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麽資格才能符合愛蓮的要求,朱允炆顯然很好奇。
“怎樣才算有資格?”
“最好是京城人士,年齡不限,京官,官位夠大越好,或者和朝中大臣關係很好,能把她的全家給赦免,別說花錢買她,愛蓮姑娘願意把她的身子,還有全部身家都獻出來”
“原來是這樣”,朱允炆到現在,似乎明白了。
上次明明愛蓮很喜歡他的曲子,卻還是把他給淘汰了,原來是這個原因,朱允炆寫自己身份的時候,寫的是商人。
“那她的父親是誰?犯得什麽罪?”,朱允炆好奇地問道。
“黃公子,愛蓮姑娘沒跟我說,但是盛庸早就查清楚了,他的父親是原國子助教,鄒緝,是皇上親自定的他的罪,罪名是勾結朱棣,意圖謀反,因沒有實質性謀反證據,全家被流放”
“鄒緝?難道是......”
朱允炆若有所思,鄒緝這個名字,他並不熟悉,應該在曆史上不是什麽名人。
朱允炆親自定罪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罪名是勾結朱棣,意圖謀反,朱允炆想明白了,或許這個鄒緝,是在曆史記載中,朱棣打進應天府的時候,那些依附朱棣的人其中之一。
那些人中,有很多名人,如明初大名鼎鼎的三楊,楊榮,楊溥,楊士奇,還有永樂大典的編纂之一解縉,不過這些人朱允炆知道他們都是有大才的人,所以不計前嫌,留用了,甚至還是重用。
那些沒有名氣的人,如這個鄒緝,朱允炆沒有殺他們,全部判了抄家,流放。
朱允炆知道依附朱棣的人有十八人,但除了能記住幾個曆史上很有名氣的人,那些籍籍無名的人,朱允炆並不知道他們。
所以判定標準隻有一個,朱棣攻打應天城的時候,誰和朱允炆知道的這些即將依附朱棣的人聯係頻繁,就判定他想要依附朱棣,最起碼是對朱允炆這個皇帝不忠。
愛蓮的父親鄒緝,就是是這些人其中之一。
這些人是被皇帝欽點的犯人,沒殺頭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愛蓮想救他父親,救她的全家,可想難度之大。
也難怪愛蓮挑人的標準,京城官員,官越大越好。
可官位再大,誰敢去求情,誰敢為了一個女人去冒這麽大的風險去給一個被皇帝欽點意圖謀反的人求情,弄不好求情之人也會被人抓住把柄,安一個意圖謀反的罪名。
“張輔,上次買愛蓮的人,是一個京官嗎?”,朱允炆小聲地問道。
“黃公子,這個人的身份一直保密,但我聽說,是京城一個跟著高祖皇帝南征北戰開國將領的後代”
“那他為什麽不要愛蓮了?”
“不是他不要愛蓮,是愛蓮不要他了,可能是他根本無法滿足愛蓮提出的請求”
“愛蓮的這個要求,是世人皆知還是......”
“知道的人很少,前麵買愛蓮的人算一個,我算一個”
“你怎麽知道的?”
“不瞞黃公子,愛蓮和我說的,我去年跟著皇上攻打安南,取得了一點小功勞,外麵傳言我是皇上器重之人,這不盛庸臨走的時候,讓我來包愛蓮一個月時間,愛蓮估計是看中了我的身份,想讓我.....所以......”
“她想讓你把她買下?”
“黃公子,我可沒那個膽子,我也沒那個能力救她父親,況且,我家中有賢妻,我老婆知道了,還不扒了我的皮不成”
“嗬嗬,張將軍原來也是一個妻管嚴,讓你來包愛蓮一個月的場,也真是難為你了”
“都是為了皇上著想”
朱允炆長長地唿了一口氣,其實當時他並不打算把那些人的全家全部流放,直流放當事人即可,至於家人,他們是無罪的,可當時朱允炆剛到這個世界沒多長時間,判得輕了,說不過去,所以就按照慣例,把那些人的全家全部流放了。
“愛蓮姑娘......”
