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來開福建後,直奔周喬的老家,揚州府高郵縣。
周喬的父親是高郵縣知縣,有一個問題朱允炆一直搞不懂,周喬這兩年可算是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妃子,沒有之一,周喬的父親也算是國杖,可周喬的父親始終是一個知縣。
朱允炆也沒聽說過這個從未見過的老丈人要求加官進爵。
抱著巨大的好奇心,朱允炆快馬加鞭直奔高郵縣,朱允炆預計,在這裏待個幾天,便和周喬一起迴京。
幾天後,朱允炆和小東子幾人終於到達了高郵縣。
幾人正準備進縣城之時,在縣城門處,卻碰到了熟人,孫大和小寶。
小寶在這裏不奇怪,可是為什麽孫大會在這裏?
孫大眼睛瞪得溜圓,專心地看著進城的每一個人,像是在找什麽人,找什麽人?當然是在找朱允炆。
當孫大看見朱允炆的時候,像是發現了寶藏一樣,急急忙忙跑到朱允炆跟前說道:“黃公子,你終於到了,我在這裏都等你半個多月了”,城門前進進出出的老百姓很多,孫大知道皇帝的規矩,所以沒敢暴露朱允炆是皇帝的身份。
“孫大,你怎麽在這裏?你不是應該在京城嗎?”,朱允炆看見孫大的一瞬間,頓時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感覺發生了什麽天大的大事。
朱允炆的行程沒人知道,但孫大知道皇帝安南行之後,會親自來周貴妃的老家來接周貴妃迴京,但孫大不知道皇帝還順便去了一趟福建。
“黃公子,這裏人多,能否借一步說話”,孫大神情有些焦急地說道。
朱允炆也感覺到了事情的嚴峻性,趕緊下馬,和孫大到了一個空曠的地方。
“孫大,怎麽了?獨立團在路上發生什麽事情了嗎?”,朱允炆問道。
“不是,皇上,獨立團一路很順利,半個多月前便安全迴到了京城,皇上,朱棣在京城......反了”
“什麽?這怎麽可能?”,朱允炆大吃一驚,他根本不相信孫大說的話。
“皇上,朱棣三個月前就反了,他們現在占領了皇宮,現在正率軍圍困青龍山,他想把青龍山拿下”
“三個月前就反了,為什麽現在才報告,京城那些人都是吃屎的嗎?還有,朱棣他哪兒來的兵?怎麽可能把皇宮就給攻下了?還想打青龍山,孔祥在幹什麽?留給他五千獨立團幹什麽吃的,手裏拿的都是燒火棍嗎?艸”,這個消息,讓朱允炆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皇上,你消消氣,三個月前京城便派出了通信兵給皇上報信,可到了雲南之後,皇上已經離開了,皇上也不跟我們獨立團和荊州軍在一起,沒人知道皇上你在哪裏?我倒是知道皇上會來高郵,可沒人跟我說,我也是到了京城後,才知道京城發生的事情,所以我便馬不停蹄來高郵找皇上了”
“嗯”,朱允炆陰沉著臉,得不到消息,的確有他的原因,但仔細一想,又問道:“不對啊,這麽大的事情,朕一路上怎麽一丁點都沒有聽說呢?”
“皇上,內閣下令,把消息封鎖了”
“為什麽要封鎖消息?這麽大的事情,能封鎖住嗎?”
“皇上不在京城,內閣怕消息傳出去之後,怕有其他藩王蠢蠢欲動,支援朱棣,到時候就真的天下大亂了,現在的京城十三門,隻許進,不許出”
朱允炆沉思片刻,孫大的話,說的很明白,京城並沒有落入朱棣的手裏,起碼京城進出的十三個城門,還在朝廷的掌握之中,這些人沒有叛變。
“朱棣被囚禁,哪兒來的兵馬?”
“不知道,聽說一夜之間便出現了一萬人,應該是早有預謀,朱棣也不知道什麽時候便逃出了囚禁他的府邸,根本沒人知道朱棣是怎麽跑出去的”
朱允炆聽了孫大的話,突然想起了徐妙錦,最後一次見徐妙錦的時候,徐妙錦讓無心傳遞了一句話,小心朱棣,或許,徐妙錦是發現了朱棣的什麽事情,那時候便在提醒他要小心朱棣吧。
可朱允炆已經戒備了,加強了囚禁朱棣府邸的守衛力量,還是出現了紕漏,頓時朱允炆便氣不打一處來。
“一群蠢豬,一萬人就能讓他把天翻了,京城那麽多兵馬?連一萬人都搞不定嗎?”
