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紫禁城,奉天大殿。
每日早朝製度早已經被朱允熥恢複,朱允熥就是要做一個勤政的皇帝,最起碼要比朱允炆勤政,比朱允炆更心係天下。
和朱允炆製定的取消早朝製度相比,再加上刻意的宣傳,讓不明就裏的老百姓覺得現在的皇帝,或許是一個比先皇更好的皇帝。
奉天大殿內,文武百官分列兩行。
有人神情得意,自信而悠閑,有人神情嚴肅,謹小而慎微。
現在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早已經過了篩選式的大換血,原來朱允炆提拔的十二部尚書,留任者不過二三。
他們有的被貶官,有的閑賦在家,有的甚至被發配流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堅定地支持先皇的革新措施。
之所以沒殺他們,是還不到時候。
大殿中央,李景隆跪在地上,他正在接受來自皇帝和其他大臣的質詢。
李景隆實在是想不明白,他不反對新皇的政策,可自從新皇登基後,總是有事沒事找他的茬。
今天有人彈劾他抓叛賊不利,自從青龍山林忠和拖拖等人帶著大批工人逃跑之後,尋找他們,剿滅他們的任務就落在了李景隆的身上。
說來也奇怪,自半年前,林忠帶著那麽多人離開青龍山之後,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李景隆說找不到,其他人也找不到。
這些人,包括朱允炆手下的這幾名大將,和獨立團一樣,都是朱允熥的心頭大患,朱允熥怕啊,他怕這些人聯合起來把他趕下皇帝的寶座。
所以自從朱允熥總攬朝政的攝政王開始,便對這些人開始有意打壓,現在朱允熥做了皇帝,對他們的打壓也開始加大了力度。
朱允熥給李景隆下了最後通牒,一個月之內,如果還找不到這夥叛逃者,革職李景隆。
早朝最後,朱允熥召見了已經進京兩日的盛庸。
朱允熥還沒開口說什麽,盛庸便被陳瑛,鄒緝等幾個大臣奚落了一番,盛庸抗倭不僅無功反倒有過。
整個奉天大殿內,那麽多文臣武將,沒一個敢為盛庸說句公道話的人。
現在的形勢傻子都看得出來,皇帝就是要對先皇倚重的這些文臣武將發難,甚至是清除他們。
誰敢和皇帝唱反調,就是在找死。
可讓眾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身為一方大將的盛庸,麵對眾位文臣的奚落,沒有半點脾氣,一直誠懇地承認錯誤,態度極其謙卑。
李景隆都有些懵了,在他的印象中,盛庸可不是這麽沒種的人。
眼看抓不到盛庸的什麽把柄,沉思良久的朱允熥想出了一個辦法,把盛庸派給了李景隆,協助李景隆捉拿以李忠為首的叛賊。
李景隆,盛庸和李忠可都是先皇的重臣,這麽安排,朱允熥是要他們自相殘殺,他從中坐收漁翁之利。
早朝散去,有人對李景隆和盛庸二人冷眼相看,也有人唉聲歎息,盛庸迴來,甚至連上前和他打招唿的人都沒有。
即使有人想上前和盛庸打招唿,敘敘舊,有這個心,也沒這個膽。
人情冷暖,讓李景隆極度鬱悶。
可盛庸倒顯得風輕雲淡,絲毫沒有因為自己受到了冷落而有一絲的不開心。
“盛庸兄弟,別來無恙?”,李景隆拱手和盛庸打招唿道。
“曹國公,別來無恙”
“我知道你前兩天就迴來了,本應該找你到府上敘敘舊的,哎,可是現在我這個處境......真怕給兄弟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曹國公,你我同為先皇的忠臣,現在不受新皇待見,這也正說明新皇怕我們,他心中有鬼......”
“噓”,李景隆聽了盛庸的話,連忙製止了盛庸再說下去,還左右看了看,發現他們身邊並沒人,這才小聲地說道:“兄弟,你說話可要小心,這種話,不能說”
“嗬嗬”,盛庸微微一笑,說道:“曹國公,本來今天下了早朝後,就是要去拜見你的,現在皇上把我派給了你,你我同為一根繩上的螞蚱,也不怕別人說什麽閑話了,曹國公,我們是不是到你的府上,研究一下怎麽剿滅反賊......”
