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劇院第一場正式演出後,朱允炆便把所有的心思全都投在了北方的布局中。
臨近春節的時候,前方傳來好消息,韃靼攻擊不利,無法突破北平城等北方重要防線,韃靼大軍撤了。
這讓朱允炆稍稍緩了一口氣,韃靼的主動攻擊,也給朱允炆提了一個醒,他不能被動地等待,而是應該和朱棣對待北方一樣,要主動出擊。
春節過後,朱允炆給荊州的張輔,西北的丘福,淮安的梅殷,山東的盛庸下達了加緊操練兵馬的聖旨。
同時命令北方全線的邊防駐軍,加緊操練。
大戰在即,大明的軍隊進入了空前緊張的氛圍。
朱允炆計劃在今年深秋來臨之前,在北平完成大軍集結,主動出擊韃靼大軍。
去年韃靼大軍集結進攻大明邊疆,今年誰能保證韃靼大軍不會再次襲擊大明?這正是朱允炆等待的時機。
蒙古草原太遼闊,人員分散,如果韃靼首領能主動集結人馬攻擊大明邊疆,可以省去朱允炆去遼闊的草原尋找韃靼大軍。
不過也不能寄希望於別人,朱允炆不會把命運交給別人去掌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才是最安全的。
春節過後,朱允炆便調集獨立團最強的一百名斥候,換成各種身份的人,秘密穿過北方邊境,潛入韃靼的勢力範圍去搜集情報,為大戰做準備。
現在的朱允炆,每天除了研究如何攻打韃靼,其他時間就是在兵工廠試武器裝備,要不就是在獨立團督促戰士訓練。
每天晚上,是朱允炆難得放鬆和清閑的時間,看著三個即將臨盆的夫人,幻想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三月初春,何瑩瑩順利誕下一健康男嬰,朱允炆在這個世界,終於體會到了做父親的快樂,為孩子取名文征,姓氏隨母姓何。
四月入夏,徐妙錦順利誕下一健康女嬰,朱允炆在這個世界,兒女雙全,朱允炆為自己的女兒取名文平,姓氏隨母姓徐。
五月初,黃瑤順利誕下一健康男嬰,取名文凱,姓氏隨母姓黃。
待三個孩子都順利出世後,朱允炆總算是落下了心中的大石頭,他可以放心地開始北伐大業。
在短暫的享受過家庭幸福和溫馨之後,朱允炆決定六月中旬,出兵。
部隊出發前,朱允炆做了最後的安排,何瑩瑩,徐妙錦二人帶著孩子離開青龍山,住進了魏國公府。
黃瑤帶著剛出世的孩子和平康,住進了黃府她自己家裏。
而周喬卻哪兒也不想去,她就想在青龍山等著皇帝凱旋。
朱允炆隻能給周喬安排最信得過的人,保護周喬在青龍山的安危,小寶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朱允炆再次禦駕親征,受到了所有文武百官的反對,但是,朱允炆還是說服了他們。
不是朱允炆喜歡打仗,而是因為,隻要有朱允炆在,就能盡可能地減少傷亡,甚至快速找到韃靼大軍所在,縮短戰爭的時間。
畢竟朱允炆是帶著後世記憶的,有些曆史知識,朱允炆是知道的。
這次出征,朱允炆定的目標是征服瓦解韃靼,瓦剌等北方各部政權和軍事實力,為北方邊境帶來最少五十年的和平,這個目標誰能做到?
