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常在成功地將柔貴人勸了下來,可柔貴人的肚子已經等不了了,後宮嬪妃還等著安比槐押解進京過後看柔貴人的好戲呢,結果柔貴人平安生下了八阿哥,這下柔貴人就是有心為安比槐求情,也隻能先顧著自己的身體跟剛出生的阿哥了。
這個時候,福常在則悄悄給柔貴人支招:“姐姐,如今你平安誕下 八阿哥,皇上必定主動探望,到時候說不定會主動問起如何處置安大人的話,姐姐你可要提前想好應對。”
福常在深諳不能替人做決定、拿主意的道理,之前冒險說了一次那是考慮到她跟柔貴人之間的感情,需要那麽一個投名狀,如今卻不能繼續貿貿然替柔貴人拿主意了。
柔貴人已經想好了,為了讓福常在安心,她便毫不避諱地將自己的應對說了出來:“我知道我父親那人的性子,他隻是區區縣丞,微末小官,小貪小拿必定是有的,但絕不敢在前線糧草那麽重要的大事上麵做手腳,更何況也輪不到他來做什麽手腳。”
“所以我隻管告訴皇上我父親的真實性情,請皇上公平調查此案就是了,若是我父親當真不知輕重動了糧草,那我也隻能祈求皇上看在我侍奉還算殷勤的份上,不要牽連我那可憐的母親。”
福常在聽完暗自點頭,麵上卻擺出一副替柔貴人委屈的模樣,說道:“姐姐事事念著皇上,當真是我比不上的。”
大胖橘如今孩子不算少了,對於柔貴人所生的八阿哥雖然欣喜,卻也因為安比槐之事遷怒上了,不然他何至於連八阿哥洗三禮都過了,還不去看望柔貴人跟八阿哥?
但他在柔貴人身邊的探子迴報了柔貴人跟福常在的對話過後,大胖橘對柔貴人的知情識趣也很是滿意,所以柔貴人遲來的封嬪旨意最終還是下發了,並且說明柔嬪的冊封禮於八阿哥滿月當天舉行。
於是後宮嬪妃便知道柔嬪並未因為前朝安比槐牽扯到糧草一案的事情而受冷落,甚至就連福常在都借著柔嬪的光晉位福貴人。
福貴人借著柔嬪以及八阿哥的光成了貴人,那淑和公主的生母欣貴人當然心生不滿了,但她也習慣了,畢竟從前有一段時間她是處於後宮嬪妃最末之流,是個新人都能碾壓的存在。
欣貴人穩得住,齊妃就看不過去了,在給薑莘莘的請安的時候就說了出來:“哎呀,欣貴人可真是可憐,雖說公主比不得阿哥金貴,可好歹也是皇上的孩子,正經的公主之尊呢,結果大公主的生母竟然接連被一群年輕人給比下去了。”
欣貴人見其他人齊齊看向她,趕緊站出來表態:“皇後娘娘,嬪妾確實委屈。可到底這分位都是皇上定下的,況且福貴人的確襄助柔嬪許多,便是看在八阿哥的麵子上,福貴人晉位也是理所應當的。”
沒有人覺得欣貴人這話是在討好誰,就算她是在討好大胖橘,可大家都知道這是應當的。
齊妃覺得無趣,更覺得自己一腔好意被欣貴人辜負了,或許是看這後宮新出生的阿哥越來越多,她穩不住了,總之她依舊揪著欣貴人的分位不放:“欣貴人這話說得真是可憐極了,福貴人不過是柔嬪身邊的走狗都能蹭著皇嗣進位,欣貴人好歹生下了大公主呢,怎麽能屈居旁人之下?”
薑莘莘聽齊妃越說越不像話,出言斥責道:“齊妃,你言語謹慎些,別為三阿哥招來這些無謂的麻煩。”
可齊妃是真的急了,轉而將注意力放到了薑莘莘身上,哭訴道:“皇後娘娘,你到底是怎麽了?!”
“明明您在潛邸的時候,最關切弘時了,為何如今對他如此冷淡?”
其他人看著薑莘莘臉色都變了,隻恨自己沒有鑽地縫的本事,更恨齊妃挑起這無謂的爭端。
敬嬪趕緊找借口想走:“皇後娘娘容稟,溫淑公主身體一向不好,眼下已經到了該吃藥的時辰了,臣妾該迴去盯著了。”
薑莘莘無意為難其他人,敬嬪壯著膽子找了個借口,她便擺擺手,讓其他人都走:“齊妃留下,其他人都迴去吧,今日之事不可外傳,否則,別怪本宮的雷霆手段。”
其他人齊齊應是,趕緊魚貫而出,一個個地恨不得多長兩條腿,或者有一雙翅膀也行,總之,能以最快的速度離開薑莘莘這裏就行。
其實吧,薑莘莘都搞不懂齊妃到底是扮豬吃老虎,還是真的就不夠聰明了。
就比如先前,她竟然知道逼迫薑莘莘要個說法,雖然選錯了時間和地點,但你就看她成功沒有吧。
薑莘莘仔細盯著齊妃看,眼神不自覺地開始對齊妃施加壓力,而她給的壓力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齊妃忍不住渾身一抖,結結實實地跪了下去。
饒是如此,齊妃依舊惦記著薑莘莘冷落了三阿哥弘時的事情,不依不饒地想要一個答案:“娘娘,臣妾就想知道您為何放棄了弘時!”
