,作詞方文山,編曲鍾興民,典型的王炸配置。
眾所周知,周董的代表歌曲雖然很多,但正兒八經寫在個人資料上的代表作就那麽幾首。
《青花瓷》便是其中一首,此曲不僅獲獎無數,更登上過春晚舞台,歌詞甚至在行測卷與高考卷題目裏出現過。
參加《國風新韻》之前,也是沒有想到這期的節目主題會如此契合。
薑緣報出歌名之後,現場眾人的反應也是各不相同。
除了參與表演,已經聽過歌曲的戴音之外,其餘幾位嘉賓似乎都沒想到歌名是如此直白的貼題。
馮鐵靠在座椅上,心中多少升起點攀比的心理。
畢竟他今日展示的詩作,也是以青花瓷為題。
他競爭金曲作詞的那副歌詞也是詩作來著,可以說有一定的可比性。
薑緣報幕後,與戴音等人打了個招唿,開始了表演。
表演廳內,觀眾並不算多,除了嘉賓之外,隻有節目組的一些工作人員。
好在《青花瓷》這首歌也並非那種非常需要現場觀眾烘托氣氛,一起互動的歌曲,倒是影響不大。
表演開始,樂手們奏響了歌曲前奏。
這場表演開始之前,現場眾人便從樂隊的陣容感覺到了非凡的陣仗。
樂隊組成非常豪華,單單一個鼓樂組的組成便很複雜,不僅有架子鼓,還有中國鼓,響板以及沙錘等。
歌曲開場,便由鼓樂鋪開,不同鼓組的聲音有序地雜糅在一起敲響,令現場聽眾產生一種空明之感。
鼓樂為引,戴音也開始了古箏演奏。
悅耳琴聲響起,歌曲的氛圍已經一點一點地開始立了起來。
電貝斯與鋼琴的融入,戴音的閨蜜之一也彈起豎琴加入合奏,讓前奏更加豐滿。
而接下來,戴音的另一位閨蜜,吹起竹笛,更是為歌曲前奏注入了靈魂。
悠揚的笛聲,瞬間蓋過其他樂器,向眾人展現了何為前奏殺。
此時,為數不多的在場觀眾,切實地感受到了何為聽覺盛宴。
悠揚笛聲後,薑緣舉起了麥克風。
各類樂器齊齊靜默,隻餘電吉他與鼓樂,把聽眾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薑緣的歌聲上。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澹”
“瓶聲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薑緣一襲白衣,在舞台上開始了演唱。
歌聲清亮中透著一抹澹雅,各種buff齊開,恰到好處地把歌詞的意境給演繹了出來。
馮鐵此時也在專心地聽著薑緣演唱的歌詞。
盡管在金曲獎上輸給薑緣多少有點不服氣,但此時聽清薑緣演唱的首兩句,仍舊是心中驚豔難免。
馮鐵平日裏也會聽歌,但真正能在詞作上能讓他感到驚豔,卻不算多。
但這兩句詞,作為開場,一下讓他感受到了歌詞的美感。
同時配合上婉轉的曲調,表現力更強。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電吉他的演奏,配上中國風曲調的歌聲,一點違和感都沒有,融合得十分巧妙。
聽完這一小段,馮鐵看向薑緣的眼神中,已經帶著一抹讚賞之色。
馮鐵本就不是什麽壞人,之前看薑緣不順眼,隻是有些文人的傲氣罷了。
但此時近距離聽了薑緣的演唱,倒是被唱的有些服氣了。
想著金曲獎自己本就是跨界入圍,寫的本就是詩,而不是歌詞,沒拿獎倒也釋懷了一些。
更何況現在聽了薑緣演唱這開頭的一小段,歌詞配合上旋律,營造出的氛圍與美感。
已經讓馮鐵升起一種詞的水準不在我之下的想法。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包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薑緣完全進入表演的狀態很穩定,中低音飽滿的同時又透著一抹輕盈。
台下,蘇繡錦等人聽著薑緣的演唱,眼中也滿帶欣賞。
盡管藝術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美是相通的。
再加上蘇繡錦等人本期作品的主題內核,也都與歌曲有共通之處,便更加能體會到美之所在。
第一段主歌演唱結束,便來到歌曲的第一次副歌段落。
戴音此時也再度開始了演奏,盡管這場表演她並非主角,卻對這種表演的氛圍很是享受,已然沉浸其中。
古箏輕彈兩聲,其餘樂器也跟著一起返場,除此之外弦樂組也跟著啟動。
層次飽滿的伴奏上,薑緣開始了副歌段的演唱。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鳥鳥升起,隔江千萬裏......”
