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江郡的將軍府中,氣氛凝重而緊張。雷薄手持袁術的密令,眉頭緊鎖,目光在地圖上的九江郡與豫章郡之間來迴遊移。此次主公命他押運糧草前往豫章郡前線,以解前線將士燃眉之急,責任重大,不容有失。
雷薄不敢耽擱,匆匆來到幕僚陳蘭的營帳商議。陳蘭年逾不惑,智謀過人,此刻正對著桌上的沙盤沉思。見雷薄匆匆而入,陳蘭起身相迎,未等雷薄開口,便率先說道:“雷將軍,此番押運糧草,路途遙遠,且局勢動蕩,還需謹慎行事才是。依我之見,陸路多有風險,不如走水路更為穩妥。”
雷薄微微皺眉,臉上露出不以為然之色,反駁道:“陳先生,如今我軍在九江郡實力雄厚,周遭敵軍不敢輕易進犯。且水路雖便捷,但變數頗多,若是遇上風雨或是敵軍水軍攔截,亦是麻煩。如今在這後方,陸路應是無妨,我意已決,不必再議。”說罷,雷薄轉身大步邁出營帳,開始著手籌備押運糧草之事。
陳蘭望著雷薄離去的背影,輕輕歎了口氣,心中的擔憂更甚。
幾日後,九江郡的官道上,一支龐大的運糧隊伍緩緩啟程。滿載糧草的馬車足有上百輛,一輛接著一輛,宛如一條蜿蜒的長龍。車上的糧草袋鼓鼓囊囊,散發著陣陣穀香,仿佛預示著前線將士即將得到充足的補給。
雷薄騎在一匹高大威猛的黑馬上,身披厚重的鎧甲,腰間的佩劍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他目光如鷹,掃視著周圍的士兵,大聲喝道:“都給我打起精神來,此次押運關乎我軍生死存亡,誰敢有半點疏忽,軍法處置!”士兵們聞言,紛紛挺直了身子,握緊手中的兵器,齊聲應道:“是!”
隊伍一路前行,起初倒也平安無事。九江郡內一片安寧,百姓們見運糧隊伍經過,紛紛躲在一旁,不敢直視。雷薄心中暗自得意,心想陳蘭果然是多慮了。
然而,當隊伍行至廬江郡境內時,局勢陡然生變。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時飄來了大片烏雲,遮蔽了陽光,使得四周的氣氛變得壓抑而陰森。
雷薄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勒住韁繩,警惕地觀察著四周,大聲下令:“放慢速度,加強戒備!”士兵們聞言,紛紛握緊兵器,目光警惕地掃視著道路兩旁的樹林。
就在這時,寂靜的樹林中突然傳來一陣清脆的鳥鳴聲,緊接著,喊殺聲四起。張繡率領的宛城兵如鬼魅般從樹林中衝出,他們身著黑色戰甲,手持利刃,眼神中透露出兇狠與決絕。
雷薄心中大驚,麵色瞬間變得慘白,他萬萬沒想到敵軍竟會在此設伏。但他畢竟是久經沙場的將領,很快便鎮定下來,大聲喝道:“保護糧草,給我殺!”
