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見一人一馬出列,正是徐輝祖,朱棣也撥馬來到兩軍陣前。
本來邱福和馬三保是要跟著朱棣保護他安全的,可是被朱棣製止了。
二人來到陣前的空地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他們,沒人能聽到他們在說什麽。
“兄弟,別來無恙”,朱棣率先開口道。
“姐夫,別來無恙”
“我也不藏著掖著,就是想讓你讓出一條道,讓我過去,給我一條活路”
“姐夫,我也想讓你走,可是,我身後的大軍不受我控製”
“你不是這支南下援軍的將軍嗎?”
“是,但這些兵是從淮安借來的,他們都聽梅景福的,平安從北平帶的三萬騎兵,也不聽我號令”
“這......”,朱棣陷入了尷尬,本想著能從徐輝祖這裏打開一道缺口,突圍出去,可現在看來,這根本行不通,徐輝祖的權利被梅景福和平安架空了。
“難道這就是天意,老天要滅我?”,朱棣長歎一聲,神色哀傷。
“姐夫,依我對皇上的了解,如果你投降,皇上一定不會趕盡殺絕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姐夫,你要三思啊”
“哈哈哈,造反還能活?皇上是不是太婦人之仁了?”
“姐夫......”
“行了,不必多言,我是太祖的子孫,怎麽可能投降,既然都是死,那今天我就再給皇上上一課,皇上不是那麽好當的,行了,你迴去吧,告訴平安,一會開戰,如果再被本王抓住他,定將他碎屍萬段”
說完,朱棣撥轉馬頭,迴到自己的陣營。
徐輝祖看著朱棣的背影,歎了一口氣,也迴到了自己的陣營。
“魏國公,燕王說什麽了?”,平安第一時間便問徐輝祖道。
“平將軍,燕王讓我轉告你,你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和你一起並肩殺敵”
“這......”,平安懵了,朱棣南下用兵,平安給朱棣製造了不少麻煩,他被朱棣大軍俘虜,非但沒有殺他,反而把他帶迴北平,好吃好喝供養著。
平安是欠朱棣一個大人情的。
見平安情緒變化,徐輝祖想繼續勸說平安,如果平安點頭,一會兒燕王突圍,讓開一道口子,不是沒有可能。
這一切,身後的王敬止都看在眼裏,徐輝祖是朱棣的小舅子,他想幹什麽王敬止心裏清楚,平安早些年,在朱棣麾下多年,平安被俘,朱棣沒有殺他,原因不言而喻。
徐輝祖這是在提醒平安,讓平安手下留情。
如果平安這個時候心理防線出現鬆動,可不是什麽好事。
王敬止連忙上前抱拳說道:“平將軍,皇上布局多時,等的就是這一天將叛軍一網打盡,將軍卻不可辜負皇上的信任,毀了皇上的大計啊”
“皇上......”,平安喃喃自語,此時的心中,出現多種複雜的情緒。
朱棣對他的不殺之情,皇上對他的信任之恩,人情,大義在平安心中輪番大戰。
平安想起了他爹平定,早年跟隨太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他也深得太祖的青睞,太祖收他做義子。
什麽是大義?正統才是大義,皇上是太祖欽定的大明皇帝,而朱棣是什麽?現在是叛軍,如果因為私人感情,平安放走了朱棣,這讓他百年之後,如何麵對太祖高皇帝。
沉思片刻,平安抬頭,目光淩厲,大喊一聲:“將士們,準備迎戰,不要放走叛軍的一兵一卒”
“是”
“唿”,王敬止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放心了。
“哎”,徐輝祖心中歎息,這樣也好,都是天命。
朱棣迴到本方陣營,表情嚴肅,目光決絕,看著這些一路跟隨他數年的將領,不禁心中感歎。
“邱福,我們現在還有多少人馬?”
