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故宮倉庫
楊明實錄:從穿越八十年代開始 作者:愛吃油豆腐燉肉的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明隔著窗子往屋裏看,黑乎乎一大堆破椅爛桌,也看不出什麽來。
從院子地上撿起一根散落的木頭,仔細看看,像是紅木桌子腿,他心裏有了計較。
熱的難受,他也不看了,到樹下聽朱家溍他們聊天。
“估計明年就成,院長申請遞上去了,聽說票價賣五毛一張,好家夥,要是一天進來兩萬人,就是一萬元啊,一個月下來……”
楊明知道兩人說的是博物院開放賣票的事。
現今各單位都各顯神通賺錢創收,像博物院這樣牛叉單位,開開門,放幾個人進來參觀,收入絕對靠譜。
朱家溍和老於聊了半天,才打住問楊明:“怎麽樣?有看上的沒?”
楊明說道:“隻要賣,我全要了”。
旁邊老於聽的一愣一愣的,全要這些破爛做什麽?他內心腹誹楊明是個傻瓜。
老於隻是博物院普通工作人員,比不了朱家溍這樣的專家,他眼裏的破爛,在專家眼裏可能是無價之寶。
朱家溍轉頭看老於,老於舔舔舌頭“院長讓我做主處理,我也不知道賣多少錢合適,要不看著給點?”
朱家溍:“你就說個數,他一個小孩子哪知道多少錢合適。”
老於想了半天“要說多少錢合適?我看就按燒柴價格算吧!以前燒柴火,我買過是十斤一分,這裏全部下來恐怕好些噸,多少錢呢?”
楊明心裏快要笑死了,朱家溍也是嘴唇顫抖,強忍著不吭聲。
算了半天,老於滿頭大汗抬頭衝朱家溍說道:“老朱啊,我……我特麽算不出來呀,你就說個數吧,給點就行。”
朱家溍哈哈大笑,指指楊明,意思讓他說。
楊明大著膽子說道:“要不……八百?您覺得怎麽樣?”
“八百……真的假的?老朱啊,這可是他說的,你不能怪我,我可沒想著坑他,價格是他自己說的。”老於神情嚴肅給朱家溍說道。
朱家溍表情複雜地看看楊明,轉頭衝老於道:“就這麽得了,這孩子沒經驗,賠了活該他,八百就八百吧!”
朱家溍給老於說楊明是收購站的,是來收破爛完成任務的。
這點老於信,現今物資迴收站沒什麽外勤幹了,坐地收,又收不到什麽東西,出來聯係廢舊物資是常事兒。
老於是個實誠人,琢磨琢磨覺得楊明可能吃虧了,主動提出:“小夥兒,隔壁還有個庫房,裏麵盡是亂七八糟物品,歸置歸置估計也能有一卡車破爛,你要不?”
“要,多少都要。”楊明磕巴都沒打,立刻表態願意要。好家夥,這裏可是故宮啊!破爛以後都可能是寶貝。
朱家溍皺皺眉頭,衝老於嘟囔:“你這老家夥,是不是看我侄兒老實,那庫房裏都是挑剩下的破碗爛盞,好東西幾乎沒有,你也好意思。”
老於一聽急了:“老朱,你可錯怪我了,那庫房裏東西兩百都給他,我是怕他吃虧才提出來的。”
朱家溍聽了老於的話,扭頭衝楊明道:“你覺得咋樣?”
楊明點點頭:“我先訂下,交點押金,等聯係好車就過來拉。”
朱家溍點頭讓楊明先走,他要去趟辦公室處理點事情。
楊明剛要離開,胖乎乎的王世襄氣喘籲籲跑過來說道“總算趕上了。老朱,陳女士迴信了,後天早上去看貨,到時候你需要去現場介紹一下情況。”
朱家溍看看楊明。楊明趕緊說道:“後天沒問題。”
事情說完,楊明騎車離開了,迴去路上感歎這年代故宮好東西自己還能分杯羹。
到家簡單衝洗了一下,楊明躺到床上閉眼靜靜沉思。
要是那兩根木料能賣個好價錢,就要開始規劃蓋房了。現今家中隻有不到一萬塊錢,就是想蓋房也蓋不起。
至於手中那幾千美金,他不打算出手,他想存起來以後給老爸從國外置辦一副合適的假肢迴來。
到了約定時間,楊明一大早起來就尋思過去等著。走出門時問老爸去不去?
