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黃蟲
楊明實錄:從穿越八十年代開始 作者:愛吃油豆腐燉肉的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玉鳳嗬嗬一笑:“有錢真是好啊,你這口氣大的讓人無語。想想前幾年那日子,讓人不堪迴首。”
楊明盯著她舔舔舌頭:“今晚……過年呢!”
劉玉鳳歎息一聲:“給我去兌點兒熱水,清洗一下,你也洗洗。”
楊明一聽,連聲答應,顛兒顛兒出去忙活去了。
清晨,劉玉鳳先醒過來,側頭看看熟睡如嬰兒般楊明,心裏打定主意:這是最後一次,再不能這樣下去,繼續下去會害了他的。
印刷廠還有留守工人,劉玉鳳要去廠裏和他們一起過年。
楊明送她路上,劉玉鳳說起津門客戶能搞來麵包車一事兒,她想買兩輛,沒車實在不方便。
楊明知道劉玉鳳說的是後來滿大街亂竄的”黃蟲”麵包車。隻是現今剛定型生產,普通人到手價格高的離譜。
本來出廠價不到三萬元,可沒關係根本買不到,除非出高價從倒爺手裏買,倒爺一輛要五萬多。這價格要葉歡出手,可以買一輛滬城生產的日他呐了。
可葉歡那邊遲遲沒消息,楊明也無奈,想想沒車確實不方便,就問她:“多少錢能買到?”
劉玉鳳看看他:“客戶說賣車的是他朋友,四萬五能搞來,但人家說要一次買五輛,才好意思去找人批條。”
“操,批條還有門檻呀!出廠價才兩萬八,他們隻是批個條子,每輛就賺一萬七,太黑了。”楊明憤憤不平。
“那還要嗎?客戶還等我迴信兒呢。”
楊明尋思一下:“要,三輛吧,五輛現今買迴來浪費,廠裏留兩輛,另外一輛錢從我分紅裏扣除。”
“行,那我到廠裏就給人迴話。你別說,王塑文集賣沒了,全部出完了,真是意外,他那作品神神叨叨滿篇市井俗語,竟然那麽多人喜歡看。”
劉玉鳳是個偏正統文藝青年,看不上王塑大白話方言文,但架不住人民群眾喜歡看,年前庫存一百萬本,一次性被書商拿完了。
現今留廠裏工人開雙份工資,加班加點印刷,爭取年後把另外兩百萬本訂單印出來。
“石頭,我有點兒害怕,這錢賺的太輕鬆了,跟印錢差不多。你說……不會出什麽事兒吧?”劉玉鳳一年就賺了差不多兩百萬,心裏惶恐不安。
楊明笑笑:“放心,咱一不偷二不搶,做的是合理合法生意,賺的是光明正大收益,誰能說出個不是來。
印刷行業還能紅火兩年,一年後,有人出價合理,就把六裏橋廠子出手吧,這個廠是咱們連地皮一起買下的,留一個就成。”
劉玉鳳點點頭:“聽你的,六裏橋倒是有人問過,我沒搭理人家,你這麽一說……多少錢出手合適?”
楊明看看她:“你拿主意,多少固定資產你心裏清楚,讓買家先出價,你好把握能賣個好價錢。”
返迴途中,楊明順路拐柳蔭街自家老宅前,看到大門緊閉,也不知道那人是個什麽意思,要是他搬走,要趕快想法子弄迴來。
知道王塑不樂意和父母住,楊明從車裏拿了兩瓶酒,提著去尋王塑。
大過年的,王塑獨自在家趴桌子上奮筆疾書。楊明到來,讓他暫時停下筆來活動活動身子。
王塑眯眼歪頭抽煙:“正好你來了,還想著給你打電話呢。
我一哥們兒說,他家裏有幅祖傳老畫兒,想出手。
他和老馬不對付,我尋思你有興趣去看看。”
楊明現在對收貨興趣不大,家裏貨物堆積如山,什麽樣寶貝沒有,古畫更是不在話下。
楊建軍光是尋人重裱,就整天嘟囔:這一大堆,要到什麽時候才能裱糊完。
但王塑既然說了,他還是點點頭:“行,什麽時候聯係好了我過來,知道是誰的畫嗎?”