雙方頓時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宛城兵作戰勇猛,如猛虎下山般衝入運糧隊伍中,刀光劍影閃爍,鮮血四濺。雷薄的士兵們雖奮力抵抗,但在宛城兵的猛烈攻擊下,漸漸難以支撐。
雷薄揮舞著佩劍,左突右殺,試圖穩住陣腳。然而,宛城兵的攻勢越來越猛,運糧隊伍的防線逐漸被突破。張繡騎著一匹矯健的戰馬,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般衝向雷薄,大聲喊道:“雷薄,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雷薄心中大駭,他深知今日兇多吉少,但若不拚死一戰,不僅糧草保不住,自己也性命難保。於是,他咬緊牙關,揮舞著佩劍迎向張繡。
兩人在戰場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對決,劍刃相交,火花四濺。雷薄雖勇猛,但在張繡的猛烈攻擊下,漸漸力不從心。
就在這時,一名宛城兵瞅準機會,從背後偷襲雷薄。雷薄聽到身後傳來的風聲,心中暗叫不好,想要躲避卻已來不及。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親兵挺身而出,用身體擋住了那致命的一擊。
雷薄心中一痛,趁著這空檔,他轉身逃離了戰場。此時,運糧隊伍已被徹底擊潰,糧草被宛城兵劫走了大半。
雷薄望著那被劫走的糧草,心中又急又怒,卻也無可奈何。他帶著殘兵敗將,狼狽地朝著九江郡逃去,身後留下的是一片狼藉的戰場和無數士兵的屍體。
張繡望著堆積如山的糧草,心中滿是成就感。此次成功劫獲雷薄押運的糧草,不僅完成了軍師交付的任務,更是給了袁術那囂張的氣焰一記沉重的打擊。然而,他深知在這危機四伏的亂世中,絕不能有絲毫的大意和自滿。
看著眼前忙碌的士兵們,張繡眉頭微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謹慎。他明白,這來之不易的糧草若是在運送途中再有閃失,那之前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於是,他當機立斷,目光鎖定在胡車兒身上,大聲下令:“胡車兒!命你即刻率領一隊人馬,押解糧草迴汝南郡!路上務必小心謹慎,不得大張旗鼓,一切行動隱秘,若有差池,軍法處置!”
胡車兒身形矯健,眼神堅定,抱拳領命:“末將領命,定不負將軍所托!”言罷,他迅速集結了一隊精銳,有條不紊地整理著糧草,將其重新裝車。不一會兒,一支悄然無聲的隊伍便踏上了歸途。胡車兒騎在一匹膘肥體壯的戰馬上,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帶領著隊伍漸行漸遠。
張繡騎在一匹矯健的戰馬上,目送著運糧隊伍離去,心中暗自思忖著下一步的計劃。他暗道,此次雖然已經達成了軍師的要求,成功截斷了袁術的陸路糧草運輸,但袁術生性多疑且固執,難保不會再次嚐試從陸路運糧。想到這裏,張繡心中一動,決定親自留下設伏。
他轉身對身旁的親信將領們說道:“袁術那老賊吃了一次虧,未必會就此罷休。我親自留下設伏,你們各自挑選精銳兵士,隨我在附近山林隱蔽。若袁術再次從陸路運糧,便聽我號令,全力出擊,務必讓他們誤以為我們在此地布有重兵,不敢再輕易走陸路。”
將領們紛紛抱拳領命,迅速挑選了一批身手敏捷、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兵,跟隨張繡在附近一處隱蔽的山林中設下了埋伏。他們利用地形優勢,巧妙地隱藏了自己的身影,隻等袁術的運糧隊伍再次出現。
張繡藏身於一片茂密的樹林中,目光如鷹般銳利,死死地盯著前方的道路。他的手心微微出汗,但眼神中卻透著一股堅毅和決然。他深知,此次設伏意義重大,不僅關係到能否徹底斷絕袁術的陸路運糧通道,更關係到整個戰略計劃的成敗。隨後的日子裏,張繡和他的伏兵們日夜堅守在埋伏點,時刻保持著警惕。
而這邊雷薄帶著殘兵敗將,灰頭土臉地逃迴了九江郡。他滿臉塵土,身上的鎧甲也血跡斑斑,眼神中透著不甘與憤怒。一迴到將軍府,他便直奔陳蘭的營帳,心中既有對自己決策失誤的懊惱,也有對接下來該如何應對的迷茫。
陳蘭早已聽聞運糧隊伍慘敗的消息,正坐在營帳中眉頭緊鎖地思考著對策。看到雷薄氣勢洶洶地走進來,他起身相迎,還未等雷薄開口,便率先說道:“雷將軍,如今局勢已然明了,陸路已不安全。此次我們平白損失了這麽多輜重糧草,實在是損失慘重。依我看,接下來還是走水路更為穩妥,水路隱蔽性強,且不易被敵軍伏擊。”
雷薄咬了咬牙,臉上露出一絲倔強,反駁道:“陳先生,你怎知那夥賊軍不會在水路設伏?想他們獲得我們這麽多糧草,肯定早已遠遁。我看他們就是故意在陸地上設伏,讓我們以為陸路危險,從而走水路,他們好趁機在水路攔截。哼,他越是怕我們走陸路,我越是要在陸路上行走,我就不信,他們還能在同一個地方設兩次埋伏!”
