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轉眼間,豫章郡已被深秋的氛圍所籠罩。自袁術的糧草被焚燒,他派遣雷薄前去押運糧草,至今又過去了一個多月。可糧草卻如石沉大海,遲遲不見蹤影,軍中糧草儲備已然見底。
袁術此刻陷入了兩難的絕境,他實在不敢輕易削減將士們的口糧。畢竟,他們在豫章郡已苦戰一年多,漫長的戰事不僅損耗了大量兵力,更讓士氣低迷到了極點。再加上一個多月前那場燒糧事件,雖說糧草並未被完全燒毀,但將士們的心裏卻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袁術顯露出糧草短缺的窘迫,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將士們已然在緊繃的狀態下堅持了太久,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難以控製的局麵,所以他實在不敢輕舉妄動,更不敢讓糧草不足的風聲走漏出去。
袁術被這糧草的問題攪得心煩意亂,整日在營帳中咒罵。他多次派出傳令兵,言辭嚴厲地要求雷薄務必將糧草押運過來,可等來的卻全是令人沮喪的壞消息。原來,雷薄組織的兩次糧草運輸,都在廬江郡內遭到了劫持,竟是馬超派張繡率領宛城軍所為,辛苦籌集的糧草就這樣落入了敵人之手。麵對這接二連三的打擊,袁術的處境愈發艱難,望著久攻不下的豫章郡,他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
營帳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袁術滿臉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他猛地一腳踢翻了身旁的案幾,“哐當”一聲巨響,在營帳內迴蕩。
“這雷薄是豬嗎?在同一個地方被劫掠兩次,他是怎麽想的?”袁術咬牙切齒地咆哮著,眼中滿是怒火,好似要將眼前的一切都焚燒殆盡。他的胸膛劇烈起伏,每一次唿吸都帶著粗重的喘息,仿佛要把內心的憤怒全部宣泄出來。“我派他去押運糧草,他卻如此無能,如今軍中糧草見底,你們說,該如何是好?”他的目光如刀子般掃過一眾高級將領和幕僚,所有人都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
這時,閻象小心翼翼地站了出來,拱手說道:“主公息怒,雷薄此次確實失職,但此刻動怒也無濟於事。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解決糧草問題。”閻象的聲音沉穩而溫和,試圖安撫袁術的情緒。
“辦法?你倒說說有什麽辦法!”袁術怒目圓睜,狠狠地瞪著閻象,“糧草被劫,前方戰事又毫無進展,難道你讓我拿這些空話去安撫將士們嗎?”
閻象微微歎了口氣,說道:“主公,如今之計,我們一方麵可以再派人催促雷薄,讓他務必小心行事,盡快將糧草運來;另一方麵,我們也可以在周邊郡縣再籌集一些糧草,解燃眉之急。”
袁術冷哼一聲:“周邊郡縣?你以為我沒想到嗎?這些郡縣能籌集的糧草早就籌集得差不多了,如今再去,又能有多少收獲?”他煩躁地來迴踱步,雙手不停地揮舞著,“沒有軍糧,一切都是空談,這仗還怎麽打下去?”
營帳內再度陷入沉默,所有人都明白,袁術的憤怒並非毫無道理,可麵對這糧草短缺的困境,他們也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楊弘向前一步,眼中閃爍著狠辣的光芒,聲音低沉卻透著一股決絕:“主公,既然募集不來軍糧,那我們便去搶!周邊郡縣的百姓,難道能不吃糧?他們囤著糧食,我們正可奪來充作軍餉。”這話一出,營帳內一片嘩然,不少將領麵露驚訝之色,顯然被這大膽又狠絕的計策給驚到了。
閻象一聽,臉色驟變,急忙上前阻攔:“主公,萬萬不可!如今好不容易攻下周邊郡縣,正是我們施恩於民,穩固根基之時。若是行此搶奪之事,百姓必定對我們恨之入骨,不僅民心盡失,軍心也會動搖。士兵們多是出自這些郡縣,聽聞家人受此劫難,又怎能安心作戰?”他言辭懇切,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可見內心焦急萬分。
袁術聽了兩人的話,神色有些異動,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內心陷入了掙紮。他深知軍糧的緊迫性,再這樣拖延下去,不用敵軍進攻,自己的軍隊就會因饑餓而崩潰。可閻象所言也句句在理,民心和軍心一旦失去,他多年來苦心經營的勢力也將岌岌可危。
“主公,機不可失!”楊弘見袁術猶豫,又急切地勸道,“百姓不過是一群螻蟻,眼下保住軍隊才是重中之重。等我們拿下豫章郡,再施以小惠,他們還不是乖乖聽話。”