沒人能保證做到,所以,隻能朱允炆親自出征。
這次出征,朱允炆帶了很多的文武官員隨行,陣容龐大。
皇帝離開後,太子朱文奎監國,內閣十二部尚書輔政,林忠負責青龍山的一切大小事務,拖拖等人協助,一切安排妥當之後,隻等出兵之日。
可臨近部隊開拔之日,卻發生了讓朱允炆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是好事,但讓朱允炆本次出征,也多了一份牽掛。
周喬懷孕了。
這個消息讓朱允炆又驚又喜,周喬的情況特殊,如果不是北方戰事,朱允炆應該一直陪著周喬。
無奈,北伐韃靼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不能因為周喬懷孕而暫停,或者因為周喬懷孕讓朱允炆放棄親征。
周喬懷孕,便不能呆在青龍山,朱允炆不放心,不管周喬願不願意,朱允炆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讓周喬住進魏國公府,有徐妙錦和何瑩瑩陪著,朱允炆稍稍放心一些。
徐輝祖本來是想積極跟著朱允炆親征的,可朱允炆給了他一項更重要的任務,保護何瑩瑩,徐妙錦和兩個孩子的安全,還有,周喬不能有任何的閃失,這些人全都交給了徐輝祖,如果有任何一個人有任何閃失,徐輝祖提頭來見。
考慮到本次北伐韃靼可能持續的時間,極有可能周喬臨盆之時,朱允炆迴不來,所以朱允炆便提前給孩子取了名字,文盼,不管男孩女孩,都是這個名字,隨母姓周。
六月中旬,朱允炆率領獨立團一萬五千人,帶著各式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有京城周邊精挑細選選出來的士兵兩萬五千人。
總共四萬人的大軍,從京城開拔。
這一次,朱允炆沒有讓部隊秘密開拔,而是接受了京城文武百官,京城老百姓的送行,這是一場真正的戰爭,一場朱允炆也無法控製或掌控的戰爭,這些士兵,值得文武百官,老百姓的送行。
與此同時,荊州的張輔,淮安的梅殷,山東的盛庸,西北的丘福,也分別率領兩萬精兵朝北平集結。
如果再加上北平城的守軍,這次集結的軍隊,不下十五萬。
在所有軍隊朝北平集結的同時,朱允炆下令北方各邊疆守軍,加強練兵,隨時聽候命令。
西北的陝西行都司下轄的永冒衛,山丹衛,甘州五衛,鎮藩衛。
邊疆大同行都司下轄的大同左右兩衛,威遠衛,陽河衛,玉林衛,鎮虜衛,高山衛。
東北的遼東行都司下轄的寧遠衛,遼海衛,鐵嶺衛,廣寧左右中三衛。
萬全行都司下轄的萬全左右兩衛,懷安衛,龍門衛。
以及北平行都司的延慶衛,撫寧衛,山海衛,密雲衛。
所有北方邊疆衛所,全部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隨時聽候調遣。
北方,進入了空前的戰前緊張狀態。
與此同時,先行進入韃靼的斥候,也不斷地傳來韃靼內部的消息。
綜合分析,並未如朱允炆料想的那樣,今年北方草原雨水充足,再加上去年本雅失裏攻擊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威望有所下降,所以今年入冬,韃靼不會有大的軍事行動。
這給朱允炆造成了困惑,但不大,需要朱允炆去廣袤的草原上尋找韃靼的部隊,韃靼的部隊戰事集結,沒有戰事的時候,他們分布在不同的部落,就是普通的牧民。這為朱允炆想一舉清剿韃靼的軍事勢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九月,朱允炆抵達北平,張輔,盛庸,梅殷,邱福也分別率軍抵達北平。
大明密集的軍隊調動,韃靼不可能沒有察覺,他們也開始緊張地調集軍隊,以應對大明這來勢洶洶的架勢。
在北平經過短暫的休整過後,通過斥候的情報,結合朱允炆對朱棣北伐這段曆史的記憶,朱允炆任命平安和盛庸為前鋒,為朱允炆親率的大軍,掃清直插韃靼首領本雅失裏總部大營的障礙。
