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那場歡宴,酒香四溢,眾人在歡聲笑語中暫時忘卻了煩惱,沉浸在難得的放鬆時刻。今日,晨曦初露,大堂之上便已燈火通明。馬超、徐庶、魯肅、甘寧、徐晃等一眾將領齊聚於此,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幾分嚴肅,他們清楚,一場決定未來走向的戰略商討即將展開。
馬超站起身,身姿挺拔,目光掃視著眾人,率先打破沉默,詳細講述起一路上的見聞:“諸位,如今袁術軍的處境極為微妙。他們一心想要拿下豫章郡,攻勢猛烈,對豫章郡窮追猛打,試圖將其徹底掌控。可與此同時,又不得不派大將張勳領兵全力抵抗我們在汝南郡的進攻,兩方戰線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如此一來,後方兵力已然捉襟見肘。依我看,這或許便是我們的可乘之機。”
魯肅微微頷首,撫著胡須,眼中透著睿智的光芒,不緊不慢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我思量許久,我們不妨先佯裝按兵不動,營造出一副休養生息、毫無進攻意圖的假象。暗中則加緊集結兵力,囤積糧草,待時機成熟,趁其不備,一舉突破他們的防線,打袁術一個措手不及。”
徐庶坐在一旁,神色凝重,聽完兩人的話後,緩緩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憂慮:“二位所言雖有道理,但此事實在不容樂觀。袁家傳承數代,底蘊深厚,根基盤根錯節。袁術久居淮南,憑借著當地的富饒資源,多年來廣納賢才,招募兵馬,如今兵多將廣,勢力龐大。我們切不可被眼前的些許優勢蒙蔽雙眼,掉以輕心。”
徐晃一聽這話,頓時急得站起身來,雙手在空中揮舞,大聲說道:“軍師,您這不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嘛!那袁術,我看也沒多大能耐,之前我們也沒少打敗他的軍隊,何必如此忌憚?”
馬超神色沉穩,目光溫和地看向徐晃,耐心勸道:“公明,不可輕視。袁術的兵馬強盛是不爭的事實,而且袁家‘四世三公’,在朝堂與民間都有著極高的威望和廣泛的人脈,周邊諸侯多有與其交好、受其恩惠者,關鍵時刻定會出手幫襯。我們在製定戰略時,必須將這些因素都考慮周全,切不可大意輕敵。”
馬超說完,微微沉吟片刻,腦海中又浮現出一個新的策略,於是再次開口:“我提議讓甘寧兄弟率錦帆軍縱橫江麵,憑借他們精湛的水戰技藝,截取袁術的糧道。糧草乃軍隊的命脈,一旦斷了其糧草供應,敵軍內部必然人心惶惶,不戰自亂。”
徐庶眼前一亮,眼中滿是讚賞,忍不住點頭稱讚:“此計甚妙!我們本是北人南渡,跨郡征戰,對江上的作戰本就不夠熟悉,對於袁術通過水路運輸的糧草補給,一直無計可施。如今有甘興霸和他的錦帆軍相助,這難題便能迎刃而解,實在是天賜助力。”
眾人就此展開熱烈討論,大堂內氣氛熱烈,大家各抒己見,你來我往,謀劃著如何在這場亂世紛爭中占得先機,贏得最終的勝利,為自己的勢力謀得一片廣闊的天地 。
馬超想起糧草一事,眉頭緊蹙,滿臉都是疑惑與關切,目光如炬,在眾人的麵龐上一一掃過,緩緩開口問道:“咱們現今身處汝南之地,這後方糧草的供應可是重中之重。大家都清楚,西涼那邊戰事接連不斷,此前糧草運輸就困難重重,供應時常吃緊。如今我們遠離西涼,在此作戰,糧草又是如何保障的呢?這糧草問題,想來也讓諸位費了不少心思、頭疼不已吧。”
眾人聽聞,先是麵麵相覷,緊接著,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足智多謀的徐庶。徐庶一襲長袍,神色淡定從容,不慌不忙地向前邁出一步,拱手說道:“主公,這點您大可不必擔憂。雖說西涼戰事頻繁,局勢緊張,但糧草供應這一塊,一直未曾間斷,穩穩地支撐著我們在外作戰。”
馬超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好奇心瞬間被點燃,心中也悄然湧起一絲期許,他追問道:“莫非是朝廷終於肯為我們調撥糧草了?之前咱們多次向朝廷求助,都石沉大海,如今難道情況有了轉機?”
