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鉉聽得雲山霧罩,皇帝的想法太過大膽。
看著一直緊皺眉頭的鐵鉉,朱允炆問道:“鐵大人,你對朕的變革,有何感想?”
“皇上,這......”
“有話直說,不必遮遮掩掩,朕能接受不同意見,朕不是小心眼的人”
“那恕臣直言,皇上,土地盡歸朝廷所有,然後再進行分配,臣能理解,皇上這是在為天下黎民謀福利,可是,自古從沒有哪朝哪代這麽做過,這如果弄不好的話,會引起大亂的”
“鐵大人放心,朕自有辦法,剛剛朕也說了,賣不賣土地,全憑自願,朕不會強迫”
“皇上,這可行嗎?”
“試一試總是可以的,朕有信心”
“好吧,皇上,這鼓勵經商,不妥吧?”
“鐵大人,朕問你,這天下,有錢人都是些什麽人?”
“皇親貴胄,士紳土豪”
“他們有那麽多錢,他們能花的完嗎?不能,朕就要想辦法讓他們花,讓他們花的開心,花的值得,朕想出來的這些東西,他們一定會買,賣出這些東西所得收入,朕會給生產這些東西的雇工發工錢,生產的越多,買的越多,工人也掙得越多,經濟就會越來越繁榮,老百姓也會越來越有錢”
“這......經商能讓老百姓越來越富裕?”
“當然,要不然朕鼓勵經商做什麽,都是想著為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皇上,是臣愚鈍”
“鐵大人過謙了,變革,首先變得就是思想,就是改變一些原有的固有思維,打破固有的思維去想問題”
“皇上,你說的讀書的事情,將來真的要所有的孩子都讀書嗎?”
“讀書可以開啟民智,激發人們的創造思維,千百年來,統治者都在愚化百姓,都在想方設法保證自己的統治地位,曆朝曆代,不管是唐,還是宋,統治不過三百年,為什麽?改朝換代,不過是換了一個皇帝,但統治思想根本沒變,朕,就是要開化百姓的民智,做別人不敢做,想別人不敢想,朕不做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朕要做讓大明改天換地之人,要讓大明,三百年後,四百年後,甚至更久更久,大明還在”
震驚,鐵鉉被朱允炆的話震驚得目瞪口呆。
即使已經知道皇帝要做什麽的李景隆,平安,盛庸,梅氏兄弟,也被震驚了。
今日皇上和鐵鉉說的話,更加直白,更加通俗易懂,但皇上的理想,聽起來依然那麽不現實,依然那麽遙遠,卻能讓人熱血沸騰。
“皇上,臣可要做什麽?皇上隻管吩咐”,鐵鉉動情地說道。
朱允炆從自己的思緒中拉迴到現實中,說道:“鐵大人,朕知道你是國之棟梁,一個真正把國家大義放在心中的人,朕要你管好山東河南兩地,中原腹地,是我華夏之根本,鐵大人隻需鼓勵生產,為民造福,用不了兩年,朕的土改,便會惠及中原大地”
“皇上放心,臣必不辜負皇上的重托”
“多謝鐵大人的支持,有你在中原腹地的支持,朕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幹,你們也一樣,平安的邊疆穩定,盛庸的西北邊陲,還有李景隆的京師重地”
“臣等定不辜負皇上重托”,幾人起來,排列整齊,鄭重跪拜,這是他們對皇上的承諾。
“各位,都快起來,朕今天要說的事情還沒說呢”
“皇上盡管吩咐”
“朕這兩天在京師外城東南方向,看中一塊土地,朕想在那裏建工廠,朱棣的五萬多叛軍俘虜,朕想把他們全部帶過去,給朕建工廠,諸位覺得此事妥當嗎?”
“皇上是擔心什麽?”
“朕擔心這麽多人,不好管理,怕他們再次聚眾造反”
“皇上放心,臣擔保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這些叛逆,皇上不殺他們,已經是他們八輩子燒高香了,還想造反,他們沒那麽想死”
“曹國公,你能保證不出意外”
“皇上撥給我三萬人馬,保證不出意外,臣可以立軍令狀”
“軍令狀倒不必,在朕心裏,他們是罪犯,你告訴他們,隻要他們老老實實接受勞動改造,五年後,朕還他們自由,至於三萬兵馬,你從觀音門調三萬人”
“是,皇上,五年後真放他們離開?”