副歌唱響,薑緣的唱法很細膩,轉音部分處理得相當自然。
這兩句一唱,整曲的名句便在其中。
馮鐵就聽了“天青色等煙雨”這兩句,再往後思緒就全然沉在了這兩句之中。
這幾天,馮鐵寫的也是關於青花瓷的詩句。
自然也花費了不少時間鑽研,對於瓷器中的“天青過雨”也有一定的了解。
那是瓷器中的極佳品相,隻有在煙雨天才能燒製而出。
而現實中的天青色,則是在雨過天晴後才能出現,而這句詞則是直接倒過來描寫。
寥寥幾字描繪了意象後,接著唱“而我在等你”,由景轉入敘事之中。
配合上rb唱法旋律,國風樂器與西方樂器的交融,搭配得十分之巧妙。
薑緣前世在網絡上看過大眾對於《青花瓷》的點評,多是稱讚這是一首詞曲配合得天衣無縫的作品。
“在瓶底書漢隸彷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劉止芸在台下聽著薑緣的演唱,也有些沉醉其中。
盡管之前聽了薑緣演唱的《大魚》就知道薑緣的唱功很厲害。
但在現場近距離聽著薑緣的演唱,再加上配置極為優秀的樂團演奏,表現力實在過於卓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甚至聽著薑緣的演唱,她的腦海中已經有畫麵開始構建,有種想要作畫的衝動。
也是應了那句話,好的音樂是能夠給人以畫麵感的。
更不用說《青花瓷》的歌詞,本就有敘事性在其中。
現場眾人沉醉地聽完第一段副歌,已經完全被帶入了歌曲營造的氛圍中。
間奏部分,到了樂隊們發揮的時間。
戴音專注地彈著古箏,豎琴,笛聲,弦樂組,都非常的出彩。
單單聽伴奏都是非常美的一首曲子。
間奏結束後,古箏等樂器再度停奏,薑緣開始演唱第二段主歌。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裏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與第一段主歌不同的地方在於,伴奏部分除了電吉他之外,鋼琴與貝斯也仍在彈奏。
除了伴奏凸顯了層次的不同之外,在唱法上,薑緣在每一句的尾音都會運用上戲腔的技巧。
這其實比較貼近傑倫後期在一些演唱會上演唱的一個版本。
沉毅聽著薑緣的演唱,舞者對於音樂也是很敏感。
這首歌讓沉毅聽著身體都有些癢了起來,準確的說是,他想起舞了。
歌曲太美,以至於他也想要跳一些有美感的舞蹈。
要不是現在是在拍攝節目,且沒有自己施展的空間,他已經衝上去即興了。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江南小鎮惹了你......”
馮鐵聽著薑緣演唱的這兩句,眼神微亮。
當看一個人順眼的時候,就覺得哪哪都順眼。
這兩句聽得讓馮鐵覺得其中的動詞“惹”字用的十分巧妙,換成其他字可能就俗了。
這一處妙筆被馮鐵記了下來,覺得往後可能用得到。
“在潑墨山水畫裏,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這場表演,因為也沒有太多的舞美設計,薑緣全程都是站樁演唱。
所以演唱質量非常之高,氣息與情感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現場聽眾不算多,但皆被這幾句給戳到,很能感受到其美之所在。
第二段主歌結束後,戴音再度引領著眾樂手開始了演奏,第二段副歌唱響。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
等來到第二段副歌的時候,現場也更加能get到這首歌。
沉毅甚至下意識地跟著哼起旋律。
《青花瓷》這首歌,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除了詞曲配合得天衣無縫之外。
更是因為這首歌實際上比較容易跟唱,音高在大部分普通人的音域範圍之內。
確認過眼神,是可以在ktv裏點的歌曲。
歌曲是較為傳統的兩段主歌加三段副歌的結構,第二段副歌結束後,接到第三段副歌的演唱。
“天青色等煙雨......”
