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說道:“吳王再有錯,皇上也不該親手殺吳王,皇上,你是一代明君,聖君,文治武功,吳王他終歸是你的兄弟,你殺了自己的親兄弟,你讓後人怎麽評說?讓史官怎麽記錄,皇上,哎”
“怎麽評說,那是後人的事情,自古曆史,都是勝利者的曆史,朕不怕民間評說,朕相信人間正道是滄桑,今日之事,不僅要詳細記錄,而且要如實記錄,不能說一句假話,前因後果都給朕寫的清清楚楚,是非因果,讓後人去評判吧”
“皇上......”
方孝孺還想說,卻被朱允炆製止了。
“來人啊”
“在”
“給朕把朱允熥拖出去,葬了吧”
一句葬了吧,代表著朱允熥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但他給整個大明曆史帶來的後果,還需要朱允炆慢慢地去糾正。
一句葬了吧,是朱允炆對朱允熥的蔑視,也是對這個兄弟最後的情義。
能安葬朱允熥,已經是朱允熥的造化了。
安葬和厚葬,是兩迴事。
朱允炆嘭地把寶劍插在龍椅前麵,自己則是久違地坐在了龍椅上。
這個位置,本來就是朱允炆的,他沒死,也沒退位,更沒有禪位給誰,朱允炆自始至終是皇帝,也從未離開過,隻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別人替他坐了一會兒龍椅罷了。
“林忠何在?”
“宣林忠進殿”,小東子聲音洪亮高亢地喊道。
“臣,林忠參見皇上”
林忠走進奉天大殿的那一刻,朝堂引起了小股騷動,林忠不是死了嗎?不是被曹國公剿滅了嗎?怎麽還活著?
疑問可以有,但是如果這麽簡單的問題還想不明白,也不配站在這奉天大殿上。
“陳瑛在嗎?”
“皇上,臣在”,陳瑛心中狂喜,沒想到皇上除了林忠外,第一個叫的就是他,他自然沒法和林忠比,林忠可是現在皇帝的心腹,陳瑛很激動,他以為剛剛他第一個叩拜皇帝的舉動,皇帝都看見了。
朱允炆的確看到了,但陳瑛是什麽人,朱允炆心裏跟明鏡似的,這是個有奶便是娘的人,
馬靈也和朱允炆說了陳瑛故意隱瞞沫兒後背主使人的事情,況且,陳瑛沒有背叛朱允炆?朱允炆怎麽那麽不信呢。
“林忠,現在正是缺人手的時候,你配合陳瑛調查朱允熥,凡是和朱允熥勾結謀朝篡位的人,統統給朕拿下,一個都不要放過”
“臣領旨”
“臣領旨,皇上放心,叛賊同黨,臣一個都不會放過”,陳瑛信誓旦旦地說道。
一次大清洗,就這樣拉開了帷幕,朱允炆已經狠下心了,這次絕對不能心慈手軟,一定趕盡殺絕,斬草除根,絕不再留什麽後患。
“不要心軟,斬草除根,這些人,今天敢扶持朱允熥,明天或許就敢扶持其他藩王”,朱允炆出人意料地,又加了幾句話。
這句話,是說給淮西集團的,也是說給其他有想法的藩王,是對他們的警示,朱允炆自登基以來,並未削藩,但並不代表朱允炆沒有想法,這些個藩王,也是時候打壓他們一下了。
朝堂上,聽了皇帝的話後,有些人早已經嚇得尿了一褲子。
但也有很多人,就是想不通,陳瑛為什麽這麽受皇帝重視,剛剛死的皇帝重視,重新執掌權力的皇帝還是如此,想不通。
想不通就別想了,陳瑛不過是朱允炆打壓藩王的一枚棋子罷了,等陳瑛完成朱允炆想做的事情,卸磨殺驢這種事情,朱允炆也會,而且,現在的朱允炆和一年前的朱允炆,心理上有了很大的變化。
“皇上,臣有一事要啟奏”,林忠接了任務之後,並未退下,而是繼續說道。
“說吧,什麽事?”
“皇上,臣剛剛收到消息,皇後娘娘,今天淩晨......跳井自盡了,鳳體已經打撈上來了......”