“稟殿下,朵顏三衛和北平親衛,誓死血戰”
“好”,朱棣心中哀歎,自古成王敗寇,這一次南下,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臣服者眾多,他南下的兵力也從十萬增加到二十多萬。
可現在戰局突變,李景隆一直在勸降,午時之前投降者,一律免罪,所以,不斷地開始有人向朝廷投降。
朱棣現在已經無心再去管那些投降的人了,怎麽管?殺了他們嗎?人數眾人,殺得過來嗎?已經被逼到了絕境,如果那樣做,不用朝廷軍進攻,他們自己內部就開始先打起來了,朝廷坐收漁翁之利?朱棣可不去做那種傻事。
“兒郎們,本王奉天靖難,清君側,為的是我大明江山社稷,你們都是我大明社稷的功臣,皇帝昏聵,重用奸臣,朝堂昏暗,今日一戰,就是要打醒皇帝,以表我等鏟除奸臣的決心,一會兒跟隨本王,殺出重圍”
“殺,殺,殺”
朱棣手下的北平親衛,不足三萬人,這些人都是誓死效忠朱棣的死士,他們群情激奮,高聲唿喊,迴應著朱棣。
可旁邊的朵顏三衛,對朱棣的話卻興趣寥寥,他們說白了,是雇傭兵,他們才不會去想什麽是道義,什麽是正統,隻要給的錢多,他們給誰賣命都一樣。
朱棣心知肚明,剛剛已經派道衍去說服朵顏三衛的人,突圍出去給三倍的報酬,三倍?別說三倍,隻要能突圍出去,給十倍報酬又何妨。
想到這裏,朱棣再次喊道:“突圍出去,本王重重有賞,每人給你們十倍的酬勞,還有牛羊,還有女人”
朱棣話音剛落,朵顏三衛的人頓時興奮起來,他們打仗不就是為了這些嗎?
朵顏三衛的人高聲大喊:“殺,殺,殺......”
朱棣見時機成熟,大手一揮,朱能,邱福,狗兒,馬三保等手下一眾將領,提槍上馬,“衝啊”
頓時,呐喊聲震耳欲聾,叛軍衝向正北的平安大軍。
這還不到午時,朝廷軍一直在接受叛軍的投降,突然叛軍開始衝鋒,加速了叛軍投降的速度。
叛軍已經開始衝鋒,大戰不可避免。
李景隆和梅殷一聲令下,東邊,南邊大軍也開始了對叛軍圍剿。
朱棣比誰都清楚,他現在沒有絲毫勝算,光是平安和梅景福的大軍就有二十多萬,更別提身後還有梅殷大軍和李景隆大軍的策應。
平安見叛軍衝鋒,前麵都是騎著高頭大馬的朵顏三衛,平安早就做好了對付朵顏三衛騎兵的準備。
早些年,平安在朱棣麾下,對關外的韃靼,瓦剌的戰法了解甚多,早已經研究出了一套對付他們的辦法。
雙方進入了最殘酷的短兵相接。
兵力懸殊太大,雙拳難敵四手,況且叛軍頭尾不能相顧。
混亂之中,徐輝祖的眼睛一直盯著朱棣,發起衝鋒短兵相接後,邱福,朱能,馬三保等人,已經迴到了朱棣身邊,一是保護朱棣,二是伺機逃出包圍圈。
能出去多少人?朱棣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現在最關鍵是他能逃出去。
“姐夫,跟我來”
徐輝祖並未參與兩軍的短兵相接,而是趁著混亂來到朱棣跟前,讓他們在自己身後,徐輝祖好歹是南下援軍的將領,如果他在前麵,後麵領著朱棣等人,或許真的可以跑出包圍圈。
朱棣也沒猶豫,帶著手下人緊緊地跟在徐輝祖後麵。
有徐輝祖在前,朝廷軍還真的讓出了一條通道。
“徐輝祖,哪裏跑,給我堵住他們”
頓時,大軍堵住了徐輝祖等人的去路,平安和王敬止一直看著徐輝祖,想跑,沒那麽容易,徐輝祖的行動,也徹底激怒了平安。
如果讓朱棣在自己的眼前突圍成功,他哪還有臉見皇上。
“平寶兒,你給本王讓開”,朱棣大喊一聲。
本來邱福和馬三保是要跟著朱棣保護他安全的,可是被朱棣製止了。
二人來到陣前的空地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他們,沒人能聽到他們在說什麽。
“兄弟,別來無恙”,朱棣率先開口道。
“姐夫,別來無恙”
“我也不藏著掖著,就是想讓你讓出一條道,讓我過去,給我一條活路”
“姐夫,我也想讓你走,可是,我身後的大軍不受我控製”
“你不是這支南下援軍的將軍嗎?”
