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甫一接管故郡縣,王朗便如芒在背,不敢有片刻懈怠。他深知局勢緊迫,即刻馬不停蹄地四處奔走,一邊緊急征調故郡縣的守兵,一邊火速調集陽羨郡的郡兵。然而兵力仍顯不足,於是又想盡辦法,挨家挨戶動員招募,費盡周折,終於勉強拚湊起兩萬大軍。隨後,他即刻率領這支隊伍,向著烏程縣一路疾馳,隻為盡快與陶應會合。
王朗心裏十分明白,此次自己是被逼入絕境,不得不冒險一搏。他暗自思忖,倘若自己不能火速趕往烏程縣,一旦陶應率領的徐州軍成功擊敗山越,那麽這吳郡的半壁江山,無疑將盡數落入陶應之手。迴想起陶應此前在戰場上的一係列表現,指揮若定、用兵如神,王朗不禁心有餘悸,內心被深深的震撼與恐懼所籠罩。
陶應抵達烏程縣與孫觀等人會合後,整個局勢瞬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短短幾日,烏程縣內便密密麻麻布滿了徐州軍的營帳。從高處俯瞰,營帳層層疊疊,裏三層外三層,將整個縣城圍得水泄不通,防守之嚴密,猶如一座堅固無比的鐵桶。馬超與周瑜麵對如此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縱使智謀過人、武藝高強,一時之間也感到無計可施,隻能站在遠處,望著烏程縣城,徒然歎息。
此刻,陶應正與孫觀、臧霸三人圍坐一處,就如何進攻冒充山越的孫策和周瑜部隊展開激烈討論。他們時而眉頭緊皺,時而慷慨陳詞,各抒己見,試圖找出克敵製勝的最佳策略。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王朗派來的傳訊兵快馬加鞭趕到。傳訊兵翻身下馬,顧不上喘口氣,便急忙呈上王朗的書信,並帶來消息:王朗親率兩萬兵馬,正星夜兼程趕來支援,打算借此機會,與陶應聯手,一戰徹底剿滅這些所謂的山越暴民,以絕後患。
陶應與臧霸、孫觀相視而笑,陶應率先開口:“王朗這老兒,終究是坐不住了。還說得冠冕堂皇,要與我們一同圍獵山越。若不是仰仗我徐州大軍,這山越怕是早就把他的郡縣攻下大半了。如今他匆忙調兵趕來,恐怕更多是在防備我們吧。”
孫觀向來心直口快,哈哈大笑道:“少主,這可是天賜良機啊!隻要我們掃平山越,王朗又近在咫尺。拿下王朗,整個吳郡的半壁江山就盡入我們囊中。到時候迴徐州,立下開疆拓土的大功,大公子陶商還有什麽能與少主您相爭的?日後這徐州之主的位置,必定是少主您的。要是我們再加把勁,把那江東的孫伯符趕出吳郡,屆時坐擁徐州全境,又據有吳郡,這王圖霸業,大有可為啊!”
然而,臧霸卻眉頭微皺,神色凝重地說道:“孫觀,你切莫操之過急、妄自尊大。且不說王朗新派了兵馬前來。如今這山越,才是心腹大患。山越既能逼殺許貢,又把王朗逼到這般境地,就連曹豹將軍率領的丹陽精兵都未能建功,足以證明山越實力不容小覷。他們能攪亂整個吳郡,背後想必有高人指點,這一點不可不查。更別提在許貢地盤擊敗山越的孫策了,他坐擁會稽郡,又占據吳郡半壁,風頭正盛,我看還是盡量不要與他們起衝突為好。”
臧霸話裏對曹豹有所認可,可曹豹身為大公子陶商的堅定支持者,二公子陶應十分反感。聽到這兒,陶應立刻對臧霸說道:“宣高,你可別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小小山越,我徐州大軍一到,必然手到擒來。曹豹沒能立功,恰恰說明丹陽精兵雖精銳天下皆知,可他卻無法帶領這支精兵建功立業,足見曹豹無能。此番前來,定要讓他見識一下咱們的厲害 。”
孫觀與臧霸乃是相識已久、情誼深厚的莫逆之交。平日裏,二人同進同出,在戰場上並肩作戰,曆經無數生死考驗,彼此間的默契和信任早已堅如磐石。所以,即便臧霸剛剛直接否定了孫觀的觀點,孫觀也絲毫沒有放在心上,他深知臧霸的為人,明白對方不過是出於謹慎才會這般表態。
孫觀敏銳地察覺到陶應臉上浮現出的那一絲不悅之色,心中暗叫不好,生怕因此引發不必要的矛盾。他腦子一轉,立刻滿臉堆笑地為臧霸打圓場:“哎,少主,您可千萬別誤會。宣高他一貫行事謹慎,畢竟身為將領,在這複雜多變的局勢裏,審時度勢本就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咱們能萬無一失嘛。不過宣高啊,你也確實不必過於憂心忡忡。想想看,就憑你我二人這身過硬的本領,在過往戰役裏哪次不是衝鋒在前、屢立戰功?再加上少主您親臨戰場、親自坐鎮指揮,那可是軍心大振啊!咱們上下一心,對付這小小山越,可不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手到擒來嘛!”