薑莘莘無語,“本宮也想知道自己做了什麽,竟然叫你用‘放棄’這兩個字來汙蔑本宮呢。”
齊妃難以置信,齊妃難受不已,齊妃奮起質問:“娘娘,明明您說過要培養弘時做太子的啊!”
薑莘莘氣笑了,“嗬,就算本宮隻是一介女流,卻也看得明白,三阿哥絕不是能做皇帝的材料,他除了麵上忠厚老實,還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優點?況且你自己什麽出身你自己都忘記了嗎?漢軍旗的漢人之後,如何能越過一眾滿洲大族所出的皇子?”
“再者,本宮何時說過要培養三阿哥做太子了?”
“本宮何德何能!”
其實三阿哥弘時也不是沒有機會,什麽漢軍旗出身,屆時大胖橘隻要給齊妃認一個滿軍旗的幹爹就行了,奈何三阿哥就沒那個資質啊!
齊妃懵了,這跟宜修從前說的不一樣啊!
薑莘莘幹脆解釋道:“雖然前朝強調滿漢一家親,可你知道為何前朝要不斷如此強調嗎?就是因為滿漢本身就存在絕大的隔閡跟差距啊。”
齊妃還是沒懂,“那從前年妃在的時候,還肖想過皇後之位呢。”
薑莘莘笑道:“你也說了她不過是肖想,試問一個漢軍旗出身,本身又沒有皇子傍身的嬪妃,如何能越過滿洲大族出身的嬪妃,成為皇後呢?前朝大臣們同意嗎?宗室宗親同意嗎?”
齊妃還要掙紮:“可是娘娘您從前說過的呀!”
薑莘莘越發覺得沒必要跟齊妃糾纏太多,“本宮的確暗示過可以推三阿哥上位,可奈何三阿哥實在愚鈍,別說遠遠比不過在圓明園放養長大的四阿哥了,就連體弱多病讀書的時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五阿哥都比不過呀他!”
“你覺得本宮這個皇後當真有那麽大的顏麵,能將三阿哥這般資質的人推上皇位?”
“而且就算本宮有那個能耐,你憑什麽認為本宮會去冒被後人責罵選擇了一個晉惠帝之流的皇帝的風險呢?”
這個時候,福常在則悄悄給柔貴人支招:“姐姐,如今你平安誕下 八阿哥,皇上必定主動探望,到時候說不定會主動問起如何處置安大人的話,姐姐你可要提前想好應對。”
福常在深諳不能替人做決定、拿主意的道理,之前冒險說了一次那是考慮到她跟柔貴人之間的感情,需要那麽一個投名狀,如今卻不能繼續貿貿然替柔貴人拿主意了。
柔貴人已經想好了,為了讓福常在安心,她便毫不避諱地將自己的應對說了出來:“我知道我父親那人的性子,他隻是區區縣丞,微末小官,小貪小拿必定是有的,但絕不敢在前線糧草那麽重要的大事上麵做手腳,更何況也輪不到他來做什麽手腳。”
“所以我隻管告訴皇上我父親的真實性情,請皇上公平調查此案就是了,若是我父親當真不知輕重動了糧草,那我也隻能祈求皇上看在我侍奉還算殷勤的份上,不要牽連我那可憐的母親。”
福常在聽完暗自點頭,麵上卻擺出一副替柔貴人委屈的模樣,說道:“姐姐事事念著皇上,當真是我比不上的。”
大胖橘如今孩子不算少了,對於柔貴人所生的八阿哥雖然欣喜,卻也因為安比槐之事遷怒上了,不然他何至於連八阿哥洗三禮都過了,還不去看望柔貴人跟八阿哥?