楊建軍搖搖頭:“我就不過去了,等事情結束把你朱伯伯帶迴來吃飯,我待會兒去買點新鮮肉菜準備著。”
楊明到榮寶齋附近早點攤上,買了兩根油條啃著去等候朱家溍他們。
昨天下大雨,導致院子裏積水嚴重。楊明四處觀察觀察,院子裏泥濘的無處下腳。
沒辦法他隻好又迴到家裏,拿上鐵鍬,迴來取地勢高些的幹淨土,大致墊了墊,起碼能讓人踩著走路。
守時是商人最起碼操守,陳女士以後能成為女首富誠信絕對是她的一個美德。
約定八點半,八點二十,一輛小轎車就停在了路邊。
陳女士打開車門下了車。此時她正是成熟女人最美的時光,穿著得體,優雅大方。任是誰見到她也不會想到她以後會成為一個老態龍鍾肥胖老婦人。
今天是星期天,朱家溍和王世襄聯袂而來。見陳女士站在門口路邊含笑看著他們,朱家溍停下自行車點頭問好。
王世襄和她是老熟人,平時經常有來往,見了麵隻是點點頭。
朱家溍領頭進院後,就見楊明正拿著鐵鍬彎腰幹活。
“伯伯,小心一點,這院子一下雨就積水,我剛墊了墊,撿幹地方下腳。”楊明停下來提醒他們。
陳女士見是楊明,驚訝道:“怎麽又是你?這次主家是誰?”
楊明尷尬一笑,望著朱家溍不言語。
朱家溍嗬嗬兩聲:“後來又遇到他,交談後才知道原來故人之子,他家和我家是世交,祖輩幾代人交情,後來失聯了近三十年。”
簡單幾句話讓陳女士唏噓不已,連連感歎。
王世襄看看她道:“泰誠老號楊家,你肯定聽說過。”
陳女士一愣:“知道,知道,後來聽說楊老先生為保護老號還把兒女名字改了,這當時知道的人很多。”
王世襄歎息一聲:“當時改名字的何止楊家,你不也把名字改了……”
陳女士也是一聲長歎:“世事蒼茫,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
朱家溍迴頭衝她倆道:“往事不提了,今天主要是來撿漏的,我們趕緊去看看東西如何吧!”
陳女士哈哈大笑道:“有你在,這個漏我恐怕是撿不成咾。”
楊明一直陪著笑容聽幾人閑話,他也問過老爸後來為啥改名字?
楊建軍歎息良久,搖搖頭不肯說,想來是和當時大環境有關。
朱家溍看過木料,這次負責給陳女士講解典故。王世襄隨身還帶了本冊子,不停對照冊子內容俯身仔細觀看。
楊明不知道陳女士是如何發家的,就知道她偏愛名貴木材,後來還開了個紫檀博物館名揚全球。
聽完朱家溍介紹,陳女士問價值多少?
朱家溍看看楊明,衝陳女士道:“價錢你和主家談。”
楊明撓撓頭,略顯羞澀看著陳女士:“您是行家,您覺得多少合適,說個數就行。”
有朱家溍和王世襄做中人,陳女士很爽快道:“一口價,兩根八萬。”
這個價格在以後肯定是吃虧的,但現在對木料行情來說絕對算是高價了。
楊明暗自吸口氣:“十萬,每根木料五萬。”
陳女士搖搖頭:“貴了,這料是不錯,但要不是有貢品名頭,兩根最多值五萬”
楊明又堅持爭取了一番,最後陳女士出九萬成交。也就是說,貢品這兩個字多賣了四萬塊錢。
陳女士離開去取錢,聯係人運輸。楊明三人在院子裏等待。
王世襄看到角落那兩塊石碑來了興趣,蹲地上仔細觀看。
“天呐!老朱快過來……”王世襄嚷嚷道。
從院子地上撿起一根散落的木頭,仔細看看,像是紅木桌子腿,他心裏有了計較。
熱的難受,他也不看了,到樹下聽朱家溍他們聊天。
“估計明年就成,院長申請遞上去了,聽說票價賣五毛一張,好家夥,要是一天進來兩萬人,就是一萬元啊,一個月下來……”
楊明知道兩人說的是博物院開放賣票的事。
現今各單位都各顯神通賺錢創收,像博物院這樣牛叉單位,開開門,放幾個人進來參觀,收入絕對靠譜。
朱家溍和老於聊了半天,才打住問楊明:“怎麽樣?有看上的沒?”