“嗯,總要給他們一個生的希望,也不能把人逼的太緊了,明天開始,把這些人全部帶到青龍山去,孔祥知道地方,讓孔祥帶路,還有,獨立團所有人也全部到青龍山,以後獨立團的訓練基地就建在那裏了”
“是,皇上”
“皇上,可以透露一下你要建工廠做什麽嗎?”
“嗬嗬,當然可以,生活方麵的有酒,白砂糖,精鹽,紙張,香皂,牙膏牙刷,香水,水泥,玻璃,水晶瓶子,軍事方麵的有煉鐵,造槍,大炮,手雷,望遠鏡等,醫用方麵的有青黴素,消毒酒精,阿司匹林,什麽有用造什麽,什麽掙錢造什麽,現在暫時朕想到的就隻有這些”
懵,幾個人聽朱允炆說了一大頓,有能聽懂的,也有根本聽不懂的。
“皇上,釀酒的師父臣倒是認識,要不要讓他來幫忙”
“嗬嗬,不用了,朕自己來,他們釀造的酒,嗬嗬,那也叫酒”,朱允炆語氣中,盡是不屑,高度的白酒,現在還不曾問世,現在市麵上都是低度的白酒,淡的如水一般。
“皇上,你還會釀酒?”
“小伎倆,會一點”
“皇上,玻璃是什麽東西?”
“就是你們說的水晶”
“水晶也可以生產?”,李景隆瞪著大眼睛問道。
“試試唄”,朱允炆輕描淡寫地說道。
可朱允炆這態度,讓李景隆等人頓時失去了興趣,試試,怎麽可能?開玩笑,你是皇上,你想怎麽玩怎麽玩。
“皇上,你說的醫用方麵的青黴素是什麽?”,平安不解地問道。
“是一種抗生素,可以防止傷口發炎,腐爛,能有效減少戰爭士兵的死亡”
“皇上,真的有這種藥?”,平安,盛庸,包括李景隆全都興奮地看著朱允炆,他們都是帶兵打仗之人,戰爭中,因為一個小小的傷口,導致發炎而死亡的士兵,太多了。
“當然有,但朕也沒做過,還需要研究一下才行,不過問題不大”
“哎”,眾人又是一陣歎息,沒做過,說白了不就是根本沒有嗎?
“嗬嗬,行了,你們就當朕吹牛皮,你們盡管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李景隆,前幾日朕在大明晚報上聲明,讓京師有田地的人家,把地賣給朝廷,你這個曹國公,田地肯定不少吧?你計劃賣多少?”
“啊,臣......臣......”
看著李景隆那吞吞吐吐的樣子,簡直就像是朱允炆搶他口袋裏的錢一樣。
“李景隆,你以後可別後悔啊,最先賣給朝廷地的人,可是能拿到朝廷商品買賣在京師的一級代理商頭銜”
“嗬嗬,皇上,你你你剛剛說的那些,臣都沒聽說過,臣還是再看看,再看看”
朱允炆搖了搖頭,沒眼光,沒格局,算了,李景隆和發財已經失之交臂了。
朱允炆不再理會李景隆,看著鐵鉉問道:“鐵大人,濟南府是不是有一個叫高賢寧的秀才?”
“是有一個叫高賢寧的,皇上怎麽知道?”
“這天下的賢才,仁人誌士,朕還是知道一些的,朱棣在攻打濟南的時候,不是想收服這個高賢寧嗎?高賢寧給朱棣送了一首詩拒絕了,嗬嗬,人才啊,有才氣有節氣更有骨氣,朕喜歡,明年他是否有進京趕考的計劃?”
“應該有吧?”
“好,你迴去告訴他, 朕在京城等著他”
“是,皇上”
眾人大驚,這皇上果然是天神下凡,濟南府的一個小秀才都知道,並且朱棣曾招攬過都知道,這這這......,以後做事還是小心點吧,千萬不要做對不起皇上的事情。
“說起這個高賢寧,朕倒是又想起紀綱了,他們二人是同學,一個人一個狗,差距太明顯,李景隆,這個紀綱怎麽處置了?”