徐庶剛要開口解釋,徐晃卻滿臉惱怒,搶先一步,提高音量,大聲說道:“哼,指望朝廷?可拉倒吧!朝廷如今自身難保,國庫空虛得底兒掉,連一個子兒都拿不出來。之前咱們眼巴巴地盼著朝廷支援,等來等去,什麽都沒等到。這段日子,他們忙著爭權奪利,哪還顧得上咱們這些在外拚死作戰的將士!”
馬超微微點頭,示意徐晃稍安勿躁,隨後又將探尋的目光投向張繡,關切地說道:“阿繡,既然不是朝廷,那莫非是從宛城調撥的糧草?宛城處於中原腹地,乃兵家必爭的四戰之地,平日裏百姓生活就不易。咱們切不可過度抽調那裏的糧草,以免加重百姓負擔,讓他們生計維艱,陷入困苦之中。”
張繡撓了撓頭,露出憨厚的笑容,說道:“兄長,這點你可猜錯啦,糧草還是從西涼調撥來的。”
馬超心中的疑惑愈發濃重,臉上寫滿了困惑,西涼自身戰事吃緊,怎麽還能源源不斷地供應糧草呢?
徐庶見狀,不緊不慢地捋了捋胡須,整理好思路,開口解釋道:“之前,賈詡先生與漢中張魯經過多輪商議,不知用了什麽法子,竟說動張魯願意開辟一條糧道。西涼的糧草通過這條來之不易的糧道,跨越山川險阻,源源不斷地運往我們這裏,才使得我們糧草無憂,能夠安心作戰。”
馬超聽聞,不禁感慨道:“哦,原來如此。這漢中張魯看來也是深明大義、忠君愛國、心係家國之人呐。在這亂世之中,能有這般舉動,實在難得。”
張遼在一旁忍不住笑了笑,說道:“嗨,說起來,這張魯還不是被賈詡先生給打怕了!若不是咱們西涼兵強馬壯,兵鋒強盛,威懾力十足,打得張魯不敢小覷,他哪裏會這麽輕易就通情達理,答應開辟糧道。說到底,還是咱們自身實力過硬,才能有這樣的結果。”
馬超輕輕歎了口氣,感慨道:“哎,西涼既要抵禦外敵的入侵,守護邊疆的安寧,又要顧念我們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全力保障糧草供應。想要為國家做點事情,實在是太難了。每一份糧草背後,都是無數人的心血與付出。”說罷,他微微沉吟片刻,腦海中浮現出西涼百姓節衣縮食支援前線的畫麵,心中滿是感動與責任。很快,他振起精神,目光堅定地說道:“還好,如今戰事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我已與孫策達成共識,成功安定了東南之境。到時候孫策從會稽郡起兵唿應,我們兩方相互配合,形成夾擊之勢。如此一來,我們的壓力便能大大減輕。兩麵夾擊之下,定能盡快解決揚州的危機。待這邊戰事一了,便能迴西涼去剿滅叛亂,守護我們的家園。”
眾人心中都清楚其中的曲折與艱辛,見馬超不再糾結糧草一事,都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們明白,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戰事等待著他們,唯有齊心協力,同仇敵愾,才能不負西涼的支持與期望,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實現心中的抱負 。
馬超神色堅定,大手一揮,朗聲道:“既然糧草供應無憂,那咱們也該集中精力,好好解決張勳這個麻煩了。他的部隊擋在前麵,讓我們的推進受阻,必須盡快想辦法突破。”
這時,徐庶向前一步,拱手說道:“主公,目前還有一事需要告知。袁術多次派遣使節前來,咱們一直未曾接見,具體所為何事,還不得而知,恐怕需要您親自出麵見一見。”