王塑搖搖頭:“不知道,既然你有興趣,我得給你交個底。
哥們兒他爸是冀省副頭頭,他嘴裏說家傳你就當他放屁,他家十八代赤貧,能有個祖傳夜壺就了不得了。
老馬就見不得他小人得誌樣,心裏看不起他,我給老馬提過,他直接說手裏沒錢,讓問問你有沒有興趣。
按他平時做派,價格不會低,我估計……是禮品,價值他應該心裏清楚。”
楊明微微一笑:,“知道了,隻要貨好,價格不是問題,但有一條,交易時最好沒閑人在場。”
王塑點點頭:“我把他叫這裏,你到時直接帶足現金,估計沒毛病。
他最大毛病就是喜歡玩女明星,人雖然猥瑣些,但說話還是算話的。”
楊明詫異問:“女明星?那可是很費錢的,他哪裏上班?”
“電影廠,近水樓台,別人可能要花錢,他管著項目,基本算是免費。”王塑一副羨慕嫉妒模樣。
楊明釋然了,後世娛樂圈汙濁不堪,其實現今年代娛樂行業同樣混亂,隻是資訊不發達,平常人不知道罷了。
楊明心裏突然覺得辦份娛樂刊物也不錯,專門報道明星八卦,銷量肯定不會錯,迴頭和莊佳慧商量一下,看她意思再決定。
正想著莊佳慧,王塑就提起她來了:“她瘋了嗎?竟打算把所有能入眼作品全拿下,我這兒沒完結小說她都給了定金。你就任她胡鬧,不管管?”
楊明微微一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選擇相信她,我何必庸人自擾插手過問呢!”
王塑伸出大拇指:“你牛,你知道她現在有個外號嗎?叫散財童女,文學圈兒裏名號豎起來了。
雜誌社最多出一兩百作品,她出價五千買斷,但凡有點兒名氣作家,都舉雙手歡迎她到訪。”
楊明嗬嗬一笑:“有魄力,看來你介紹的人不錯,很靠譜。必須要感謝你,家裏有什麽?我給你做兩個菜,中午咱倆整點兒。”
“得了吧,你炒菜我又不是沒吃過,打死賣鹽的,口太重,還是我來吧!”王塑起身去廚房開始忙活。
大年初一楊明不想在家吃飯,他知道劉玉貴和對象在,不想打擾他們商議年後結婚事宜,有意躲出來了。
楊明盯著她舔舔舌頭:“今晚……過年呢!”
劉玉鳳歎息一聲:“給我去兌點兒熱水,清洗一下,你也洗洗。”
楊明一聽,連聲答應,顛兒顛兒出去忙活去了。
清晨,劉玉鳳先醒過來,側頭看看熟睡如嬰兒般楊明,心裏打定主意:這是最後一次,再不能這樣下去,繼續下去會害了他的。
印刷廠還有留守工人,劉玉鳳要去廠裏和他們一起過年。
楊明送她路上,劉玉鳳說起津門客戶能搞來麵包車一事兒,她想買兩輛,沒車實在不方便。
楊明知道劉玉鳳說的是後來滿大街亂竄的”黃蟲”麵包車。隻是現今剛定型生產,普通人到手價格高的離譜。
本來出廠價不到三萬元,可沒關係根本買不到,除非出高價從倒爺手裏買,倒爺一輛要五萬多。這價格要葉歡出手,可以買一輛滬城生產的日他呐了。
可葉歡那邊遲遲沒消息,楊明也無奈,想想沒車確實不方便,就問她:“多少錢能買到?”
劉玉鳳看看他:“客戶說賣車的是他朋友,四萬五能搞來,但人家說要一次買五輛,才好意思去找人批條。”
“操,批條還有門檻呀!出廠價才兩萬八,他們隻是批個條子,每輛就賺一萬七,太黑了。”楊明憤憤不平。
“那還要嗎?客戶還等我迴信兒呢。”
楊明尋思一下:“要,三輛吧,五輛現今買迴來浪費,廠裏留兩輛,另外一輛錢從我分紅裏扣除。”
“行,那我到廠裏就給人迴話。你別說,王塑文集賣沒了,全部出完了,真是意外,他那作品神神叨叨滿篇市井俗語,竟然那麽多人喜歡看。”
劉玉鳳是個偏正統文藝青年,看不上王塑大白話方言文,但架不住人民群眾喜歡看,年前庫存一百萬本,一次性被書商拿完了。
現今留廠裏工人開雙份工資,加班加點印刷,爭取年後把另外兩百萬本訂單印出來。
“石頭,我有點兒害怕,這錢賺的太輕鬆了,跟印錢差不多。你說……不會出什麽事兒吧?”劉玉鳳一年就賺了差不多兩百萬,心裏惶恐不安。
楊明笑笑:“放心,咱一不偷二不搶,做的是合理合法生意,賺的是光明正大收益,誰能說出個不是來。
印刷行業還能紅火兩年,一年後,有人出價合理,就把六裏橋廠子出手吧,這個廠是咱們連地皮一起買下的,留一個就成。”
劉玉鳳點點頭:“聽你的,六裏橋倒是有人問過,我沒搭理人家,你這麽一說……多少錢出手合適?”
