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一次收貨
楊明實錄:從穿越八十年代開始 作者:愛吃油豆腐燉肉的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明不知道孫遙征在打他主意,他正想著尋人整修那兩處閑宅,修繕出幾個私密儲藏間來存放東西。
今天楊建軍一早就過來守鋪子,楊明起來後,見到廚房案板上有豆漿油條,就知道老爸已經來了。
匆匆吃過早點,到店發現田紅梅也在,老爸正和她一起泡茶閑聊。
見到楊明進來,田紅梅樂嗬嗬道:“好了,不和你爭辯了。石頭來了,讓石頭說說,看咱們倆誰說的對。”
楊明疑惑看看她:“嬸子說的什麽呀?我怎麽聽的迷糊?”
楊建軍微微一笑:“你田嬸兒問,整天聽匣子裏宣傳改革開放,這改革開放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我就說是政府不管做生意了,好些事情都放開了,她說不能,那不亂套了。
楊明坐下來,自己倒了杯水“咕咕咚咚”喝下去,開口道:“嬸子,這改革開放呀……
怎麽說呢,就是……用大白話說,就是把過去那些被批鬥的資本家再請迴來。”
“啊……那……那不是違背偉人路線了嗎?”田紅梅詫異道。
楊明嗬嗬一笑:“不能這麽說,現今時興說法是:撥亂反正。
咱們國家現今不富裕,需要快速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群眾生活。
但發展經濟是需要錢的,沒錢怎麽發展經濟?
資本家有錢啊,把他們錢請過來,發展我們國家經濟,現今這是正確的政策。
但資本家又不是傻子,我們讓他們過來,他們就會過來。
其實資本家也看中了咱們一樣東西,才會試著過來投資,看看效果怎麽樣的。”
田紅梅聽的迷糊,瞪著一雙嫵媚桃花眼,疑惑問:“咱們國家一窮二白,有什麽東西能讓資本家看上的?”
楊明微微一笑:“人口,我們國家八億人口就是潛在寶藏,資本家就是看中了我們國家龐大人口基數,才垂涎欲滴過來的撒錢的。
您想想,現今國家有八億人口,每人每年一件衣服,就是八億件,一雙鞋子,就要八億雙,這是個多麽大的市場,資本家投資華夏,就是投資華夏未來,他們能不動心嗎?
所以,改革開放就是發展經濟,讓人民多些收入,改善群眾生活。”
楊明這樣一解釋,連楊建軍都有了另一層豁然,田紅梅也眨眨眼表示懂了。
楊明問起兩人這些天可有什麽收獲?
楊建軍歎息一聲:“哪有那麽容易碰到,我帶著你田嬸兒,轉悠了這麽多天,隻碰到兩家賣房的。
椿樹胡同那家進去一看,大雜院不說,產權還不清晰,兄弟姐妹不簽字出售。
雨兒胡同那家倒是處不錯院子,但仔細詢問才知道,沒有證,說是可以補辦,你田嬸兒說那不行,萬一買下,補辦不了,那就抓瞎了。”
楊明聽了無所謂,知道現今沒有中介,買賣雙方買房售房全靠碰,賣房的找好買主不容易,想買房的也很難找到心儀好房子。
田紅梅插話:“故宮邊兒聽說有賣院子的,不過那人說是三進院子,價錢要的不低。”
楊明一聽,來了興趣:“錢多少沒關係,隻要產權清晰就好,您倆隻管去看,覺得不錯就出手拿下。”
楊建軍樂嗬嗬說道:“就是過來和你說一聲,隻要你不嫌貴,我倆這就去看看。”
楊建軍帶著田紅梅走了,楊明心裏嘀咕:“隻要是故宮邊兒上四合院,無論大小,買下隻賺不虧,後世很多地方四合院拆了,但故宮周邊四合院可沒見有拆掉的。”
十點多鍾,店裏來一位花甲之年老者,進來就問楊明:“收畫軸嗎?”
楊明抬頭看看老者,點頭:“收,您拿的是何人寶物?”