陳蘭見雷薄如此固執,心中焦急萬分,但也知道此時難以勸服他,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雷將軍,如今局勢複雜,切不可意氣用事啊。還是從長計議為好。”
然而,雷薄根本聽不進陳蘭的勸告。他想到袁術那嚴厲的命令,心中一陣發慌,不敢再有絲毫耽擱。於是,他迅速下令,再次征集部分糧草,準備再次嚐試從陸路運往豫章郡前線。
九江郡內,一時間雞飛狗跳。士兵們四處征集糧草,百姓們怨聲載道,但雷薄此時已顧不了這麽多。很快,一支新的運糧隊伍便組建起來,雖然規模比之前小了許多,但雷薄還是抱著一絲僥幸心理,希望這次能夠順利將糧草運到前線。
運糧隊伍再次踏上了前往豫章郡的陸路。雷薄騎在馬上,心中雖然有些忐忑,但更多的還是不甘心。他不斷地掃視著周圍的環境,警惕著任何可能出現的危險。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張繡早已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天羅地網。張繡親自帶領著伏兵,隱藏在道路兩旁的山林中,耐心地等待著雷薄的運糧隊伍。
當雷薄的運糧隊伍進入埋伏圈時,張繡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大手一揮,一聲令下,早已準備好的伏兵們如猛虎下山般衝了出來,喊殺聲頓時響徹山穀。
雷薄心中大驚,麵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沒想到張繡竟然真的還會在陸路上設伏,此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他揮舞著佩劍,試圖組織士兵們抵抗,但士兵們早已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嚇得驚慌失措,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在張繡的猛烈攻擊下,雷薄的運糧隊伍很快便土崩瓦解。糧草再次被劫,士兵們死傷慘重,雷薄本人也在親兵的保護下,勉強突出重圍,狼狽地逃迴了九江郡。
這一次,雷薄徹底絕望了。他癱坐在將軍府的椅子上,望著自己沾滿鮮血的雙手,心中充滿了悔恨。他終於明白,自己當初不聽陳蘭的勸告,是多麽愚蠢的決定。而此時,遠在豫章郡前線的袁術,正焦急地等待著糧草的到來,卻不知道這一次次的運糧行動,都已化為泡影。
雷薄不敢耽擱,匆匆來到幕僚陳蘭的營帳商議。陳蘭年逾不惑,智謀過人,此刻正對著桌上的沙盤沉思。見雷薄匆匆而入,陳蘭起身相迎,未等雷薄開口,便率先說道:“雷將軍,此番押運糧草,路途遙遠,且局勢動蕩,還需謹慎行事才是。依我之見,陸路多有風險,不如走水路更為穩妥。”
雷薄微微皺眉,臉上露出不以為然之色,反駁道:“陳先生,如今我軍在九江郡實力雄厚,周遭敵軍不敢輕易進犯。且水路雖便捷,但變數頗多,若是遇上風雨或是敵軍水軍攔截,亦是麻煩。如今在這後方,陸路應是無妨,我意已決,不必再議。”說罷,雷薄轉身大步邁出營帳,開始著手籌備押運糧草之事。
陳蘭望著雷薄離去的背影,輕輕歎了口氣,心中的擔憂更甚。
幾日後,九江郡的官道上,一支龐大的運糧隊伍緩緩啟程。滿載糧草的馬車足有上百輛,一輛接著一輛,宛如一條蜿蜒的長龍。車上的糧草袋鼓鼓囊囊,散發著陣陣穀香,仿佛預示著前線將士即將得到充足的補給。
雷薄騎在一匹高大威猛的黑馬上,身披厚重的鎧甲,腰間的佩劍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他目光如鷹,掃視著周圍的士兵,大聲喝道:“都給我打起精神來,此次押運關乎我軍生死存亡,誰敢有半點疏忽,軍法處置!”士兵們聞言,紛紛挺直了身子,握緊手中的兵器,齊聲應道:“是!”