馬超聞言,不禁皺起眉頭,眼中滿是疑惑:“這時候他派使節來,能有什麽事情?袁術那人,向來野心勃勃,行事捉摸不定。”
徐庶微微頷首,分析道:“依我看,無外乎是求和。如今他正全力攻伐揚州,分身乏術,咱們在汝南這邊出兵,對他形成了不小的威脅,他肯定有些慌亂,想通過談判來緩解壓力。”
馬超略作思索,心中覺得沒必要與這使節見麵,便開口道:“我們代表朝廷行事,而袁術代表的是世家和諸侯勢力,立場截然不同。如今雙方已然兵戎相見,見麵又有何意義?倒不如一鼓作氣,拿下這場勝利。”
魯肅卻上前勸道:“主公,我覺得不妨一見。雖說立場不同,但或許能從他們的話語中探出虛實,找到可乘之機。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多了解一些對方的情況,總歸是有益無害。”
徐庶在一旁雖未出聲附和,可內心深以為然。他暗自思量,以賈詡的布局,西涼與朝廷決裂隻是時間問題。當下一心為朝廷衝鋒陷陣,卻沒得到多少實際好處,見見袁術的使節,沒準能為己方謀得更多利益,為日後的局勢變化提前布局,實在不失為一個良策 。
徐庶再次誠懇相勸:“主公,不過是見個使節,耽誤不了多少時間。說不定能探出關鍵消息,為咱們下一步行動提供助力。”他言辭懇切,眼中滿是關切與期待。
魯肅也在一旁點頭,補充道:“多了解一分敵人,戰場勝算便多一分,此機會不容錯過。”
馬超瞧著眼前這兩位自己最為倚重的智謀之士,他們眼神中滿是堅定與期待,言辭間皆是為大局考量。思索片刻,馬超不再固執己見,長歎一聲道:“罷了,既然二位都這麽說,那就見見這袁術的使節,看看他究竟打的什麽算盤。”
馬超站起身,身姿挺拔,目光掃視著眾人,率先打破沉默,詳細講述起一路上的見聞:“諸位,如今袁術軍的處境極為微妙。他們一心想要拿下豫章郡,攻勢猛烈,對豫章郡窮追猛打,試圖將其徹底掌控。可與此同時,又不得不派大將張勳領兵全力抵抗我們在汝南郡的進攻,兩方戰線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如此一來,後方兵力已然捉襟見肘。依我看,這或許便是我們的可乘之機。”
魯肅微微頷首,撫著胡須,眼中透著睿智的光芒,不緊不慢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我思量許久,我們不妨先佯裝按兵不動,營造出一副休養生息、毫無進攻意圖的假象。暗中則加緊集結兵力,囤積糧草,待時機成熟,趁其不備,一舉突破他們的防線,打袁術一個措手不及。”
徐庶坐在一旁,神色凝重,聽完兩人的話後,緩緩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憂慮:“二位所言雖有道理,但此事實在不容樂觀。袁家傳承數代,底蘊深厚,根基盤根錯節。袁術久居淮南,憑借著當地的富饒資源,多年來廣納賢才,招募兵馬,如今兵多將廣,勢力龐大。我們切不可被眼前的些許優勢蒙蔽雙眼,掉以輕心。”
徐晃一聽這話,頓時急得站起身來,雙手在空中揮舞,大聲說道:“軍師,您這不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嘛!那袁術,我看也沒多大能耐,之前我們也沒少打敗他的軍隊,何必如此忌憚?”