老者麵容清瘦,有文人儒雅隨和之風,自己走到櫃台邊,把兩幅畫軸輕輕放櫃台上:“都是仿品,嚴謹說是古仿。
清王翬仿唐寅一幅,仿戴進一幅,您請看。”
楊明是頭次店裏碰到賣畫的,心裏很期待碰到好東西。
小心打開畫卷仔細看,首先是一幅王翬仿唐寅紙本設色茅屋蒲團圖,圖繪江南初秋人士蒲團之上晨讀情景。
畫麵中,近處屋前流水潺潺,一士人抱膝坐在蒲團之上,遠處山巒起伏,晨霧飛動,有一種初秋幽靜之美。
整幅畫麵設色淡雅滋潤,人物情態生動,有唐寅作品中的婉麗高華,豐瞻清勁風格。這是件非常出色的舊仿,高仿。
第二幅同樣出色,是仿明代畫家戴進絹本設色春遊晚歸圖。畫中,暮色蒼茫,鄉間小道行人匆匆,近處桃花盛開,樹木綠葉如蓋。
一士人緊叩庭院大門,院內一人挑燈而來。遠處群山翠綠,半山腰夜色籠罩。
近處內容豐富,描繪細致,有馬遠,夏圭風格。
楊明仔細看完,抬頭喃喃細語:“真不錯,老先生,您……打算多少錢出手?”
老者微微一笑:“您覺得好,就出個收購價,我要是覺得可以,咱們就成交如何?”
楊明低頭心裏琢磨琢磨,緩緩說道:“按王翬作品價格來說,您這兩幅值一千多塊錢,但……這是他仿別人作品,價格應該略微低些,兩幅畫我給您出一千二怎麽樣?”
老者嗬嗬一笑:“小夥子厚道,我跑了六七家店鋪,您是出價最高的,既然您有誠意,我也不彎彎繞了,兩幅一千五百塊錢,您考慮一下?”
這個價格現今不算低,但楊明知道以後名人書畫價格有多高,微一猶豫,他點頭應了。
交割完畢,老者戀戀不舍看看櫃台上兩幅畫,歎息一聲,扭頭走了。
楊明收起畫卷,感歎時代美好,再過幾年,想如此便宜收貨,難如登天。
中午時分,楊建軍一個人過來,楊明問田紅梅去哪兒了?楊建軍說她迴去做飯去了。
楊明知道老爸過來肯定是有眉目了,果然,楊建軍說:”上午看了那家宅子,院子不小,可惜太過破爛。
房屋歪歪扭扭住不了人不說,關鍵是……要價太高,張口十二萬,我迴來和你商量一下,你是怎麽個意思?”
今天楊建軍一早就過來守鋪子,楊明起來後,見到廚房案板上有豆漿油條,就知道老爸已經來了。
匆匆吃過早點,到店發現田紅梅也在,老爸正和她一起泡茶閑聊。
見到楊明進來,田紅梅樂嗬嗬道:“好了,不和你爭辯了。石頭來了,讓石頭說說,看咱們倆誰說的對。”
楊明疑惑看看她:“嬸子說的什麽呀?我怎麽聽的迷糊?”
楊建軍微微一笑:“你田嬸兒問,整天聽匣子裏宣傳改革開放,這改革開放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我就說是政府不管做生意了,好些事情都放開了,她說不能,那不亂套了。
楊明坐下來,自己倒了杯水“咕咕咚咚”喝下去,開口道:“嬸子,這改革開放呀……
怎麽說呢,就是……用大白話說,就是把過去那些被批鬥的資本家再請迴來。”
“啊……那……那不是違背偉人路線了嗎?”田紅梅詫異道。
楊明嗬嗬一笑:“不能這麽說,現今時興說法是:撥亂反正。
咱們國家現今不富裕,需要快速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群眾生活。
但發展經濟是需要錢的,沒錢怎麽發展經濟?
資本家有錢啊,把他們錢請過來,發展我們國家經濟,現今這是正確的政策。
但資本家又不是傻子,我們讓他們過來,他們就會過來。
其實資本家也看中了咱們一樣東西,才會試著過來投資,看看效果怎麽樣的。”
田紅梅聽的迷糊,瞪著一雙嫵媚桃花眼,疑惑問:“咱們國家一窮二白,有什麽東西能讓資本家看上的?”
楊明微微一笑:“人口,我們國家八億人口就是潛在寶藏,資本家就是看中了我們國家龐大人口基數,才垂涎欲滴過來的撒錢的。
您想想,現今國家有八億人口,每人每年一件衣服,就是八億件,一雙鞋子,就要八億雙,這是個多麽大的市場,資本家投資華夏,就是投資華夏未來,他們能不動心嗎?