楊明說道:“隻要賣,我全要了”。
旁邊老於聽的一愣一愣的,全要這些破爛做什麽?他內心腹誹楊明是個傻瓜。
老於隻是博物院普通工作人員,比不了朱家溍這樣的專家,他眼裏的破爛,在專家眼裏可能是無價之寶。
朱家溍轉頭看老於,老於舔舔舌頭“院長讓我做主處理,我也不知道賣多少錢合適,要不看著給點?”
朱家溍:“你就說個數,他一個小孩子哪知道多少錢合適。”
老於想了半天“要說多少錢合適?我看就按燒柴價格算吧!以前燒柴火,我買過是十斤一分,這裏全部下來恐怕好些噸,多少錢呢?”
楊明心裏快要笑死了,朱家溍也是嘴唇顫抖,強忍著不吭聲。
算了半天,老於滿頭大汗抬頭衝朱家溍說道:“老朱啊,我……我特麽算不出來呀,你就說個數吧,給點就行。”
朱家溍哈哈大笑,指指楊明,意思讓他說。
楊明大著膽子說道:“要不……八百?您覺得怎麽樣?”
“八百……真的假的?老朱啊,這可是他說的,你不能怪我,我可沒想著坑他,價格是他自己說的。”老於神情嚴肅給朱家溍說道。
朱家溍表情複雜地看看楊明,轉頭衝老於道:“就這麽得了,這孩子沒經驗,賠了活該他,八百就八百吧!”
朱家溍給老於說楊明是收購站的,是來收破爛完成任務的。
這點老於信,現今物資迴收站沒什麽外勤幹了,坐地收,又收不到什麽東西,出來聯係廢舊物資是常事兒。
老於是個實誠人,琢磨琢磨覺得楊明可能吃虧了,主動提出:“小夥兒,隔壁還有個庫房,裏麵盡是亂七八糟物品,歸置歸置估計也能有一卡車破爛,你要不?”
“要,多少都要。”楊明磕巴都沒打,立刻表態願意要。好家夥,這裏可是故宮啊!破爛以後都可能是寶貝。
朱家溍皺皺眉頭,衝老於嘟囔:“你這老家夥,是不是看我侄兒老實,那庫房裏都是挑剩下的破碗爛盞,好東西幾乎沒有,你也好意思。”
老於一聽急了:“老朱,你可錯怪我了,那庫房裏東西兩百都給他,我是怕他吃虧才提出來的。”
朱家溍聽了老於的話,扭頭衝楊明道:“你覺得咋樣?”
楊明點點頭:“我先訂下,交點押金,等聯係好車就過來拉。”
朱家溍點頭讓楊明先走,他要去趟辦公室處理點事情。
楊明剛要離開,胖乎乎的王世襄氣喘籲籲跑過來說道“總算趕上了。老朱,陳女士迴信了,後天早上去看貨,到時候你需要去現場介紹一下情況。”
朱家溍看看楊明。楊明趕緊說道:“後天沒問題。”
事情說完,楊明騎車離開了,迴去路上感歎這年代故宮好東西自己還能分杯羹。
到家簡單衝洗了一下,楊明躺到床上閉眼靜靜沉思。
要是那兩根木料能賣個好價錢,就要開始規劃蓋房了。現今家中隻有不到一萬塊錢,就是想蓋房也蓋不起。
至於手中那幾千美金,他不打算出手,他想存起來以後給老爸從國外置辦一副合適的假肢迴來。
到了約定時間,楊明一大早起來就尋思過去等著。走出門時問老爸去不去?