閻象氣得渾身發抖,指著楊弘道:“你這是飲鴆止渴!如此短視之舉,必將讓主公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袁術煩躁地擺擺手,在營帳中來迴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極重,仿佛在權衡著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建議所帶來的後果。他的眼神中滿是糾結,時而望向楊弘,似乎被那能解燃眉之急的搶糧之計所吸引;時而又看向閻象,心中也明白這長久安穩的道理。良久,他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讓我再想想,此事幹係重大,不可貿然行事。”營帳內的氣氛依舊凝重,眾人都明白,袁術的這一決定,將關乎著整個軍隊乃至勢力的未來走向。
楊弘見袁術仍在猶豫,不禁心急如焚,再次上前,言辭愈發激烈:“主公,常言道無毒不丈夫!如今這生死存亡之際,哪能這般瞻前顧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那些所謂的民心、道義,在這關鍵時刻能當飯吃嗎?若是因為婦人之仁,錯失這搶奪糧草的時機,等軍隊餓垮了,我們拿什麽去和敵人抗衡?到時候,不僅豫章郡拿不下,恐怕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楊弘說得慷慨激昂,臉上的急切之情溢於言表,雙手在空中揮舞,仿佛要將自己的想法強行灌輸進袁術的腦海。
袁術被楊弘這一番話衝擊得內心動搖,眼中露出一絲狠厲之色,拳頭不自覺地握緊,似乎已經準備下令執行這搶糧之計。
閻象急得額頭上青筋暴起,眉頭擰成了個死結,他頻頻向紀靈使著眼色,眼神中滿是焦灼與期待。紀靈身為袁術麾下武將第一人,在軍中威望極高,閻象滿心盼著他此刻能站出來,讓主公看清局勢。要是真按楊弘那不顧後果的說法去做,強搶周邊郡縣百姓的糧食,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把自己置身於天下人的對立麵,無異於玩火自焚。
紀靈心領神會,上前一步,抱拳朗聲道:“主公,此事斷不可行!搶百姓糧食,失的是民心,寒的是將士的心。沒了民心擁護、將士齊心,就算有了一時的糧草,咱們也走不長遠。”紀靈聲如洪鍾,話語裏滿是赤誠與堅定。
閻象緊接著懇切進言:“主公,楊弘之策看似能解燃眉之急,實則後患無窮。咱們好不容易打下這些郡縣,正是施恩立信的時候,這麽一搶,過往努力都白費了,往後誰還會支持我們?”閻象言辭真摯,眼中滿是憂慮。
袁術被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左右為難,煩躁地來迴踱步,擺了擺手道:“行了行了,都別吵了!你們說不搶,可糧草沒了,這仗還怎麽打?”
閻象無奈地歎了口氣,稍作思忖後說道:“主公,如今已是深秋,長江水勢平穩,若是走水路運糧,順江而下,隻要不耽擱,糧草定能及時運到。雷薄接連兩次運糧被劫,想必也知道事態嚴重,定會想盡辦法。懇請主公再耐心等等。”
袁術眉頭緊皺,看看紀靈,又瞧瞧閻象,這兩人可是他最倚重的文武之才,既然他們都這麽說,看來也隻能如此了。他咬咬牙,沉聲道:“那就先按你們說的辦。傳我命令,安撫好將士情緒,糧草短缺的事,一絲風聲都不許走漏。這兩天攻城也別太急了,讓兵士們緩一緩,都下去準備吧。” 說罷,袁術疲憊地坐迴榻上,望著營帳外的天色,滿心憂慮,不知這等待的結果究竟是生是死 。
這場戰事持續至今,早已陷入膠著,雙方都被拖得疲憊不堪。袁術那邊,糧草被劫,運輸屢屢受阻,軍中斷糧危機迫在眉睫。而劉繇這邊,被袁術的大軍團團圍困,處境同樣艱難。
豫章郡城中,劉繇的軍營裏氣氛凝重。士兵們麵黃肌瘦,巡邏的腳步都透著虛弱,營中的糧草所剩無幾,每一粒糧食都顯得無比珍貴。將領們齊聚大帳,往日的意氣風發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愁容。
劉繇在帳中來迴踱步,眉頭緊鎖,滿臉的煩躁與無奈。“這軍糧馬上要耗盡,到底要如何是好?”他忍不住發著牢騷,聲音裏滿是疲憊與焦慮。
眾將們圍坐一旁,皆是唉聲歎氣,一籌莫展。有人低著頭,沉默不語,仿佛被這缺糧的困境壓得抬不起頭;有人則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可也都是些毫無頭緒的話語,根本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再這麽下去,不用敵軍攻城,咱們自己就先垮了。”一位偏將忍不住開口,話語中滿是擔憂。
營帳內一片死寂,隻有劉繇沉重的腳步聲在迴蕩。大家心裏都清楚,缺糧是當下最致命的難題,可誰也拿不出有效的對策。劉繇停下腳步,望向帳外,眼神中滿是迷茫與無助,他深知,這場危機若不能盡快解決,等待他們的,很可能是一場滅頂之災 。
