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聲令下,燕軍開始攻城。
一時間,投石機,弓箭手,雲梯,撞城門的巨型木樁,大量的步兵如潮水一般向城牆靠近。
“我靠,朱棣,老子還沒說完呢,你講不講武德啊”,朱允炆大聲怒斥道。
攻城已經開始了,誰還聽你說什麽。
“全體戒備,弓箭手,神機營準備”,耿炳文大聲地命令道,守城士兵搭弓上箭也全都做好了攻擊的準備。
“皇上,你還是去城下吧,這裏太危險了”,耿炳文下完命令,勸朱允炆道。
“我不下去,朕要和士兵們共同守衛城池,朕是天選之子,朕倒是要看看,誰敢來取我性命”,朱允炆嘴上說的慷慨激昂,心裏卻也在打鼓。
什麽天選之子,都是糊弄人的,刀劍無眼,它們可不管什麽天選之子。
可朱允炆的話,卻大大鼓舞了守城的將士,看著如潮水般攻城的叛軍,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這可是生與死之間的較量。
可是皇帝都不怕,他們哪裏還有害怕的權利。
“皇上......”
眾人都勸朱允炆,想讓他趕緊離開這裏,這裏太危險了。
可是朱允炆不能走,他走了,士兵們的士氣和信心可能就會減少一大半。
朱允炆再次對著喇叭大喊道:“城下的士兵,你們都是我大明的兒郎,家中有妻兒老小,沒必要為了朱棣這個逆賊拚命,朕今天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朱棣是逆賊,跟著他負隅頑抗,隻有死路一條,
隻要你們放下武器投降,朕可以既往不咎,赦免你們無罪,永不追究,朕會赦免你們每一個人,除了妖僧道衍以外,這個人朕必殺,誰取了道衍的狗頭,朕重重有賞......”
朱允炆說的正起勁,突然有大石塊砸向城牆,叛軍的投石機已經到達了攻擊範圍開始攻擊了,也開始有弓箭射向城樓。
“皇上,這裏太危險了......”
“行了,你別管我了,我心裏有數,你趕緊指揮戰鬥”
朱允炆在盾牌的掩護下,朝城下看了一眼,下麵的人已經把雲梯豎起來了。
“耿將軍,趕緊把這幾日建造好的狼牙棒車推上來啊,叛軍的雲梯到了”
“是,皇上”
耿炳文一直在關心皇上的安危,有些分神了。朱允炆此時在城樓上,甚至成了累贅。
沒一會兒,城樓上分布著朱允炆設計的巨大狼牙棒車,其實就是滾木,上麵全部釘了尖刺,一般滾木扔下去就完事了,隻能打擊一波雲梯上的攻勢。
可是朱允炆經過改造,狼牙滾木兩頭栓了繩子,懸掛在定製的三角形支撐架上,上下拉動,狼牙滾木便可以不停地給攀爬雲梯的人製造傷害。
隻要人一直拉動,這個狼牙滾木就能一直用,而且,懸掛狼牙滾木上,朱允炆做了兩個滑輪組,這樣超過兩百斤重的滾木拉起來就輕鬆多了,這已經是得到耿炳文等眾多將士證明的。
此裝備一出,所有人把朱允炆奉為神人,就多了兩組滑輪,拉力大大減小。支撐的三腳架下麵,在朱允炆的提議下,還安裝了輪子,可以隨時推動改變下麵滾木攻擊的位置。
懸掛在城牆上的狼牙滾木,成了想通過雲梯爬上城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根本不可能上去,雲梯上的人爬到一定的高度,帶著鐵刺的滾木便會砸下來,砸完又被拉迴去,然後再砸。
這怎麽可能上去,根本不可能。
城牆上的其他士兵,根本不用擔心會有人爬上城牆,他們隻管保護好自己,不要讓投石機投來的石頭和射來的箭射中,然後瞄準城下的敵人還擊就行了。
一時間,撕心裂肺的慘叫聲不絕於耳,這些可憐的士兵,不是被砸死,就是被摔死。場麵過於慘烈,朱允炆的身心,在經受殘酷的戰爭洗禮,血淋淋的戰爭。
城牆上,也開始有人不斷地受傷,朱允炆指揮士兵,抬著擔架往城下運送傷員,擔架也是朱允炆的發明。
這個時代,根本沒有擔架的概念,對待傷員也不是那麽友好,可是朱允炆改變了這一切,不僅成立了專門運送傷員的擔架小隊,而且在京城召集了不少大夫,專門搭建了傷兵營房。