楊建軍搖搖頭:“我就不過去了,等事情結束把你朱伯伯帶迴來吃飯,我待會兒去買點新鮮肉菜準備著。”
楊明到榮寶齋附近早點攤上,買了兩根油條啃著去等候朱家溍他們。
昨天下大雨,導致院子裏積水嚴重。楊明四處觀察觀察,院子裏泥濘的無處下腳。
沒辦法他隻好又迴到家裏,拿上鐵鍬,迴來取地勢高些的幹淨土,大致墊了墊,起碼能讓人踩著走路。
守時是商人最起碼操守,陳女士以後能成為女首富誠信絕對是她的一個美德。
約定八點半,八點二十,一輛小轎車就停在了路邊。
陳女士打開車門下了車。此時她正是成熟女人最美的時光,穿著得體,優雅大方。任是誰見到她也不會想到她以後會成為一個老態龍鍾肥胖老婦人。
今天是星期天,朱家溍和王世襄聯袂而來。見陳女士站在門口路邊含笑看著他們,朱家溍停下自行車點頭問好。
王世襄和她是老熟人,平時經常有來往,見了麵隻是點點頭。
朱家溍領頭進院後,就見楊明正拿著鐵鍬彎腰幹活。
“伯伯,小心一點,這院子一下雨就積水,我剛墊了墊,撿幹地方下腳。”楊明停下來提醒他們。
陳女士見是楊明,驚訝道:“怎麽又是你?這次主家是誰?”
楊明尷尬一笑,望著朱家溍不言語。
朱家溍嗬嗬兩聲:“後來又遇到他,交談後才知道原來故人之子,他家和我家是世交,祖輩幾代人交情,後來失聯了近三十年。”
簡單幾句話讓陳女士唏噓不已,連連感歎。
王世襄看看她道:“泰誠老號楊家,你肯定聽說過。”
陳女士一愣:“知道,知道,後來聽說楊老先生為保護老號還把兒女名字改了,這當時知道的人很多。”
王世襄歎息一聲:“當時改名字的何止楊家,你不也把名字改了……”
陳女士也是一聲長歎:“世事蒼茫,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
朱家溍迴頭衝她倆道:“往事不提了,今天主要是來撿漏的,我們趕緊去看看東西如何吧!”
陳女士哈哈大笑道:“有你在,這個漏我恐怕是撿不成咾。”
楊明一直陪著笑容聽幾人閑話,他也問過老爸後來為啥改名字?
楊建軍歎息良久,搖搖頭不肯說,想來是和當時大環境有關。
朱家溍看過木料,這次負責給陳女士講解典故。王世襄隨身還帶了本冊子,不停對照冊子內容俯身仔細觀看。
楊明不知道陳女士是如何發家的,就知道她偏愛名貴木材,後來還開了個紫檀博物館名揚全球。
聽完朱家溍介紹,陳女士問價值多少?
朱家溍看看楊明,衝陳女士道:“價錢你和主家談。”
楊明撓撓頭,略顯羞澀看著陳女士:“您是行家,您覺得多少合適,說個數就行。”
有朱家溍和王世襄做中人,陳女士很爽快道:“一口價,兩根八萬。”
這個價格在以後肯定是吃虧的,但現在對木料行情來說絕對算是高價了。
楊明暗自吸口氣:“十萬,每根木料五萬。”
陳女士搖搖頭:“貴了,這料是不錯,但要不是有貢品名頭,兩根最多值五萬”
楊明又堅持爭取了一番,最後陳女士出九萬成交。也就是說,貢品這兩個字多賣了四萬塊錢。
陳女士離開去取錢,聯係人運輸。楊明三人在院子裏等待。
王世襄看到角落那兩塊石碑來了興趣,蹲地上仔細觀看。
“天呐!老朱快過來……”王世襄嚷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