馬超神色沉穩,目光溫和地看向徐晃,耐心勸道:“公明,不可輕視。袁術的兵馬強盛是不爭的事實,而且袁家‘四世三公’,在朝堂與民間都有著極高的威望和廣泛的人脈,周邊諸侯多有與其交好、受其恩惠者,關鍵時刻定會出手幫襯。我們在製定戰略時,必須將這些因素都考慮周全,切不可大意輕敵。”
馬超說完,微微沉吟片刻,腦海中又浮現出一個新的策略,於是再次開口:“我提議讓甘寧兄弟率錦帆軍縱橫江麵,憑借他們精湛的水戰技藝,截取袁術的糧道。糧草乃軍隊的命脈,一旦斷了其糧草供應,敵軍內部必然人心惶惶,不戰自亂。”
徐庶眼前一亮,眼中滿是讚賞,忍不住點頭稱讚:“此計甚妙!我們本是北人南渡,跨郡征戰,對江上的作戰本就不夠熟悉,對於袁術通過水路運輸的糧草補給,一直無計可施。如今有甘興霸和他的錦帆軍相助,這難題便能迎刃而解,實在是天賜助力。”
眾人就此展開熱烈討論,大堂內氣氛熱烈,大家各抒己見,你來我往,謀劃著如何在這場亂世紛爭中占得先機,贏得最終的勝利,為自己的勢力謀得一片廣闊的天地 。
馬超想起糧草一事,眉頭緊蹙,滿臉都是疑惑與關切,目光如炬,在眾人的麵龐上一一掃過,緩緩開口問道:“咱們現今身處汝南之地,這後方糧草的供應可是重中之重。大家都清楚,西涼那邊戰事接連不斷,此前糧草運輸就困難重重,供應時常吃緊。如今我們遠離西涼,在此作戰,糧草又是如何保障的呢?這糧草問題,想來也讓諸位費了不少心思、頭疼不已吧。”
眾人聽聞,先是麵麵相覷,緊接著,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足智多謀的徐庶。徐庶一襲長袍,神色淡定從容,不慌不忙地向前邁出一步,拱手說道:“主公,這點您大可不必擔憂。雖說西涼戰事頻繁,局勢緊張,但糧草供應這一塊,一直未曾間斷,穩穩地支撐著我們在外作戰。”
馬超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好奇心瞬間被點燃,心中也悄然湧起一絲期許,他追問道:“莫非是朝廷終於肯為我們調撥糧草了?之前咱們多次向朝廷求助,都石沉大海,如今難道情況有了轉機?”
徐庶剛要開口解釋,徐晃卻滿臉惱怒,搶先一步,提高音量,大聲說道:“哼,指望朝廷?可拉倒吧!朝廷如今自身難保,國庫空虛得底兒掉,連一個子兒都拿不出來。之前咱們眼巴巴地盼著朝廷支援,等來等去,什麽都沒等到。這段日子,他們忙著爭權奪利,哪還顧得上咱們這些在外拚死作戰的將士!”
馬超微微點頭,示意徐晃稍安勿躁,隨後又將探尋的目光投向張繡,關切地說道:“阿繡,既然不是朝廷,那莫非是從宛城調撥的糧草?宛城處於中原腹地,乃兵家必爭的四戰之地,平日裏百姓生活就不易。咱們切不可過度抽調那裏的糧草,以免加重百姓負擔,讓他們生計維艱,陷入困苦之中。”
張繡撓了撓頭,露出憨厚的笑容,說道:“兄長,這點你可猜錯啦,糧草還是從西涼調撥來的。”
馬超心中的疑惑愈發濃重,臉上寫滿了困惑,西涼自身戰事吃緊,怎麽還能源源不斷地供應糧草呢?