袁術此刻陷入了兩難的絕境,他實在不敢輕易削減將士們的口糧。畢竟,他們在豫章郡已苦戰一年多,漫長的戰事不僅損耗了大量兵力,更讓士氣低迷到了極點。再加上一個多月前那場燒糧事件,雖說糧草並未被完全燒毀,但將士們的心裏卻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袁術顯露出糧草短缺的窘迫,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將士們已然在緊繃的狀態下堅持了太久,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難以控製的局麵,所以他實在不敢輕舉妄動,更不敢讓糧草不足的風聲走漏出去。
袁術被這糧草的問題攪得心煩意亂,整日在營帳中咒罵。他多次派出傳令兵,言辭嚴厲地要求雷薄務必將糧草押運過來,可等來的卻全是令人沮喪的壞消息。原來,雷薄組織的兩次糧草運輸,都在廬江郡內遭到了劫持,竟是馬超派張繡率領宛城軍所為,辛苦籌集的糧草就這樣落入了敵人之手。麵對這接二連三的打擊,袁術的處境愈發艱難,望著久攻不下的豫章郡,他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
營帳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袁術滿臉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他猛地一腳踢翻了身旁的案幾,“哐當”一聲巨響,在營帳內迴蕩。
“這雷薄是豬嗎?在同一個地方被劫掠兩次,他是怎麽想的?”袁術咬牙切齒地咆哮著,眼中滿是怒火,好似要將眼前的一切都焚燒殆盡。他的胸膛劇烈起伏,每一次唿吸都帶著粗重的喘息,仿佛要把內心的憤怒全部宣泄出來。“我派他去押運糧草,他卻如此無能,如今軍中糧草見底,你們說,該如何是好?”他的目光如刀子般掃過一眾高級將領和幕僚,所有人都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
這時,閻象小心翼翼地站了出來,拱手說道:“主公息怒,雷薄此次確實失職,但此刻動怒也無濟於事。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解決糧草問題。”閻象的聲音沉穩而溫和,試圖安撫袁術的情緒。
“辦法?你倒說說有什麽辦法!”袁術怒目圓睜,狠狠地瞪著閻象,“糧草被劫,前方戰事又毫無進展,難道你讓我拿這些空話去安撫將士們嗎?”
閻象微微歎了口氣,說道:“主公,如今之計,我們一方麵可以再派人催促雷薄,讓他務必小心行事,盡快將糧草運來;另一方麵,我們也可以在周邊郡縣再籌集一些糧草,解燃眉之急。”
袁術冷哼一聲:“周邊郡縣?你以為我沒想到嗎?這些郡縣能籌集的糧草早就籌集得差不多了,如今再去,又能有多少收獲?”他煩躁地來迴踱步,雙手不停地揮舞著,“沒有軍糧,一切都是空談,這仗還怎麽打下去?”
營帳內再度陷入沉默,所有人都明白,袁術的憤怒並非毫無道理,可麵對這糧草短缺的困境,他們也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楊弘向前一步,眼中閃爍著狠辣的光芒,聲音低沉卻透著一股決絕:“主公,既然募集不來軍糧,那我們便去搶!周邊郡縣的百姓,難道能不吃糧?他們囤著糧食,我們正可奪來充作軍餉。”這話一出,營帳內一片嘩然,不少將領麵露驚訝之色,顯然被這大膽又狠絕的計策給驚到了。
閻象一聽,臉色驟變,急忙上前阻攔:“主公,萬萬不可!如今好不容易攻下周邊郡縣,正是我們施恩於民,穩固根基之時。若是行此搶奪之事,百姓必定對我們恨之入骨,不僅民心盡失,軍心也會動搖。士兵們多是出自這些郡縣,聽聞家人受此劫難,又怎能安心作戰?”他言辭懇切,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可見內心焦急萬分。
袁術聽了兩人的話,神色有些異動,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內心陷入了掙紮。他深知軍糧的緊迫性,再這樣拖延下去,不用敵軍進攻,自己的軍隊就會因饑餓而崩潰。可閻象所言也句句在理,民心和軍心一旦失去,他多年來苦心經營的勢力也將岌岌可危。
“主公,機不可失!”楊弘見袁術猶豫,又急切地勸道,“百姓不過是一群螻蟻,眼下保住軍隊才是重中之重。等我們拿下豫章郡,再施以小惠,他們還不是乖乖聽話。”
