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守將滿心期待著結束這場無謂抵抗、拯救一城百姓之時,卻渾然未料到,身旁的副將竟是孫香精心安插在自己身邊的嫡係心腹。就在守將暗中與馬超聯絡妥當,準備大開城門迎降之際,那副將眼中陡然閃過一絲陰冷至極的殺意。隻見他趁著守將毫無防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地抽出腰間那寒光凜冽的利刃,手臂一揮,手起刀落,一道寒光閃過,利刃徑直穿透守將的身軀。“想背叛大人,沒那麽容易!”副將聲嘶力竭地大聲吼道,滾燙的鮮血瞬間濺灑當場,在冰冷的地麵上洇出一片觸目驚心的殷紅。
隨後,這副將神色猙獰,麵向其他守軍,振臂高唿:“這守將貪生怕死,竟妄圖叛國投敵,我已將其就地正法!我等當與平輿城共存亡,抵禦外敵!”一番蠱惑之下,部分不明真相的守軍被其煽動,繼續負隅頑抗。
馬超得知守將慘遭殺害,心中的憤怒如洶湧澎湃的火山,徹底爆發,再也無法抑製。他當機立斷,眼神中閃過決然的光芒,即刻決定不再有絲毫拖延,發動總攻。
馬超身披那寒光閃閃、宛如魚鱗般緊密排列的戰甲,手持鋒利無比、槍尖閃爍著攝人寒芒的長槍,威風凜凜地屹立於陣前。他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掃視著麾下那一群熱血激昂的將士們,而後以洪鍾般的聲音大聲喊道:“將士們!孫香這等背祖忘宗、狼心狗肺的逆賊,不僅膽敢阻攔我堂堂正義之師,如今其爪牙更是殘忍殺害了一心歸降的守將。此等惡行,人神共憤!今日,便是我們為守將報仇雪恨,攻克平輿,為民除害的時刻!隨我奮勇衝鋒,殺!”
隨著馬超一聲令下,戰鼓擂動,那激昂的鼓聲如滾滾雷霆,聲震天地。馬超軍如同猛虎下山般,呐喊聲此起彼伏,如洶湧的浪潮向平輿城迅猛衝去。
隻見徐晃一馬當先,他身材魁梧,氣勢雄渾,手中大斧揮舞得虎虎生風。麵對城樓上如雨點般密密麻麻射下的箭矢,他毫無懼色,大斧在身前快速旋轉,形成一道密不透風的防禦屏障,將射來的箭矢紛紛擋下。他怒吼著,如同一頭憤怒的雄獅,率先衝破敵軍的箭矢防線,向著城門附近的敵軍殺去。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無人能擋其鋒芒。
張遼緊隨其後,他身姿矯健,眼神銳利,手中長刀宛如靈動的蛟龍,在敵陣中穿梭自如。他巧妙地躲避著敵軍的攻擊,同時精準地出擊,每一刀都帶著淩厲的氣勢,直逼敵軍要害。敵軍士兵見他如此勇猛,心生畏懼,紛紛後退。張遼一邊廝殺,一邊高唿:“隨我破城,建功立業!”激勵著身後的士兵們奮勇向前。
張繡也不甘示弱,他手持雙槍,身法靈活多變,猶如鬼魅一般在敵軍中穿梭。雙槍舞動間,寒光閃爍,敵人還未看清他的身影,便已被擊中。他憑借著高超的武藝,迅速突破了敵軍的外圍防線,向著城門突進。
在他們的帶領下,馬超軍士氣大振,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衝擊著平輿城。城樓上,由那弑主的副將指揮著士兵拚死抵抗,箭矢如蝗蟲過境般鋪天蓋地地射向馬超軍。然而,馬超軍毫無懼色,前赴後繼地衝向城門。
馬超毫不畏懼,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憑借著矯健的身手,靈活地躲過如蝗般的箭矢,如同一道銀白的閃電,直逼城門。“放火燒門!”馬超一聲令下,如洪鍾般的聲音響徹戰場。士兵們迅速將手中的火把奮力投向城門,刹那間,火焰騰空而起,熊熊烈火迅速蔓延,將城門吞噬其中。城門在烈火的炙烤下,漸漸變形,發出“滋滋”的聲響,仿佛在痛苦地呻吟。
城內的百姓見馬超軍攻勢如此猛烈,又見孫香的爪牙如此殘忍無道,心中的怒火被徹底點燃,紛紛倒戈相向。一些勇敢的百姓,趁著混亂,悄悄打開了側門,迎接馬超軍入城。