徐庶見狀,不緊不慢地捋了捋胡須,整理好思路,開口解釋道:“之前,賈詡先生與漢中張魯經過多輪商議,不知用了什麽法子,竟說動張魯願意開辟一條糧道。西涼的糧草通過這條來之不易的糧道,跨越山川險阻,源源不斷地運往我們這裏,才使得我們糧草無憂,能夠安心作戰。”
馬超聽聞,不禁感慨道:“哦,原來如此。這漢中張魯看來也是深明大義、忠君愛國、心係家國之人呐。在這亂世之中,能有這般舉動,實在難得。”
張遼在一旁忍不住笑了笑,說道:“嗨,說起來,這張魯還不是被賈詡先生給打怕了!若不是咱們西涼兵強馬壯,兵鋒強盛,威懾力十足,打得張魯不敢小覷,他哪裏會這麽輕易就通情達理,答應開辟糧道。說到底,還是咱們自身實力過硬,才能有這樣的結果。”
馬超輕輕歎了口氣,感慨道:“哎,西涼既要抵禦外敵的入侵,守護邊疆的安寧,又要顧念我們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全力保障糧草供應。想要為國家做點事情,實在是太難了。每一份糧草背後,都是無數人的心血與付出。”說罷,他微微沉吟片刻,腦海中浮現出西涼百姓節衣縮食支援前線的畫麵,心中滿是感動與責任。很快,他振起精神,目光堅定地說道:“還好,如今戰事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我已與孫策達成共識,成功安定了東南之境。到時候孫策從會稽郡起兵唿應,我們兩方相互配合,形成夾擊之勢。如此一來,我們的壓力便能大大減輕。兩麵夾擊之下,定能盡快解決揚州的危機。待這邊戰事一了,便能迴西涼去剿滅叛亂,守護我們的家園。”
眾人心中都清楚其中的曲折與艱辛,見馬超不再糾結糧草一事,都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們明白,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戰事等待著他們,唯有齊心協力,同仇敵愾,才能不負西涼的支持與期望,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實現心中的抱負 。
馬超神色堅定,大手一揮,朗聲道:“既然糧草供應無憂,那咱們也該集中精力,好好解決張勳這個麻煩了。他的部隊擋在前麵,讓我們的推進受阻,必須盡快想辦法突破。”
這時,徐庶向前一步,拱手說道:“主公,目前還有一事需要告知。袁術多次派遣使節前來,咱們一直未曾接見,具體所為何事,還不得而知,恐怕需要您親自出麵見一見。”
馬超聞言,不禁皺起眉頭,眼中滿是疑惑:“這時候他派使節來,能有什麽事情?袁術那人,向來野心勃勃,行事捉摸不定。”
徐庶微微頷首,分析道:“依我看,無外乎是求和。如今他正全力攻伐揚州,分身乏術,咱們在汝南這邊出兵,對他形成了不小的威脅,他肯定有些慌亂,想通過談判來緩解壓力。”
馬超略作思索,心中覺得沒必要與這使節見麵,便開口道:“我們代表朝廷行事,而袁術代表的是世家和諸侯勢力,立場截然不同。如今雙方已然兵戎相見,見麵又有何意義?倒不如一鼓作氣,拿下這場勝利。”
魯肅卻上前勸道:“主公,我覺得不妨一見。雖說立場不同,但或許能從他們的話語中探出虛實,找到可乘之機。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多了解一些對方的情況,總歸是有益無害。”
徐庶在一旁雖未出聲附和,可內心深以為然。他暗自思量,以賈詡的布局,西涼與朝廷決裂隻是時間問題。當下一心為朝廷衝鋒陷陣,卻沒得到多少實際好處,見見袁術的使節,沒準能為己方謀得更多利益,為日後的局勢變化提前布局,實在不失為一個良策 。
徐庶再次誠懇相勸:“主公,不過是見個使節,耽誤不了多少時間。說不定能探出關鍵消息,為咱們下一步行動提供助力。”他言辭懇切,眼中滿是關切與期待。
魯肅也在一旁點頭,補充道:“多了解一分敵人,戰場勝算便多一分,此機會不容錯過。”
馬超瞧著眼前這兩位自己最為倚重的智謀之士,他們眼神中滿是堅定與期待,言辭間皆是為大局考量。思索片刻,馬超不再固執己見,長歎一聲道:“罷了,既然二位都這麽說,那就見見這袁術的使節,看看他究竟打的什麽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