攻城剛開始有些手忙腳亂,可是沒過多久,所有人各自分工明確,開始井然有序起來。攻擊的攻擊,射箭的射箭,拉滾木的拉滾木,觀察敵情的觀察敵情,搶救傷員的搶救傷員。
有部隊在攻擊城牆,也有部隊在推著巨大的撞擊木樁在撞城門。
朱允炆根本不擔心城門被撞開,因為朱允炆在來到觀音門的當天,就下令把城門給徹底封堵了,城門裏的城門下麵,橫著挖了一條壕溝,壕溝裏用巨大的青石頂住城門,形成了天然頂門栓。
朱允炆還是不放心,在城門裏,頂著城門修葺了一個呈三角階梯的樓梯,相當於現在根本沒有城門,城門和城牆混為了一體。
想撞開城門,除非拿烈性炸藥把城樓給全部炸了。
炸藥這個時代有,可是威力不夠,根本不夠烈性。即使朱棣準備的那幾門紅衣大炮都不行。
朱棣想在短時間內攻下觀音門,根本不可能,因為朱允炆準備得太充分了。
朱棣端坐大軍中軍,看著眼前的廝殺,攻城前的自信,在慢慢地消失,眉頭也慢慢皺了起來。
攻城一個時辰後,肉眼可見,根本沒有絲毫起色。
這都是正常的,攻城戰,怎麽可能咋短時間內攻下,可是讓朱棣擔憂的是,他親眼看見了城樓上忽上忽下的狼牙滾木。
他一生經曆大小戰役無數,這種戰法,這種裝備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朱允炆身邊應該是有高人在指點,這個人到底是誰呢?朱棣把朝中的這些大將,甚至文臣統統想了一遍,也沒想到是誰。
“王爺,道衍大師讓王爺收兵”
這時候,朱棣的貼身下人狗兒在朱棣耳邊輕聲說道。
朱棣麵無表情看著前方的戰事,點了點頭,狗兒頓時明白。大喊道:“鳴金,收兵”
鏘鏘鏘......,鑼聲四起,這是收兵的信號,前方的士兵收到指令,倉皇而退。
收兵的鑼聲救了很多人的性命,死,也就是那麽一瞬間的事情。
很多士兵在後撤的時候,還心有餘悸地迴頭張望,看向懸掛在城牆上的那些血淋淋的狼牙滾木,就像是黑白無常的索命鐵鏈一樣,讓人膽寒。
燕軍退兵,城樓上發出了海嘯般的歡唿聲。
城內一直在待守命令的獨立團和禁衛軍,他們沒有參加守城,朱允炆命令他們在城下集結待命,當他們聽到城上的歡唿聲後,所有人也開始歡唿慶祝。
此時,不再分獨立團和禁衛軍,他們都是守衛京師的兵,都是皇上的兵。
一時間,投石機,弓箭手,雲梯,撞城門的巨型木樁,大量的步兵如潮水一般向城牆靠近。
“我靠,朱棣,老子還沒說完呢,你講不講武德啊”,朱允炆大聲怒斥道。
攻城已經開始了,誰還聽你說什麽。
“全體戒備,弓箭手,神機營準備”,耿炳文大聲地命令道,守城士兵搭弓上箭也全都做好了攻擊的準備。
“皇上,你還是去城下吧,這裏太危險了”,耿炳文下完命令,勸朱允炆道。
“我不下去,朕要和士兵們共同守衛城池,朕是天選之子,朕倒是要看看,誰敢來取我性命”,朱允炆嘴上說的慷慨激昂,心裏卻也在打鼓。
什麽天選之子,都是糊弄人的,刀劍無眼,它們可不管什麽天選之子。
可朱允炆的話,卻大大鼓舞了守城的將士,看著如潮水般攻城的叛軍,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這可是生與死之間的較量。
可是皇帝都不怕,他們哪裏還有害怕的權利。
“皇上......”
眾人都勸朱允炆,想讓他趕緊離開這裏,這裏太危險了。
可是朱允炆不能走,他走了,士兵們的士氣和信心可能就會減少一大半。
朱允炆再次對著喇叭大喊道:“城下的士兵,你們都是我大明的兒郎,家中有妻兒老小,沒必要為了朱棣這個逆賊拚命,朕今天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朱棣是逆賊,跟著他負隅頑抗,隻有死路一條,
隻要你們放下武器投降,朕可以既往不咎,赦免你們無罪,永不追究,朕會赦免你們每一個人,除了妖僧道衍以外,這個人朕必殺,誰取了道衍的狗頭,朕重重有賞......”
朱允炆說的正起勁,突然有大石塊砸向城牆,叛軍的投石機已經到達了攻擊範圍開始攻擊了,也開始有弓箭射向城樓。
“皇上,這裏太危險了......”
