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城門!”孫觀扯著沙啞的嗓子大喊,聲音中帶著疲憊與焦急。城牆上,王朗和陶應看到滿身血汙的二人,心中一緊。陶應眼眶泛紅,連忙下令:“快,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
城門緩緩打開,孫觀和臧霸帶著僅存的殘兵,踉蹌著衝進城中。身後,孫策的軍隊緊追不舍,試圖趁勢攻入城內。關鍵時刻,城牆上的守軍紛紛放箭,密集的箭雨如蝗蟲般射向敵軍,孫策軍隊這才被迫退去。
城門轟然關閉,孫觀和臧霸癱倒在地,大口喘著粗氣。王朗和陶應快步上前,將二人扶起。看著他們傷痕累累的模樣,王朗眼眶濕潤,聲音顫抖:“你們受苦了……”孫觀咬牙切齒道:“此仇不報,我孫觀誓不為人!”眾人望著城外依舊虎視眈眈的敵軍,心中明白,這場危機,遠未結束,永安城的生死存亡,依舊懸於一線 。
孫策與周瑜的軍隊如兩股洶湧的洪流,在勝利的歡唿中成功匯合。戰場上,殘兵敗將們在這如鋼鐵般的合圍下,徹底失去了抵抗的意誌。餘下的敵軍士兵們,看著四周寒光閃爍的兵器,以及那一張張冷峻而堅毅的臉龐,心中的最後一絲希望也徹底破滅。他們紛紛丟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投降,戰場上一片死寂,唯有偶爾傳來的幾聲兵器落地的聲響,打破這壓抑的寧靜。
打掃戰場的士兵們穿梭在屍骸與雜物之間,收集著散落的兵器,將陣亡將士的遺體一一妥善安置。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混合著硝煙的刺鼻氣息,讓人作嘔。
孫策與周瑜並馬而立,望著眼前的景象,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孫策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大笑道:“公瑾,此番能大獲全勝,全賴你的妙計啊!”周瑜微微一笑,謙遜地迴道:“兄長過獎了,這都是將士們用命拚來的功勞。”
稍作整頓後,二人率領著士氣高昂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兵臨永安城下。一時間,城外旌旗蔽日,刀槍如林,喊殺聲震得城牆上的守軍瑟瑟發抖。
城頭上,王朗和陶應望著城外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臉色變得慘白如紙。孫觀和臧霸也強撐著帶傷的身體,走上城頭,看著眼前這令人絕望的場景,心中滿是悲憤與不甘。
“如今該如何是好?”陶應聲音顫抖,帶著一絲絕望問道。王朗緊鎖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事已至此,唯有死守,等待援兵。”
城外,孫策縱馬向前,對著城牆上大聲喊道:“王朗、陶應,你們已無路可逃,不如早早投降,免得多造殺孽!”城牆上,無人迴應,隻有寒風唿嘯而過,吹得旗幟獵獵作響。
麵對孫策的勸降,陶應和王朗滿臉怒容,陶應更是衝城下戟指怒罵:“孫策,你這背信棄義的卑鄙小人!當初信誓旦旦前來相助,卻暗中勾結山越,設計陷害我軍,如此行徑,竟還有臉勸我們投降?我呸!”他的聲音因憤怒而顫抖,在城牆上迴蕩,引得城上守軍也紛紛怒目而視,發出陣陣叫罵。
孫策並未因這辱罵而惱怒,反而神色依舊溫和,耐心勸說道:“二位何必如此固執?如今你們孤立無援,城中兵力薄弱,又糧草不足,負隅頑抗下去,不過是徒增傷亡。若肯歸降,我定以禮相待,保你們榮華富貴。”