第三段副歌,展現層次的變化,薑緣演唱時的情緒與現場樂器的演奏一樣變得更加激昂了起來。
或者說,薑緣的歌聲本就像是一門樂器,完美嵌在這場演奏中,並占據了主旋律。
而情之所至,唱法上難免也跟著受影響。
在沉毅覺得這首歌一定要加入自己ktv歌單的時候,薑緣突然唱了一個變調的高音。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薑緣頭一歪,一個c5的高音就唱了出來。
傑倫年輕時也常會嚐試這種高音變調。
這個c5對於薑緣而言,雖然麵上看著輕鬆,實際上要做到也有不小難度,畢竟是一個閉口音的咬字。
對於技巧的要求不算低,但薑緣畢竟有一直有在保持練習。
這個高音,也再度讓現場驚豔了一瞬。
不過這一句高音結束後,薑緣又立馬迴到了歌曲原調。
畢竟一時的高音,可以是演唱中的點睛之筆。
但也要看歌曲的意境是否合適,在不合適的歌曲中一直飆高音。
一時的聽感可能是爽了,但反複聽就會覺得是破壞了歌曲的意境,讓聽者感覺審美疲勞了。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
迴到原曲調上,薑緣完成了最後幾句的演唱。
歌曲末尾的時間交給了戴音,最後由古箏的演奏,為整曲畫下了句點。
“謝謝大家!”待最後一個音符落下,薑緣舉起麥克風說道。
喚醒了還沉醉於歌曲餘韻的劉止芸等人,紛紛開始為這場表演鼓掌。
這也是《國風新韻》上第一次有歌曲表演,不少第一次聽薑緣現場的工作人員也是被驚豔得不要不要的。
此時表演結束,現場的觀眾雖然不多,但也在這一刻爆發出了一致且還算熱烈的掌聲。
這一陣掌聲,也把導演孫濤給喚醒。
清醒過來之後,孫濤盯著薑緣,整個是雙眼放光的狀態。
薑緣之前說歌曲跟這一期很契合,他還在想著能有多契合。
結果就是,孫濤全程起著雞皮疙瘩聽完的這首歌。
太合適了。
孫濤感覺這首歌一出來,這一整期節目都給立起來,完全串聯在了一起。
他甚至都想直接拿這首歌作為這一期節目的主題曲了。
同時有了薑緣的加入之後,確實整個節目也多了一些娛樂性。
不僅僅帶來了流量,更加提高了節目的可看性。
而且《青花瓷》這首歌曲,孫濤根據自己心中的驚豔程度進行判斷。
深覺又是一首國風歌曲天花板級別的曲目,已經開始暢想著節目播出後,歌曲與節目雙雙大爆的情況。
孫濤在暢想的時候,薑緣則是等現場的掌聲停下之後,開始挨個感謝參與了演奏的樂隊成員。
“首先要感謝戴音老師幫我伴奏,以及戴音老師的朋友們,竹笛金雨瀾,豎琴......”
“感謝你們為了這場表演專程從各地趕來景城。”
“除此之外還有我的樂團成員們,電吉他小夏,貝斯......”