“唿”,李景隆幽怨地看了一眼盛庸,歎了口氣,說道:“嗯,走吧,正好我們也敘敘舊”
二人一起一前一後,離開了奉天大殿,出了皇宮,各自坐自己的馬車一前一後朝曹國公府走去。
盛庸的馬車上,趕車的依然是高平,坐在高平旁邊的人正是朱允炆。
坐在馬車裏的盛庸把今天上朝的事情一一說給朱允炆聽,朱允炆隻是靜靜地聽著,一句話沒說。
已經來京城兩日了,朱允炆聽說了,也親眼看到了一些事情。
朱允熥現在在全力打壓朱允炆眼前提拔的一些大臣,包括戍邊的武將在內,平安,張輔,吳高,朱能,邱福,盛庸,甚至海上的馬三保,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和監視。
朱允炆來京城的時候,路過魏國公府,發現魏國公府大門緊閉,周邊有重兵把守,現在的魏國公府,宛如一座監獄。
周喬,徐妙錦,何瑩瑩都住在魏國公府,朱允熥這是把他們囚禁了。
還聽說魏國公徐輝祖現在身體大不如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在的形勢,讓徐輝祖太勞心勞累所致。
打壓朱允炆提拔的文臣武將,囚禁周喬還有朱允炆的子嗣,足以說明朱允熥心虛。
曹國公府門外,李景隆滿臉愁容下了馬車。招唿盛庸進府。
盛庸依然一副笑嘻嘻的樣子,風輕雲淡,讓人感覺沒心沒肺,沒有一點城府的樣子。
李景隆也是醉了,盛庸啊盛庸,你在外幾年隻知道打倭寇,現在怎麽連朝中的形勢都看不清了,待會兒和你講一講當前的局勢,看你還怎麽笑得出來。
李景隆沒發現,盛庸身後一直跟著一個人,滿臉的胡子顯得尤其淩亂,這個人也跟著盛庸進了曹國公府。
直到走進客廳,李景隆在上首坐下後,這才發現盛庸身後還跟著一個人。
每日早朝製度早已經被朱允熥恢複,朱允熥就是要做一個勤政的皇帝,最起碼要比朱允炆勤政,比朱允炆更心係天下。
和朱允炆製定的取消早朝製度相比,再加上刻意的宣傳,讓不明就裏的老百姓覺得現在的皇帝,或許是一個比先皇更好的皇帝。
奉天大殿內,文武百官分列兩行。
有人神情得意,自信而悠閑,有人神情嚴肅,謹小而慎微。
現在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早已經過了篩選式的大換血,原來朱允炆提拔的十二部尚書,留任者不過二三。
他們有的被貶官,有的閑賦在家,有的甚至被發配流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堅定地支持先皇的革新措施。
之所以沒殺他們,是還不到時候。
大殿中央,李景隆跪在地上,他正在接受來自皇帝和其他大臣的質詢。
李景隆實在是想不明白,他不反對新皇的政策,可自從新皇登基後,總是有事沒事找他的茬。
今天有人彈劾他抓叛賊不利,自從青龍山林忠和拖拖等人帶著大批工人逃跑之後,尋找他們,剿滅他們的任務就落在了李景隆的身上。
說來也奇怪,自半年前,林忠帶著那麽多人離開青龍山之後,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李景隆說找不到,其他人也找不到。
這些人,包括朱允炆手下的這幾名大將,和獨立團一樣,都是朱允熥的心頭大患,朱允熥怕啊,他怕這些人聯合起來把他趕下皇帝的寶座。
所以自從朱允熥總攬朝政的攝政王開始,便對這些人開始有意打壓,現在朱允熥做了皇帝,對他們的打壓也開始加大了力度。
朱允熥給李景隆下了最後通牒,一個月之內,如果還找不到這夥叛逃者,革職李景隆。
早朝最後,朱允熥召見了已經進京兩日的盛庸。
朱允熥還沒開口說什麽,盛庸便被陳瑛,鄒緝等幾個大臣奚落了一番,盛庸抗倭不僅無功反倒有過。
整個奉天大殿內,那麽多文臣武將,沒一個敢為盛庸說句公道話的人。