隊伍一路前行,起初倒也平安無事。九江郡內一片安寧,百姓們見運糧隊伍經過,紛紛躲在一旁,不敢直視。雷薄心中暗自得意,心想陳蘭果然是多慮了。
然而,當隊伍行至廬江郡境內時,局勢陡然生變。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時飄來了大片烏雲,遮蔽了陽光,使得四周的氣氛變得壓抑而陰森。
雷薄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勒住韁繩,警惕地觀察著四周,大聲下令:“放慢速度,加強戒備!”士兵們聞言,紛紛握緊兵器,目光警惕地掃視著道路兩旁的樹林。
就在這時,寂靜的樹林中突然傳來一陣清脆的鳥鳴聲,緊接著,喊殺聲四起。張繡率領的宛城兵如鬼魅般從樹林中衝出,他們身著黑色戰甲,手持利刃,眼神中透露出兇狠與決絕。
雷薄心中大驚,麵色瞬間變得慘白,他萬萬沒想到敵軍竟會在此設伏。但他畢竟是久經沙場的將領,很快便鎮定下來,大聲喝道:“保護糧草,給我殺!”
雙方頓時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宛城兵作戰勇猛,如猛虎下山般衝入運糧隊伍中,刀光劍影閃爍,鮮血四濺。雷薄的士兵們雖奮力抵抗,但在宛城兵的猛烈攻擊下,漸漸難以支撐。
雷薄揮舞著佩劍,左突右殺,試圖穩住陣腳。然而,宛城兵的攻勢越來越猛,運糧隊伍的防線逐漸被突破。張繡騎著一匹矯健的戰馬,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般衝向雷薄,大聲喊道:“雷薄,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雷薄心中大駭,他深知今日兇多吉少,但若不拚死一戰,不僅糧草保不住,自己也性命難保。於是,他咬緊牙關,揮舞著佩劍迎向張繡。
兩人在戰場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對決,劍刃相交,火花四濺。雷薄雖勇猛,但在張繡的猛烈攻擊下,漸漸力不從心。
就在這時,一名宛城兵瞅準機會,從背後偷襲雷薄。雷薄聽到身後傳來的風聲,心中暗叫不好,想要躲避卻已來不及。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親兵挺身而出,用身體擋住了那致命的一擊。
雷薄心中一痛,趁著這空檔,他轉身逃離了戰場。此時,運糧隊伍已被徹底擊潰,糧草被宛城兵劫走了大半。
雷薄望著那被劫走的糧草,心中又急又怒,卻也無可奈何。他帶著殘兵敗將,狼狽地朝著九江郡逃去,身後留下的是一片狼藉的戰場和無數士兵的屍體。
張繡望著堆積如山的糧草,心中滿是成就感。此次成功劫獲雷薄押運的糧草,不僅完成了軍師交付的任務,更是給了袁術那囂張的氣焰一記沉重的打擊。然而,他深知在這危機四伏的亂世中,絕不能有絲毫的大意和自滿。
看著眼前忙碌的士兵們,張繡眉頭微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謹慎。他明白,這來之不易的糧草若是在運送途中再有閃失,那之前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於是,他當機立斷,目光鎖定在胡車兒身上,大聲下令:“胡車兒!命你即刻率領一隊人馬,押解糧草迴汝南郡!路上務必小心謹慎,不得大張旗鼓,一切行動隱秘,若有差池,軍法處置!”