馬超軍如潮水般從正門和側門湧入城中,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迴蕩在平輿城的每一個角落。經過一番激烈的拚殺,馬超軍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卓越的戰鬥力,終於成功占領了平輿縣。
馬超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入城後,他立刻著手安撫百姓,下令開倉放糧,救濟那些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百姓們對馬超感恩戴德,紛紛稱讚他的仁義之舉。然而,馬超心中清楚,雖然成功攻克了平輿縣,但自己的行蹤已然暴露,接下來的征程,必將麵臨袁術更為瘋狂的阻攔。
馬超一舉攻克平輿縣後,營帳內氣氛凝重,燭火搖曳,光影在眾人臉上交錯閃爍。馬超、徐庶、張遼、張繡等人圍坐在一起,皆麵色沉鬱,思索著下一步的行動方略。
徐庶率先打破沉默,他微微皺眉,憂心忡忡地說道:“主公,此次雖成功拿下平輿,然而前路艱難險阻,隻怕更勝往昔。如今年關將近,依我推斷,袁術必定已在廬江布下重兵,嚴陣以待。這下一步究竟該如何抉擇,還需審慎思量。”
徐晃聽聞,猛地一拍桌案,謔地站起身來,滿臉豪情萬丈:“怕他作甚!隻管奮勇衝過去便是,我西涼鐵騎銳不可當,何人能擋?”他目光如炬,仿佛已然瞧見西涼鐵騎如猛虎下山般,勢不可擋地衝破敵軍防線的壯闊場景。
張遼卻麵露憂慮之色,緩緩搖頭,勸道:“公明,切不可輕敵冒進。如今汝南距離袁術勢力核心尚有不短的距離,卻已然被其暗中滲透,致使我軍前行之路處處受阻。若再貿然繼續向前,必定會遭遇袁術瘋狂的圍追堵截,實在不可草率行事。”言罷,他將目光投向馬超,靜候其做出決斷。
此時,張繡也緩緩開口:“諸位,汝南郡地勢平坦開闊,確實有利於我軍行軍布陣。然而,廬江郡的情形卻截然不同,那一帶山川湖泊縱橫交錯,地勢複雜。再者,廬江郡臨近袁術的大本營,他必定在此地屯駐了大量精銳兵力。我軍若貿然前往,不僅會在路途上遭遇重重阻隔,耗費大量時日,隻怕連這個春節都難以安穩度過。”張繡的神情嚴肅,話語中透著深深的擔憂。
馬超神色沉穩,目光如炬,靜靜聆聽眾人發言,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元直、文遠與張繡所言皆在理。我軍行蹤既已暴露,袁術定會有所舉措。他勢必擔憂,若汝南全境落入我手,廬江郡與九江郡便將直接暴露於我軍眼前,其大本營必將岌岌可危,他定然不會坐視不管。所以,他極有可能抽調兵力迴援九江。”
馬超微微一頓,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接著說道:“雖說我軍行蹤暴露,但從另一方麵看,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豫章郡劉繇所承受的壓力。如今,我打算領軍前往吳郡,與孫策會麵。伯符是我的義弟,此前他已邀我前往吳郡一聚。我準備先將大軍暫駐平輿,既然已然打草驚蛇,我軍駐紮清徐縣也能對袁術形成一定威懾,稍解豫章之危。之後,我便親赴吳郡,與伯符共商破敵大計。”
馬超表明要前往吳郡與孫策會麵的想法後,徐庶頓時大吃一驚,目光中滿是憂慮。他連忙說道:“主公,如今局勢已然萬分危急,汝南之地都已被袁術滲透得如同篩子一般,不再安全。倘若橫穿廬江、九江兩郡,前往吳郡,那一路上必定危機四伏,步步驚心。袁術必定會在沿途設下重重埋伏,就等著我們自投羅網。”
徐庶稍作停頓,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且不說這路途上的艱難險阻,單說吳郡本身,如今許貢與王朗各自為政,局麵錯綜複雜。我們根本無從知曉他們是否已然被袁術拉攏,暗中投靠了袁術。一旦他們倒向袁術,主公此去,無異於羊入虎口。再者,徐州的陶謙與袁術早已結盟,這周邊可謂是群狼環伺,危機暗藏,主公怎能輕易前往?”