“什麽?”,朱允炆噌地從寶座上站起來,這怎麽可能?淩晨的時候,他還和馬靈談的好好的,朱允炆原諒了她,而且保證不殺她,馬靈為什麽要自殺?難道不管大郎和二郎了嗎?讓他們成為沒有娘的孩子?馬靈啊馬靈,你怎麽這麽忍心。
“為什麽?為什麽?這是為什麽?朕答應過你,你永遠是皇後,也答應過你,原諒你,你為什麽還......,你怎麽忍心拋下大郎和二郎......”
朱允炆喃喃自語,想不通,滿腦子都是馬靈,馬靈雖然做了很多壞事,但,現在的朱允炆想到的,卻是馬靈帶著黃瑤,周喬以身殞命的場景,是朱允炆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見馬靈的場景.....
“皇上,皇後娘娘生前讓貼身丫鬟給皇上留了一封書信......”
“呈上來”
小東子趕緊上前,把書信交給朱允炆。
朱允炆打開一看,寫的內容並不多。
信上寫道:皇上,嬪妾做了很多錯事,多謝皇上能原諒嬪妾,嬪妾舍不得你,也舍不得大郎二郎,但嬪妾活著,就是對皇上最大的恥辱,現在皇上迴來了,大郎和二郎就交給皇上了,嬪妾能安心地走了,皇上,一定記住嬪妾求你的事情,切記。永別。靈兒。
恥辱?什麽恥辱讓你不能好好地活著?求朕的事情,殺白玉林,千刀萬剮,挫骨揚灰,朕記得。
“白玉林”,朱允炆狠狠地把信捏成一團,口中呢喃。
“白玉林在哪兒?”,朱允炆怒吼道。
整個大殿的朝堂的朝臣,都是一臉懵逼,沒人知道白玉林是誰。
“林忠,去把這個白公公給朕找出來”
“遵旨”
“皇上,白公公不就在你旁邊嗎?”,突然,有人說道。
朱允炆猛地清醒,扭頭看著旁邊的這個太監,朱允炆不是沒見過白玉林,曾經在美妝閣,見過一麵,但時間太久了,朱允炆早就把這個人的容貌給忘記了,況且,眼前這個不男不女的人,朱允炆也沒想到他就是白玉林。
朱允炆上下打量白玉林,眼前之人,眉清目秀,再加上是個太監,讓這個人整體看上去更像是女扮男裝。
“怎麽評說,那是後人的事情,自古曆史,都是勝利者的曆史,朕不怕民間評說,朕相信人間正道是滄桑,今日之事,不僅要詳細記錄,而且要如實記錄,不能說一句假話,前因後果都給朕寫的清清楚楚,是非因果,讓後人去評判吧”
“皇上......”
方孝孺還想說,卻被朱允炆製止了。
“來人啊”
“在”
“給朕把朱允熥拖出去,葬了吧”
一句葬了吧,代表著朱允熥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但他給整個大明曆史帶來的後果,還需要朱允炆慢慢地去糾正。
一句葬了吧,是朱允炆對朱允熥的蔑視,也是對這個兄弟最後的情義。
能安葬朱允熥,已經是朱允熥的造化了。
安葬和厚葬,是兩迴事。
朱允炆嘭地把寶劍插在龍椅前麵,自己則是久違地坐在了龍椅上。
這個位置,本來就是朱允炆的,他沒死,也沒退位,更沒有禪位給誰,朱允炆自始至終是皇帝,也從未離開過,隻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別人替他坐了一會兒龍椅罷了。
“林忠何在?”
“宣林忠進殿”,小東子聲音洪亮高亢地喊道。
“臣,林忠參見皇上”
林忠走進奉天大殿的那一刻,朝堂引起了小股騷動,林忠不是死了嗎?不是被曹國公剿滅了嗎?怎麽還活著?
疑問可以有,但是如果這麽簡單的問題還想不明白,也不配站在這奉天大殿上。
“陳瑛在嗎?”