王朗與陶應麵麵相覷,眼中滿是掙紮與糾結。二人退到一旁,低聲商議起來。王朗眉頭緊鎖,憂心忡忡道:“如今這永安城確實難以堅守,若強行抵抗,城破隻是遲早之事。”陶應咬咬牙,目光堅定:“世叔,我不甘心就這麽向那小人低頭,但困守此處也絕非良策。”思索片刻,陶應接著說:“如今孫策肅清了後方山越,後方反倒安全些,烏城縣或許能成為我們的退路,不如我們先撤往那裏,再做打算。”王朗沉思許久,最終緩緩點頭:“也隻能如此了,事不宜遲,趕緊準備。”
王朗與陶應在城頭上一番商議後,決定施展緩兵之計,假意投降。王朗強壓內心的憤懣,擠出一絲笑意,對著城下的孫策高聲說道:“孫將軍,你所言確有幾分道理,我等願降。隻是這幾日曆經苦戰,將士們身心俱疲,城中也一片混亂,還望能容我們稍作休整,明日一早,便出城獻城投降。”
孫策聽聞,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他心裏門兒清,這二人分明是在拖延時間,妄圖突圍逃跑。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此番剛剛經曆大戰,將士們雖說士氣高昂,可也都疲憊不堪,攻城器械在之前的戰鬥中也有所損傷,若強行攻城,勢必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而且他們早有後手,便裝作信以為真。
“好!既然二位願意歸降,本將軍自然應允。就等明日,盼你們莫要食言。”孫策高聲迴應,隨後便下令撤軍,佯裝迴去安心駐紮,等待著二人投降。
看著孫策的軍隊漸漸遠去,王朗和陶應對視一眼,眼中都閃過一絲慶幸。“看來這孫策果真中計了。”陶應低聲說道。王朗點點頭,神色凝重:“不可掉以輕心,抓緊時間準備。”
二人急忙迴到城中,開始緊鑼密鼓地部署撤退事宜。他們吩咐士兵們輕手輕腳地收拾行囊,隻帶上必要的糧草和兵器,盡可能不發出聲響,以免引起城外敵軍的注意。又挑選出一批精銳騎兵,準備在突圍時作為先鋒,撕開敵軍的防線。同時,安排少量士兵在城中各處點燃篝火,製造出城中一切如常的假象。
夜幕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緩緩落下,籠罩著整座永安城。城中的士兵們屏住唿吸,靜靜地等待著出發的信號。陶應和王朗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孫策軍隊的營地,心中滿是忐忑。他們知道,這一場逃亡之旅,充滿了未知與危險,但此刻,這是他們唯一的生機 。
陶應和王朗在城中慌亂地指揮著士兵們準備撤離,滿心都是如何擺脫眼前絕境,思維已然混亂不堪。他們完全沒顧得上細想,既然孫策早就與山越暗中勾結,之前在巫城縣前被他們“擊潰”的那股劫糧道的山越部隊,怎麽可能是真的被正常擊敗,這顯然是孫策和山越聯手演的一場戲,可他們此刻卻忽略了這關鍵的一點,一門心思隻想著匆匆逃亡。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更夫打更聲。陶應和王朗帶著殘兵敗將,悄悄地打開了永安城的後門,隊伍如同一條黑色的長蛇,在夜色的掩護下,小心翼翼地朝著烏程縣的方向潛行。馬蹄都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士兵們也都用布巾捂住口鼻,盡量不發出聲響,生怕驚動了城外的孫策大軍。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馬超早已率領著部隊,在前往烏程縣的必經之路上嚴陣以待。
陶應和王朗率領著殘兵敗將,在夜色的掩護下慌不擇路地逃亡。他們的腳步急促而慌亂,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突兀。士兵們的臉上滿是疲憊與驚恐,眼神中透露出對未知前路的迷茫和對身後追兵的恐懼。