“皇上,朱棣買通了一個宮裏的太監,你現在不在皇宮,皇宮守衛鬆懈,朱棣半夜趁著不備,裏應外合打開了宮門,不聲不響便控製了皇宮”
“媽的,又是太監,這不是理由,區區一萬人,就能把皇宮守住?”
“皇上,朱棣挾持了皇後娘娘,還有太子和懷王和安王,沒人敢強攻,怕傷害了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
“草”
“現在什麽情況?”
“我半個月前出京城的時候,朱棣挾持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正在圍攻青龍山”
“青龍山情況如何?”
“青龍山有孫將軍還有獨立團,還有朵顏三衛上下一心,臣來的時候,朱棣對青龍山毫無辦法,但現在什麽情況,就不知道了”
“嗯,那京城現在是不是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還好,朱棣占領了皇宮,想召集朝臣趁皇上不在趕緊登基,可朝中官員根本沒人去,不,也有少數幾個人去了,但絕大多數人都沒去,內閣起初下令把皇宮圍得水泄不通,可朱棣不知道怎麽想的,突然挾持著皇後和太子,帶著人要攻打青龍山,為了保證皇後娘娘和太子的安全,根本沒人敢對朱棣的一萬人發起主動攻擊”
“朱棣是豬腦子嗎?什麽時候了,還想著攻打青龍山?不自量力”,朱允炆話剛剛說完,突然想起了什麽,有些驚慌地問道:“你剛剛說你出京城的時候,青龍山什麽情況?”
“青龍山上下一心,朱棣根本沒辦法攻下青龍山”
“不是這,朵顏三衛的人都是什麽反應?”
“朵顏三衛的人和獨立團的人,上下一心,誓死保衛青龍山”
“唿”,朱允炆聽到這個消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要是青龍山的三萬朵顏三衛跟著朱棣反了,那就麻煩了,或許,朱棣去青龍山,就是想策反朵顏三衛吧。
朵顏三衛,拖拖啊,你可千萬不能幹出三姓家奴的事情啊,朕可是待你們朵顏三衛不薄,朕給了你們生的希望,給了你們過好日子的盼頭。
“好了,朕知道了”
“皇上,咱們還是趕緊趕迴京城吧,現在都盼著皇上趕緊迴去呢”
朱允炆又陷入了思考,孫大帶來的消息,是十五天前的消息,十五天過去了,如果發生什麽事情,恐怕早已經發生了。
趕緊迴去是必須的,但也不在意這一時,如果朱棣真的造反成功了,說明內閣一無是處,根本不堪大用。
如果朵顏三衛真的也反了,那朱允炆就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對這個世界,對這個時代的人了。
“行了,別慌,事情該發生的已經發生了,也不在乎這一天兩天,朕還想看看事態到底會如何發展,朱棣到底能不能再次東山再起,看看朕這三年,到底得到了什麽?”
這三年得到了什麽?孫大有些搞不明白皇帝話的意思。
“皇上......”
“別說了,如果朱棣真的東山再起了,朕就重新把皇帝的寶座再重新奪迴來,真要把朕逼急了.......”,朱允炆笑而不語,並沒有把話說完。
“小寶”,朱允炆喊道。
“黃公子,我在呢”
“帶我們進城,周貴妃現在還好吧?”
“黃公子,娘娘一直都過的很好,隻是最近......,不是很好”
“你們倆......”,朱允炆指著孫大和小寶,真是快被這兩個人給活活氣死了,“你們兩個人是故意的吧?專門在這裏等著我,給我心裏添堵的吧,啊?”