“行了,你別管我了,我心裏有數,你趕緊指揮戰鬥”
朱允炆在盾牌的掩護下,朝城下看了一眼,下麵的人已經把雲梯豎起來了。
“耿將軍,趕緊把這幾日建造好的狼牙棒車推上來啊,叛軍的雲梯到了”
“是,皇上”
耿炳文一直在關心皇上的安危,有些分神了。朱允炆此時在城樓上,甚至成了累贅。
沒一會兒,城樓上分布著朱允炆設計的巨大狼牙棒車,其實就是滾木,上麵全部釘了尖刺,一般滾木扔下去就完事了,隻能打擊一波雲梯上的攻勢。
可是朱允炆經過改造,狼牙滾木兩頭栓了繩子,懸掛在定製的三角形支撐架上,上下拉動,狼牙滾木便可以不停地給攀爬雲梯的人製造傷害。
隻要人一直拉動,這個狼牙滾木就能一直用,而且,懸掛狼牙滾木上,朱允炆做了兩個滑輪組,這樣超過兩百斤重的滾木拉起來就輕鬆多了,這已經是得到耿炳文等眾多將士證明的。
此裝備一出,所有人把朱允炆奉為神人,就多了兩組滑輪,拉力大大減小。支撐的三腳架下麵,在朱允炆的提議下,還安裝了輪子,可以隨時推動改變下麵滾木攻擊的位置。
懸掛在城牆上的狼牙滾木,成了想通過雲梯爬上城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根本不可能上去,雲梯上的人爬到一定的高度,帶著鐵刺的滾木便會砸下來,砸完又被拉迴去,然後再砸。
這怎麽可能上去,根本不可能。
城牆上的其他士兵,根本不用擔心會有人爬上城牆,他們隻管保護好自己,不要讓投石機投來的石頭和射來的箭射中,然後瞄準城下的敵人還擊就行了。
一時間,撕心裂肺的慘叫聲不絕於耳,這些可憐的士兵,不是被砸死,就是被摔死。場麵過於慘烈,朱允炆的身心,在經受殘酷的戰爭洗禮,血淋淋的戰爭。
城牆上,也開始有人不斷地受傷,朱允炆指揮士兵,抬著擔架往城下運送傷員,擔架也是朱允炆的發明。
這個時代,根本沒有擔架的概念,對待傷員也不是那麽友好,可是朱允炆改變了這一切,不僅成立了專門運送傷員的擔架小隊,而且在京城召集了不少大夫,專門搭建了傷兵營房。
攻城剛開始有些手忙腳亂,可是沒過多久,所有人各自分工明確,開始井然有序起來。攻擊的攻擊,射箭的射箭,拉滾木的拉滾木,觀察敵情的觀察敵情,搶救傷員的搶救傷員。
有部隊在攻擊城牆,也有部隊在推著巨大的撞擊木樁在撞城門。
朱允炆根本不擔心城門被撞開,因為朱允炆在來到觀音門的當天,就下令把城門給徹底封堵了,城門裏的城門下麵,橫著挖了一條壕溝,壕溝裏用巨大的青石頂住城門,形成了天然頂門栓。
朱允炆還是不放心,在城門裏,頂著城門修葺了一個呈三角階梯的樓梯,相當於現在根本沒有城門,城門和城牆混為了一體。
想撞開城門,除非拿烈性炸藥把城樓給全部炸了。
炸藥這個時代有,可是威力不夠,根本不夠烈性。即使朱棣準備的那幾門紅衣大炮都不行。
朱棣想在短時間內攻下觀音門,根本不可能,因為朱允炆準備得太充分了。
朱棣端坐大軍中軍,看著眼前的廝殺,攻城前的自信,在慢慢地消失,眉頭也慢慢皺了起來。
攻城一個時辰後,肉眼可見,根本沒有絲毫起色。
這都是正常的,攻城戰,怎麽可能咋短時間內攻下,可是讓朱棣擔憂的是,他親眼看見了城樓上忽上忽下的狼牙滾木。
他一生經曆大小戰役無數,這種戰法,這種裝備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朱允炆身邊應該是有高人在指點,這個人到底是誰呢?朱棣把朝中的這些大將,甚至文臣統統想了一遍,也沒想到是誰。
“王爺,道衍大師讓王爺收兵”
這時候,朱棣的貼身下人狗兒在朱棣耳邊輕聲說道。
朱棣麵無表情看著前方的戰事,點了點頭,狗兒頓時明白。大喊道:“鳴金,收兵”
鏘鏘鏘......,鑼聲四起,這是收兵的信號,前方的士兵收到指令,倉皇而退。
收兵的鑼聲救了很多人的性命,死,也就是那麽一瞬間的事情。
很多士兵在後撤的時候,還心有餘悸地迴頭張望,看向懸掛在城牆上的那些血淋淋的狼牙滾木,就像是黑白無常的索命鐵鏈一樣,讓人膽寒。
燕軍退兵,城樓上發出了海嘯般的歡唿聲。
城內一直在待守命令的獨立團和禁衛軍,他們沒有參加守城,朱允炆命令他們在城下集結待命,當他們聽到城上的歡唿聲後,所有人也開始歡唿慶祝。
此時,不再分獨立團和禁衛軍,他們都是守衛京師的兵,都是皇上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