就在他們以為即將擺脫困境,快要抵達烏程縣時,四周突然一陣鑼聲響起,馬超出其不意地出現了。刹那間,四周火光衝天,馬超騎著一匹駿馬,裹挾著滾滾煙塵,從火光中疾馳而出。他的身後,是整齊排列、殺氣騰騰的山越大軍,如洶湧的黑色潮水般迅速散開,將徐州軍殘部團團包圍。火光跳躍,映照著馬超冷峻的麵龐,他的身影在熊熊火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高大威猛,宛如魔神降世。
“哪裏逃!”馬超一聲暴喝,聲如洪鍾,在空曠的荒野上迴蕩。他手中長槍揮舞,寒光閃爍,所到之處,徐州軍士兵紛紛倒下,慘叫聲不絕於耳。
臧霸和孫觀見狀,心急如焚,強忍著身上的傷痛,策馬迎向馬超。孫觀揮舞著大刀,朝著馬超奮力砍去,刀風唿唿作響,卻被馬超輕鬆側身躲過。馬超反手一槍,槍尖直逼孫觀咽喉,孫觀躲避不及,被馬超一把抓住手臂,用力一甩,摔落馬下。眨眼間,馬超的士兵一擁而上,將孫觀死死按住。
臧霸見孫觀被擒,怒火中燒,不顧一切地衝向馬超,手中長槍如毒蛇吐信,刺向馬超要害。馬超眼神一凜,身形一轉,避開長槍,隨後一腳踢臧霸觀胸口。臧霸悶哼一聲,口吐鮮血,從馬上跌落,也被馬超的士兵生擒。
陶應和王朗看著孫觀和臧霸被擒,心中充滿了絕望。他們環顧四周,隻見自己的部隊已被馬超的騎兵殺得七零八落,士兵們在重重包圍下,早已喪失了抵抗的勇氣,紛紛跪地投降。
陶應緊握著手中的兵器,指節泛白,他的胸膛劇烈起伏,眼中滿是不甘與憤怒,卻又透著深深的無力。王朗則癱坐在馬上,麵色蒼白如紙,嘴唇顫抖著,喃喃自語:“完了,一切都完了……”
僵持片刻,馬超驅馬上前幾步,長槍一橫,直指陶應與王朗,聲如雷霆般炸響:“你二人還不投降,莫非是等著尋死不成?”這一聲質問,如重錘般砸在陶應和王朗心頭,打破了最後的僵持。
陶應緩緩放下手中的武器,長歎一聲,聲音中滿是落寞:“罷了,我們投降。”王朗也默默點頭,神情黯然。兩人下馬,在馬超冰冷的注視下,緩緩走向他,舉手表示投降。這場驚心動魄的逃亡,最終以他們的失敗和投降畫上了句號 。
城門緩緩打開,孫觀和臧霸帶著僅存的殘兵,踉蹌著衝進城中。身後,孫策的軍隊緊追不舍,試圖趁勢攻入城內。關鍵時刻,城牆上的守軍紛紛放箭,密集的箭雨如蝗蟲般射向敵軍,孫策軍隊這才被迫退去。
城門轟然關閉,孫觀和臧霸癱倒在地,大口喘著粗氣。王朗和陶應快步上前,將二人扶起。看著他們傷痕累累的模樣,王朗眼眶濕潤,聲音顫抖:“你們受苦了……”孫觀咬牙切齒道:“此仇不報,我孫觀誓不為人!”眾人望著城外依舊虎視眈眈的敵軍,心中明白,這場危機,遠未結束,永安城的生死存亡,依舊懸於一線 。
孫策與周瑜的軍隊如兩股洶湧的洪流,在勝利的歡唿中成功匯合。戰場上,殘兵敗將們在這如鋼鐵般的合圍下,徹底失去了抵抗的意誌。餘下的敵軍士兵們,看著四周寒光閃爍的兵器,以及那一張張冷峻而堅毅的臉龐,心中的最後一絲希望也徹底破滅。他們紛紛丟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投降,戰場上一片死寂,唯有偶爾傳來的幾聲兵器落地的聲響,打破這壓抑的寧靜。
打掃戰場的士兵們穿梭在屍骸與雜物之間,收集著散落的兵器,將陣亡將士的遺體一一妥善安置。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混合著硝煙的刺鼻氣息,讓人作嘔。
孫策與周瑜並馬而立,望著眼前的景象,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孫策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大笑道:“公瑾,此番能大獲全勝,全賴你的妙計啊!”周瑜微微一笑,謙遜地迴道:“兄長過獎了,這都是將士們用命拚來的功勞。”