把現場的樂手們全部都介紹了一遍,確保沒有遺漏後,薑緣才走下台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至於戴音幹脆就沒下來,準備接在薑緣之後直接開始自己的表演。
現場也已經被提前布置過,背景道具都做的很漂亮。
能夠很鮮明地感受到景城當地的文化元素,特色十足。
薑緣在主動提出要先上場之後,現場也立馬開始準備了起來。
工作人員以及樂手們把樂器帶上舞台率先安置好,薑緣也提前試了一下現場的麥克風與音響。
現場的設備與之前《城市街角》使用的一般無二,薑緣也很快就適應好。
樂手們全部就位,戴音也坐在了古箏麵前,薑緣舉起麥克風報出了表演曲目。
“歌曲表演《青花瓷》。”
周董的《青花瓷》,便是薑緣藏在自己新專輯中的王炸曲目。
譜曲周傑倫,作詞方文山,編曲鍾興民,典型的王炸配置。
眾所周知,周董的代表歌曲雖然很多,但正兒八經寫在個人資料上的代表作就那麽幾首。
《青花瓷》便是其中一首,此曲不僅獲獎無數,更登上過春晚舞台,歌詞甚至在行測卷與高考卷題目裏出現過。
參加《國風新韻》之前,也是沒有想到這期的節目主題會如此契合。
薑緣報出歌名之後,現場眾人的反應也是各不相同。
除了參與表演,已經聽過歌曲的戴音之外,其餘幾位嘉賓似乎都沒想到歌名是如此直白的貼題。
馮鐵靠在座椅上,心中多少升起點攀比的心理。
畢竟他今日展示的詩作,也是以青花瓷為題。
他競爭金曲作詞的那副歌詞也是詩作來著,可以說有一定的可比性。
薑緣報幕後,與戴音等人打了個招唿,開始了表演。
表演廳內,觀眾並不算多,除了嘉賓之外,隻有節目組的一些工作人員。
好在《青花瓷》這首歌也並非那種非常需要現場觀眾烘托氣氛,一起互動的歌曲,倒是影響不大。
表演開始,樂手們奏響了歌曲前奏。
這場表演開始之前,現場眾人便從樂隊的陣容感覺到了非凡的陣仗。
樂隊組成非常豪華,單單一個鼓樂組的組成便很複雜,不僅有架子鼓,還有中國鼓,響板以及沙錘等。
歌曲開場,便由鼓樂鋪開,不同鼓組的聲音有序地雜糅在一起敲響,令現場聽眾產生一種空明之感。
鼓樂為引,戴音也開始了古箏演奏。
悅耳琴聲響起,歌曲的氛圍已經一點一點地開始立了起來。
電貝斯與鋼琴的融入,戴音的閨蜜之一也彈起豎琴加入合奏,讓前奏更加豐滿。
而接下來,戴音的另一位閨蜜,吹起竹笛,更是為歌曲前奏注入了靈魂。
悠揚的笛聲,瞬間蓋過其他樂器,向眾人展現了何為前奏殺。
此時,為數不多的在場觀眾,切實地感受到了何為聽覺盛宴。
悠揚笛聲後,薑緣舉起了麥克風。
各類樂器齊齊靜默,隻餘電吉他與鼓樂,把聽眾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薑緣的歌聲上。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澹”
“瓶聲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薑緣一襲白衣,在舞台上開始了演唱。
歌聲清亮中透著一抹澹雅,各種buff齊開,恰到好處地把歌詞的意境給演繹了出來。
馮鐵此時也在專心地聽著薑緣演唱的歌詞。
盡管在金曲獎上輸給薑緣多少有點不服氣,但此時聽清薑緣演唱的首兩句,仍舊是心中驚豔難免。
馮鐵平日裏也會聽歌,但真正能在詞作上能讓他感到驚豔,卻不算多。
但這兩句詞,作為開場,一下讓他感受到了歌詞的美感。
同時配合上婉轉的曲調,表現力更強。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電吉他的演奏,配上中國風曲調的歌聲,一點違和感都沒有,融合得十分巧妙。
聽完這一小段,馮鐵看向薑緣的眼神中,已經帶著一抹讚賞之色。
馮鐵本就不是什麽壞人,之前看薑緣不順眼,隻是有些文人的傲氣罷了。
但此時近距離聽了薑緣的演唱,倒是被唱的有些服氣了。
想著金曲獎自己本就是跨界入圍,寫的本就是詩,而不是歌詞,沒拿獎倒也釋懷了一些。
更何況現在聽了薑緣演唱這開頭的一小段,歌詞配合上旋律,營造出的氛圍與美感。
已經讓馮鐵升起一種詞的水準不在我之下的想法。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包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薑緣完全進入表演的狀態很穩定,中低音飽滿的同時又透著一抹輕盈。
台下,蘇繡錦等人聽著薑緣的演唱,眼中也滿帶欣賞。
盡管藝術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美是相通的。
再加上蘇繡錦等人本期作品的主題內核,也都與歌曲有共通之處,便更加能體會到美之所在。
第一段主歌演唱結束,便來到歌曲的第一次副歌段落。
戴音此時也再度開始了演奏,盡管這場表演她並非主角,卻對這種表演的氛圍很是享受,已然沉浸其中。
古箏輕彈兩聲,其餘樂器也跟著一起返場,除此之外弦樂組也跟著啟動。
層次飽滿的伴奏上,薑緣開始了副歌段的演唱。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鳥鳥升起,隔江千萬裏......”