“是,但這些兵是從淮安借來的,他們都聽梅景福的,平安從北平帶的三萬騎兵,也不聽我號令”
“這......”,朱棣陷入了尷尬,本想著能從徐輝祖這裏打開一道缺口,突圍出去,可現在看來,這根本行不通,徐輝祖的權利被梅景福和平安架空了。
“難道這就是天意,老天要滅我?”,朱棣長歎一聲,神色哀傷。
“姐夫,依我對皇上的了解,如果你投降,皇上一定不會趕盡殺絕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姐夫,你要三思啊”
“哈哈哈,造反還能活?皇上是不是太婦人之仁了?”
“姐夫......”
“行了,不必多言,我是太祖的子孫,怎麽可能投降,既然都是死,那今天我就再給皇上上一課,皇上不是那麽好當的,行了,你迴去吧,告訴平安,一會開戰,如果再被本王抓住他,定將他碎屍萬段”
說完,朱棣撥轉馬頭,迴到自己的陣營。
徐輝祖看著朱棣的背影,歎了一口氣,也迴到了自己的陣營。
“魏國公,燕王說什麽了?”,平安第一時間便問徐輝祖道。
“平將軍,燕王讓我轉告你,你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和你一起並肩殺敵”
“這......”,平安懵了,朱棣南下用兵,平安給朱棣製造了不少麻煩,他被朱棣大軍俘虜,非但沒有殺他,反而把他帶迴北平,好吃好喝供養著。
平安是欠朱棣一個大人情的。
見平安情緒變化,徐輝祖想繼續勸說平安,如果平安點頭,一會兒燕王突圍,讓開一道口子,不是沒有可能。
這一切,身後的王敬止都看在眼裏,徐輝祖是朱棣的小舅子,他想幹什麽王敬止心裏清楚,平安早些年,在朱棣麾下多年,平安被俘,朱棣沒有殺他,原因不言而喻。
徐輝祖這是在提醒平安,讓平安手下留情。
如果平安這個時候心理防線出現鬆動,可不是什麽好事。
王敬止連忙上前抱拳說道:“平將軍,皇上布局多時,等的就是這一天將叛軍一網打盡,將軍卻不可辜負皇上的信任,毀了皇上的大計啊”
“皇上......”,平安喃喃自語,此時的心中,出現多種複雜的情緒。
朱棣對他的不殺之情,皇上對他的信任之恩,人情,大義在平安心中輪番大戰。
平安想起了他爹平定,早年跟隨太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他也深得太祖的青睞,太祖收他做義子。
什麽是大義?正統才是大義,皇上是太祖欽定的大明皇帝,而朱棣是什麽?現在是叛軍,如果因為私人感情,平安放走了朱棣,這讓他百年之後,如何麵對太祖高皇帝。
沉思片刻,平安抬頭,目光淩厲,大喊一聲:“將士們,準備迎戰,不要放走叛軍的一兵一卒”
“是”
“唿”,王敬止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放心了。
“哎”,徐輝祖心中歎息,這樣也好,都是天命。
朱棣迴到本方陣營,表情嚴肅,目光決絕,看著這些一路跟隨他數年的將領,不禁心中感歎。
“邱福,我們現在還有多少人馬?”