“稟皇上,紀綱被獨立團的人,拉到向陽他們的墳前,一刀一刀給活剮了”
“唿”,朱允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殘忍,但是解氣。
看著一直緊皺眉頭的鐵鉉,朱允炆問道:“鐵大人,你對朕的變革,有何感想?”
“皇上,這......”
“有話直說,不必遮遮掩掩,朕能接受不同意見,朕不是小心眼的人”
“那恕臣直言,皇上,土地盡歸朝廷所有,然後再進行分配,臣能理解,皇上這是在為天下黎民謀福利,可是,自古從沒有哪朝哪代這麽做過,這如果弄不好的話,會引起大亂的”
“鐵大人放心,朕自有辦法,剛剛朕也說了,賣不賣土地,全憑自願,朕不會強迫”
“皇上,這可行嗎?”
“試一試總是可以的,朕有信心”
“好吧,皇上,這鼓勵經商,不妥吧?”
“鐵大人,朕問你,這天下,有錢人都是些什麽人?”
“皇親貴胄,士紳土豪”
“他們有那麽多錢,他們能花的完嗎?不能,朕就要想辦法讓他們花,讓他們花的開心,花的值得,朕想出來的這些東西,他們一定會買,賣出這些東西所得收入,朕會給生產這些東西的雇工發工錢,生產的越多,買的越多,工人也掙得越多,經濟就會越來越繁榮,老百姓也會越來越有錢”
“這......經商能讓老百姓越來越富裕?”
“當然,要不然朕鼓勵經商做什麽,都是想著為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皇上,是臣愚鈍”
“鐵大人過謙了,變革,首先變得就是思想,就是改變一些原有的固有思維,打破固有的思維去想問題”
“皇上,你說的讀書的事情,將來真的要所有的孩子都讀書嗎?”
“讀書可以開啟民智,激發人們的創造思維,千百年來,統治者都在愚化百姓,都在想方設法保證自己的統治地位,曆朝曆代,不管是唐,還是宋,統治不過三百年,為什麽?改朝換代,不過是換了一個皇帝,但統治思想根本沒變,朕,就是要開化百姓的民智,做別人不敢做,想別人不敢想,朕不做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朕要做讓大明改天換地之人,要讓大明,三百年後,四百年後,甚至更久更久,大明還在”
震驚,鐵鉉被朱允炆的話震驚得目瞪口呆。
即使已經知道皇帝要做什麽的李景隆,平安,盛庸,梅氏兄弟,也被震驚了。
今日皇上和鐵鉉說的話,更加直白,更加通俗易懂,但皇上的理想,聽起來依然那麽不現實,依然那麽遙遠,卻能讓人熱血沸騰。
“皇上,臣可要做什麽?皇上隻管吩咐”,鐵鉉動情地說道。
朱允炆從自己的思緒中拉迴到現實中,說道:“鐵大人,朕知道你是國之棟梁,一個真正把國家大義放在心中的人,朕要你管好山東河南兩地,中原腹地,是我華夏之根本,鐵大人隻需鼓勵生產,為民造福,用不了兩年,朕的土改,便會惠及中原大地”
“皇上放心,臣必不辜負皇上的重托”
“多謝鐵大人的支持,有你在中原腹地的支持,朕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幹,你們也一樣,平安的邊疆穩定,盛庸的西北邊陲,還有李景隆的京師重地”
“臣等定不辜負皇上重托”,幾人起來,排列整齊,鄭重跪拜,這是他們對皇上的承諾。
“各位,都快起來,朕今天要說的事情還沒說呢”
“皇上盡管吩咐”
“朕這兩天在京師外城東南方向,看中一塊土地,朕想在那裏建工廠,朱棣的五萬多叛軍俘虜,朕想把他們全部帶過去,給朕建工廠,諸位覺得此事妥當嗎?”
“皇上是擔心什麽?”
“朕擔心這麽多人,不好管理,怕他們再次聚眾造反”
“皇上放心,臣擔保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這些叛逆,皇上不殺他們,已經是他們八輩子燒高香了,還想造反,他們沒那麽想死”
“曹國公,你能保證不出意外”
“皇上撥給我三萬人馬,保證不出意外,臣可以立軍令狀”
“軍令狀倒不必,在朕心裏,他們是罪犯,你告訴他們,隻要他們老老實實接受勞動改造,五年後,朕還他們自由,至於三萬兵馬,你從觀音門調三萬人”
“是,皇上,五年後真放他們離開?”