副歌唱響,薑緣的唱法很細膩,轉音部分處理得相當自然。
這兩句一唱,整曲的名句便在其中。
馮鐵就聽了“天青色等煙雨”這兩句,再往後思緒就全然沉在了這兩句之中。
這幾天,馮鐵寫的也是關於青花瓷的詩句。
自然也花費了不少時間鑽研,對於瓷器中的“天青過雨”也有一定的了解。
那是瓷器中的極佳品相,隻有在煙雨天才能燒製而出。
而現實中的天青色,則是在雨過天晴後才能出現,而這句詞則是直接倒過來描寫。
寥寥幾字描繪了意象後,接著唱“而我在等你”,由景轉入敘事之中。
配合上rb唱法旋律,國風樂器與西方樂器的交融,搭配得十分之巧妙。
薑緣前世在網絡上看過大眾對於《青花瓷》的點評,多是稱讚這是一首詞曲配合得天衣無縫的作品。
“在瓶底書漢隸彷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劉止芸在台下聽著薑緣的演唱,也有些沉醉其中。
盡管之前聽了薑緣演唱的《大魚》就知道薑緣的唱功很厲害。
但在現場近距離聽著薑緣的演唱,再加上配置極為優秀的樂團演奏,表現力實在過於卓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甚至聽著薑緣的演唱,她的腦海中已經有畫麵開始構建,有種想要作畫的衝動。
也是應了那句話,好的音樂是能夠給人以畫麵感的。
更不用說《青花瓷》的歌詞,本就有敘事性在其中。
現場眾人沉醉地聽完第一段副歌,已經完全被帶入了歌曲營造的氛圍中。
間奏部分,到了樂隊們發揮的時間。
戴音專注地彈著古箏,豎琴,笛聲,弦樂組,都非常的出彩。
單單聽伴奏都是非常美的一首曲子。
間奏結束後,古箏等樂器再度停奏,薑緣開始演唱第二段主歌。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裏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與第一段主歌不同的地方在於,伴奏部分除了電吉他之外,鋼琴與貝斯也仍在彈奏。
除了伴奏凸顯了層次的不同之外,在唱法上,薑緣在每一句的尾音都會運用上戲腔的技巧。
這其實比較貼近傑倫後期在一些演唱會上演唱的一個版本。
沉毅聽著薑緣的演唱,舞者對於音樂也是很敏感。
這首歌讓沉毅聽著身體都有些癢了起來,準確的說是,他想起舞了。
歌曲太美,以至於他也想要跳一些有美感的舞蹈。
要不是現在是在拍攝節目,且沒有自己施展的空間,他已經衝上去即興了。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江南小鎮惹了你......”