馬超神色凝重,卻並未有絲毫退縮之意。他微微點頭,對徐庶的擔憂表示理解,而後緩緩說道:“元直,你所言的危機,我亦深知。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如今我軍雖拿下平輿,可袁術勢力龐大,若我們一味守在平輿,遲早會被其重兵圍困,陷入絕境。”
馬超目光堅定,環視眾人,繼續分析道:“前往吳郡與孫策會合,雖路途艱險,但這也是一步險棋中的妙棋。孫策英武不凡,在江東頗具威望,且與我情同手足,我們聯手,定能壯大實力。至於廬江、九江兩郡的埋伏,我們可提前謀劃,派出精銳斥候,仔細探查路徑,見機行事,避開敵軍鋒芒。”
“而對於吳郡的許貢與王朗,他們雖各自為政,但未必真心歸附袁術。袁術為人驕橫,野心勃勃,許貢、王朗未必瞧得上他。我們若能曉以利害,說不定還能拉攏他們,為我所用。至於陶謙,他與袁術結盟,更多是為了利益。隻要我們行事謹慎,不給他可乘之機,他也不會貿然與我們為敵。”
馬超一番有理有據的分析,讓眾人陷入沉思。營帳內寂靜無聲,唯有燭火偶爾爆起的“劈啪”聲。
隨後,這副將神色猙獰,麵向其他守軍,振臂高唿:“這守將貪生怕死,竟妄圖叛國投敵,我已將其就地正法!我等當與平輿城共存亡,抵禦外敵!”一番蠱惑之下,部分不明真相的守軍被其煽動,繼續負隅頑抗。
馬超得知守將慘遭殺害,心中的憤怒如洶湧澎湃的火山,徹底爆發,再也無法抑製。他當機立斷,眼神中閃過決然的光芒,即刻決定不再有絲毫拖延,發動總攻。
馬超身披那寒光閃閃、宛如魚鱗般緊密排列的戰甲,手持鋒利無比、槍尖閃爍著攝人寒芒的長槍,威風凜凜地屹立於陣前。他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掃視著麾下那一群熱血激昂的將士們,而後以洪鍾般的聲音大聲喊道:“將士們!孫香這等背祖忘宗、狼心狗肺的逆賊,不僅膽敢阻攔我堂堂正義之師,如今其爪牙更是殘忍殺害了一心歸降的守將。此等惡行,人神共憤!今日,便是我們為守將報仇雪恨,攻克平輿,為民除害的時刻!隨我奮勇衝鋒,殺!”