所以,改革開放就是發展經濟,讓人民多些收入,改善群眾生活。”
楊明這樣一解釋,連楊建軍都有了另一層豁然,田紅梅也眨眨眼表示懂了。
楊明問起兩人這些天可有什麽收獲?
楊建軍歎息一聲:“哪有那麽容易碰到,我帶著你田嬸兒,轉悠了這麽多天,隻碰到兩家賣房的。
椿樹胡同那家進去一看,大雜院不說,產權還不清晰,兄弟姐妹不簽字出售。
雨兒胡同那家倒是處不錯院子,但仔細詢問才知道,沒有證,說是可以補辦,你田嬸兒說那不行,萬一買下,補辦不了,那就抓瞎了。”
楊明聽了無所謂,知道現今沒有中介,買賣雙方買房售房全靠碰,賣房的找好買主不容易,想買房的也很難找到心儀好房子。
田紅梅插話:“故宮邊兒聽說有賣院子的,不過那人說是三進院子,價錢要的不低。”
楊明一聽,來了興趣:“錢多少沒關係,隻要產權清晰就好,您倆隻管去看,覺得不錯就出手拿下。”
楊建軍樂嗬嗬說道:“就是過來和你說一聲,隻要你不嫌貴,我倆這就去看看。”
楊建軍帶著田紅梅走了,楊明心裏嘀咕:“隻要是故宮邊兒上四合院,無論大小,買下隻賺不虧,後世很多地方四合院拆了,但故宮周邊四合院可沒見有拆掉的。”
十點多鍾,店裏來一位花甲之年老者,進來就問楊明:“收畫軸嗎?”
楊明抬頭看看老者,點頭:“收,您拿的是何人寶物?”
老者麵容清瘦,有文人儒雅隨和之風,自己走到櫃台邊,把兩幅畫軸輕輕放櫃台上:“都是仿品,嚴謹說是古仿。
清王翬仿唐寅一幅,仿戴進一幅,您請看。”
楊明是頭次店裏碰到賣畫的,心裏很期待碰到好東西。
小心打開畫卷仔細看,首先是一幅王翬仿唐寅紙本設色茅屋蒲團圖,圖繪江南初秋人士蒲團之上晨讀情景。
畫麵中,近處屋前流水潺潺,一士人抱膝坐在蒲團之上,遠處山巒起伏,晨霧飛動,有一種初秋幽靜之美。
整幅畫麵設色淡雅滋潤,人物情態生動,有唐寅作品中的婉麗高華,豐瞻清勁風格。這是件非常出色的舊仿,高仿。
第二幅同樣出色,是仿明代畫家戴進絹本設色春遊晚歸圖。畫中,暮色蒼茫,鄉間小道行人匆匆,近處桃花盛開,樹木綠葉如蓋。
一士人緊叩庭院大門,院內一人挑燈而來。遠處群山翠綠,半山腰夜色籠罩。
近處內容豐富,描繪細致,有馬遠,夏圭風格。
楊明仔細看完,抬頭喃喃細語:“真不錯,老先生,您……打算多少錢出手?”
老者微微一笑:“您覺得好,就出個收購價,我要是覺得可以,咱們就成交如何?”
楊明低頭心裏琢磨琢磨,緩緩說道:“按王翬作品價格來說,您這兩幅值一千多塊錢,但……這是他仿別人作品,價格應該略微低些,兩幅畫我給您出一千二怎麽樣?”
老者嗬嗬一笑:“小夥子厚道,我跑了六七家店鋪,您是出價最高的,既然您有誠意,我也不彎彎繞了,兩幅一千五百塊錢,您考慮一下?”
這個價格現今不算低,但楊明知道以後名人書畫價格有多高,微一猶豫,他點頭應了。
交割完畢,老者戀戀不舍看看櫃台上兩幅畫,歎息一聲,扭頭走了。
楊明收起畫卷,感歎時代美好,再過幾年,想如此便宜收貨,難如登天。
中午時分,楊建軍一個人過來,楊明問田紅梅去哪兒了?楊建軍說她迴去做飯去了。
楊明知道老爸過來肯定是有眉目了,果然,楊建軍說:”上午看了那家宅子,院子不小,可惜太過破爛。
房屋歪歪扭扭住不了人不說,關鍵是……要價太高,張口十二萬,我迴來和你商量一下,你是怎麽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