現在的形勢傻子都看得出來,皇帝就是要對先皇倚重的這些文臣武將發難,甚至是清除他們。
誰敢和皇帝唱反調,就是在找死。
可讓眾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身為一方大將的盛庸,麵對眾位文臣的奚落,沒有半點脾氣,一直誠懇地承認錯誤,態度極其謙卑。
李景隆都有些懵了,在他的印象中,盛庸可不是這麽沒種的人。
眼看抓不到盛庸的什麽把柄,沉思良久的朱允熥想出了一個辦法,把盛庸派給了李景隆,協助李景隆捉拿以李忠為首的叛賊。
李景隆,盛庸和李忠可都是先皇的重臣,這麽安排,朱允熥是要他們自相殘殺,他從中坐收漁翁之利。
早朝散去,有人對李景隆和盛庸二人冷眼相看,也有人唉聲歎息,盛庸迴來,甚至連上前和他打招唿的人都沒有。
即使有人想上前和盛庸打招唿,敘敘舊,有這個心,也沒這個膽。
人情冷暖,讓李景隆極度鬱悶。
可盛庸倒顯得風輕雲淡,絲毫沒有因為自己受到了冷落而有一絲的不開心。
“盛庸兄弟,別來無恙?”,李景隆拱手和盛庸打招唿道。
“曹國公,別來無恙”
“我知道你前兩天就迴來了,本應該找你到府上敘敘舊的,哎,可是現在我這個處境......真怕給兄弟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曹國公,你我同為先皇的忠臣,現在不受新皇待見,這也正說明新皇怕我們,他心中有鬼......”
“噓”,李景隆聽了盛庸的話,連忙製止了盛庸再說下去,還左右看了看,發現他們身邊並沒人,這才小聲地說道:“兄弟,你說話可要小心,這種話,不能說”
“嗬嗬”,盛庸微微一笑,說道:“曹國公,本來今天下了早朝後,就是要去拜見你的,現在皇上把我派給了你,你我同為一根繩上的螞蚱,也不怕別人說什麽閑話了,曹國公,我們是不是到你的府上,研究一下怎麽剿滅反賊......”
“唿”,李景隆幽怨地看了一眼盛庸,歎了口氣,說道:“嗯,走吧,正好我們也敘敘舊”
二人一起一前一後,離開了奉天大殿,出了皇宮,各自坐自己的馬車一前一後朝曹國公府走去。
盛庸的馬車上,趕車的依然是高平,坐在高平旁邊的人正是朱允炆。
坐在馬車裏的盛庸把今天上朝的事情一一說給朱允炆聽,朱允炆隻是靜靜地聽著,一句話沒說。
已經來京城兩日了,朱允炆聽說了,也親眼看到了一些事情。
朱允熥現在在全力打壓朱允炆眼前提拔的一些大臣,包括戍邊的武將在內,平安,張輔,吳高,朱能,邱福,盛庸,甚至海上的馬三保,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和監視。
朱允炆來京城的時候,路過魏國公府,發現魏國公府大門緊閉,周邊有重兵把守,現在的魏國公府,宛如一座監獄。
周喬,徐妙錦,何瑩瑩都住在魏國公府,朱允熥這是把他們囚禁了。
還聽說魏國公徐輝祖現在身體大不如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在的形勢,讓徐輝祖太勞心勞累所致。
打壓朱允炆提拔的文臣武將,囚禁周喬還有朱允炆的子嗣,足以說明朱允熥心虛。
曹國公府門外,李景隆滿臉愁容下了馬車。招唿盛庸進府。
盛庸依然一副笑嘻嘻的樣子,風輕雲淡,讓人感覺沒心沒肺,沒有一點城府的樣子。
李景隆也是醉了,盛庸啊盛庸,你在外幾年隻知道打倭寇,現在怎麽連朝中的形勢都看不清了,待會兒和你講一講當前的局勢,看你還怎麽笑得出來。
李景隆沒發現,盛庸身後一直跟著一個人,滿臉的胡子顯得尤其淩亂,這個人也跟著盛庸進了曹國公府。
直到走進客廳,李景隆在上首坐下後,這才發現盛庸身後還跟著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