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保迴到自己的大營,第一時間便是修書一封,把今天和徐輝祖見麵的事情,詳細地報告給朱棣。
在馬三保看來,策反徐輝祖,問題不大,隻是時間的問題。
也難怪馬三保上當,徐輝祖演的太好,其實並不全是演,有很多情緒,徐輝祖是真情流露。
親姐弟各為其主,以後不管是朱允炆勝利,還是朱棣勝利,他們姐弟二人,總有人會受到牽連,想到以後會這樣,徐輝祖便痛心不已。
徐州到鎮江,不到三百公裏的路程,馬三保給朱棣寫的信,快馬加鞭,一天時間便到,當天晚上,還在鎮江的朱棣便接到了馬三保的信。
馬三保從長江北岸到徐州,用了不到五天的時間,朱棣過江,大軍到鎮江,用了兩天的時間。也就是說,朱棣在鎮江休整的第三天晚上,便接到馬三保的信。
朱棣從童俊口中得知朱允炆並不和徐輝祖在一起,安心了不少,也適當地調整了進軍京城的部署。
本來計劃大軍在鎮江稍作休整,便直奔京城,現在,朱棣沒那麽急了,在鎮江整整休整了兩天多的時間,計劃明早大軍開拔,直奔京師。
這兩天時間,對童俊,對於整個鎮江的老百姓,相當煎熬。
萬幸的是,因為童俊開城迎接朱棣,又給朱棣提供了相當有價值的情報,鎮江的老百姓並未遭受前所未有的迫害。
但打砸搶老百姓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行軍打仗,攻下一城,慰勞手下的將士,這種事情很正常,鎮江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朱棣沒有完全放開士兵對鎮江老百姓搶劫,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童俊也算是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老百姓。
朱棣在鎮江的第三天晚上,接到了馬三保的信,看了馬三保的信,朱棣心情大好。
第二天早晨,天陰沉沉的,悶熱無比,一場大雨將至,但這根本影響不到朱棣進軍京城的大好心情。
大軍還沒開拔離開鎮江,便有斥候向朱棣稟報,前方通往京師的道路,被完全破壞。
心情大好的朱棣並未當迴事,道路被破壞,修好不就行了嗎?這種小事,也需要向他匯報?
大軍的糧草輜重先行,離開鎮江十公裏後,大軍前進的步伐停了下來。
看著道路被密密麻麻挖的大坑,朱棣也無語了,偏偏這時,毛毛細雨開始不合時宜地變成了小雨。
本來道路就濕滑難行,現在遇到這麽多大坑,更無法前行。
“高善”
“屬下在”
“著你帶人,立即把道路修好,不要耽誤行軍”
“是,王爺”
朱棣返迴了自己的馬車裏避雨,這種小事,朱棣用不著多操心。
這可難壞了高善,現在下著雨,去哪裏運土填這些大坑,左邊是湖泊,右邊是農田,去別的地方運土,也沒有運土的車啊。
高善無奈,隻能帶人返迴鎮江,讓童俊想辦法在民間搜集車輛,不管大車還是小車,隻要能運土便可。
可是等了半天,童俊才找來五輛小推車。
高善頓時怒了,拔劍便要砍了童俊。
“將軍,不是下官不盡力,實在是現在整個鎮江都很難找到車”,童俊趕緊辯解道。
“為什麽?”
“曹國公和特使大人離開鎮江的時候,把鎮江城裏所有的車全給買走了”
“什麽?”,高善即使再傻,也感覺到了一絲絲的陰謀。
朱棣在馬車上悠閑地看著書,可是半天也沒動靜。
“路修得怎麽樣了?”,朱棣輕飄飄地問道。
有人便立即稟報道:“稟王爺,高將軍去鎮江籌集車輛,還沒返迴”
“無能,這種小事也辦的拖拖拉拉”
朱棣剛說完,從鎮江返迴的高善來到朱棣的馬車前向朱棣稟報道:“王爺,屬下無能,沒有籌集到運土的車輛”
“高善,本王要你何用,這點小事都辦不好”
“王爺,童俊說,曹國公離開鎮江的時候,把城裏的車全給買走了”
朱棣聽完,頓時一驚,原本他根本沒把這路上的大坑當迴事情,這也太小兒科,太幼稚了。現在看來,是有人提前計劃好的。
“哼哼”,朱棣冷笑了一聲,喃喃自語道:“朱允炆啊朱允炆,你也就會玩這種小孩子的把戲了”
無奈,朱棣隻能再次冒雨來到大坑前查看。
“這些坑有多深?”,朱棣問道。
“稟王爺,最深處足以把人淹沒”
朱棣看著這一路的大坑,瞬間明白了。朱允炆和李景隆在鎮江調走的那五千士兵,原來是做這些事情去了。
“能臨時搭橋嗎?”
