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想把這些大明棟梁們的格局打開,首先要讓他們對世界有一個全新的認知,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大明和大明周邊。
“諸位愛卿,你們都是我大明的棟梁,看著這幅地圖,麵對整個世界,朕想問你們,我大明的威脅在哪裏?”
朱允炆不緊不慢,語氣平和地問道。
朱允炆的問題一出,眾人頓時緊皺眉頭,全都在看著地圖在思考。
“皇上,道衍大師說過,大明的最大威脅,是北元殘餘和北方的遊牧民族”,丘福說道。
“道衍大師?”,朱允炆突然四下尋找,這才想起來,道衍沒來,今天有點被幾個人的到來,高興得忘乎所以了。
“道衍呢?他難道走了?”,朱允炆一臉震驚地問道。
“皇上,道衍大師他......”
“他到底怎麽了?”
見皇上有些急了,馬三保連忙說道:“皇上,道衍大師沒走,他根本沒出刑部大牢,他說他愧對天下百姓,愧對佛祖,他要在刑部大牢贖罪,今生永遠不會走出刑部大牢”
“唿”,朱允炆總算舒了一口氣,他以為道衍離開了,沒離開就好,說明那天和他說的話,他聽進去了,隻要沒走,就還有機會。
“沒走就好,朕下午再去看一下他,咱們接著剛才說的,說到哪兒了?”
“皇上,你問大明的威脅在哪裏,道衍大師說,北元和北方的其他遊牧民族是大明最大的威脅”
“對,道衍說的沒錯,我相信各位也都能看出來,想出來,北方的遊牧民族兩千多年來,一直是我中原各朝各代的心腹大患,從秦始皇建立秦朝,就開始修建萬裏長城,目的就是抵禦北方外敵侵略”
“秦始皇不愧為千古一帝”,朱允炆感慨道:“秦始皇統一六國,為我華夏漢文明奠定了基礎,是他把漢文明緊緊團結在了一起,千百年來,華夏大地分分合合,但始終認同自己的身份,而沒有被外族融合,隻可惜,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秦始皇的功績”
秦始皇的功績,在後世被認可,但在這個時代,秦始皇的功績比較模糊,很多人覺得秦始皇挑起戰爭,民不聊生,修建長城,加重賦稅,要不然,秦朝也不能僅僅存活了13年。
“各位,秦朝國乍13年,你們覺得是什麽原因讓秦朝存在的時間這麽短?”
“皇上,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殘酷暴虐滋己惡,惡既深篤,以至滅亡,豈其虛哉。大量征發全國的農夫修造阿房宮和驪山墓,地常年的無償勞役外,農民的賦稅負擔也日益加重,秦二世是個昏君,暴君”,方孝孺憤恨地說道。
“方大人說的極是,以史為鑒,曆史就是一麵鏡子,秦二世的確是個昏君,但有一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皇上......”,眾人大驚,不解,不知道皇帝要學那個昏君什麽。
“你們想過沒有,大秦的鐵騎勇猛無比,橫掃六國,但是為什麽建國短短的十三年時間,便被劉邦給滅了?劉邦的軍隊就那麽厲害嗎?甚至能在那麽短的時間內就橫掃大秦鐵騎?”
眾人無語。
“不是大秦鐵騎打不過劉邦的烏合之眾,而是因為,當時的大秦鐵騎,全部都在守衛大秦的邊疆,根本沒有參戰。不知道這種戰略是秦始皇的,還是秦二世的,但這種國家意識的戰略格局,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皇上,秦朝都亡國了,還值得我們學習嗎?”
“嗬嗬,那是秦二世昏庸無道,忽略了內部矛盾,如果朕也是一個昏君,百姓也會揭竿而起的,那朕就不配做這個皇帝”
“皇上愛民如子,怎是秦二世能比的”
“天大地大,什麽最大?有人說是皇帝最大,錯了,其實是老百姓最大,這也是朕的治國方針,一切以民為主,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發展教育,隻有這樣,咱們的大明才能繁榮昌盛,在世界諸多國家中,立於不敗之地”
耿炳文不服氣地說道:“皇上,連強大的蒙古騎兵都被我們打敗了,難道這世界上還有比我們更強大的國家嗎?”