“稟殿下,朵顏三衛和北平親衛,誓死血戰”
“好”,朱棣心中哀歎,自古成王敗寇,這一次南下,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臣服者眾多,他南下的兵力也從十萬增加到二十多萬。
可現在戰局突變,李景隆一直在勸降,午時之前投降者,一律免罪,所以,不斷地開始有人向朝廷投降。
朱棣現在已經無心再去管那些投降的人了,怎麽管?殺了他們嗎?人數眾人,殺得過來嗎?已經被逼到了絕境,如果那樣做,不用朝廷軍進攻,他們自己內部就開始先打起來了,朝廷坐收漁翁之利?朱棣可不去做那種傻事。
“兒郎們,本王奉天靖難,清君側,為的是我大明江山社稷,你們都是我大明社稷的功臣,皇帝昏聵,重用奸臣,朝堂昏暗,今日一戰,就是要打醒皇帝,以表我等鏟除奸臣的決心,一會兒跟隨本王,殺出重圍”
“殺,殺,殺”
朱棣手下的北平親衛,不足三萬人,這些人都是誓死效忠朱棣的死士,他們群情激奮,高聲唿喊,迴應著朱棣。
可旁邊的朵顏三衛,對朱棣的話卻興趣寥寥,他們說白了,是雇傭兵,他們才不會去想什麽是道義,什麽是正統,隻要給的錢多,他們給誰賣命都一樣。
朱棣心知肚明,剛剛已經派道衍去說服朵顏三衛的人,突圍出去給三倍的報酬,三倍?別說三倍,隻要能突圍出去,給十倍報酬又何妨。
想到這裏,朱棣再次喊道:“突圍出去,本王重重有賞,每人給你們十倍的酬勞,還有牛羊,還有女人”
朱棣話音剛落,朵顏三衛的人頓時興奮起來,他們打仗不就是為了這些嗎?
朵顏三衛的人高聲大喊:“殺,殺,殺......”
朱棣見時機成熟,大手一揮,朱能,邱福,狗兒,馬三保等手下一眾將領,提槍上馬,“衝啊”
頓時,呐喊聲震耳欲聾,叛軍衝向正北的平安大軍。
這還不到午時,朝廷軍一直在接受叛軍的投降,突然叛軍開始衝鋒,加速了叛軍投降的速度。
叛軍已經開始衝鋒,大戰不可避免。
李景隆和梅殷一聲令下,東邊,南邊大軍也開始了對叛軍圍剿。
朱棣比誰都清楚,他現在沒有絲毫勝算,光是平安和梅景福的大軍就有二十多萬,更別提身後還有梅殷大軍和李景隆大軍的策應。
平安見叛軍衝鋒,前麵都是騎著高頭大馬的朵顏三衛,平安早就做好了對付朵顏三衛騎兵的準備。
早些年,平安在朱棣麾下,對關外的韃靼,瓦剌的戰法了解甚多,早已經研究出了一套對付他們的辦法。
雙方進入了最殘酷的短兵相接。
兵力懸殊太大,雙拳難敵四手,況且叛軍頭尾不能相顧。
混亂之中,徐輝祖的眼睛一直盯著朱棣,發起衝鋒短兵相接後,邱福,朱能,馬三保等人,已經迴到了朱棣身邊,一是保護朱棣,二是伺機逃出包圍圈。
能出去多少人?朱棣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現在最關鍵是他能逃出去。
“姐夫,跟我來”
徐輝祖並未參與兩軍的短兵相接,而是趁著混亂來到朱棣跟前,讓他們在自己身後,徐輝祖好歹是南下援軍的將領,如果他在前麵,後麵領著朱棣等人,或許真的可以跑出包圍圈。
朱棣也沒猶豫,帶著手下人緊緊地跟在徐輝祖後麵。
有徐輝祖在前,朝廷軍還真的讓出了一條通道。
“徐輝祖,哪裏跑,給我堵住他們”
頓時,大軍堵住了徐輝祖等人的去路,平安和王敬止一直看著徐輝祖,想跑,沒那麽容易,徐輝祖的行動,也徹底激怒了平安。
如果讓朱棣在自己的眼前突圍成功,他哪還有臉見皇上。
“平寶兒,你給本王讓開”,朱棣大喊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