“嗯,總要給他們一個生的希望,也不能把人逼的太緊了,明天開始,把這些人全部帶到青龍山去,孔祥知道地方,讓孔祥帶路,還有,獨立團所有人也全部到青龍山,以後獨立團的訓練基地就建在那裏了”
“是,皇上”
“皇上,可以透露一下你要建工廠做什麽嗎?”
“嗬嗬,當然可以,生活方麵的有酒,白砂糖,精鹽,紙張,香皂,牙膏牙刷,香水,水泥,玻璃,水晶瓶子,軍事方麵的有煉鐵,造槍,大炮,手雷,望遠鏡等,醫用方麵的有青黴素,消毒酒精,阿司匹林,什麽有用造什麽,什麽掙錢造什麽,現在暫時朕想到的就隻有這些”
懵,幾個人聽朱允炆說了一大頓,有能聽懂的,也有根本聽不懂的。
“皇上,釀酒的師父臣倒是認識,要不要讓他來幫忙”
“嗬嗬,不用了,朕自己來,他們釀造的酒,嗬嗬,那也叫酒”,朱允炆語氣中,盡是不屑,高度的白酒,現在還不曾問世,現在市麵上都是低度的白酒,淡的如水一般。
“皇上,你還會釀酒?”
“小伎倆,會一點”
“皇上,玻璃是什麽東西?”
“就是你們說的水晶”
“水晶也可以生產?”,李景隆瞪著大眼睛問道。
“試試唄”,朱允炆輕描淡寫地說道。
可朱允炆這態度,讓李景隆等人頓時失去了興趣,試試,怎麽可能?開玩笑,你是皇上,你想怎麽玩怎麽玩。
“皇上,你說的醫用方麵的青黴素是什麽?”,平安不解地問道。
“是一種抗生素,可以防止傷口發炎,腐爛,能有效減少戰爭士兵的死亡”
“皇上,真的有這種藥?”,平安,盛庸,包括李景隆全都興奮地看著朱允炆,他們都是帶兵打仗之人,戰爭中,因為一個小小的傷口,導致發炎而死亡的士兵,太多了。
“當然有,但朕也沒做過,還需要研究一下才行,不過問題不大”
“哎”,眾人又是一陣歎息,沒做過,說白了不就是根本沒有嗎?
“嗬嗬,行了,你們就當朕吹牛皮,你們盡管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李景隆,前幾日朕在大明晚報上聲明,讓京師有田地的人家,把地賣給朝廷,你這個曹國公,田地肯定不少吧?你計劃賣多少?”
“啊,臣......臣......”
看著李景隆那吞吞吐吐的樣子,簡直就像是朱允炆搶他口袋裏的錢一樣。
“李景隆,你以後可別後悔啊,最先賣給朝廷地的人,可是能拿到朝廷商品買賣在京師的一級代理商頭銜”
“嗬嗬,皇上,你你你剛剛說的那些,臣都沒聽說過,臣還是再看看,再看看”
朱允炆搖了搖頭,沒眼光,沒格局,算了,李景隆和發財已經失之交臂了。
朱允炆不再理會李景隆,看著鐵鉉問道:“鐵大人,濟南府是不是有一個叫高賢寧的秀才?”
“是有一個叫高賢寧的,皇上怎麽知道?”
“這天下的賢才,仁人誌士,朕還是知道一些的,朱棣在攻打濟南的時候,不是想收服這個高賢寧嗎?高賢寧給朱棣送了一首詩拒絕了,嗬嗬,人才啊,有才氣有節氣更有骨氣,朕喜歡,明年他是否有進京趕考的計劃?”
“應該有吧?”
“好,你迴去告訴他, 朕在京城等著他”
“是,皇上”
眾人大驚,這皇上果然是天神下凡,濟南府的一個小秀才都知道,並且朱棣曾招攬過都知道,這這這......,以後做事還是小心點吧,千萬不要做對不起皇上的事情。
“說起這個高賢寧,朕倒是又想起紀綱了,他們二人是同學,一個人一個狗,差距太明顯,李景隆,這個紀綱怎麽處置了?”
“稟皇上,紀綱被獨立團的人,拉到向陽他們的墳前,一刀一刀給活剮了”
“唿”,朱允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殘忍,但是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