陶應聽了這番話,原本緊繃的臉色漸漸緩和,嘴角微微上揚,轉怒為喜,笑著說道:“好啦好啦,不說這些了。咱們一道去接見王朗那老兒吧。他之前一個勁兒地催我們趕來,我們這才剛在這兒站穩腳跟,他倒好,後腳就匆匆忙忙跟來了,也不知道打的什麽算盤。”
臧霸看著二公子並沒有把自己之前的提醒當迴事,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擔憂。他深知此次局勢的複雜和嚴峻,山越勢力絕非等閑之輩,背後說不定還隱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變數。想到這兒,他的眉頭不由自主地緊緊蹙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孫觀留意到了臧霸的神情,他心裏明白臧霸是一片好心,可眼下也不是深究的時候。他趕緊輕輕撞了撞臧霸的肩膀,還俏皮地擠了擠眼,用眼神示意他別再多言了,以免惹得陶應不快。臧霸領會了孫觀的意思,微微歎了口氣,不再言語。隨後,三人整了整衣冠,一同朝著迎接王朗大軍的方向大步走去 。
王朗率軍抵達,陶應滿臉堆笑,快步迎上前去,恭敬說道:“叔父,您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親自率軍遠征呢?有小侄在此,必定能將山越一舉擊潰,收複這些失地。”王朗亦是笑容滿麵,擺了擺手,和聲說道:“賢侄,我怎會不放心你的能力?隻是這畢竟事關吳郡安危,又勞煩賢侄率領徐州大軍前來相助,我心裏實在過意不去,又怎能忍心讓賢侄親臨前線,身冒矢石之險去衝鋒陷陣呢?”
兩人表麵上你一言我一語,互相捧讚,言辭間滿是關切與謙遜,可實際上,彼此心裏都跟明鏡似的,不過是虛以委蛇罷了。在這看似熱絡的寒暄背後,實則暗流湧動,雙方都在暗自提防著對方。
眾人魚貫步入縣衙大堂,分賓主落座後,王朗率先開口,臉上帶著幾分謙遜的笑意:“賢侄啊,如今我不過是一介舞文弄墨的書生,對於行軍打仗這些事,實在是一竅不通。此番平亂,還得全仰仗賢侄你來謀劃調度,所有兵馬都歸你指揮,你且說說,下一步咱們該如何行動?”
陶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自得,大步走到懸掛的地圖前,伸手比劃著,頗有指點江山的豪邁氣勢:“叔父,您看。如今我徐州軍與您帶來的軍馬合在一處,已有六七萬之眾,再加上這武城縣原本的守軍。依我看,武城縣的守軍按兵不動即可,就憑借這六七萬大軍,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盤踞在吳城與永安縣城的這股山越勢力。這股山越賊寇若不早日擊潰,放任他們卡在咱們中間,往後必定麻煩不斷,實在是讓人頭疼。”
王朗微微頷首,目光緊盯著地圖,追問道:“賢侄可有破敵良策?”
陶應嘴角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猛地一揮手,語氣豪邁:“何須什麽太過複雜的破敵良策?就憑咱們這浩浩蕩蕩的六七萬大軍,直接橫推過去,定能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他們打得潰不成軍。他們那些臨時搭建的營帳,能有多牢固?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罷了,量這些山越之民,又能有多大能耐!”
