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伊王,徹底被朱允炆給鎮住了。
通過今天的接觸,伊王才知道,皇上原來是這個樣子的人。
誰說皇上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誰說皇上書生氣,僅憑皇上不動聲色挖出了京城裏有異心的人,這一點,讓伊王就佩服萬分,更有些忌憚。
議和是假,決戰是真,皇上估計早就想好怎麽對付叛軍了吧?
能不能打敗叛軍暫且不提,叛軍不日便要兵臨城下,今天皇上表現出來的那份淡定和從容,讓伊王大開眼界,如果不是皇上有十足的把握,怎可如此胸有成竹,又怎可如此從容和淡定?
誰勝誰敗,還不能就此下結論。
從朱允炆對伊王說明日要去觀音門和將士們共同守衛城門,叫伊王不要遲到這句話後,伊王便徹底下定了決心。
不管誰勝誰敗,他都要跟著皇上。
伊王是朱元璋年齡最小的兒子,雖然是王爺,可從未有人如此重視過他的想法和意見。
他的皇兄太多了,足足有二十四個,他們不僅優秀,而且勢力極大,從東北到西北,九大藩王守衛著大明江山的邊疆,像燕王朱棣,晉王朱棡,還有最能打仗的寧王朱權。
他們的權勢,能力和光芒,讓年齡最小的伊王朱榏,根本不受人重視。
伊王朱榏在迴家的路上,想了很久,他雖然年紀小,但並不代表他傻,他的背後,也有給他出謀劃策,分析形勢的幕僚。
伊王不受重視,那是在皇親國戚那個圈子裏,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伊王依然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王爺。
伊王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雖然他的幕僚不同意這麽做,依然是讓伊王見機行事,可是年輕的伊王這次不再聽從他們的意見。
他把自己的未來,毫無保留地押給了朱允炆,隻因為朱允炆對他的那份信任。
伊王離開皇宮後,皇帝迴宮的消息,也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皇帝的迴歸,對有些人來說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但對有些人來說,這真的不是一個什麽好消息。
關於皇帝假裝生病,這一個月到底去做了什麽,也是謠言四起,有人說皇上親自去議和,也有人說,皇上是去搬救兵,更有人說,皇帝是去勘探逃跑的路線,總之,說什麽的都有。
李景隆和皇上吃完午飯,也趕緊迴家一趟,這次出門走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他也急需要好好整頓一下自己的曹國公府,什麽人能留,什麽人不能留。
皇帝迴宮,整整積壓了一個月的政事,很多事情都需要皇帝親自作出決定,朱允炆本來想著吃了飯好好休息一下,沒想到來見他的人,一撥接著一撥,索性,朱允炆決定,下午召開了一次臨時朝會。
整整一個下午,朱允炆都在奉天大殿處理朝政,直到傍晚時分,所有的事情才處理完畢,拖著疲憊的身軀,朱允炆迴到了自己的寢宮。
“小東子,你說這做皇上有什麽好的,整天累的要死要活的,哎”,朱允炆感歎道。
“皇上,奴婢現在就去傳膳,用完膳早些休息”
“行,你安排吧,快點,我困死了,想睡覺”
“遵旨”,小東子退出了乾清宮。
朱允炆四仰八叉地坐在椅子上,這時候,突然傳來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這個聲音,讓朱允炆的疲勞,頓時一掃而空。
“爹爹”
是小平康來了。
朱允炆一下子就從椅子上蹦了起來,這才發現,來的不止平康,皇後和惠妃都來了,皇後懷裏抱著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孩子,旁邊還跟著一個大概七八歲的小孩。
“兒,見過父皇”,小孩子看見朱允炆,便立即上前跪拜。小小年紀,臉上有和年齡並不相符的老成,跪拜得一板一眼。
平康也趕緊學著男孩子的樣子,給朱允炆跪拜。
“參見皇上”,皇後和惠妃,以及身後的一眾丫鬟,也趕緊給朱允炆行萬福禮貌。
“哎呀,都起來吧,自己家裏,別弄得這麽嚴肅”,朱允炆高興地一邊說一邊抱起了平康。
朱允炆在平康的小臉蛋上親了一下,胡茬子紮得平康咯咯直笑。
“大郎,快起來啊”,朱允炆看著跪在地上,有些發呆的小孩子說道,不用問,這個小孩子肯定是他和皇後的大兒子,朱文奎,大明朝的太子。
“謝父皇”,朱文圭有些懵,他可從沒見過朱允炆對平康這麽親昵過。
平康是他的妹妹,但是父皇似乎對這個妹妹一點都不喜歡,以前的謠言他也聽說過,所以,他對這個妹妹也並不待見。
可是眼前的一幕,讓小小年紀的朱文奎甚是疑惑,父皇什麽時候這麽喜歡平康了?
“大郎,一個月沒見,功課有沒有荒廢啊?”
