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禪椅
楊明實錄:從穿越八十年代開始 作者:愛吃油豆腐燉肉的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明理解劉玉鳳心情,她母親馬上要和老爸成親了,這時候兩人停停活塞運動也好,不能隻為自己舒服,而忽略了她內心的感受。
無聊之下,他開車去找王世襄聊天,也不知道為什麽,心情不好,隻要和王先生聊上一會兒,心情不覺就開朗了。
王世襄在院裏擺弄一件家具,楊明過來蹲下:“王大爺,又收到好物件了?”
王世襄抬頭看看他:“你小子怎麽有空過來,可好長時間沒看見你了,怎麽,學習事情三天熱乎勁兒過去了!”
楊明鬱悶道:“可別說了,朱伯伯事情多,讓我自個兒先琢磨琢磨,等他事情利索了,再過來繼續。”
王世襄手裏沒停,隨口說道:“你朱伯伯不像我,他懂的多,藝多不壓身,但身不由己時候也多,這點其實很討厭。”
楊明起身去廚房燒了開水,自己進屋找茶葉,杯子,泡了壺茶出來。
王世襄拍拍手,接過茶杯:“我這兒沒好茶,就這高碎我也不常喝,不講究這個,習慣了。”
楊明笑笑:“我家,就我爸沒事兒喜歡喝茶,我和您一樣,碰到什麽喝什麽,沒有茶葉,白開水也行。”
看地上這件家具沒腿兒,就一寬大底座。他詫異問王世襄:“大爺,這椅子莫不是……和尚們坐禪用的禪椅?這可罕見,您哪裏淘來的?運氣不錯。”
王世襄嗬嗬一笑:“是禪椅,海澱那邊兒有個專門下鄉淘老宅的朋友,他在一座寺廟裏淘換來的。問了不少人,沒人要,就送我這兒來了。”
“您給講講這東西,聽說過,今兒還頭次見真的。”楊明好奇。
“這物件擱古時候,是專門伺候和尚參禪打坐的禪椅,”王世襄巴拉著椅子“你看這料子,正宗小葉紫檀。”
楊明皺眉:“和尚不都很樸素嗎?怎麽日常用物這麽奢侈?”
王世襄嗬嗬一笑:“這你可想錯了,不光你,很多人都認為僧人是安貧樂道的,應該很窮才對,這說法大多指鄉野小廟那些窮鬼和尚。
有名氣大廟宇,那個不是產業眾多,富得流油。不說外地的了,就京城這些有名寺廟,那建築規模,莫不是莊嚴宏大,富麗堂皇。
很多精美的藝術品,其實都收藏在寺廟裏,和尚有錢。
有錢到什麽程度呢?有些朝代,連皇帝都嫉妒他們。
華夏曆史上,就有一個三武一宗的滅佛事件,說的是四個皇帝,把和尚殺的殺,趕的趕,把和尚們的財物沒收充公,入到國庫裏補貼國用。”
喝口水,看楊明側耳認真傾聽,王世襄繼續:“殺和尚是哪些皇帝呢?
分別是,北魏的太武帝,北周的武帝,唐朝的武宗,還有一位就是後周世宗皇帝。
這四個皇帝滅佛,就是因為他們的國庫收入,還沒有佛家收入多。那怎麽辦?滅了他們,財產充公。
這說明古代佛家有錢,廟裏有錢,廟裏方丈們都是大款。
華夏很多珍藏家具,值錢家具,都是從寺廟出來的。
佛家家具,和普通家具也有不同,就說坐具吧。
坐具,說白了就是伺候屁股的用具,隻要坐著屁股舒服就成。
但和尚們不行,和尚們是盤腿兒打坐,你看這件東西,是不是比普通椅子麵兒大多了。
這件東西,有可能是某個大廟裏方丈,法師打坐用具,所用料子比一般用具好。”
楊明點點頭:“確實,這椅子麵坐兩個人都鬆活,看來是廟裏主持一類人物用品。”
說完家具,楊明說起準備修整宅子做旅館,幾十間屋子所用家具不是小數目,問王世襄這些老舊家具賣不賣?