這六七萬大軍之中,且不說王朗臨時拚湊起來的郡兵、縣兵,單是陶應此番帶來的臧霸、孫觀手下的兵馬,可全都是徐州軍的精銳。這些士兵皆是由臧霸和孫觀親自操刀訓練,曆經無數次嚴苛操練,無論是單兵作戰能力,還是協同配合的默契程度,都遠超普通士卒。
臧霸和孫觀站在一旁,看著陶應在地圖前自信滿滿的部署,兩人對視一眼,均是一臉認同,重重地點了點頭。他們心裏清楚,馬超和周瑜分山路、陸路趕來的那些偽裝成山越的兵馬,數量著實有限。在他們看來,憑借己方這壓倒性的兵力優勢,要戰勝對手並非難事。
王朗瞧著眼前眾人這般胸有成竹的模樣,心中雖有些疑慮,但也不好表露出來。他微微眯起眼睛,輕輕撫著胡須,臉上堆滿了笑容,對著陶應誇讚道:“賢侄不愧是陶兄的兒子,虎父無犬子啊!這胸中謀略,當真如同藏有千軍萬馬,勝過十萬雄兵。有賢侄在此主持大局,我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一番交談之後,眾人就這樣敲定了戰略計劃。接下來,便是秣馬厲兵,準備向著烏程縣與永安縣城的山越勢力發起進攻,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
王朗心裏十分明白,此次自己是被逼入絕境,不得不冒險一搏。他暗自思忖,倘若自己不能火速趕往烏程縣,一旦陶應率領的徐州軍成功擊敗山越,那麽這吳郡的半壁江山,無疑將盡數落入陶應之手。迴想起陶應此前在戰場上的一係列表現,指揮若定、用兵如神,王朗不禁心有餘悸,內心被深深的震撼與恐懼所籠罩。
陶應抵達烏程縣與孫觀等人會合後,整個局勢瞬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短短幾日,烏程縣內便密密麻麻布滿了徐州軍的營帳。從高處俯瞰,營帳層層疊疊,裏三層外三層,將整個縣城圍得水泄不通,防守之嚴密,猶如一座堅固無比的鐵桶。馬超與周瑜麵對如此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縱使智謀過人、武藝高強,一時之間也感到無計可施,隻能站在遠處,望著烏程縣城,徒然歎息。
此刻,陶應正與孫觀、臧霸三人圍坐一處,就如何進攻冒充山越的孫策和周瑜部隊展開激烈討論。他們時而眉頭緊皺,時而慷慨陳詞,各抒己見,試圖找出克敵製勝的最佳策略。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王朗派來的傳訊兵快馬加鞭趕到。傳訊兵翻身下馬,顧不上喘口氣,便急忙呈上王朗的書信,並帶來消息:王朗親率兩萬兵馬,正星夜兼程趕來支援,打算借此機會,與陶應聯手,一戰徹底剿滅這些所謂的山越暴民,以絕後患。
陶應與臧霸、孫觀相視而笑,陶應率先開口:“王朗這老兒,終究是坐不住了。還說得冠冕堂皇,要與我們一同圍獵山越。若不是仰仗我徐州大軍,這山越怕是早就把他的郡縣攻下大半了。如今他匆忙調兵趕來,恐怕更多是在防備我們吧。”
孫觀向來心直口快,哈哈大笑道:“少主,這可是天賜良機啊!隻要我們掃平山越,王朗又近在咫尺。拿下王朗,整個吳郡的半壁江山就盡入我們囊中。到時候迴徐州,立下開疆拓土的大功,大公子陶商還有什麽能與少主您相爭的?日後這徐州之主的位置,必定是少主您的。要是我們再加把勁,把那江東的孫伯符趕出吳郡,屆時坐擁徐州全境,又據有吳郡,這王圖霸業,大有可為啊!”
然而,臧霸卻眉頭微皺,神色凝重地說道:“孫觀,你切莫操之過急、妄自尊大。且不說王朗新派了兵馬前來。如今這山越,才是心腹大患。山越既能逼殺許貢,又把王朗逼到這般境地,就連曹豹將軍率領的丹陽精兵都未能建功,足以證明山越實力不容小覷。他們能攪亂整個吳郡,背後想必有高人指點,這一點不可不查。更別提在許貢地盤擊敗山越的孫策了,他坐擁會稽郡,又占據吳郡半壁,風頭正盛,我看還是盡量不要與他們起衝突為好。”
臧霸話裏對曹豹有所認可,可曹豹身為大公子陶商的堅定支持者,二公子陶應十分反感。聽到這兒,陶應立刻對臧霸說道:“宣高,你可別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小小山越,我徐州大軍一到,必然手到擒來。曹豹沒能立功,恰恰說明丹陽精兵雖精銳天下皆知,可他卻無法帶領這支精兵建功立業,足見曹豹無能。此番前來,定要讓他見識一下咱們的厲害 。”
孫觀與臧霸乃是相識已久、情誼深厚的莫逆之交。平日裏,二人同進同出,在戰場上並肩作戰,曆經無數生死考驗,彼此間的默契和信任早已堅如磐石。所以,即便臧霸剛剛直接否定了孫觀的觀點,孫觀也絲毫沒有放在心上,他深知臧霸的為人,明白對方不過是出於謹慎才會這般表態。
孫觀敏銳地察覺到陶應臉上浮現出的那一絲不悅之色,心中暗叫不好,生怕因此引發不必要的矛盾。他腦子一轉,立刻滿臉堆笑地為臧霸打圓場:“哎,少主,您可千萬別誤會。宣高他一貫行事謹慎,畢竟身為將領,在這複雜多變的局勢裏,審時度勢本就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咱們能萬無一失嘛。不過宣高啊,你也確實不必過於憂心忡忡。想想看,就憑你我二人這身過硬的本領,在過往戰役裏哪次不是衝鋒在前、屢立戰功?再加上少主您親臨戰場、親自坐鎮指揮,那可是軍心大振啊!咱們上下一心,對付這小小山越,可不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手到擒來嘛!”