朱允炆問道,說實話,他對麵前的朱文奎絲毫無感,畢竟,這不是他的兒子,而是前身朱允炆的兒子,第一次就對別人的兒子有好感,朱允炆做不到。
這也是朱文奎和平康最大的區別,朱允炆可以和平康很親昵,但是和朱文奎,總覺得膈應。
但是還不能太表現出來,畢竟,他們的關係可是父子,而且朱文奎是朱允炆的嫡長子,還是現在大明的太子,將來可是要繼承大統的。
“稟父皇,兒子學業不曾荒廢,每日母後都會檢查督導”,朱文奎一本正經地迴答道。
“好,你現在都學些什麽?”
“四書五經,八股文,以及一些曆史典故”
“還有其他的嗎?”
“呃,沒了”
“嗯,大郎,你要記住,你是大明的太子,將來的皇帝,做皇帝不僅要博文多學,更要明事理,通古今,還要學會如何管理天下,你知道要做好一個皇帝最重要的是什麽嗎?”
朱允炆蹲下身子,看著朱文奎問道。
“呃......”,這個問題,顯然超出了隻有八歲的朱文奎的認知範疇。
“嗬嗬,我告訴你,兒子,做好一個皇帝最重要的的事情,就是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身體,才是一切的本錢,所以,以後你也要加強身體鍛煉才行”
“父皇是叫兒子習武嗎?”,朱文奎看著朱允炆問道。
“鍛煉身體不一定就是習武,這段時間爹有點忙,等過了這段時間,我會親自教你如何鍛煉身體,對了,大郎,你挑食嗎?”
“這.......”,朱文奎再次不知道怎麽迴答。
“皇上,大郎不挑食的”,皇後馬靈趕緊說道。
“不挑食最好,這樣才能滿足人體需求的各種營養,靈兒,以後讓大郎少吃甜食,甜食吃多了對牙齒不好”
“是,皇上,我記下了”,皇後微微點頭應答道。
“嗯”,朱允炆點點頭,他是第一次見朱文奎,少年老成的樣子讓朱允炆覺得,朱允炆作為太子,應該是被人管束的很嚴格。
可是剛剛蹲下和朱文奎說話的時候,朱允炆發現了朱文奎幾顆發黑的牙齒,不用想,肯定是吃的甜食太多了。
小孩子對甜食沒有抵抗力,這無可厚非,這需要做父母的去約束。
牙刷牙膏,這個後世最普遍最不起眼的東西,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朱允炆這段日子,也是用的現在最原始的方法清潔自己的牙齒。
真的是沒時間啊,如果有時間,朱允炆得先把牙刷牙膏造出來。
通過今天的接觸,伊王才知道,皇上原來是這個樣子的人。
誰說皇上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誰說皇上書生氣,僅憑皇上不動聲色挖出了京城裏有異心的人,這一點,讓伊王就佩服萬分,更有些忌憚。
議和是假,決戰是真,皇上估計早就想好怎麽對付叛軍了吧?
能不能打敗叛軍暫且不提,叛軍不日便要兵臨城下,今天皇上表現出來的那份淡定和從容,讓伊王大開眼界,如果不是皇上有十足的把握,怎可如此胸有成竹,又怎可如此從容和淡定?
誰勝誰敗,還不能就此下結論。
從朱允炆對伊王說明日要去觀音門和將士們共同守衛城門,叫伊王不要遲到這句話後,伊王便徹底下定了決心。
不管誰勝誰敗,他都要跟著皇上。
伊王是朱元璋年齡最小的兒子,雖然是王爺,可從未有人如此重視過他的想法和意見。
他的皇兄太多了,足足有二十四個,他們不僅優秀,而且勢力極大,從東北到西北,九大藩王守衛著大明江山的邊疆,像燕王朱棣,晉王朱棡,還有最能打仗的寧王朱權。
他們的權勢,能力和光芒,讓年齡最小的伊王朱榏,根本不受人重視。
伊王朱榏在迴家的路上,想了很久,他雖然年紀小,但並不代表他傻,他的背後,也有給他出謀劃策,分析形勢的幕僚。
伊王不受重視,那是在皇親國戚那個圈子裏,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伊王依然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王爺。
伊王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雖然他的幕僚不同意這麽做,依然是讓伊王見機行事,可是年輕的伊王這次不再聽從他們的意見。
他把自己的未來,毫無保留地押給了朱允炆,隻因為朱允炆對他的那份信任。
伊王離開皇宮後,皇帝迴宮的消息,也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皇帝的迴歸,對有些人來說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但對有些人來說,這真的不是一個什麽好消息。
關於皇帝假裝生病,這一個月到底去做了什麽,也是謠言四起,有人說皇上親自去議和,也有人說,皇上是去搬救兵,更有人說,皇帝是去勘探逃跑的路線,總之,說什麽的都有。