隨著馬超一聲令下,戰鼓擂動,那激昂的鼓聲如滾滾雷霆,聲震天地。馬超軍如同猛虎下山般,呐喊聲此起彼伏,如洶湧的浪潮向平輿城迅猛衝去。
隻見徐晃一馬當先,他身材魁梧,氣勢雄渾,手中大斧揮舞得虎虎生風。麵對城樓上如雨點般密密麻麻射下的箭矢,他毫無懼色,大斧在身前快速旋轉,形成一道密不透風的防禦屏障,將射來的箭矢紛紛擋下。他怒吼著,如同一頭憤怒的雄獅,率先衝破敵軍的箭矢防線,向著城門附近的敵軍殺去。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無人能擋其鋒芒。
張遼緊隨其後,他身姿矯健,眼神銳利,手中長刀宛如靈動的蛟龍,在敵陣中穿梭自如。他巧妙地躲避著敵軍的攻擊,同時精準地出擊,每一刀都帶著淩厲的氣勢,直逼敵軍要害。敵軍士兵見他如此勇猛,心生畏懼,紛紛後退。張遼一邊廝殺,一邊高唿:“隨我破城,建功立業!”激勵著身後的士兵們奮勇向前。
張繡也不甘示弱,他手持雙槍,身法靈活多變,猶如鬼魅一般在敵軍中穿梭。雙槍舞動間,寒光閃爍,敵人還未看清他的身影,便已被擊中。他憑借著高超的武藝,迅速突破了敵軍的外圍防線,向著城門突進。
在他們的帶領下,馬超軍士氣大振,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衝擊著平輿城。城樓上,由那弑主的副將指揮著士兵拚死抵抗,箭矢如蝗蟲過境般鋪天蓋地地射向馬超軍。然而,馬超軍毫無懼色,前赴後繼地衝向城門。
馬超毫不畏懼,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憑借著矯健的身手,靈活地躲過如蝗般的箭矢,如同一道銀白的閃電,直逼城門。“放火燒門!”馬超一聲令下,如洪鍾般的聲音響徹戰場。士兵們迅速將手中的火把奮力投向城門,刹那間,火焰騰空而起,熊熊烈火迅速蔓延,將城門吞噬其中。城門在烈火的炙烤下,漸漸變形,發出“滋滋”的聲響,仿佛在痛苦地呻吟。
城內的百姓見馬超軍攻勢如此猛烈,又見孫香的爪牙如此殘忍無道,心中的怒火被徹底點燃,紛紛倒戈相向。一些勇敢的百姓,趁著混亂,悄悄打開了側門,迎接馬超軍入城。
馬超軍如潮水般從正門和側門湧入城中,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迴蕩在平輿城的每一個角落。經過一番激烈的拚殺,馬超軍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卓越的戰鬥力,終於成功占領了平輿縣。
馬超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入城後,他立刻著手安撫百姓,下令開倉放糧,救濟那些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百姓們對馬超感恩戴德,紛紛稱讚他的仁義之舉。然而,馬超心中清楚,雖然成功攻克了平輿縣,但自己的行蹤已然暴露,接下來的征程,必將麵臨袁術更為瘋狂的阻攔。
馬超一舉攻克平輿縣後,營帳內氣氛凝重,燭火搖曳,光影在眾人臉上交錯閃爍。馬超、徐庶、張遼、張繡等人圍坐在一起,皆麵色沉鬱,思索著下一步的行動方略。
徐庶率先打破沉默,他微微皺眉,憂心忡忡地說道:“主公,此次雖成功拿下平輿,然而前路艱難險阻,隻怕更勝往昔。如今年關將近,依我推斷,袁術必定已在廬江布下重兵,嚴陣以待。這下一步究竟該如何抉擇,還需審慎思量。”
徐晃聽聞,猛地一拍桌案,謔地站起身來,滿臉豪情萬丈:“怕他作甚!隻管奮勇衝過去便是,我西涼鐵騎銳不可當,何人能擋?”他目光如炬,仿佛已然瞧見西涼鐵騎如猛虎下山般,勢不可擋地衝破敵軍防線的壯闊場景。