本雅失裏是元順帝曾孫,是草原上最尊貴的黃金家族後裔。
曾經的輝煌,讓本雅失裏自命不凡,元蒙被大明打的退迴草原,本雅失裏覺得是那些和大明打仗的人無能,如果他早出生三十年,現在的大元,依然是中原的主人。
去年他糾集部隊攻擊大明的城池,大明的將領隻敢被動防守,根本不敢出城應戰,這也間接讓本雅失裏覺得大明軍隊根本不堪一擊。
他本想再次對大明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攻擊,隻可惜,他手下很多人對本雅失裏的指揮才能產生了懷疑,致使本雅失裏抑鬱不得誌。
這次大明主動出城攻擊,在本雅失裏看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他重現他祖宗輝煌的時候的,蒙古鐵騎一定會全殲大明軍隊,一路長驅直下,再次拿下北平。
臨近春節的時候,前方傳來好消息,韃靼攻擊不利,無法突破北平城等北方重要防線,韃靼大軍撤了。
這讓朱允炆稍稍緩了一口氣,韃靼的主動攻擊,也給朱允炆提了一個醒,他不能被動地等待,而是應該和朱棣對待北方一樣,要主動出擊。
春節過後,朱允炆給荊州的張輔,西北的丘福,淮安的梅殷,山東的盛庸下達了加緊操練兵馬的聖旨。
同時命令北方全線的邊防駐軍,加緊操練。
大戰在即,大明的軍隊進入了空前緊張的氛圍。
朱允炆計劃在今年深秋來臨之前,在北平完成大軍集結,主動出擊韃靼大軍。
去年韃靼大軍集結進攻大明邊疆,今年誰能保證韃靼大軍不會再次襲擊大明?這正是朱允炆等待的時機。
蒙古草原太遼闊,人員分散,如果韃靼首領能主動集結人馬攻擊大明邊疆,可以省去朱允炆去遼闊的草原尋找韃靼大軍。
不過也不能寄希望於別人,朱允炆不會把命運交給別人去掌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才是最安全的。
春節過後,朱允炆便調集獨立團最強的一百名斥候,換成各種身份的人,秘密穿過北方邊境,潛入韃靼的勢力範圍去搜集情報,為大戰做準備。
現在的朱允炆,每天除了研究如何攻打韃靼,其他時間就是在兵工廠試武器裝備,要不就是在獨立團督促戰士訓練。
每天晚上,是朱允炆難得放鬆和清閑的時間,看著三個即將臨盆的夫人,幻想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三月初春,何瑩瑩順利誕下一健康男嬰,朱允炆在這個世界,終於體會到了做父親的快樂,為孩子取名文征,姓氏隨母姓何。
四月入夏,徐妙錦順利誕下一健康女嬰,朱允炆在這個世界,兒女雙全,朱允炆為自己的女兒取名文平,姓氏隨母姓徐。
五月初,黃瑤順利誕下一健康男嬰,取名文凱,姓氏隨母姓黃。
待三個孩子都順利出世後,朱允炆總算是落下了心中的大石頭,他可以放心地開始北伐大業。
在短暫的享受過家庭幸福和溫馨之後,朱允炆決定六月中旬,出兵。
部隊出發前,朱允炆做了最後的安排,何瑩瑩,徐妙錦二人帶著孩子離開青龍山,住進了魏國公府。
黃瑤帶著剛出世的孩子和平康,住進了黃府她自己家裏。
而周喬卻哪兒也不想去,她就想在青龍山等著皇帝凱旋。
朱允炆隻能給周喬安排最信得過的人,保護周喬在青龍山的安危,小寶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朱允炆再次禦駕親征,受到了所有文武百官的反對,但是,朱允炆還是說服了他們。
不是朱允炆喜歡打仗,而是因為,隻要有朱允炆在,就能盡可能地減少傷亡,甚至快速找到韃靼大軍所在,縮短戰爭的時間。
畢竟朱允炆是帶著後世記憶的,有些曆史知識,朱允炆是知道的。
這次出征,朱允炆定的目標是征服瓦解韃靼,瓦剌等北方各部政權和軍事實力,為北方邊境帶來最少五十年的和平,這個目標誰能做到?