李景隆和皇上吃完午飯,也趕緊迴家一趟,這次出門走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他也急需要好好整頓一下自己的曹國公府,什麽人能留,什麽人不能留。
皇帝迴宮,整整積壓了一個月的政事,很多事情都需要皇帝親自作出決定,朱允炆本來想著吃了飯好好休息一下,沒想到來見他的人,一撥接著一撥,索性,朱允炆決定,下午召開了一次臨時朝會。
整整一個下午,朱允炆都在奉天大殿處理朝政,直到傍晚時分,所有的事情才處理完畢,拖著疲憊的身軀,朱允炆迴到了自己的寢宮。
“小東子,你說這做皇上有什麽好的,整天累的要死要活的,哎”,朱允炆感歎道。
“皇上,奴婢現在就去傳膳,用完膳早些休息”
“行,你安排吧,快點,我困死了,想睡覺”
“遵旨”,小東子退出了乾清宮。
朱允炆四仰八叉地坐在椅子上,這時候,突然傳來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這個聲音,讓朱允炆的疲勞,頓時一掃而空。
“爹爹”
是小平康來了。
朱允炆一下子就從椅子上蹦了起來,這才發現,來的不止平康,皇後和惠妃都來了,皇後懷裏抱著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孩子,旁邊還跟著一個大概七八歲的小孩。
“兒,見過父皇”,小孩子看見朱允炆,便立即上前跪拜。小小年紀,臉上有和年齡並不相符的老成,跪拜得一板一眼。
平康也趕緊學著男孩子的樣子,給朱允炆跪拜。
“參見皇上”,皇後和惠妃,以及身後的一眾丫鬟,也趕緊給朱允炆行萬福禮貌。
“哎呀,都起來吧,自己家裏,別弄得這麽嚴肅”,朱允炆高興地一邊說一邊抱起了平康。
朱允炆在平康的小臉蛋上親了一下,胡茬子紮得平康咯咯直笑。
“大郎,快起來啊”,朱允炆看著跪在地上,有些發呆的小孩子說道,不用問,這個小孩子肯定是他和皇後的大兒子,朱文奎,大明朝的太子。
“謝父皇”,朱文圭有些懵,他可從沒見過朱允炆對平康這麽親昵過。
平康是他的妹妹,但是父皇似乎對這個妹妹一點都不喜歡,以前的謠言他也聽說過,所以,他對這個妹妹也並不待見。
可是眼前的一幕,讓小小年紀的朱文奎甚是疑惑,父皇什麽時候這麽喜歡平康了?
“大郎,一個月沒見,功課有沒有荒廢啊?”
朱允炆問道,說實話,他對麵前的朱文奎絲毫無感,畢竟,這不是他的兒子,而是前身朱允炆的兒子,第一次就對別人的兒子有好感,朱允炆做不到。
這也是朱文奎和平康最大的區別,朱允炆可以和平康很親昵,但是和朱文奎,總覺得膈應。
但是還不能太表現出來,畢竟,他們的關係可是父子,而且朱文奎是朱允炆的嫡長子,還是現在大明的太子,將來可是要繼承大統的。
“稟父皇,兒子學業不曾荒廢,每日母後都會檢查督導”,朱文奎一本正經地迴答道。
“好,你現在都學些什麽?”
“四書五經,八股文,以及一些曆史典故”
“還有其他的嗎?”
“呃,沒了”
“嗯,大郎,你要記住,你是大明的太子,將來的皇帝,做皇帝不僅要博文多學,更要明事理,通古今,還要學會如何管理天下,你知道要做好一個皇帝最重要的是什麽嗎?”
朱允炆蹲下身子,看著朱文奎問道。
“呃......”,這個問題,顯然超出了隻有八歲的朱文奎的認知範疇。
“嗬嗬,我告訴你,兒子,做好一個皇帝最重要的的事情,就是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身體,才是一切的本錢,所以,以後你也要加強身體鍛煉才行”
“父皇是叫兒子習武嗎?”,朱文奎看著朱允炆問道。
“鍛煉身體不一定就是習武,這段時間爹有點忙,等過了這段時間,我會親自教你如何鍛煉身體,對了,大郎,你挑食嗎?”
“這.......”,朱文奎再次不知道怎麽迴答。
“皇上,大郎不挑食的”,皇後馬靈趕緊說道。
“不挑食最好,這樣才能滿足人體需求的各種營養,靈兒,以後讓大郎少吃甜食,甜食吃多了對牙齒不好”
“是,皇上,我記下了”,皇後微微點頭應答道。
“嗯”,朱允炆點點頭,他是第一次見朱文奎,少年老成的樣子讓朱允炆覺得,朱允炆作為太子,應該是被人管束的很嚴格。
可是剛剛蹲下和朱文奎說話的時候,朱允炆發現了朱文奎幾顆發黑的牙齒,不用想,肯定是吃的甜食太多了。
小孩子對甜食沒有抵抗力,這無可厚非,這需要做父母的去約束。
牙刷牙膏,這個後世最普遍最不起眼的東西,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朱允炆這段日子,也是用的現在最原始的方法清潔自己的牙齒。
真的是沒時間啊,如果有時間,朱允炆得先把牙刷牙膏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