但他在柔貴人身邊的探子迴報了柔貴人跟福常在的對話過後,大胖橘對柔貴人的知情識趣也很是滿意,所以柔貴人遲來的封嬪旨意最終還是下發了,並且說明柔嬪的冊封禮於八阿哥滿月當天舉行。
於是後宮嬪妃便知道柔嬪並未因為前朝安比槐牽扯到糧草一案的事情而受冷落,甚至就連福常在都借著柔嬪的光晉位福貴人。
福貴人借著柔嬪以及八阿哥的光成了貴人,那淑和公主的生母欣貴人當然心生不滿了,但她也習慣了,畢竟從前有一段時間她是處於後宮嬪妃最末之流,是個新人都能碾壓的存在。
欣貴人穩得住,齊妃就看不過去了,在給薑莘莘的請安的時候就說了出來:“哎呀,欣貴人可真是可憐,雖說公主比不得阿哥金貴,可好歹也是皇上的孩子,正經的公主之尊呢,結果大公主的生母竟然接連被一群年輕人給比下去了。”
欣貴人見其他人齊齊看向她,趕緊站出來表態:“皇後娘娘,嬪妾確實委屈。可到底這分位都是皇上定下的,況且福貴人的確襄助柔嬪許多,便是看在八阿哥的麵子上,福貴人晉位也是理所應當的。”
沒有人覺得欣貴人這話是在討好誰,就算她是在討好大胖橘,可大家都知道這是應當的。
齊妃覺得無趣,更覺得自己一腔好意被欣貴人辜負了,或許是看這後宮新出生的阿哥越來越多,她穩不住了,總之她依舊揪著欣貴人的分位不放:“欣貴人這話說得真是可憐極了,福貴人不過是柔嬪身邊的走狗都能蹭著皇嗣進位,欣貴人好歹生下了大公主呢,怎麽能屈居旁人之下?”
薑莘莘聽齊妃越說越不像話,出言斥責道:“齊妃,你言語謹慎些,別為三阿哥招來這些無謂的麻煩。”
可齊妃是真的急了,轉而將注意力放到了薑莘莘身上,哭訴道:“皇後娘娘,你到底是怎麽了?!”
“明明您在潛邸的時候,最關切弘時了,為何如今對他如此冷淡?”
其他人看著薑莘莘臉色都變了,隻恨自己沒有鑽地縫的本事,更恨齊妃挑起這無謂的爭端。
敬嬪趕緊找借口想走:“皇後娘娘容稟,溫淑公主身體一向不好,眼下已經到了該吃藥的時辰了,臣妾該迴去盯著了。”
薑莘莘無意為難其他人,敬嬪壯著膽子找了個借口,她便擺擺手,讓其他人都走:“齊妃留下,其他人都迴去吧,今日之事不可外傳,否則,別怪本宮的雷霆手段。”
其他人齊齊應是,趕緊魚貫而出,一個個地恨不得多長兩條腿,或者有一雙翅膀也行,總之,能以最快的速度離開薑莘莘這裏就行。
其實吧,薑莘莘都搞不懂齊妃到底是扮豬吃老虎,還是真的就不夠聰明了。
就比如先前,她竟然知道逼迫薑莘莘要個說法,雖然選錯了時間和地點,但你就看她成功沒有吧。
薑莘莘仔細盯著齊妃看,眼神不自覺地開始對齊妃施加壓力,而她給的壓力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齊妃忍不住渾身一抖,結結實實地跪了下去。
饒是如此,齊妃依舊惦記著薑莘莘冷落了三阿哥弘時的事情,不依不饒地想要一個答案:“娘娘,臣妾就想知道您為何放棄了弘時!”
薑莘莘無語,“本宮也想知道自己做了什麽,竟然叫你用‘放棄’這兩個字來汙蔑本宮呢。”
齊妃難以置信,齊妃難受不已,齊妃奮起質問:“娘娘,明明您說過要培養弘時做太子的啊!”
薑莘莘氣笑了,“嗬,就算本宮隻是一介女流,卻也看得明白,三阿哥絕不是能做皇帝的材料,他除了麵上忠厚老實,還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優點?況且你自己什麽出身你自己都忘記了嗎?漢軍旗的漢人之後,如何能越過一眾滿洲大族所出的皇子?”
“再者,本宮何時說過要培養三阿哥做太子了?”
“本宮何德何能!”
其實三阿哥弘時也不是沒有機會,什麽漢軍旗出身,屆時大胖橘隻要給齊妃認一個滿軍旗的幹爹就行了,奈何三阿哥就沒那個資質啊!
齊妃懵了,這跟宜修從前說的不一樣啊!
薑莘莘幹脆解釋道:“雖然前朝強調滿漢一家親,可你知道為何前朝要不斷如此強調嗎?就是因為滿漢本身就存在絕大的隔閡跟差距啊。”
齊妃還是沒懂,“那從前年妃在的時候,還肖想過皇後之位呢。”
薑莘莘笑道:“你也說了她不過是肖想,試問一個漢軍旗出身,本身又沒有皇子傍身的嬪妃,如何能越過滿洲大族出身的嬪妃,成為皇後呢?前朝大臣們同意嗎?宗室宗親同意嗎?”
齊妃還要掙紮:“可是娘娘您從前說過的呀!”
薑莘莘越發覺得沒必要跟齊妃糾纏太多,“本宮的確暗示過可以推三阿哥上位,可奈何三阿哥實在愚鈍,別說遠遠比不過在圓明園放養長大的四阿哥了,就連體弱多病讀書的時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五阿哥都比不過呀他!”
“你覺得本宮這個皇後當真有那麽大的顏麵,能將三阿哥這般資質的人推上皇位?”
“而且就算本宮有那個能耐,你憑什麽認為本宮會去冒被後人責罵選擇了一個晉惠帝之流的皇帝的風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