“黃公子恕罪,小寶也不能騙公子啊,總得實話實說”,小寶有些委屈地說道。
“行了行了,邊走邊說,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誰他媽的不長眼,敢欺負周喬,老子活剮了他”,正在氣頭上的朱允炆連連爆出粗口。
朱允炆在小寶的陪同下,直奔高郵縣衙,因為周喬的父親是縣令,縣衙就是他們的家,小寶也把這幾天發生的事情詳細給皇帝講了一遍。
周喬的父親是高郵縣知縣,有一個問題朱允炆一直搞不懂,周喬這兩年可算是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妃子,沒有之一,周喬的父親也算是國杖,可周喬的父親始終是一個知縣。
朱允炆也沒聽說過這個從未見過的老丈人要求加官進爵。
抱著巨大的好奇心,朱允炆快馬加鞭直奔高郵縣,朱允炆預計,在這裏待個幾天,便和周喬一起迴京。
幾天後,朱允炆和小東子幾人終於到達了高郵縣。
幾人正準備進縣城之時,在縣城門處,卻碰到了熟人,孫大和小寶。
小寶在這裏不奇怪,可是為什麽孫大會在這裏?
孫大眼睛瞪得溜圓,專心地看著進城的每一個人,像是在找什麽人,找什麽人?當然是在找朱允炆。
當孫大看見朱允炆的時候,像是發現了寶藏一樣,急急忙忙跑到朱允炆跟前說道:“黃公子,你終於到了,我在這裏都等你半個多月了”,城門前進進出出的老百姓很多,孫大知道皇帝的規矩,所以沒敢暴露朱允炆是皇帝的身份。
“孫大,你怎麽在這裏?你不是應該在京城嗎?”,朱允炆看見孫大的一瞬間,頓時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感覺發生了什麽天大的大事。
朱允炆的行程沒人知道,但孫大知道皇帝安南行之後,會親自來周貴妃的老家來接周貴妃迴京,但孫大不知道皇帝還順便去了一趟福建。
“黃公子,這裏人多,能否借一步說話”,孫大神情有些焦急地說道。
朱允炆也感覺到了事情的嚴峻性,趕緊下馬,和孫大到了一個空曠的地方。
“孫大,怎麽了?獨立團在路上發生什麽事情了嗎?”,朱允炆問道。
“不是,皇上,獨立團一路很順利,半個多月前便安全迴到了京城,皇上,朱棣在京城......反了”
“什麽?這怎麽可能?”,朱允炆大吃一驚,他根本不相信孫大說的話。
“皇上,朱棣三個月前就反了,他們現在占領了皇宮,現在正率軍圍困青龍山,他想把青龍山拿下”
“三個月前就反了,為什麽現在才報告,京城那些人都是吃屎的嗎?還有,朱棣他哪兒來的兵?怎麽可能把皇宮就給攻下了?還想打青龍山,孔祥在幹什麽?留給他五千獨立團幹什麽吃的,手裏拿的都是燒火棍嗎?艸”,這個消息,讓朱允炆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皇上,你消消氣,三個月前京城便派出了通信兵給皇上報信,可到了雲南之後,皇上已經離開了,皇上也不跟我們獨立團和荊州軍在一起,沒人知道皇上你在哪裏?我倒是知道皇上會來高郵,可沒人跟我說,我也是到了京城後,才知道京城發生的事情,所以我便馬不停蹄來高郵找皇上了”
“嗯”,朱允炆陰沉著臉,得不到消息,的確有他的原因,但仔細一想,又問道:“不對啊,這麽大的事情,朕一路上怎麽一丁點都沒有聽說呢?”
“皇上,內閣下令,把消息封鎖了”
“為什麽要封鎖消息?這麽大的事情,能封鎖住嗎?”
“皇上不在京城,內閣怕消息傳出去之後,怕有其他藩王蠢蠢欲動,支援朱棣,到時候就真的天下大亂了,現在的京城十三門,隻許進,不許出”
朱允炆沉思片刻,孫大的話,說的很明白,京城並沒有落入朱棣的手裏,起碼京城進出的十三個城門,還在朝廷的掌握之中,這些人沒有叛變。
“朱棣被囚禁,哪兒來的兵馬?”
“不知道,聽說一夜之間便出現了一萬人,應該是早有預謀,朱棣也不知道什麽時候便逃出了囚禁他的府邸,根本沒人知道朱棣是怎麽跑出去的”
朱允炆聽了孫大的話,突然想起了徐妙錦,最後一次見徐妙錦的時候,徐妙錦讓無心傳遞了一句話,小心朱棣,或許,徐妙錦是發現了朱棣的什麽事情,那時候便在提醒他要小心朱棣吧。
可朱允炆已經戒備了,加強了囚禁朱棣府邸的守衛力量,還是出現了紕漏,頓時朱允炆便氣不打一處來。
“一群蠢豬,一萬人就能讓他把天翻了,京城那麽多兵馬?連一萬人都搞不定嗎?”