胡車兒身形矯健,眼神堅定,抱拳領命:“末將領命,定不負將軍所托!”言罷,他迅速集結了一隊精銳,有條不紊地整理著糧草,將其重新裝車。不一會兒,一支悄然無聲的隊伍便踏上了歸途。胡車兒騎在一匹膘肥體壯的戰馬上,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帶領著隊伍漸行漸遠。
張繡騎在一匹矯健的戰馬上,目送著運糧隊伍離去,心中暗自思忖著下一步的計劃。他暗道,此次雖然已經達成了軍師的要求,成功截斷了袁術的陸路糧草運輸,但袁術生性多疑且固執,難保不會再次嚐試從陸路運糧。想到這裏,張繡心中一動,決定親自留下設伏。
他轉身對身旁的親信將領們說道:“袁術那老賊吃了一次虧,未必會就此罷休。我親自留下設伏,你們各自挑選精銳兵士,隨我在附近山林隱蔽。若袁術再次從陸路運糧,便聽我號令,全力出擊,務必讓他們誤以為我們在此地布有重兵,不敢再輕易走陸路。”
將領們紛紛抱拳領命,迅速挑選了一批身手敏捷、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兵,跟隨張繡在附近一處隱蔽的山林中設下了埋伏。他們利用地形優勢,巧妙地隱藏了自己的身影,隻等袁術的運糧隊伍再次出現。
張繡藏身於一片茂密的樹林中,目光如鷹般銳利,死死地盯著前方的道路。他的手心微微出汗,但眼神中卻透著一股堅毅和決然。他深知,此次設伏意義重大,不僅關係到能否徹底斷絕袁術的陸路運糧通道,更關係到整個戰略計劃的成敗。隨後的日子裏,張繡和他的伏兵們日夜堅守在埋伏點,時刻保持著警惕。
而這邊雷薄帶著殘兵敗將,灰頭土臉地逃迴了九江郡。他滿臉塵土,身上的鎧甲也血跡斑斑,眼神中透著不甘與憤怒。一迴到將軍府,他便直奔陳蘭的營帳,心中既有對自己決策失誤的懊惱,也有對接下來該如何應對的迷茫。
陳蘭早已聽聞運糧隊伍慘敗的消息,正坐在營帳中眉頭緊鎖地思考著對策。看到雷薄氣勢洶洶地走進來,他起身相迎,還未等雷薄開口,便率先說道:“雷將軍,如今局勢已然明了,陸路已不安全。此次我們平白損失了這麽多輜重糧草,實在是損失慘重。依我看,接下來還是走水路更為穩妥,水路隱蔽性強,且不易被敵軍伏擊。”
雷薄咬了咬牙,臉上露出一絲倔強,反駁道:“陳先生,你怎知那夥賊軍不會在水路設伏?想他們獲得我們這麽多糧草,肯定早已遠遁。我看他們就是故意在陸地上設伏,讓我們以為陸路危險,從而走水路,他們好趁機在水路攔截。哼,他越是怕我們走陸路,我越是要在陸路上行走,我就不信,他們還能在同一個地方設兩次埋伏!”
陳蘭見雷薄如此固執,心中焦急萬分,但也知道此時難以勸服他,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雷將軍,如今局勢複雜,切不可意氣用事啊。還是從長計議為好。”
然而,雷薄根本聽不進陳蘭的勸告。他想到袁術那嚴厲的命令,心中一陣發慌,不敢再有絲毫耽擱。於是,他迅速下令,再次征集部分糧草,準備再次嚐試從陸路運往豫章郡前線。
九江郡內,一時間雞飛狗跳。士兵們四處征集糧草,百姓們怨聲載道,但雷薄此時已顧不了這麽多。很快,一支新的運糧隊伍便組建起來,雖然規模比之前小了許多,但雷薄還是抱著一絲僥幸心理,希望這次能夠順利將糧草運到前線。
運糧隊伍再次踏上了前往豫章郡的陸路。雷薄騎在馬上,心中雖然有些忐忑,但更多的還是不甘心。他不斷地掃視著周圍的環境,警惕著任何可能出現的危險。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張繡早已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天羅地網。張繡親自帶領著伏兵,隱藏在道路兩旁的山林中,耐心地等待著雷薄的運糧隊伍。
當雷薄的運糧隊伍進入埋伏圈時,張繡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大手一揮,一聲令下,早已準備好的伏兵們如猛虎下山般衝了出來,喊殺聲頓時響徹山穀。
雷薄心中大驚,麵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沒想到張繡竟然真的還會在陸路上設伏,此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他揮舞著佩劍,試圖組織士兵們抵抗,但士兵們早已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嚇得驚慌失措,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在張繡的猛烈攻擊下,雷薄的運糧隊伍很快便土崩瓦解。糧草再次被劫,士兵們死傷慘重,雷薄本人也在親兵的保護下,勉強突出重圍,狼狽地逃迴了九江郡。
這一次,雷薄徹底絕望了。他癱坐在將軍府的椅子上,望著自己沾滿鮮血的雙手,心中充滿了悔恨。他終於明白,自己當初不聽陳蘭的勸告,是多麽愚蠢的決定。而此時,遠在豫章郡前線的袁術,正焦急地等待著糧草的到來,卻不知道這一次次的運糧行動,都已化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