“公子,你們商量好要聽什麽曲目了嗎?”,愛蓮心平氣和地說道。
“不知愛蓮姑娘是否還記得我?”,朱允炆問道。
愛蓮心生疑慮,不禁多看了朱允炆一眼,不認識。
“公子恕罪,請恕小女子眼拙”
“去年愛蓮姑娘作為麗春樓的金絲雀出閣,在下也參加了,隻不過被愛蓮姑娘給淘汰了,愛蓮姑娘後來用三百兩銀子,從在下手裏把這首但願人長久的曲子給買下了,姑娘可否還記得?”
“原來是你......”,愛蓮顯然有些震驚,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然後有些抱歉地說道:“對不起公子,愛蓮那時候的確沒有看清公子的麵容,還請公子見諒”
“不妨事,這才來荊州,其實我們是專程來聽愛蓮姑娘來唱但願人長久的,如果姑娘不願意,那也不勉強......”
“不,公子,曲子是你譜的,愛蓮願意為了公子破例”
“呃.....但姑娘已經把版權買了,那曲子就是你的,如果姑娘不願意,在下也並無怨言......”
愛蓮微微一笑,再次坐下,說道:“公子請坐”
朱允炆還沒來得及在開口,愛蓮懷裏抱著的琵琶卻響了。
悠揚的琵琶聲傳來,讓朱允炆有些震驚,曲子的前奏被改了,改的恰到好處,委婉悠揚,飽含情意。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但願人長街,千裏共嬋娟”
愛蓮的歌聲,輕柔,悠遠,空靈,飄逸,且富有穿透力,直擊每個人的心靈,她的歌聲,仿佛把人帶到了仙氣飄飄的天宮,如夢如幻,也唱出了對遠方親人無盡的思念和祝願,感情真摯,讓人無法自拔。
一曲唱罷,朱允炆久久無法自拔,簡直太好聽了,曲子還是那首曲子,可經過愛蓮一些細微的改動,簡直是完美的無懈可擊。
朱允炆旁邊的徐妙錦被愛蓮的歌曲深深地打動,她不禁想起了好久未見的元宵,思念的淚水,讓徐妙錦無法抑製,淚流不止。
而此時唱畢的愛蓮,也是久久不能平靜,國色天香的臉上,兩行淚水滑落,道盡對親人的思念,此時的愛蓮,楚楚可憐,讓人心生憐憫。
愛蓮的歌聲,不僅僅是打動了房間裏的人,悠揚的歌聲傳遍了整個麗春樓,喧嚷的麗春樓,因愛蓮的歌聲,像是被施了魔咒一般,安靜如斯。
每個人都在聆聽這美妙的歌聲。
同時,他們的心中,也生起了一個念頭,愛蓮終於又唱這首曲子了,此曲一出,隻能證明一件事情,愛蓮再次找到了她值得托付之人。
這個人是誰?是包場一個月的張將軍嗎?
短暫的愣神之後,朱允炆不自覺地開始起立鼓掌。
“好聽,太好聽了”,詞窮的朱允炆,隻能用最簡單的詞匯,來表達他對愛蓮的讚美。
“公子,見笑了”,愛蓮微微欠身,算是迴應了朱允炆的誇讚。
“黃公子,這真是你作的曲子嗎?”,徐妙錦擦拭自己眼角的淚水,問道。
“愛蓮姑娘改編了,並不全是我原來的曲調”,朱允炆迴到道,隨即看著眼睛紅紅的徐妙錦問道:“你怎麽哭了?”
“愛蓮姑娘的歌聲,讓我想起了......元宵”
朱允炆心中感歎,無言以對。
“公子,你們還有想聽的曲子嗎?”,愛蓮這時候問道。
“不用了,一首已經足夠了,多謝愛蓮姑娘”,朱允炆說道。
“這......”,愛蓮有些震驚,她看了一眼朱允炆,又看了一眼朱允炆旁邊的張輔。
眼前的黃公子是張輔張將軍的朋友,張將軍可是皇上其中的人,而這個黃公子,如果沒記錯的話,是商人,但愛蓮卻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張將軍在黃公子麵前,氣勢全無,像是對商人身份的黃公子馬首是瞻的樣子一樣。
當愛蓮問他們還要聽什麽曲子的時候,誰有權決定,一定是誰地位高誰有話語權,而黃公子根本毫不猶疑的迴答,張將軍也顯得完全順從黃公子的話。
“怎樣才算有資格?”