“沒有,現在的大明,的確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
眾人聽了皇帝的話,一個個麵露喜色,甚是得意。
“但是”,朱允炆話鋒一轉,說道:“如果我們一直就這麽沉浸在泱泱大國的喜悅之中,不思進取,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那我們終究有一天會落後的,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久了,當我們還沉浸在通過苛捐雜稅剝削老百姓,和老百姓從土地裏搶利益的時候,別的國家已經開始了大踏步朝前發展了”
“你們看”,說著,朱允炆指地圖上的歐洲說道:“這裏有一些小國家,國土麵積不足大明的十分之一,但是,大航海時代已經拉開了大幕,也讓這些歐洲國家的財富迅速積累,科技教育,思想更加飛速發展,他們馬上就會超過大明,不管是經濟,科技,軍事,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們的堅船利炮,就會打到我大明的疆土之上,掠奪我們的財富,殺害我們的子民......”
“皇上,你是不是有點太長他人的誌氣,滅自己的威風了,我大明的軍人也不是吃素的”,耿炳文不開心地說道。
“耿將軍說得對,但是,如果咱們的軍人拿的是長矛,而敵人全部是火銃,甚至是改良過的火銃,裝填子彈很方便,還有無數的火炮做後盾,你覺得我大明軍人有幾何勝算?”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皇上,你太危言聳聽了,老臣不讚同皇上這樣的設想”
“你們呢?也和耿將軍的想法一樣嗎?”,朱允炆問道。
“皇上,臣覺得耿將軍說的有理,是不是皇上想得太多了”
“嗯,也許吧,朕不過是想讓大明走在世界的前列,讓西方國家永遠跟在大明的後麵,永遠不受他們的鉗製,大航海時代已經來了,工業革命還早,但是如果朕不變革,我泱泱華夏終究會落後的,也許隻有朕能改變華夏的命運”
朱允炆皺著眉頭,小聲地喃喃自語,沒人懂得皇帝在說什麽,朱允炆想做的,也不過是想讓生產力更先進的資本主義,代替現在落後的封建社會而已。
“皇上,何謂大航海時代?”,馬三保問道。
“嗬嗬”,朱允炆笑了,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現在像小學生一樣,看著朱允炆,等待著朱允炆的迴答。
“你還記得朕說過的這幾塊陸地嗎?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歐亞大陸的文明現在還不知道有這些陸地的存在,可是即將到來的大航海時代,就是歐洲這些國家,他們出現了海盜,也能叫探險者,開辟新的航道,尋找新的貿易夥伴,說好聽點是貿易,說白了,就是掠奪,他們駕駛著船隻找到了那些未知的土地,這段時期就叫大航海時代”
“皇上,這些你是怎麽知道的?”,馬三保疑惑地看著朱允炆問道。
馬三保的問題,讓所有人全都把目光注視到了皇帝的身上。
“諸位愛卿,你們都是我大明的棟梁,看著這幅地圖,麵對整個世界,朕想問你們,我大明的威脅在哪裏?”
朱允炆不緊不慢,語氣平和地問道。
朱允炆的問題一出,眾人頓時緊皺眉頭,全都在看著地圖在思考。
“皇上,道衍大師說過,大明的最大威脅,是北元殘餘和北方的遊牧民族”,丘福說道。
“道衍大師?”,朱允炆突然四下尋找,這才想起來,道衍沒來,今天有點被幾個人的到來,高興得忘乎所以了。
“道衍呢?他難道走了?”,朱允炆一臉震驚地問道。
“皇上,道衍大師他......”
“他到底怎麽了?”
見皇上有些急了,馬三保連忙說道:“皇上,道衍大師沒走,他根本沒出刑部大牢,他說他愧對天下百姓,愧對佛祖,他要在刑部大牢贖罪,今生永遠不會走出刑部大牢”
“唿”,朱允炆總算舒了一口氣,他以為道衍離開了,沒離開就好,說明那天和他說的話,他聽進去了,隻要沒走,就還有機會。
“沒走就好,朕下午再去看一下他,咱們接著剛才說的,說到哪兒了?”
“皇上,你問大明的威脅在哪裏,道衍大師說,北元和北方的其他遊牧民族是大明最大的威脅”
“對,道衍說的沒錯,我相信各位也都能看出來,想出來,北方的遊牧民族兩千多年來,一直是我中原各朝各代的心腹大患,從秦始皇建立秦朝,就開始修建萬裏長城,目的就是抵禦北方外敵侵略”
“秦始皇不愧為千古一帝”,朱允炆感慨道:“秦始皇統一六國,為我華夏漢文明奠定了基礎,是他把漢文明緊緊團結在了一起,千百年來,華夏大地分分合合,但始終認同自己的身份,而沒有被外族融合,隻可惜,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秦始皇的功績”
秦始皇的功績,在後世被認可,但在這個時代,秦始皇的功績比較模糊,很多人覺得秦始皇挑起戰爭,民不聊生,修建長城,加重賦稅,要不然,秦朝也不能僅僅存活了13年。
“各位,秦朝國乍13年,你們覺得是什麽原因讓秦朝存在的時間這麽短?”