楊明看看她:“你拿主意,多少固定資產你心裏清楚,讓買家先出價,你好把握能賣個好價錢。”
返迴途中,楊明順路拐柳蔭街自家老宅前,看到大門緊閉,也不知道那人是個什麽意思,要是他搬走,要趕快想法子弄迴來。
知道王塑不樂意和父母住,楊明從車裏拿了兩瓶酒,提著去尋王塑。
大過年的,王塑獨自在家趴桌子上奮筆疾書。楊明到來,讓他暫時停下筆來活動活動身子。
王塑眯眼歪頭抽煙:“正好你來了,還想著給你打電話呢。
我一哥們兒說,他家裏有幅祖傳老畫兒,想出手。
他和老馬不對付,我尋思你有興趣去看看。”
楊明現在對收貨興趣不大,家裏貨物堆積如山,什麽樣寶貝沒有,古畫更是不在話下。
楊建軍光是尋人重裱,就整天嘟囔:這一大堆,要到什麽時候才能裱糊完。
但王塑既然說了,他還是點點頭:“行,什麽時候聯係好了我過來,知道是誰的畫嗎?”
王塑搖搖頭:“不知道,既然你有興趣,我得給你交個底。
哥們兒他爸是冀省副頭頭,他嘴裏說家傳你就當他放屁,他家十八代赤貧,能有個祖傳夜壺就了不得了。
老馬就見不得他小人得誌樣,心裏看不起他,我給老馬提過,他直接說手裏沒錢,讓問問你有沒有興趣。
按他平時做派,價格不會低,我估計……是禮品,價值他應該心裏清楚。”
楊明微微一笑:,“知道了,隻要貨好,價格不是問題,但有一條,交易時最好沒閑人在場。”
王塑點點頭:“我把他叫這裏,你到時直接帶足現金,估計沒毛病。
他最大毛病就是喜歡玩女明星,人雖然猥瑣些,但說話還是算話的。”
楊明詫異問:“女明星?那可是很費錢的,他哪裏上班?”
“電影廠,近水樓台,別人可能要花錢,他管著項目,基本算是免費。”王塑一副羨慕嫉妒模樣。
楊明釋然了,後世娛樂圈汙濁不堪,其實現今年代娛樂行業同樣混亂,隻是資訊不發達,平常人不知道罷了。
楊明心裏突然覺得辦份娛樂刊物也不錯,專門報道明星八卦,銷量肯定不會錯,迴頭和莊佳慧商量一下,看她意思再決定。
正想著莊佳慧,王塑就提起她來了:“她瘋了嗎?竟打算把所有能入眼作品全拿下,我這兒沒完結小說她都給了定金。你就任她胡鬧,不管管?”
楊明微微一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選擇相信她,我何必庸人自擾插手過問呢!”
王塑伸出大拇指:“你牛,你知道她現在有個外號嗎?叫散財童女,文學圈兒裏名號豎起來了。
雜誌社最多出一兩百作品,她出價五千買斷,但凡有點兒名氣作家,都舉雙手歡迎她到訪。”
楊明嗬嗬一笑:“有魄力,看來你介紹的人不錯,很靠譜。必須要感謝你,家裏有什麽?我給你做兩個菜,中午咱倆整點兒。”
“得了吧,你炒菜我又不是沒吃過,打死賣鹽的,口太重,還是我來吧!”王塑起身去廚房開始忙活。
大年初一楊明不想在家吃飯,他知道劉玉貴和對象在,不想打擾他們商議年後結婚事宜,有意躲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