王世襄抬手就是一腦瓜崩:“臭小子,竟打起我這些東西主意來了。外麵老舊家什多的是,你自己琢磨琢磨在哪裏,弄迴來可比我這些珍貴的多,且數量非常龐大。”
“您給提個醒,我一年輕無知小子,哪裏知道這些,快說說。”楊明眼巴巴看著王世襄。
王世襄歎息一聲:“你呀,這方麵嗅覺不如小馬,你看小馬這一年多,從老宅裏淘了多少好玩意兒。
聽說你盡在鬼市,地攤兒上折騰,那裏有什麽好東西,就是有好玩意兒,人家輕易也不會拿出來。
你要搞明白,自古古玩不落窮人家。曆史上,凡是著名成規模收藏家,要麽是帝王將相,要麽是達官顯貴,還有就是名人士子。
無以裹腹何以藏精,居無定所,無以藏疾,目不識丁,何談文化。
你得從富裕人家後代群裏尋摸,老在南城那堆窮苦百姓窩裏折騰,不會有什麽大收獲的。”
楊明聽了點頭:“東西城我也沒少逛啊?但就是……遇不到好玩意。委托商店倒是有不少寄賣的好東西,可價格也高,買了不劃算。淘老宅我沒熟人帶著,不敢冒然行動。”
王世襄喝口水:“京城現今淘老宅不少,這時候進去不大合適。
出京去尋找,真正巨富大賈,都在外省。
山西,陝西,河南,安徽,山東,可這這些省份去找吧,絕對錯不了。”
楊明仔細想想,豁然開朗。心裏琢磨:“就是啊,常聽人說:山西老摳能聚財。
前些年就是經過運動,那數量龐大古董家什,幸存下來的肯定還有不少,下一步就去山西轉轉看。”
開車迴到店裏,吃飯晚時,楊建軍和田紅梅說起他們婚禮要宴請哪些人?
田紅梅微笑道:“我這頭簡單,孩子他兩個舅舅,一個姨媽,其他那些親屬我不打算說。”
楊明插話:“別,能聯係的都說一聲,我爸這頭基本沒什麽親戚,就指望您這頭來人熱鬧熱鬧了。”
楊建軍頻頻點頭:“石頭說的對,咱們這是正大光明事情,人來的多喜慶。
你晚上合計合計人數,咱辦場熱鬧喜事,隻要來,咱都迴禮,一份十塊錢紅包,人人有份。”
田紅梅一聽,喜上心頭,歪頭笑眯眯看著楊建軍:“是不是太破費了,居家過日子,還是要精打細算,省著點好。”
無聊之下,他開車去找王世襄聊天,也不知道為什麽,心情不好,隻要和王先生聊上一會兒,心情不覺就開朗了。
王世襄在院裏擺弄一件家具,楊明過來蹲下:“王大爺,又收到好物件了?”
王世襄抬頭看看他:“你小子怎麽有空過來,可好長時間沒看見你了,怎麽,學習事情三天熱乎勁兒過去了!”
楊明鬱悶道:“可別說了,朱伯伯事情多,讓我自個兒先琢磨琢磨,等他事情利索了,再過來繼續。”
王世襄手裏沒停,隨口說道:“你朱伯伯不像我,他懂的多,藝多不壓身,但身不由己時候也多,這點其實很討厭。”
楊明起身去廚房燒了開水,自己進屋找茶葉,杯子,泡了壺茶出來。
王世襄拍拍手,接過茶杯:“我這兒沒好茶,就這高碎我也不常喝,不講究這個,習慣了。”
楊明笑笑:“我家,就我爸沒事兒喜歡喝茶,我和您一樣,碰到什麽喝什麽,沒有茶葉,白開水也行。”
看地上這件家具沒腿兒,就一寬大底座。他詫異問王世襄:“大爺,這椅子莫不是……和尚們坐禪用的禪椅?這可罕見,您哪裏淘來的?運氣不錯。”
王世襄嗬嗬一笑:“是禪椅,海澱那邊兒有個專門下鄉淘老宅的朋友,他在一座寺廟裏淘換來的。問了不少人,沒人要,就送我這兒來了。”
“您給講講這東西,聽說過,今兒還頭次見真的。”楊明好奇。
“這物件擱古時候,是專門伺候和尚參禪打坐的禪椅,”王世襄巴拉著椅子“你看這料子,正宗小葉紫檀。”
楊明皺眉:“和尚不都很樸素嗎?怎麽日常用物這麽奢侈?”