“皇上,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殘酷暴虐滋己惡,惡既深篤,以至滅亡,豈其虛哉。大量征發全國的農夫修造阿房宮和驪山墓,地常年的無償勞役外,農民的賦稅負擔也日益加重,秦二世是個昏君,暴君”,方孝孺憤恨地說道。
“方大人說的極是,以史為鑒,曆史就是一麵鏡子,秦二世的確是個昏君,但有一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皇上......”,眾人大驚,不解,不知道皇帝要學那個昏君什麽。
“你們想過沒有,大秦的鐵騎勇猛無比,橫掃六國,但是為什麽建國短短的十三年時間,便被劉邦給滅了?劉邦的軍隊就那麽厲害嗎?甚至能在那麽短的時間內就橫掃大秦鐵騎?”
眾人無語。
“不是大秦鐵騎打不過劉邦的烏合之眾,而是因為,當時的大秦鐵騎,全部都在守衛大秦的邊疆,根本沒有參戰。不知道這種戰略是秦始皇的,還是秦二世的,但這種國家意識的戰略格局,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皇上,秦朝都亡國了,還值得我們學習嗎?”
“嗬嗬,那是秦二世昏庸無道,忽略了內部矛盾,如果朕也是一個昏君,百姓也會揭竿而起的,那朕就不配做這個皇帝”
“皇上愛民如子,怎是秦二世能比的”
“天大地大,什麽最大?有人說是皇帝最大,錯了,其實是老百姓最大,這也是朕的治國方針,一切以民為主,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發展教育,隻有這樣,咱們的大明才能繁榮昌盛,在世界諸多國家中,立於不敗之地”
耿炳文不服氣地說道:“皇上,連強大的蒙古騎兵都被我們打敗了,難道這世界上還有比我們更強大的國家嗎?”
“沒有,現在的大明,的確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
眾人聽了皇帝的話,一個個麵露喜色,甚是得意。
“但是”,朱允炆話鋒一轉,說道:“如果我們一直就這麽沉浸在泱泱大國的喜悅之中,不思進取,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那我們終究有一天會落後的,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久了,當我們還沉浸在通過苛捐雜稅剝削老百姓,和老百姓從土地裏搶利益的時候,別的國家已經開始了大踏步朝前發展了”
“你們看”,說著,朱允炆指地圖上的歐洲說道:“這裏有一些小國家,國土麵積不足大明的十分之一,但是,大航海時代已經拉開了大幕,也讓這些歐洲國家的財富迅速積累,科技教育,思想更加飛速發展,他們馬上就會超過大明,不管是經濟,科技,軍事,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們的堅船利炮,就會打到我大明的疆土之上,掠奪我們的財富,殺害我們的子民......”
“皇上,你是不是有點太長他人的誌氣,滅自己的威風了,我大明的軍人也不是吃素的”,耿炳文不開心地說道。
“耿將軍說得對,但是,如果咱們的軍人拿的是長矛,而敵人全部是火銃,甚至是改良過的火銃,裝填子彈很方便,還有無數的火炮做後盾,你覺得我大明軍人有幾何勝算?”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皇上,你太危言聳聽了,老臣不讚同皇上這樣的設想”
“你們呢?也和耿將軍的想法一樣嗎?”,朱允炆問道。
“皇上,臣覺得耿將軍說的有理,是不是皇上想得太多了”
“嗯,也許吧,朕不過是想讓大明走在世界的前列,讓西方國家永遠跟在大明的後麵,永遠不受他們的鉗製,大航海時代已經來了,工業革命還早,但是如果朕不變革,我泱泱華夏終究會落後的,也許隻有朕能改變華夏的命運”
朱允炆皺著眉頭,小聲地喃喃自語,沒人懂得皇帝在說什麽,朱允炆想做的,也不過是想讓生產力更先進的資本主義,代替現在落後的封建社會而已。
“皇上,何謂大航海時代?”,馬三保問道。
“嗬嗬”,朱允炆笑了,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現在像小學生一樣,看著朱允炆,等待著朱允炆的迴答。
“你還記得朕說過的這幾塊陸地嗎?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歐亞大陸的文明現在還不知道有這些陸地的存在,可是即將到來的大航海時代,就是歐洲這些國家,他們出現了海盜,也能叫探險者,開辟新的航道,尋找新的貿易夥伴,說好聽點是貿易,說白了,就是掠奪,他們駕駛著船隻找到了那些未知的土地,這段時期就叫大航海時代”
“皇上,這些你是怎麽知道的?”,馬三保疑惑地看著朱允炆問道。
馬三保的問題,讓所有人全都把目光注視到了皇帝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