“稟王爺,坑口超過六丈,木板不足以支撐,如果要在坑口上搭橋,需要更厚實的木材”
“命令部隊在此紮營”
“是,王爺”
朱棣有些崩潰,隻能去找道衍商量辦法。
“大師,朱允炆在前方挖了很多大坑,在坑裏還填滿了水,大軍受阻”
“我聽說了,可這是唯一通往京師的大路,其他都是小路或者羊腸小道,不宜大軍通過,朱允炆這是要幹什麽?是在玩小孩子的遊戲嗎?嗬嗬”
“大師,我們現在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修路吧”
“可是李景隆把鎮江城的木車和鐵鍬全都給買走了,沒有車,沒有工具,運不來土,就修不好路”
“朱允炆這是故意在拖延我大軍的行軍速度,王爺,我總覺得,朱允炆還有什麽更大的後招在等著咱們”
“大師多慮了,朱允炆又不能撒豆成兵,隻要控製了徐輝祖夾擊我們的大軍,不能形成前後夾擊之勢,萬事無憂”
“王爺,我一直在想,徐輝祖調兵北上徐州,現在朱允炆又在玩小把戲拖延我們的時間,他們到底在等什麽?”
“可能在等待更好的時機吧,大師,別管他們等什麽,隻要咱們攻下京城,不管朱允炆怎麽布置,滿盤皆輸”
“王爺說的很對,還是抓緊時間修路吧”
修路?誰不知道修路,可怎麽修?要車沒車,要工具沒工具,就是來找你想辦法的,你倒好,說了一堆,最後還等於什麽都沒說。
“狗兒,讓朱能,孟善,柳升,邱福他們,不管他們用什麽辦法,盡快把路修好”,朱棣下了道衍的馬車,和身邊的貼身些人狗兒說道。
“是,王爺”
朱棣手下的這些將領們,商量了一下,現在下著雨,去哪兒找填坑的土,找到了也是稀泥,不如趁著下雨天,帶人迴鎮江城,抓緊趕製一批拉土的木車。
等天晴了,也好抓緊時間修路。
南方的六月,雨天本來就多,朱棣也沒想到,自己的大軍開拔,出師不利,這場雨,淅淅瀝瀝下了兩天,大軍也被整整堵了兩天。
這兩天,鎮江城內趕製出了一批的小推車和鐵鍬等工具。
鎮江老百姓都要搞糊塗了,前些天趕製一批了鐵鍬,鋸子,買走了所有的小車,現在又要鐵鍬,又要小車。
不同的是,前些天那些東西,是官兵從老百姓手裏買,現在這些人,是讓老百姓白幹。
第三天,天終於晴了,豔陽高照。
終於可以修路了。
在馬三保看來,策反徐輝祖,問題不大,隻是時間的問題。
也難怪馬三保上當,徐輝祖演的太好,其實並不全是演,有很多情緒,徐輝祖是真情流露。
親姐弟各為其主,以後不管是朱允炆勝利,還是朱棣勝利,他們姐弟二人,總有人會受到牽連,想到以後會這樣,徐輝祖便痛心不已。
徐州到鎮江,不到三百公裏的路程,馬三保給朱棣寫的信,快馬加鞭,一天時間便到,當天晚上,還在鎮江的朱棣便接到了馬三保的信。
馬三保從長江北岸到徐州,用了不到五天的時間,朱棣過江,大軍到鎮江,用了兩天的時間。也就是說,朱棣在鎮江休整的第三天晚上,便接到馬三保的信。
朱棣從童俊口中得知朱允炆並不和徐輝祖在一起,安心了不少,也適當地調整了進軍京城的部署。
本來計劃大軍在鎮江稍作休整,便直奔京城,現在,朱棣沒那麽急了,在鎮江整整休整了兩天多的時間,計劃明早大軍開拔,直奔京師。
這兩天時間,對童俊,對於整個鎮江的老百姓,相當煎熬。
萬幸的是,因為童俊開城迎接朱棣,又給朱棣提供了相當有價值的情報,鎮江的老百姓並未遭受前所未有的迫害。
但打砸搶老百姓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行軍打仗,攻下一城,慰勞手下的將士,這種事情很正常,鎮江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朱棣沒有完全放開士兵對鎮江老百姓搶劫,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童俊也算是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老百姓。
朱棣在鎮江的第三天晚上,接到了馬三保的信,看了馬三保的信,朱棣心情大好。
第二天早晨,天陰沉沉的,悶熱無比,一場大雨將至,但這根本影響不到朱棣進軍京城的大好心情。
大軍還沒開拔離開鎮江,便有斥候向朱棣稟報,前方通往京師的道路,被完全破壞。
心情大好的朱棣並未當迴事,道路被破壞,修好不就行了嗎?這種小事,也需要向他匯報?