“最好是京城人士,年齡不限,京官,官位夠大越好,或者和朝中大臣關係很好,能把她的全家給赦免,別說花錢買她,愛蓮姑娘願意把她的身子,還有全部身家都獻出來”
“原來是這樣”,朱允炆到現在,似乎明白了。
上次明明愛蓮很喜歡他的曲子,卻還是把他給淘汰了,原來是這個原因,朱允炆寫自己身份的時候,寫的是商人。
“那她的父親是誰?犯得什麽罪?”,朱允炆好奇地問道。
“黃公子,愛蓮姑娘沒跟我說,但是盛庸早就查清楚了,他的父親是原國子助教,鄒緝,是皇上親自定的他的罪,罪名是勾結朱棣,意圖謀反,因沒有實質性謀反證據,全家被流放”
“鄒緝?難道是......”
朱允炆若有所思,鄒緝這個名字,他並不熟悉,應該在曆史上不是什麽名人。
朱允炆親自定罪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罪名是勾結朱棣,意圖謀反,朱允炆想明白了,或許這個鄒緝,是在曆史記載中,朱棣打進應天府的時候,那些依附朱棣的人其中之一。
那些人中,有很多名人,如明初大名鼎鼎的三楊,楊榮,楊溥,楊士奇,還有永樂大典的編纂之一解縉,不過這些人朱允炆知道他們都是有大才的人,所以不計前嫌,留用了,甚至還是重用。
那些沒有名氣的人,如這個鄒緝,朱允炆沒有殺他們,全部判了抄家,流放。
朱允炆知道依附朱棣的人有十八人,但除了能記住幾個曆史上很有名氣的人,那些籍籍無名的人,朱允炆並不知道他們。
所以判定標準隻有一個,朱棣攻打應天城的時候,誰和朱允炆知道的這些即將依附朱棣的人聯係頻繁,就判定他想要依附朱棣,最起碼是對朱允炆這個皇帝不忠。
愛蓮的父親鄒緝,就是是這些人其中之一。
這些人是被皇帝欽點的犯人,沒殺頭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愛蓮想救他父親,救她的全家,可想難度之大。
也難怪愛蓮挑人的標準,京城官員,官越大越好。
可官位再大,誰敢去求情,誰敢為了一個女人去冒這麽大的風險去給一個被皇帝欽點意圖謀反的人求情,弄不好求情之人也會被人抓住把柄,安一個意圖謀反的罪名。
“張輔,上次買愛蓮的人,是一個京官嗎?”,朱允炆小聲地問道。
“黃公子,這個人的身份一直保密,但我聽說,是京城一個跟著高祖皇帝南征北戰開國將領的後代”
“那他為什麽不要愛蓮了?”
“不是他不要愛蓮,是愛蓮不要他了,可能是他根本無法滿足愛蓮提出的請求”
“愛蓮的這個要求,是世人皆知還是......”
“知道的人很少,前麵買愛蓮的人算一個,我算一個”
“你怎麽知道的?”
“不瞞黃公子,愛蓮和我說的,我去年跟著皇上攻打安南,取得了一點小功勞,外麵傳言我是皇上器重之人,這不盛庸臨走的時候,讓我來包愛蓮一個月時間,愛蓮估計是看中了我的身份,想讓我.....所以......”
“她想讓你把她買下?”
“黃公子,我可沒那個膽子,我也沒那個能力救她父親,況且,我家中有賢妻,我老婆知道了,還不扒了我的皮不成”
“嗬嗬,張將軍原來也是一個妻管嚴,讓你來包愛蓮一個月的場,也真是難為你了”
“都是為了皇上著想”
朱允炆長長地唿了一口氣,其實當時他並不打算把那些人的全家全部流放,直流放當事人即可,至於家人,他們是無罪的,可當時朱允炆剛到這個世界沒多長時間,判得輕了,說不過去,所以就按照慣例,把那些人的全家全部流放了。
“愛蓮姑娘......”