沒人能保證做到,所以,隻能朱允炆親自出征。
這次出征,朱允炆帶了很多的文武官員隨行,陣容龐大。
皇帝離開後,太子朱文奎監國,內閣十二部尚書輔政,林忠負責青龍山的一切大小事務,拖拖等人協助,一切安排妥當之後,隻等出兵之日。
可臨近部隊開拔之日,卻發生了讓朱允炆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是好事,但讓朱允炆本次出征,也多了一份牽掛。
周喬懷孕了。
這個消息讓朱允炆又驚又喜,周喬的情況特殊,如果不是北方戰事,朱允炆應該一直陪著周喬。
無奈,北伐韃靼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不能因為周喬懷孕而暫停,或者因為周喬懷孕讓朱允炆放棄親征。
周喬懷孕,便不能呆在青龍山,朱允炆不放心,不管周喬願不願意,朱允炆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讓周喬住進魏國公府,有徐妙錦和何瑩瑩陪著,朱允炆稍稍放心一些。
徐輝祖本來是想積極跟著朱允炆親征的,可朱允炆給了他一項更重要的任務,保護何瑩瑩,徐妙錦和兩個孩子的安全,還有,周喬不能有任何的閃失,這些人全都交給了徐輝祖,如果有任何一個人有任何閃失,徐輝祖提頭來見。
考慮到本次北伐韃靼可能持續的時間,極有可能周喬臨盆之時,朱允炆迴不來,所以朱允炆便提前給孩子取了名字,文盼,不管男孩女孩,都是這個名字,隨母姓周。
六月中旬,朱允炆率領獨立團一萬五千人,帶著各式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有京城周邊精挑細選選出來的士兵兩萬五千人。
總共四萬人的大軍,從京城開拔。
這一次,朱允炆沒有讓部隊秘密開拔,而是接受了京城文武百官,京城老百姓的送行,這是一場真正的戰爭,一場朱允炆也無法控製或掌控的戰爭,這些士兵,值得文武百官,老百姓的送行。
與此同時,荊州的張輔,淮安的梅殷,山東的盛庸,西北的丘福,也分別率領兩萬精兵朝北平集結。
如果再加上北平城的守軍,這次集結的軍隊,不下十五萬。
在所有軍隊朝北平集結的同時,朱允炆下令北方各邊疆守軍,加強練兵,隨時聽候命令。
西北的陝西行都司下轄的永冒衛,山丹衛,甘州五衛,鎮藩衛。
邊疆大同行都司下轄的大同左右兩衛,威遠衛,陽河衛,玉林衛,鎮虜衛,高山衛。
東北的遼東行都司下轄的寧遠衛,遼海衛,鐵嶺衛,廣寧左右中三衛。
萬全行都司下轄的萬全左右兩衛,懷安衛,龍門衛。
以及北平行都司的延慶衛,撫寧衛,山海衛,密雲衛。
所有北方邊疆衛所,全部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隨時聽候調遣。
北方,進入了空前的戰前緊張狀態。
與此同時,先行進入韃靼的斥候,也不斷地傳來韃靼內部的消息。
綜合分析,並未如朱允炆料想的那樣,今年北方草原雨水充足,再加上去年本雅失裏攻擊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威望有所下降,所以今年入冬,韃靼不會有大的軍事行動。
這給朱允炆造成了困惑,但不大,需要朱允炆去廣袤的草原上尋找韃靼的部隊,韃靼的部隊戰事集結,沒有戰事的時候,他們分布在不同的部落,就是普通的牧民。這為朱允炆想一舉清剿韃靼的軍事勢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九月,朱允炆抵達北平,張輔,盛庸,梅殷,邱福也分別率軍抵達北平。
大明密集的軍隊調動,韃靼不可能沒有察覺,他們也開始緊張地調集軍隊,以應對大明這來勢洶洶的架勢。
在北平經過短暫的休整過後,通過斥候的情報,結合朱允炆對朱棣北伐這段曆史的記憶,朱允炆任命平安和盛庸為前鋒,為朱允炆親率的大軍,掃清直插韃靼首領本雅失裏總部大營的障礙。
本雅失裏是元順帝曾孫,是草原上最尊貴的黃金家族後裔。
曾經的輝煌,讓本雅失裏自命不凡,元蒙被大明打的退迴草原,本雅失裏覺得是那些和大明打仗的人無能,如果他早出生三十年,現在的大元,依然是中原的主人。
去年他糾集部隊攻擊大明的城池,大明的將領隻敢被動防守,根本不敢出城應戰,這也間接讓本雅失裏覺得大明軍隊根本不堪一擊。
他本想再次對大明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攻擊,隻可惜,他手下很多人對本雅失裏的指揮才能產生了懷疑,致使本雅失裏抑鬱不得誌。
這次大明主動出城攻擊,在本雅失裏看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他重現他祖宗輝煌的時候的,蒙古鐵騎一定會全殲大明軍隊,一路長驅直下,再次拿下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