王世襄嗬嗬一笑:“這你可想錯了,不光你,很多人都認為僧人是安貧樂道的,應該很窮才對,這說法大多指鄉野小廟那些窮鬼和尚。
有名氣大廟宇,那個不是產業眾多,富得流油。不說外地的了,就京城這些有名寺廟,那建築規模,莫不是莊嚴宏大,富麗堂皇。
很多精美的藝術品,其實都收藏在寺廟裏,和尚有錢。
有錢到什麽程度呢?有些朝代,連皇帝都嫉妒他們。
華夏曆史上,就有一個三武一宗的滅佛事件,說的是四個皇帝,把和尚殺的殺,趕的趕,把和尚們的財物沒收充公,入到國庫裏補貼國用。”
喝口水,看楊明側耳認真傾聽,王世襄繼續:“殺和尚是哪些皇帝呢?
分別是,北魏的太武帝,北周的武帝,唐朝的武宗,還有一位就是後周世宗皇帝。
這四個皇帝滅佛,就是因為他們的國庫收入,還沒有佛家收入多。那怎麽辦?滅了他們,財產充公。
這說明古代佛家有錢,廟裏有錢,廟裏方丈們都是大款。
華夏很多珍藏家具,值錢家具,都是從寺廟出來的。
佛家家具,和普通家具也有不同,就說坐具吧。
坐具,說白了就是伺候屁股的用具,隻要坐著屁股舒服就成。
但和尚們不行,和尚們是盤腿兒打坐,你看這件東西,是不是比普通椅子麵兒大多了。
這件東西,有可能是某個大廟裏方丈,法師打坐用具,所用料子比一般用具好。”
楊明點點頭:“確實,這椅子麵坐兩個人都鬆活,看來是廟裏主持一類人物用品。”
說完家具,楊明說起準備修整宅子做旅館,幾十間屋子所用家具不是小數目,問王世襄這些老舊家具賣不賣?
王世襄抬手就是一腦瓜崩:“臭小子,竟打起我這些東西主意來了。外麵老舊家什多的是,你自己琢磨琢磨在哪裏,弄迴來可比我這些珍貴的多,且數量非常龐大。”
“您給提個醒,我一年輕無知小子,哪裏知道這些,快說說。”楊明眼巴巴看著王世襄。
王世襄歎息一聲:“你呀,這方麵嗅覺不如小馬,你看小馬這一年多,從老宅裏淘了多少好玩意兒。
聽說你盡在鬼市,地攤兒上折騰,那裏有什麽好東西,就是有好玩意兒,人家輕易也不會拿出來。
你要搞明白,自古古玩不落窮人家。曆史上,凡是著名成規模收藏家,要麽是帝王將相,要麽是達官顯貴,還有就是名人士子。
無以裹腹何以藏精,居無定所,無以藏疾,目不識丁,何談文化。
你得從富裕人家後代群裏尋摸,老在南城那堆窮苦百姓窩裏折騰,不會有什麽大收獲的。”
楊明聽了點頭:“東西城我也沒少逛啊?但就是……遇不到好玩意。委托商店倒是有不少寄賣的好東西,可價格也高,買了不劃算。淘老宅我沒熟人帶著,不敢冒然行動。”
王世襄喝口水:“京城現今淘老宅不少,這時候進去不大合適。
出京去尋找,真正巨富大賈,都在外省。
山西,陝西,河南,安徽,山東,可這這些省份去找吧,絕對錯不了。”
楊明仔細想想,豁然開朗。心裏琢磨:“就是啊,常聽人說:山西老摳能聚財。
前些年就是經過運動,那數量龐大古董家什,幸存下來的肯定還有不少,下一步就去山西轉轉看。”
開車迴到店裏,吃飯晚時,楊建軍和田紅梅說起他們婚禮要宴請哪些人?
田紅梅微笑道:“我這頭簡單,孩子他兩個舅舅,一個姨媽,其他那些親屬我不打算說。”
楊明插話:“別,能聯係的都說一聲,我爸這頭基本沒什麽親戚,就指望您這頭來人熱鬧熱鬧了。”
楊建軍頻頻點頭:“石頭說的對,咱們這是正大光明事情,人來的多喜慶。
你晚上合計合計人數,咱辦場熱鬧喜事,隻要來,咱都迴禮,一份十塊錢紅包,人人有份。”
田紅梅一聽,喜上心頭,歪頭笑眯眯看著楊建軍:“是不是太破費了,居家過日子,還是要精打細算,省著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