“公子,你們商量好要聽什麽曲目了嗎?”,愛蓮心平氣和地說道。
“不知愛蓮姑娘是否還記得我?”,朱允炆問道。
愛蓮心生疑慮,不禁多看了朱允炆一眼,不認識。
“公子恕罪,請恕小女子眼拙”
“去年愛蓮姑娘作為麗春樓的金絲雀出閣,在下也參加了,隻不過被愛蓮姑娘給淘汰了,愛蓮姑娘後來用三百兩銀子,從在下手裏把這首但願人長久的曲子給買下了,姑娘可否還記得?”
“原來是你......”,愛蓮顯然有些震驚,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然後有些抱歉地說道:“對不起公子,愛蓮那時候的確沒有看清公子的麵容,還請公子見諒”
“不妨事,這才來荊州,其實我們是專程來聽愛蓮姑娘來唱但願人長久的,如果姑娘不願意,那也不勉強......”
“不,公子,曲子是你譜的,愛蓮願意為了公子破例”
“呃.....但姑娘已經把版權買了,那曲子就是你的,如果姑娘不願意,在下也並無怨言......”
愛蓮微微一笑,再次坐下,說道:“公子請坐”
朱允炆還沒來得及在開口,愛蓮懷裏抱著的琵琶卻響了。
悠揚的琵琶聲傳來,讓朱允炆有些震驚,曲子的前奏被改了,改的恰到好處,委婉悠揚,飽含情意。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但願人長街,千裏共嬋娟”
愛蓮的歌聲,輕柔,悠遠,空靈,飄逸,且富有穿透力,直擊每個人的心靈,她的歌聲,仿佛把人帶到了仙氣飄飄的天宮,如夢如幻,也唱出了對遠方親人無盡的思念和祝願,感情真摯,讓人無法自拔。
一曲唱罷,朱允炆久久無法自拔,簡直太好聽了,曲子還是那首曲子,可經過愛蓮一些細微的改動,簡直是完美的無懈可擊。
朱允炆旁邊的徐妙錦被愛蓮的歌曲深深地打動,她不禁想起了好久未見的元宵,思念的淚水,讓徐妙錦無法抑製,淚流不止。
而此時唱畢的愛蓮,也是久久不能平靜,國色天香的臉上,兩行淚水滑落,道盡對親人的思念,此時的愛蓮,楚楚可憐,讓人心生憐憫。
愛蓮的歌聲,不僅僅是打動了房間裏的人,悠揚的歌聲傳遍了整個麗春樓,喧嚷的麗春樓,因愛蓮的歌聲,像是被施了魔咒一般,安靜如斯。
每個人都在聆聽這美妙的歌聲。
同時,他們的心中,也生起了一個念頭,愛蓮終於又唱這首曲子了,此曲一出,隻能證明一件事情,愛蓮再次找到了她值得托付之人。
這個人是誰?是包場一個月的張將軍嗎?
短暫的愣神之後,朱允炆不自覺地開始起立鼓掌。
“好聽,太好聽了”,詞窮的朱允炆,隻能用最簡單的詞匯,來表達他對愛蓮的讚美。
“公子,見笑了”,愛蓮微微欠身,算是迴應了朱允炆的誇讚。
“黃公子,這真是你作的曲子嗎?”,徐妙錦擦拭自己眼角的淚水,問道。
“愛蓮姑娘改編了,並不全是我原來的曲調”,朱允炆迴到道,隨即看著眼睛紅紅的徐妙錦問道:“你怎麽哭了?”
“愛蓮姑娘的歌聲,讓我想起了......元宵”
朱允炆心中感歎,無言以對。
“公子,你們還有想聽的曲子嗎?”,愛蓮這時候問道。
“不用了,一首已經足夠了,多謝愛蓮姑娘”,朱允炆說道。
“這......”,愛蓮有些震驚,她看了一眼朱允炆,又看了一眼朱允炆旁邊的張輔。
眼前的黃公子是張輔張將軍的朋友,張將軍可是皇上其中的人,而這個黃公子,如果沒記錯的話,是商人,但愛蓮卻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張將軍在黃公子麵前,氣勢全無,像是對商人身份的黃公子馬首是瞻的樣子一樣。
當愛蓮問他們還要聽什麽曲子的時候,誰有權決定,一定是誰地位高誰有話語權,而黃公子根本毫不猶疑的迴答,張將軍也顯得完全順從黃公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