稍作整頓後,二人率領著士氣高昂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兵臨永安城下。一時間,城外旌旗蔽日,刀槍如林,喊殺聲震得城牆上的守軍瑟瑟發抖。
城頭上,王朗和陶應望著城外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臉色變得慘白如紙。孫觀和臧霸也強撐著帶傷的身體,走上城頭,看著眼前這令人絕望的場景,心中滿是悲憤與不甘。
“如今該如何是好?”陶應聲音顫抖,帶著一絲絕望問道。王朗緊鎖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事已至此,唯有死守,等待援兵。”
城外,孫策縱馬向前,對著城牆上大聲喊道:“王朗、陶應,你們已無路可逃,不如早早投降,免得多造殺孽!”城牆上,無人迴應,隻有寒風唿嘯而過,吹得旗幟獵獵作響。
麵對孫策的勸降,陶應和王朗滿臉怒容,陶應更是衝城下戟指怒罵:“孫策,你這背信棄義的卑鄙小人!當初信誓旦旦前來相助,卻暗中勾結山越,設計陷害我軍,如此行徑,竟還有臉勸我們投降?我呸!”他的聲音因憤怒而顫抖,在城牆上迴蕩,引得城上守軍也紛紛怒目而視,發出陣陣叫罵。
孫策並未因這辱罵而惱怒,反而神色依舊溫和,耐心勸說道:“二位何必如此固執?如今你們孤立無援,城中兵力薄弱,又糧草不足,負隅頑抗下去,不過是徒增傷亡。若肯歸降,我定以禮相待,保你們榮華富貴。”
王朗與陶應麵麵相覷,眼中滿是掙紮與糾結。二人退到一旁,低聲商議起來。王朗眉頭緊鎖,憂心忡忡道:“如今這永安城確實難以堅守,若強行抵抗,城破隻是遲早之事。”陶應咬咬牙,目光堅定:“世叔,我不甘心就這麽向那小人低頭,但困守此處也絕非良策。”思索片刻,陶應接著說:“如今孫策肅清了後方山越,後方反倒安全些,烏城縣或許能成為我們的退路,不如我們先撤往那裏,再做打算。”王朗沉思許久,最終緩緩點頭:“也隻能如此了,事不宜遲,趕緊準備。”
王朗與陶應在城頭上一番商議後,決定施展緩兵之計,假意投降。王朗強壓內心的憤懣,擠出一絲笑意,對著城下的孫策高聲說道:“孫將軍,你所言確有幾分道理,我等願降。隻是這幾日曆經苦戰,將士們身心俱疲,城中也一片混亂,還望能容我們稍作休整,明日一早,便出城獻城投降。”
孫策聽聞,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他心裏門兒清,這二人分明是在拖延時間,妄圖突圍逃跑。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此番剛剛經曆大戰,將士們雖說士氣高昂,可也都疲憊不堪,攻城器械在之前的戰鬥中也有所損傷,若強行攻城,勢必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而且他們早有後手,便裝作信以為真。
“好!既然二位願意歸降,本將軍自然應允。就等明日,盼你們莫要食言。”孫策高聲迴應,隨後便下令撤軍,佯裝迴去安心駐紮,等待著二人投降。
看著孫策的軍隊漸漸遠去,王朗和陶應對視一眼,眼中都閃過一絲慶幸。“看來這孫策果真中計了。”陶應低聲說道。王朗點點頭,神色凝重:“不可掉以輕心,抓緊時間準備。”
二人急忙迴到城中,開始緊鑼密鼓地部署撤退事宜。他們吩咐士兵們輕手輕腳地收拾行囊,隻帶上必要的糧草和兵器,盡可能不發出聲響,以免引起城外敵軍的注意。又挑選出一批精銳騎兵,準備在突圍時作為先鋒,撕開敵軍的防線。同時,安排少量士兵在城中各處點燃篝火,製造出城中一切如常的假象。
