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世家大族的一舉一動都難以逃過有心人的眼睛,他們與陶應暗通款曲的消息,很快就傳進了王朗的耳中。彼時,王朗正端坐在書房,審閱著各地呈來的軍情急報,眉頭緊鎖,滿臉憂色。
“大人,不好了!”幕僚匆匆闖入,神色慌張,聲音裏帶著難以掩飾的焦急,“聽聞杜家、陸家、顧家、張家那幾家,私下裏與陶應接觸頻繁,恐怕……”
王朗手中的毛筆猛地一頓,墨汁在宣紙上暈染開來,洇出一團烏黑。他緩緩抬起頭,眼中滿是疲憊與無奈,擺了擺手,示意幕僚不必再說。這些日子,他不是沒有察覺到世家們的異樣,隻是在這內憂外患的艱難處境下,他實在分身乏術。
山越的侵擾從未停歇,連綿的戰火燃遍了吳郡的諸多郡縣,百姓流離失所,軍隊疲於奔命。而他手中可用的兵力有限,糧草軍餉更是捉襟見肘,一直以來,都還指望著世家大族在財力和人力上給予支持。
盡管王朗心裏清楚,陶應此番率軍前來,絕非單純為了協助平亂,背後必然有著更深的野心,但他卻無力阻止。如今,得知世家大族竟與陶應暗通款曲,他隻覺一陣無力感從腳底蔓延至全身,仿佛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正將他苦心維持的局麵一點點撕裂。
王朗站起身,緩緩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那陰霾密布的天空,久久不語。時局崩壞至此,他空有一腔抱負,卻已無迴天之力,滿心隻剩下深深的無奈與悲涼 。
正當王朗滿心無奈,對著窗外的陰霾出神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屋內的寂靜。一名侍衛匆匆走進書房,單膝跪地,高聲稟報:“大人,孫策派使者桓階求見,此刻已在府外等候。”
王朗聞言,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孫策屢次派人前來,所為何事?他與孫策,雖同處這江東亂世,卻各懷心思,立場也不盡相同。之前的幾次會麵,雙方言語交鋒不斷,氣氛緊張。此番桓階再次到訪,莫不是又有新的變數?
王朗沉思片刻,緩緩開口:“請他進來吧。”說罷,整了整衣冠,神色恢複了幾分從容。他深知,在這複雜的局勢下,每一次應對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讓吳郡陷入更深的危機。
不一會兒,桓階在侍衛的引領下步入書房。他身著一襲長袍,神色鎮定,拱手行禮道:“王大人,別來無恙。我家主公派我前來,有要事與大人相商。”王朗微微點頭,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桓先生客氣了,請坐。不知孫將軍此番又有何見教?”書房內,氣氛再度變得微妙起來,一場新的博弈,即將拉開帷幕 。
桓階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書房,先是恭敬地向王朗行了一禮,而後臉上掛著和煦的微笑,不緊不慢地開口:“王大人,我家主公孫策向來敬重您,此次派我前來,便是想表達一番誠意與善意。如今這吳郡的局勢,大人想必比我更清楚,實在是不容樂觀呐。”
王朗坐在主位上,雙手交疊放在身前,神色看似平靜,可微微皺起的眉頭還是泄露了他內心的憂慮。聽桓階這麽說,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倔強的笑意,語氣篤定地迴應道:“桓先生多慮了。如今有徐州陶應將軍的相助,山越之亂不過是疥癬之疾罷了。待我與陶將軍聯手,早晚能將這些賊寇掃除幹淨,還吳郡一片太平。”
桓階聞言,輕輕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遺憾,臉上依舊保持著禮貌的笑容,意味深長地說道:“王大人,這話恐怕有些牽強了。山越之勇,可不是輕易能小覷的。實不相瞞,就連我家主公,初到吳縣時,也在山越手上吃了虧,被打得兵馬難以出城。後來還是在會稽郡重新調集了大量兵馬,才勉強將山越擊退。這其中的艱難險阻,想必大人也有所耳聞。”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在安靜的書房裏迴蕩,讓王朗的臉色微微一變 。
王朗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一陣白一陣紅,恰似打翻了調色盤,可他依舊梗著脖子,態度強硬,聲音裏帶著幾分虛張聲勢的味道:“桓先生,些許失地,不過是我軍一時疏忽所致。隻要時機一到,我軍展開反擊,那便是山越賊寇徹底覆滅之時。我在這吳郡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豈會被這點挫折輕易打倒?”言語間,他還努力挺直腰杆,試圖維持住那所剩不多的威嚴。