“皇上,朱棣買通了一個宮裏的太監,你現在不在皇宮,皇宮守衛鬆懈,朱棣半夜趁著不備,裏應外合打開了宮門,不聲不響便控製了皇宮”
“媽的,又是太監,這不是理由,區區一萬人,就能把皇宮守住?”
“皇上,朱棣挾持了皇後娘娘,還有太子和懷王和安王,沒人敢強攻,怕傷害了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
“草”
“現在什麽情況?”
“我半個月前出京城的時候,朱棣挾持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正在圍攻青龍山”
“青龍山情況如何?”
“青龍山有孫將軍還有獨立團,還有朵顏三衛上下一心,臣來的時候,朱棣對青龍山毫無辦法,但現在什麽情況,就不知道了”
“嗯,那京城現在是不是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還好,朱棣占領了皇宮,想召集朝臣趁皇上不在趕緊登基,可朝中官員根本沒人去,不,也有少數幾個人去了,但絕大多數人都沒去,內閣起初下令把皇宮圍得水泄不通,可朱棣不知道怎麽想的,突然挾持著皇後和太子,帶著人要攻打青龍山,為了保證皇後娘娘和太子的安全,根本沒人敢對朱棣的一萬人發起主動攻擊”
“朱棣是豬腦子嗎?什麽時候了,還想著攻打青龍山?不自量力”,朱允炆話剛剛說完,突然想起了什麽,有些驚慌地問道:“你剛剛說你出京城的時候,青龍山什麽情況?”
“青龍山上下一心,朱棣根本沒辦法攻下青龍山”
“不是這,朵顏三衛的人都是什麽反應?”
“朵顏三衛的人和獨立團的人,上下一心,誓死保衛青龍山”
“唿”,朱允炆聽到這個消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要是青龍山的三萬朵顏三衛跟著朱棣反了,那就麻煩了,或許,朱棣去青龍山,就是想策反朵顏三衛吧。
朵顏三衛,拖拖啊,你可千萬不能幹出三姓家奴的事情啊,朕可是待你們朵顏三衛不薄,朕給了你們生的希望,給了你們過好日子的盼頭。
“好了,朕知道了”
“皇上,咱們還是趕緊趕迴京城吧,現在都盼著皇上趕緊迴去呢”
朱允炆又陷入了思考,孫大帶來的消息,是十五天前的消息,十五天過去了,如果發生什麽事情,恐怕早已經發生了。
趕緊迴去是必須的,但也不在意這一時,如果朱棣真的造反成功了,說明內閣一無是處,根本不堪大用。
如果朵顏三衛真的也反了,那朱允炆就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對這個世界,對這個時代的人了。
“行了,別慌,事情該發生的已經發生了,也不在乎這一天兩天,朕還想看看事態到底會如何發展,朱棣到底能不能再次東山再起,看看朕這三年,到底得到了什麽?”
這三年得到了什麽?孫大有些搞不明白皇帝話的意思。
“皇上......”
“別說了,如果朱棣真的東山再起了,朕就重新把皇帝的寶座再重新奪迴來,真要把朕逼急了.......”,朱允炆笑而不語,並沒有把話說完。
“小寶”,朱允炆喊道。
“黃公子,我在呢”
“帶我們進城,周貴妃現在還好吧?”
“黃公子,娘娘一直都過的很好,隻是最近......,不是很好”
“你們倆......”,朱允炆指著孫大和小寶,真是快被這兩個人給活活氣死了,“你們兩個人是故意的吧?專門在這裏等著我,給我心裏添堵的吧,啊?”
“黃公子恕罪,小寶也不能騙公子啊,總得實話實說”,小寶有些委屈地說道。
“行了行了,邊走邊說,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誰他媽的不長眼,敢欺負周喬,老子活剮了他”,正在氣頭上的朱允炆連連爆出粗口。
朱允炆在小寶的陪同下,直奔高郵縣衙,因為周喬的父親是縣令,縣衙就是他們的家,小寶也把這幾天發生的事情詳細給皇帝講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