張遼卻麵露憂慮之色,緩緩搖頭,勸道:“公明,切不可輕敵冒進。如今汝南距離袁術勢力核心尚有不短的距離,卻已然被其暗中滲透,致使我軍前行之路處處受阻。若再貿然繼續向前,必定會遭遇袁術瘋狂的圍追堵截,實在不可草率行事。”言罷,他將目光投向馬超,靜候其做出決斷。
此時,張繡也緩緩開口:“諸位,汝南郡地勢平坦開闊,確實有利於我軍行軍布陣。然而,廬江郡的情形卻截然不同,那一帶山川湖泊縱橫交錯,地勢複雜。再者,廬江郡臨近袁術的大本營,他必定在此地屯駐了大量精銳兵力。我軍若貿然前往,不僅會在路途上遭遇重重阻隔,耗費大量時日,隻怕連這個春節都難以安穩度過。”張繡的神情嚴肅,話語中透著深深的擔憂。
馬超神色沉穩,目光如炬,靜靜聆聽眾人發言,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元直、文遠與張繡所言皆在理。我軍行蹤既已暴露,袁術定會有所舉措。他勢必擔憂,若汝南全境落入我手,廬江郡與九江郡便將直接暴露於我軍眼前,其大本營必將岌岌可危,他定然不會坐視不管。所以,他極有可能抽調兵力迴援九江。”
馬超微微一頓,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接著說道:“雖說我軍行蹤暴露,但從另一方麵看,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豫章郡劉繇所承受的壓力。如今,我打算領軍前往吳郡,與孫策會麵。伯符是我的義弟,此前他已邀我前往吳郡一聚。我準備先將大軍暫駐平輿,既然已然打草驚蛇,我軍駐紮清徐縣也能對袁術形成一定威懾,稍解豫章之危。之後,我便親赴吳郡,與伯符共商破敵大計。”
馬超表明要前往吳郡與孫策會麵的想法後,徐庶頓時大吃一驚,目光中滿是憂慮。他連忙說道:“主公,如今局勢已然萬分危急,汝南之地都已被袁術滲透得如同篩子一般,不再安全。倘若橫穿廬江、九江兩郡,前往吳郡,那一路上必定危機四伏,步步驚心。袁術必定會在沿途設下重重埋伏,就等著我們自投羅網。”
徐庶稍作停頓,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且不說這路途上的艱難險阻,單說吳郡本身,如今許貢與王朗各自為政,局麵錯綜複雜。我們根本無從知曉他們是否已然被袁術拉攏,暗中投靠了袁術。一旦他們倒向袁術,主公此去,無異於羊入虎口。再者,徐州的陶謙與袁術早已結盟,這周邊可謂是群狼環伺,危機暗藏,主公怎能輕易前往?”
馬超神色凝重,卻並未有絲毫退縮之意。他微微點頭,對徐庶的擔憂表示理解,而後緩緩說道:“元直,你所言的危機,我亦深知。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如今我軍雖拿下平輿,可袁術勢力龐大,若我們一味守在平輿,遲早會被其重兵圍困,陷入絕境。”
馬超目光堅定,環視眾人,繼續分析道:“前往吳郡與孫策會合,雖路途艱險,但這也是一步險棋中的妙棋。孫策英武不凡,在江東頗具威望,且與我情同手足,我們聯手,定能壯大實力。至於廬江、九江兩郡的埋伏,我們可提前謀劃,派出精銳斥候,仔細探查路徑,見機行事,避開敵軍鋒芒。”
“而對於吳郡的許貢與王朗,他們雖各自為政,但未必真心歸附袁術。袁術為人驕橫,野心勃勃,許貢、王朗未必瞧得上他。我們若能曉以利害,說不定還能拉攏他們,為我所用。至於陶謙,他與袁術結盟,更多是為了利益。隻要我們行事謹慎,不給他可乘之機,他也不會貿然與我們為敵。”
馬超一番有理有據的分析,讓眾人陷入沉思。營帳內寂靜無聲,唯有燭火偶爾爆起的“劈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