“皇上,臣在”,陳瑛心中狂喜,沒想到皇上除了林忠外,第一個叫的就是他,他自然沒法和林忠比,林忠可是現在皇帝的心腹,陳瑛很激動,他以為剛剛他第一個叩拜皇帝的舉動,皇帝都看見了。
朱允炆的確看到了,但陳瑛是什麽人,朱允炆心裏跟明鏡似的,這是個有奶便是娘的人,
馬靈也和朱允炆說了陳瑛故意隱瞞沫兒後背主使人的事情,況且,陳瑛沒有背叛朱允炆?朱允炆怎麽那麽不信呢。
“林忠,現在正是缺人手的時候,你配合陳瑛調查朱允熥,凡是和朱允熥勾結謀朝篡位的人,統統給朕拿下,一個都不要放過”
“臣領旨”
“臣領旨,皇上放心,叛賊同黨,臣一個都不會放過”,陳瑛信誓旦旦地說道。
一次大清洗,就這樣拉開了帷幕,朱允炆已經狠下心了,這次絕對不能心慈手軟,一定趕盡殺絕,斬草除根,絕不再留什麽後患。
“不要心軟,斬草除根,這些人,今天敢扶持朱允熥,明天或許就敢扶持其他藩王”,朱允炆出人意料地,又加了幾句話。
這句話,是說給淮西集團的,也是說給其他有想法的藩王,是對他們的警示,朱允炆自登基以來,並未削藩,但並不代表朱允炆沒有想法,這些個藩王,也是時候打壓他們一下了。
朝堂上,聽了皇帝的話後,有些人早已經嚇得尿了一褲子。
但也有很多人,就是想不通,陳瑛為什麽這麽受皇帝重視,剛剛死的皇帝重視,重新執掌權力的皇帝還是如此,想不通。
想不通就別想了,陳瑛不過是朱允炆打壓藩王的一枚棋子罷了,等陳瑛完成朱允炆想做的事情,卸磨殺驢這種事情,朱允炆也會,而且,現在的朱允炆和一年前的朱允炆,心理上有了很大的變化。
“皇上,臣有一事要啟奏”,林忠接了任務之後,並未退下,而是繼續說道。
“說吧,什麽事?”
“皇上,臣剛剛收到消息,皇後娘娘,今天淩晨......跳井自盡了,鳳體已經打撈上來了......”
“什麽?”,朱允炆噌地從寶座上站起來,這怎麽可能?淩晨的時候,他還和馬靈談的好好的,朱允炆原諒了她,而且保證不殺她,馬靈為什麽要自殺?難道不管大郎和二郎了嗎?讓他們成為沒有娘的孩子?馬靈啊馬靈,你怎麽這麽忍心。
“為什麽?為什麽?這是為什麽?朕答應過你,你永遠是皇後,也答應過你,原諒你,你為什麽還......,你怎麽忍心拋下大郎和二郎......”
朱允炆喃喃自語,想不通,滿腦子都是馬靈,馬靈雖然做了很多壞事,但,現在的朱允炆想到的,卻是馬靈帶著黃瑤,周喬以身殞命的場景,是朱允炆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見馬靈的場景.....
“皇上,皇後娘娘生前讓貼身丫鬟給皇上留了一封書信......”
“呈上來”
小東子趕緊上前,把書信交給朱允炆。
朱允炆打開一看,寫的內容並不多。
信上寫道:皇上,嬪妾做了很多錯事,多謝皇上能原諒嬪妾,嬪妾舍不得你,也舍不得大郎二郎,但嬪妾活著,就是對皇上最大的恥辱,現在皇上迴來了,大郎和二郎就交給皇上了,嬪妾能安心地走了,皇上,一定記住嬪妾求你的事情,切記。永別。靈兒。
恥辱?什麽恥辱讓你不能好好地活著?求朕的事情,殺白玉林,千刀萬剮,挫骨揚灰,朕記得。
“白玉林”,朱允炆狠狠地把信捏成一團,口中呢喃。
“白玉林在哪兒?”,朱允炆怒吼道。
整個大殿的朝堂的朝臣,都是一臉懵逼,沒人知道白玉林是誰。
“林忠,去把這個白公公給朕找出來”
“遵旨”
“皇上,白公公不就在你旁邊嗎?”,突然,有人說道。
朱允炆猛地清醒,扭頭看著旁邊的這個太監,朱允炆不是沒見過白玉林,曾經在美妝閣,見過一麵,但時間太久了,朱允炆早就把這個人的容貌給忘記了,況且,眼前這個不男不女的人,朱允炆也沒想到他就是白玉林。
朱允炆上下打量白玉林,眼前之人,眉清目秀,再加上是個太監,讓這個人整體看上去更像是女扮男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