閻象氣得渾身發抖,指著楊弘道:“你這是飲鴆止渴!如此短視之舉,必將讓主公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袁術煩躁地擺擺手,在營帳中來迴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極重,仿佛在權衡著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建議所帶來的後果。他的眼神中滿是糾結,時而望向楊弘,似乎被那能解燃眉之急的搶糧之計所吸引;時而又看向閻象,心中也明白這長久安穩的道理。良久,他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讓我再想想,此事幹係重大,不可貿然行事。”營帳內的氣氛依舊凝重,眾人都明白,袁術的這一決定,將關乎著整個軍隊乃至勢力的未來走向。
楊弘見袁術仍在猶豫,不禁心急如焚,再次上前,言辭愈發激烈:“主公,常言道無毒不丈夫!如今這生死存亡之際,哪能這般瞻前顧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那些所謂的民心、道義,在這關鍵時刻能當飯吃嗎?若是因為婦人之仁,錯失這搶奪糧草的時機,等軍隊餓垮了,我們拿什麽去和敵人抗衡?到時候,不僅豫章郡拿不下,恐怕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楊弘說得慷慨激昂,臉上的急切之情溢於言表,雙手在空中揮舞,仿佛要將自己的想法強行灌輸進袁術的腦海。
袁術被楊弘這一番話衝擊得內心動搖,眼中露出一絲狠厲之色,拳頭不自覺地握緊,似乎已經準備下令執行這搶糧之計。
閻象急得額頭上青筋暴起,眉頭擰成了個死結,他頻頻向紀靈使著眼色,眼神中滿是焦灼與期待。紀靈身為袁術麾下武將第一人,在軍中威望極高,閻象滿心盼著他此刻能站出來,讓主公看清局勢。要是真按楊弘那不顧後果的說法去做,強搶周邊郡縣百姓的糧食,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把自己置身於天下人的對立麵,無異於玩火自焚。
紀靈心領神會,上前一步,抱拳朗聲道:“主公,此事斷不可行!搶百姓糧食,失的是民心,寒的是將士的心。沒了民心擁護、將士齊心,就算有了一時的糧草,咱們也走不長遠。”紀靈聲如洪鍾,話語裏滿是赤誠與堅定。
閻象緊接著懇切進言:“主公,楊弘之策看似能解燃眉之急,實則後患無窮。咱們好不容易打下這些郡縣,正是施恩立信的時候,這麽一搶,過往努力都白費了,往後誰還會支持我們?”閻象言辭真摯,眼中滿是憂慮。
袁術被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左右為難,煩躁地來迴踱步,擺了擺手道:“行了行了,都別吵了!你們說不搶,可糧草沒了,這仗還怎麽打?”
閻象無奈地歎了口氣,稍作思忖後說道:“主公,如今已是深秋,長江水勢平穩,若是走水路運糧,順江而下,隻要不耽擱,糧草定能及時運到。雷薄接連兩次運糧被劫,想必也知道事態嚴重,定會想盡辦法。懇請主公再耐心等等。”
袁術眉頭緊皺,看看紀靈,又瞧瞧閻象,這兩人可是他最倚重的文武之才,既然他們都這麽說,看來也隻能如此了。他咬咬牙,沉聲道:“那就先按你們說的辦。傳我命令,安撫好將士情緒,糧草短缺的事,一絲風聲都不許走漏。這兩天攻城也別太急了,讓兵士們緩一緩,都下去準備吧。” 說罷,袁術疲憊地坐迴榻上,望著營帳外的天色,滿心憂慮,不知這等待的結果究竟是生是死 。
這場戰事持續至今,早已陷入膠著,雙方都被拖得疲憊不堪。袁術那邊,糧草被劫,運輸屢屢受阻,軍中斷糧危機迫在眉睫。而劉繇這邊,被袁術的大軍團團圍困,處境同樣艱難。
豫章郡城中,劉繇的軍營裏氣氛凝重。士兵們麵黃肌瘦,巡邏的腳步都透著虛弱,營中的糧草所剩無幾,每一粒糧食都顯得無比珍貴。將領們齊聚大帳,往日的意氣風發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愁容。
劉繇在帳中來迴踱步,眉頭緊鎖,滿臉的煩躁與無奈。“這軍糧馬上要耗盡,到底要如何是好?”他忍不住發著牢騷,聲音裏滿是疲憊與焦慮。
眾將們圍坐一旁,皆是唉聲歎氣,一籌莫展。有人低著頭,沉默不語,仿佛被這缺糧的困境壓得抬不起頭;有人則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可也都是些毫無頭緒的話語,根本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再這麽下去,不用敵軍攻城,咱們自己就先垮了。”一位偏將忍不住開口,話語中滿是擔憂。
營帳內一片死寂,隻有劉繇沉重的腳步聲在迴蕩。大家心裏都清楚,缺糧是當下最致命的難題,可誰也拿不出有效的對策。劉繇停下腳步,望向帳外,眼神中滿是迷茫與無助,他深知,這場危機若不能盡快解決,等待他們的,很可能是一場滅頂之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