桓階神色平靜,目光卻銳利如鷹,直直地盯著王朗,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王大人,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臨水縣、安吉縣已先後落入山越之手,如今永安城正被敵軍重重圍困,形勢岌岌可危,烏程縣也有山越勢力滲透,同樣危在旦夕。大人您多次出城迎敵,這一番番苦戰下來,折損的兵力可不少。如今城內還剩多少可用之兵,大人您心裏肯定是再清楚不過了。”他的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如同重錘,一下下敲在王朗的心頭。
這話恰似一把鋒利無比的利刃,精準無誤地戳中了王朗的痛處。他下意識地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可喉嚨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死死扼住,那些原本準備好的爭辯話語,此刻卻怎麽也說不出口。畢竟,這接連不斷的戰敗,兵力嚴重損耗的事實,在那些有心打探消息的人眼中,根本就藏不住,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王朗又羞又惱,憤怒瞬間衝上腦門,他猛地一拍桌子,“砰”的一聲巨響,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來。緊接著,他站起身,雙眼圓睜,怒目而視,大聲吼道:“難道孫將軍派先生來,就是專門為了羞辱我一番?若真是如此,恭喜你,你的目的達到了!現在,請你立刻離開,我不想再見到你!”說罷,他用力一甩衣袖,轉過身去,背對著桓階,胸膛劇烈地起伏著,顯示出他內心難以平息的憤怒與不甘 。
桓階麵對王朗的怒火,神色未改,依舊好整以暇,抬手虛壓,示意王朗稍安勿躁:“王大人,先莫要焦急動火,我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誇大。我家將軍此次派我前來,可不是為了給您添堵,實在是誠心誠意想要幫您化解眼前這困局。”
王朗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胸腔中翻湧的情緒,臉上擠出一抹勉強的笑容,語氣故作鎮定:“桓先生的好意我心領了。雖說山越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但如今徐州陶應公子已率領大軍趕來支援,有他相助,對付山越必然不在話下,就不勞你家孫將軍費心多慮了。”
桓階微微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緊接著話鋒一轉:“王大人,您真覺得事情有這麽簡單嗎?這陶應公子千裏迢迢趕來,恐怕也是來者不善呐。這世上,哪有人家平白無故、毫無所求就出兵相助的道理?他背後所圖,大人您難道從未細想過?”
這一番話恰似一記重錘,再度精準地戳中王朗內心深處最擔憂的痛點。王朗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張了張嘴,卻半晌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無奈地歎了口氣,苦笑著開口:“好吧,既然你們對這些事情都了如指掌,那也沒什麽好藏著掖著的了。不妨敞開了說,你家將軍派你前來,究竟所為何事,你就直接明言吧。”
桓階聞言,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幾分誠懇:“好,大人既然如此爽快,那我便直說了。我家將軍仍舊希望能與大人攜手合作,一同對抗山越。”
王朗聽聞,眉頭瞬間擰成了個“川”字,滿臉狐疑道:“你方才還說陶應公子相助不懷好意,怎麽,難道你家孫將軍就毫無企圖?”
桓階倒也不惱,坦然迴應:“大人既然這麽問,若說我家將軍全無企圖,那也是假話。對我家將軍而言,此番擊潰山越後,願與大人兩家共分吳郡。我軍依舊掌控許貢之前的地盤,互不幹涉。”
王朗一聽,不禁冷笑一聲,質疑道:“如此,你家將軍不是白白出力?這我實在難以相信。”
桓階不慌不忙,神色鎮定,有條不紊地解釋:“大人且聽我細細道來。如今這吳郡之地,我家主公已然占據了一半,可山越賊寇隱匿於山林之中,神出鬼沒,時常出來襲擾。隻要山越一日不除,這吳郡就永遠不得安寧。正因如此,我家將軍是真心實意地想要徹底擊潰山越,以求一勞永逸,還江東百姓太平,也為鞏固我軍現有基業 ,這對雙方都有益處。”
王朗此刻坐在書房內,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一般,亂成了一鍋粥。迴想起陶應初來乍到的種種表現,他仍心有餘悸,脊背止不住地發涼。早些時候,徐州願意出兵相助,他本是求之不得,滿心以為救星降臨,能幫他平定山越之亂,穩固自己在吳郡的統治。可隨著局勢發展,陶應的一舉一動都透著深意,讓他逐漸意識到,這援助背後或許藏著巨大的危機,自己就像被架在火上烤,騎虎難下。
山越的勢力在吳郡肆意蔓延,強敵當前,憑他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想要取勝,又不得不依靠徐州的援助,這讓他陷入兩難。而如今,孫策風頭正盛,也將目光瞄準了吳郡,公然提出要與他合作,實則是想在自己的地盤上分一杯羹。再看陶應,其野心似乎更大,大有找機會將他的地盤徹底吞並之勢。