夜幕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緩緩落下,籠罩著整座永安城。城中的士兵們屏住唿吸,靜靜地等待著出發的信號。陶應和王朗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孫策軍隊的營地,心中滿是忐忑。他們知道,這一場逃亡之旅,充滿了未知與危險,但此刻,這是他們唯一的生機 。
陶應和王朗在城中慌亂地指揮著士兵們準備撤離,滿心都是如何擺脫眼前絕境,思維已然混亂不堪。他們完全沒顧得上細想,既然孫策早就與山越暗中勾結,之前在巫城縣前被他們“擊潰”的那股劫糧道的山越部隊,怎麽可能是真的被正常擊敗,這顯然是孫策和山越聯手演的一場戲,可他們此刻卻忽略了這關鍵的一點,一門心思隻想著匆匆逃亡。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更夫打更聲。陶應和王朗帶著殘兵敗將,悄悄地打開了永安城的後門,隊伍如同一條黑色的長蛇,在夜色的掩護下,小心翼翼地朝著烏程縣的方向潛行。馬蹄都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士兵們也都用布巾捂住口鼻,盡量不發出聲響,生怕驚動了城外的孫策大軍。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馬超早已率領著部隊,在前往烏程縣的必經之路上嚴陣以待。
陶應和王朗率領著殘兵敗將,在夜色的掩護下慌不擇路地逃亡。他們的腳步急促而慌亂,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突兀。士兵們的臉上滿是疲憊與驚恐,眼神中透露出對未知前路的迷茫和對身後追兵的恐懼。
就在他們以為即將擺脫困境,快要抵達烏程縣時,四周突然一陣鑼聲響起,馬超出其不意地出現了。刹那間,四周火光衝天,馬超騎著一匹駿馬,裹挾著滾滾煙塵,從火光中疾馳而出。他的身後,是整齊排列、殺氣騰騰的山越大軍,如洶湧的黑色潮水般迅速散開,將徐州軍殘部團團包圍。火光跳躍,映照著馬超冷峻的麵龐,他的身影在熊熊火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高大威猛,宛如魔神降世。
“哪裏逃!”馬超一聲暴喝,聲如洪鍾,在空曠的荒野上迴蕩。他手中長槍揮舞,寒光閃爍,所到之處,徐州軍士兵紛紛倒下,慘叫聲不絕於耳。
臧霸和孫觀見狀,心急如焚,強忍著身上的傷痛,策馬迎向馬超。孫觀揮舞著大刀,朝著馬超奮力砍去,刀風唿唿作響,卻被馬超輕鬆側身躲過。馬超反手一槍,槍尖直逼孫觀咽喉,孫觀躲避不及,被馬超一把抓住手臂,用力一甩,摔落馬下。眨眼間,馬超的士兵一擁而上,將孫觀死死按住。
臧霸見孫觀被擒,怒火中燒,不顧一切地衝向馬超,手中長槍如毒蛇吐信,刺向馬超要害。馬超眼神一凜,身形一轉,避開長槍,隨後一腳踢臧霸觀胸口。臧霸悶哼一聲,口吐鮮血,從馬上跌落,也被馬超的士兵生擒。
陶應和王朗看著孫觀和臧霸被擒,心中充滿了絕望。他們環顧四周,隻見自己的部隊已被馬超的騎兵殺得七零八落,士兵們在重重包圍下,早已喪失了抵抗的勇氣,紛紛跪地投降。
陶應緊握著手中的兵器,指節泛白,他的胸膛劇烈起伏,眼中滿是不甘與憤怒,卻又透著深深的無力。王朗則癱坐在馬上,麵色蒼白如紙,嘴唇顫抖著,喃喃自語:“完了,一切都完了……”
僵持片刻,馬超驅馬上前幾步,長槍一橫,直指陶應與王朗,聲如雷霆般炸響:“你二人還不投降,莫非是等著尋死不成?”這一聲質問,如重錘般砸在陶應和王朗心頭,打破了最後的僵持。
陶應緩緩放下手中的武器,長歎一聲,聲音中滿是落寞:“罷了,我們投降。”王朗也默默點頭,神情黯然。兩人下馬,在馬超冰冷的注視下,緩緩走向他,舉手表示投降。這場驚心動魄的逃亡,最終以他們的失敗和投降畫上了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