馮鐵聽著薑緣演唱的這兩句,眼神微亮。
當看一個人順眼的時候,就覺得哪哪都順眼。
這兩句聽得讓馮鐵覺得其中的動詞“惹”字用的十分巧妙,換成其他字可能就俗了。
這一處妙筆被馮鐵記了下來,覺得往後可能用得到。
“在潑墨山水畫裏,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這場表演,因為也沒有太多的舞美設計,薑緣全程都是站樁演唱。
所以演唱質量非常之高,氣息與情感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現場聽眾不算多,但皆被這幾句給戳到,很能感受到其美之所在。
第二段主歌結束後,戴音再度引領著眾樂手開始了演奏,第二段副歌唱響。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
等來到第二段副歌的時候,現場也更加能get到這首歌。
沉毅甚至下意識地跟著哼起旋律。
《青花瓷》這首歌,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除了詞曲配合得天衣無縫之外。
更是因為這首歌實際上比較容易跟唱,音高在大部分普通人的音域範圍之內。
確認過眼神,是可以在ktv裏點的歌曲。
歌曲是較為傳統的兩段主歌加三段副歌的結構,第二段副歌結束後,接到第三段副歌的演唱。
“天青色等煙雨......”
第三段副歌,展現層次的變化,薑緣演唱時的情緒與現場樂器的演奏一樣變得更加激昂了起來。
或者說,薑緣的歌聲本就像是一門樂器,完美嵌在這場演奏中,並占據了主旋律。
而情之所至,唱法上難免也跟著受影響。
在沉毅覺得這首歌一定要加入自己ktv歌單的時候,薑緣突然唱了一個變調的高音。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薑緣頭一歪,一個c5的高音就唱了出來。
傑倫年輕時也常會嚐試這種高音變調。
這個c5對於薑緣而言,雖然麵上看著輕鬆,實際上要做到也有不小難度,畢竟是一個閉口音的咬字。
對於技巧的要求不算低,但薑緣畢竟有一直有在保持練習。
這個高音,也再度讓現場驚豔了一瞬。
不過這一句高音結束後,薑緣又立馬迴到了歌曲原調。
畢竟一時的高音,可以是演唱中的點睛之筆。
但也要看歌曲的意境是否合適,在不合適的歌曲中一直飆高音。
一時的聽感可能是爽了,但反複聽就會覺得是破壞了歌曲的意境,讓聽者感覺審美疲勞了。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
迴到原曲調上,薑緣完成了最後幾句的演唱。
歌曲末尾的時間交給了戴音,最後由古箏的演奏,為整曲畫下了句點。
“謝謝大家!”待最後一個音符落下,薑緣舉起麥克風說道。
喚醒了還沉醉於歌曲餘韻的劉止芸等人,紛紛開始為這場表演鼓掌。
這也是《國風新韻》上第一次有歌曲表演,不少第一次聽薑緣現場的工作人員也是被驚豔得不要不要的。
此時表演結束,現場的觀眾雖然不多,但也在這一刻爆發出了一致且還算熱烈的掌聲。
這一陣掌聲,也把導演孫濤給喚醒。
清醒過來之後,孫濤盯著薑緣,整個是雙眼放光的狀態。
薑緣之前說歌曲跟這一期很契合,他還在想著能有多契合。
結果就是,孫濤全程起著雞皮疙瘩聽完的這首歌。
太合適了。
孫濤感覺這首歌一出來,這一整期節目都給立起來,完全串聯在了一起。
他甚至都想直接拿這首歌作為這一期節目的主題曲了。
同時有了薑緣的加入之後,確實整個節目也多了一些娛樂性。
不僅僅帶來了流量,更加提高了節目的可看性。
而且《青花瓷》這首歌曲,孫濤根據自己心中的驚豔程度進行判斷。
深覺又是一首國風歌曲天花板級別的曲目,已經開始暢想著節目播出後,歌曲與節目雙雙大爆的情況。
孫濤在暢想的時候,薑緣則是等現場的掌聲停下之後,開始挨個感謝參與了演奏的樂隊成員。
“首先要感謝戴音老師幫我伴奏,以及戴音老師的朋友們,竹笛金雨瀾,豎琴......”
“感謝你們為了這場表演專程從各地趕來景城。”
“除此之外還有我的樂團成員們,電吉他小夏,貝斯......”
把現場的樂手們全部都介紹了一遍,確保沒有遺漏後,薑緣才走下台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至於戴音幹脆就沒下來,準備接在薑緣之後直接開始自己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