“大人,不好了!”幕僚匆匆闖入,神色慌張,聲音裏帶著難以掩飾的焦急,“聽聞杜家、陸家、顧家、張家那幾家,私下裏與陶應接觸頻繁,恐怕……”
王朗手中的毛筆猛地一頓,墨汁在宣紙上暈染開來,洇出一團烏黑。他緩緩抬起頭,眼中滿是疲憊與無奈,擺了擺手,示意幕僚不必再說。這些日子,他不是沒有察覺到世家們的異樣,隻是在這內憂外患的艱難處境下,他實在分身乏術。
山越的侵擾從未停歇,連綿的戰火燃遍了吳郡的諸多郡縣,百姓流離失所,軍隊疲於奔命。而他手中可用的兵力有限,糧草軍餉更是捉襟見肘,一直以來,都還指望著世家大族在財力和人力上給予支持。
盡管王朗心裏清楚,陶應此番率軍前來,絕非單純為了協助平亂,背後必然有著更深的野心,但他卻無力阻止。如今,得知世家大族竟與陶應暗通款曲,他隻覺一陣無力感從腳底蔓延至全身,仿佛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正將他苦心維持的局麵一點點撕裂。
王朗站起身,緩緩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那陰霾密布的天空,久久不語。時局崩壞至此,他空有一腔抱負,卻已無迴天之力,滿心隻剩下深深的無奈與悲涼 。
正當王朗滿心無奈,對著窗外的陰霾出神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屋內的寂靜。一名侍衛匆匆走進書房,單膝跪地,高聲稟報:“大人,孫策派使者桓階求見,此刻已在府外等候。”
王朗聞言,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孫策屢次派人前來,所為何事?他與孫策,雖同處這江東亂世,卻各懷心思,立場也不盡相同。之前的幾次會麵,雙方言語交鋒不斷,氣氛緊張。此番桓階再次到訪,莫不是又有新的變數?
王朗沉思片刻,緩緩開口:“請他進來吧。”說罷,整了整衣冠,神色恢複了幾分從容。他深知,在這複雜的局勢下,每一次應對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讓吳郡陷入更深的危機。
不一會兒,桓階在侍衛的引領下步入書房。他身著一襲長袍,神色鎮定,拱手行禮道:“王大人,別來無恙。我家主公派我前來,有要事與大人相商。”王朗微微點頭,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桓先生客氣了,請坐。不知孫將軍此番又有何見教?”書房內,氣氛再度變得微妙起來,一場新的博弈,即將拉開帷幕 。
桓階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書房,先是恭敬地向王朗行了一禮,而後臉上掛著和煦的微笑,不緊不慢地開口:“王大人,我家主公孫策向來敬重您,此次派我前來,便是想表達一番誠意與善意。如今這吳郡的局勢,大人想必比我更清楚,實在是不容樂觀呐。”
王朗坐在主位上,雙手交疊放在身前,神色看似平靜,可微微皺起的眉頭還是泄露了他內心的憂慮。聽桓階這麽說,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倔強的笑意,語氣篤定地迴應道:“桓先生多慮了。如今有徐州陶應將軍的相助,山越之亂不過是疥癬之疾罷了。待我與陶將軍聯手,早晚能將這些賊寇掃除幹淨,還吳郡一片太平。”
桓階聞言,輕輕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遺憾,臉上依舊保持著禮貌的笑容,意味深長地說道:“王大人,這話恐怕有些牽強了。山越之勇,可不是輕易能小覷的。實不相瞞,就連我家主公,初到吳縣時,也在山越手上吃了虧,被打得兵馬難以出城。後來還是在會稽郡重新調集了大量兵馬,才勉強將山越擊退。這其中的艱難險阻,想必大人也有所耳聞。”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在安靜的書房裏迴蕩,讓王朗的臉色微微一變 。
王朗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一陣白一陣紅,恰似打翻了調色盤,可他依舊梗著脖子,態度強硬,聲音裏帶著幾分虛張聲勢的味道:“桓先生,些許失地,不過是我軍一時疏忽所致。隻要時機一到,我軍展開反擊,那便是山越賊寇徹底覆滅之時。我在這吳郡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豈會被這點挫折輕易打倒?”言語間,他還努力挺直腰杆,試圖維持住那所剩不多的威嚴。
桓階神色平靜,目光卻銳利如鷹,直直地盯著王朗,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王大人,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臨水縣、安吉縣已先後落入山越之手,如今永安城正被敵軍重重圍困,形勢岌岌可危,烏程縣也有山越勢力滲透,同樣危在旦夕。大人您多次出城迎敵,這一番番苦戰下來,折損的兵力可不少。如今城內還剩多少可用之兵,大人您心裏肯定是再清楚不過了。”他的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如同重錘,一下下敲在王朗的心頭。