大軍的糧草輜重先行,離開鎮江十公裏後,大軍前進的步伐停了下來。
看著道路被密密麻麻挖的大坑,朱棣也無語了,偏偏這時,毛毛細雨開始不合時宜地變成了小雨。
本來道路就濕滑難行,現在遇到這麽多大坑,更無法前行。
“高善”
“屬下在”
“著你帶人,立即把道路修好,不要耽誤行軍”
“是,王爺”
朱棣返迴了自己的馬車裏避雨,這種小事,朱棣用不著多操心。
這可難壞了高善,現在下著雨,去哪裏運土填這些大坑,左邊是湖泊,右邊是農田,去別的地方運土,也沒有運土的車啊。
高善無奈,隻能帶人返迴鎮江,讓童俊想辦法在民間搜集車輛,不管大車還是小車,隻要能運土便可。
可是等了半天,童俊才找來五輛小推車。
高善頓時怒了,拔劍便要砍了童俊。
“將軍,不是下官不盡力,實在是現在整個鎮江都很難找到車”,童俊趕緊辯解道。
“為什麽?”
“曹國公和特使大人離開鎮江的時候,把鎮江城裏所有的車全給買走了”
“什麽?”,高善即使再傻,也感覺到了一絲絲的陰謀。
朱棣在馬車上悠閑地看著書,可是半天也沒動靜。
“路修得怎麽樣了?”,朱棣輕飄飄地問道。
有人便立即稟報道:“稟王爺,高將軍去鎮江籌集車輛,還沒返迴”
“無能,這種小事也辦的拖拖拉拉”
朱棣剛說完,從鎮江返迴的高善來到朱棣的馬車前向朱棣稟報道:“王爺,屬下無能,沒有籌集到運土的車輛”
“高善,本王要你何用,這點小事都辦不好”
“王爺,童俊說,曹國公離開鎮江的時候,把城裏的車全給買走了”
朱棣聽完,頓時一驚,原本他根本沒把這路上的大坑當迴事情,這也太小兒科,太幼稚了。現在看來,是有人提前計劃好的。
“哼哼”,朱棣冷笑了一聲,喃喃自語道:“朱允炆啊朱允炆,你也就會玩這種小孩子的把戲了”
無奈,朱棣隻能再次冒雨來到大坑前查看。
“這些坑有多深?”,朱棣問道。
“稟王爺,最深處足以把人淹沒”
朱棣看著這一路的大坑,瞬間明白了。朱允炆和李景隆在鎮江調走的那五千士兵,原來是做這些事情去了。
“能臨時搭橋嗎?”
“稟王爺,坑口超過六丈,木板不足以支撐,如果要在坑口上搭橋,需要更厚實的木材”
“命令部隊在此紮營”
“是,王爺”
朱棣有些崩潰,隻能去找道衍商量辦法。
“大師,朱允炆在前方挖了很多大坑,在坑裏還填滿了水,大軍受阻”
“我聽說了,可這是唯一通往京師的大路,其他都是小路或者羊腸小道,不宜大軍通過,朱允炆這是要幹什麽?是在玩小孩子的遊戲嗎?嗬嗬”
“大師,我們現在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修路吧”
“可是李景隆把鎮江城的木車和鐵鍬全都給買走了,沒有車,沒有工具,運不來土,就修不好路”
“朱允炆這是故意在拖延我大軍的行軍速度,王爺,我總覺得,朱允炆還有什麽更大的後招在等著咱們”
“大師多慮了,朱允炆又不能撒豆成兵,隻要控製了徐輝祖夾擊我們的大軍,不能形成前後夾擊之勢,萬事無憂”
“王爺,我一直在想,徐輝祖調兵北上徐州,現在朱允炆又在玩小把戲拖延我們的時間,他們到底在等什麽?”
“可能在等待更好的時機吧,大師,別管他們等什麽,隻要咱們攻下京城,不管朱允炆怎麽布置,滿盤皆輸”
“王爺說的很對,還是抓緊時間修路吧”
修路?誰不知道修路,可怎麽修?要車沒車,要工具沒工具,就是來找你想辦法的,你倒好,說了一堆,最後還等於什麽都沒說。
“狗兒,讓朱能,孟善,柳升,邱福他們,不管他們用什麽辦法,盡快把路修好”,朱棣下了道衍的馬車,和身邊的貼身些人狗兒說道。
“是,王爺”
朱棣手下的這些將領們,商量了一下,現在下著雨,去哪兒找填坑的土,找到了也是稀泥,不如趁著下雨天,帶人迴鎮江城,抓緊趕製一批拉土的木車。
等天晴了,也好抓緊時間修路。
南方的六月,雨天本來就多,朱棣也沒想到,自己的大軍開拔,出師不利,這場雨,淅淅瀝瀝下了兩天,大軍也被整整堵了兩天。
這兩天,鎮江城內趕製出了一批的小推車和鐵鍬等工具。
鎮江老百姓都要搞糊塗了,前些天趕製一批了鐵鍬,鋸子,買走了所有的小車,現在又要鐵鍬,又要小車。
不同的是,前些天那些東西,是官兵從老百姓手裏買,現在這些人,是讓老百姓白幹。
第三天,天終於晴了,豔陽高照。
終於可以修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