陶應聽了這番話,原本緊繃的臉色漸漸緩和,嘴角微微上揚,轉怒為喜,笑著說道:“好啦好啦,不說這些了。咱們一道去接見王朗那老兒吧。他之前一個勁兒地催我們趕來,我們這才剛在這兒站穩腳跟,他倒好,後腳就匆匆忙忙跟來了,也不知道打的什麽算盤。”
臧霸看著二公子並沒有把自己之前的提醒當迴事,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擔憂。他深知此次局勢的複雜和嚴峻,山越勢力絕非等閑之輩,背後說不定還隱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變數。想到這兒,他的眉頭不由自主地緊緊蹙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孫觀留意到了臧霸的神情,他心裏明白臧霸是一片好心,可眼下也不是深究的時候。他趕緊輕輕撞了撞臧霸的肩膀,還俏皮地擠了擠眼,用眼神示意他別再多言了,以免惹得陶應不快。臧霸領會了孫觀的意思,微微歎了口氣,不再言語。隨後,三人整了整衣冠,一同朝著迎接王朗大軍的方向大步走去 。
王朗率軍抵達,陶應滿臉堆笑,快步迎上前去,恭敬說道:“叔父,您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親自率軍遠征呢?有小侄在此,必定能將山越一舉擊潰,收複這些失地。”王朗亦是笑容滿麵,擺了擺手,和聲說道:“賢侄,我怎會不放心你的能力?隻是這畢竟事關吳郡安危,又勞煩賢侄率領徐州大軍前來相助,我心裏實在過意不去,又怎能忍心讓賢侄親臨前線,身冒矢石之險去衝鋒陷陣呢?”
兩人表麵上你一言我一語,互相捧讚,言辭間滿是關切與謙遜,可實際上,彼此心裏都跟明鏡似的,不過是虛以委蛇罷了。在這看似熱絡的寒暄背後,實則暗流湧動,雙方都在暗自提防著對方。
眾人魚貫步入縣衙大堂,分賓主落座後,王朗率先開口,臉上帶著幾分謙遜的笑意:“賢侄啊,如今我不過是一介舞文弄墨的書生,對於行軍打仗這些事,實在是一竅不通。此番平亂,還得全仰仗賢侄你來謀劃調度,所有兵馬都歸你指揮,你且說說,下一步咱們該如何行動?”
陶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自得,大步走到懸掛的地圖前,伸手比劃著,頗有指點江山的豪邁氣勢:“叔父,您看。如今我徐州軍與您帶來的軍馬合在一處,已有六七萬之眾,再加上這武城縣原本的守軍。依我看,武城縣的守軍按兵不動即可,就憑借這六七萬大軍,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盤踞在吳城與永安縣城的這股山越勢力。這股山越賊寇若不早日擊潰,放任他們卡在咱們中間,往後必定麻煩不斷,實在是讓人頭疼。”
王朗微微頷首,目光緊盯著地圖,追問道:“賢侄可有破敵良策?”
陶應嘴角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猛地一揮手,語氣豪邁:“何須什麽太過複雜的破敵良策?就憑咱們這浩浩蕩蕩的六七萬大軍,直接橫推過去,定能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他們打得潰不成軍。他們那些臨時搭建的營帳,能有多牢固?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罷了,量這些山越之民,又能有多大能耐!”
這六七萬大軍之中,且不說王朗臨時拚湊起來的郡兵、縣兵,單是陶應此番帶來的臧霸、孫觀手下的兵馬,可全都是徐州軍的精銳。這些士兵皆是由臧霸和孫觀親自操刀訓練,曆經無數次嚴苛操練,無論是單兵作戰能力,還是協同配合的默契程度,都遠超普通士卒。
臧霸和孫觀站在一旁,看著陶應在地圖前自信滿滿的部署,兩人對視一眼,均是一臉認同,重重地點了點頭。他們心裏清楚,馬超和周瑜分山路、陸路趕來的那些偽裝成山越的兵馬,數量著實有限。在他們看來,憑借己方這壓倒性的兵力優勢,要戰勝對手並非難事。
王朗瞧著眼前眾人這般胸有成竹的模樣,心中雖有些疑慮,但也不好表露出來。他微微眯起眼睛,輕輕撫著胡須,臉上堆滿了笑容,對著陶應誇讚道:“賢侄不愧是陶兄的兒子,虎父無犬子啊!這胸中謀略,當真如同藏有千軍萬馬,勝過十萬雄兵。有賢侄在此主持大局,我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一番交談之後,眾人就這樣敲定了戰略計劃。接下來,便是秣馬厲兵,準備向著烏程縣與永安縣城的山越勢力發起進攻,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