這話恰似一把鋒利無比的利刃,精準無誤地戳中了王朗的痛處。他下意識地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可喉嚨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死死扼住,那些原本準備好的爭辯話語,此刻卻怎麽也說不出口。畢竟,這接連不斷的戰敗,兵力嚴重損耗的事實,在那些有心打探消息的人眼中,根本就藏不住,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王朗又羞又惱,憤怒瞬間衝上腦門,他猛地一拍桌子,“砰”的一聲巨響,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來。緊接著,他站起身,雙眼圓睜,怒目而視,大聲吼道:“難道孫將軍派先生來,就是專門為了羞辱我一番?若真是如此,恭喜你,你的目的達到了!現在,請你立刻離開,我不想再見到你!”說罷,他用力一甩衣袖,轉過身去,背對著桓階,胸膛劇烈地起伏著,顯示出他內心難以平息的憤怒與不甘 。
桓階麵對王朗的怒火,神色未改,依舊好整以暇,抬手虛壓,示意王朗稍安勿躁:“王大人,先莫要焦急動火,我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誇大。我家將軍此次派我前來,可不是為了給您添堵,實在是誠心誠意想要幫您化解眼前這困局。”
王朗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胸腔中翻湧的情緒,臉上擠出一抹勉強的笑容,語氣故作鎮定:“桓先生的好意我心領了。雖說山越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但如今徐州陶應公子已率領大軍趕來支援,有他相助,對付山越必然不在話下,就不勞你家孫將軍費心多慮了。”
桓階微微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緊接著話鋒一轉:“王大人,您真覺得事情有這麽簡單嗎?這陶應公子千裏迢迢趕來,恐怕也是來者不善呐。這世上,哪有人家平白無故、毫無所求就出兵相助的道理?他背後所圖,大人您難道從未細想過?”
這一番話恰似一記重錘,再度精準地戳中王朗內心深處最擔憂的痛點。王朗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張了張嘴,卻半晌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無奈地歎了口氣,苦笑著開口:“好吧,既然你們對這些事情都了如指掌,那也沒什麽好藏著掖著的了。不妨敞開了說,你家將軍派你前來,究竟所為何事,你就直接明言吧。”
桓階聞言,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幾分誠懇:“好,大人既然如此爽快,那我便直說了。我家將軍仍舊希望能與大人攜手合作,一同對抗山越。”
王朗聽聞,眉頭瞬間擰成了個“川”字,滿臉狐疑道:“你方才還說陶應公子相助不懷好意,怎麽,難道你家孫將軍就毫無企圖?”
桓階倒也不惱,坦然迴應:“大人既然這麽問,若說我家將軍全無企圖,那也是假話。對我家將軍而言,此番擊潰山越後,願與大人兩家共分吳郡。我軍依舊掌控許貢之前的地盤,互不幹涉。”
王朗一聽,不禁冷笑一聲,質疑道:“如此,你家將軍不是白白出力?這我實在難以相信。”
桓階不慌不忙,神色鎮定,有條不紊地解釋:“大人且聽我細細道來。如今這吳郡之地,我家主公已然占據了一半,可山越賊寇隱匿於山林之中,神出鬼沒,時常出來襲擾。隻要山越一日不除,這吳郡就永遠不得安寧。正因如此,我家將軍是真心實意地想要徹底擊潰山越,以求一勞永逸,還江東百姓太平,也為鞏固我軍現有基業 ,這對雙方都有益處。”
王朗此刻坐在書房內,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一般,亂成了一鍋粥。迴想起陶應初來乍到的種種表現,他仍心有餘悸,脊背止不住地發涼。早些時候,徐州願意出兵相助,他本是求之不得,滿心以為救星降臨,能幫他平定山越之亂,穩固自己在吳郡的統治。可隨著局勢發展,陶應的一舉一動都透著深意,讓他逐漸意識到,這援助背後或許藏著巨大的危機,自己就像被架在火上烤,騎虎難下。
山越的勢力在吳郡肆意蔓延,強敵當前,憑他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想要取勝,又不得不依靠徐州的援助,這讓他陷入兩難。而如今,孫策風頭正盛,也將目光瞄準了吳郡,公然提出要與他合作,實則是想在自己的地盤上分一杯羹。再看陶應,其野心似乎更大,大有找機會將他的地盤徹底吞並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