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太湖石
楊明實錄:從穿越八十年代開始 作者:愛吃油豆腐燉肉的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儒璋走後,楊明和錢見宸單獨喝酒慶賀,錢見宸這次得到領導表揚肯定,楊明有了個海外出貨渠道,兩人各得所需,皆大歡喜。
能把不算太珍貴物品賣出個不錯價格,楊明內心很滿意,以前老是心心念多少個小目標,現在他已經清醒,按可比價格算,現在一百萬不比以後一個小目標價值低。
就一條,現在保值物品太少,房地產還沒影兒,合適四合院也不好遇,看來還得尋機會把資金轉移到小日本股市去,隻有這個他心裏有把握。
葉歡看中故宮附近一四進雙跨大四合院,具體情況一打聽,屬於私人發還院子,她覺得有拿下可能,這些天讓楊明來旅館坐鎮,她開車到處找關係鑽門路尋房東聯係。
旅館被葉歡經營的井井有條,所雇傭人員基本都是第一代進城打工青年,他們大多老實厚道,很好管理。
楊明觀察幾天,沒發現有偷奸耍滑者,就安下心來,沒事兒就蹲在二進院觀察假山流水。
錢見宸那天說假山是太湖石,楊明當時假裝事多避開了這個話題,因為他不知道太湖石現今算不算珍貴物品。
但他知道水滸傳裏花石綱,好像就是指這種石頭疙瘩。
也不知道怎麽滴,楊明對石頭類物件不太感興趣,包括玉石類物件,他從心裏認為,這類東西被人為賦予太多不該有的附加值,歸根結底就是石頭或者是好看點兒的石頭。
研究半天,他實在看不出來這些窟窿套窟窿石頭好在哪裏,起身準備去辦公室休息。
剛起身,就見馬未都背著手笑眯眯進來:“聽前台說你在,四下尋摸都沒有,一琢磨,估計你會在這兒。”
楊明揉揉膝蓋,微笑道:“研究一下這些石頭,看半天也沒明白,正好你來了,這些石頭疙瘩是你最先發現的,你說這些石頭是不是水滸裏說的花石綱?”
馬未都嗬嗬一笑:“不是,這些石頭疙瘩和太湖石相似,但不是太湖出來的,這些是房山周口店出的,塊頭比太湖石大多了。”
楊明一聽,頓時泄了氣,但也明白為什麽馬未都發現後卻不要,而是推薦給自己。真要是值錢物品,他一準早拿下了。
既然是京城周圍出的,那就沒什麽珍貴不珍貴了,隻要知道產地在哪裏,要多少有多少。
帶著馬未都到辦公室坐下,馬未都不等楊明客套泡茶,直接擺手製止:“石頭,咱們倆就別客氣了,今兒就是專門來找你的,我想出本文集,你覺得……如何?”
楊明一愣,坐馬未都對麵,微笑道:“出文集不費事兒,就是……你是準備自個看呢,還是準備銷售?”
楊明這話有點兒打臉,話裏意思很明白,自個看在前,銷售在後,就證明他認為出文集銷售不看好。
馬未都心裏憋屈,辭職後寫了兩部中篇,找熟人也在刊物上發表了,但讀者反饋來信讓他看了很不開心。
想當初,他在報上發過一篇短篇小說,讀者來信把他誇的天花亂墜,看後他樂的都找不著北。
也是憑著那短篇,他才脫離工廠,跨入報社做了個文化界人士。本以為隻要靜下心來,寫作文肯定不比王塑差,但市場不認可,那就意味著他寫作這條路走不遠。
昨晚在家把發表過的稿子整理一番,覺得厚度也夠出本文集。
念頭一起來,心裏就亂了,越想越覺得可行,天一亮就打電話找楊明。
所有電話都沒找到人,最後打葉京那裏,才知道這貨在旅館值守呢。
他找楊明意思就是利用他印刷廠來運作,楊明話一出口,他知道自己可能忽略了什麽.,於是,他故作不明白狀:“此話怎講?”
楊明琢磨一下:“咱倆這關係,有些話我就直說了。出文集無非兩個方麵,一個是確實有市場,隻要放出消息,就有書商來訂購。
另一種是體製內評定職稱需要,這一類不求市場銷售,隻要能印刷個一兩百本,留著自己看或送熟人,單位知道有這麽迴事就成。
你這情況……應該屬於第三種,目的嗎?我認為你是想自娛自樂,對嗎?”
馬未都歎息道:“看來我想多了,我覺得……應該會有人看吧,出文集也是想著……”此刻,他聽楊明分析後,自己都覺得不靠譜。
楊明嗬嗬一樂:“馬哥,別和王哥比,他寫的東西確實文學性不高,但架不住他寫的東西接地氣,普通人喜歡看。
你發表的文章我看了,好不好看因人而異,為什麽普通讀者群體不喜歡呢?
因為你沒站在普通人立場來寫,你是站在一個高級編輯立場來看問題的,寫出來的東西不能說不好,隻能說脫離大多數普通百姓生活經曆,他們可能覺得情節太虛。”
楊明這一說,馬未都心氣兒頓時熄火,擺擺手:“算了,再不提這事兒了,就是老覺得……不甘心呐!”
楊明給他泡了杯茶,主動換話題:“最近去王哥哪裏了嗎?”
馬未都搖頭歎息:“去了兩次,再不樂意去,天天賓客盈門高朋滿座,屋裏人聲鼎沸烏煙瘴氣,實在待不住。”
馬未都說的,楊明深有感觸。現今王塑已經有飄起來勢頭,隻要覺得話不投機,直接辯論懟人下不來台,他去過一次後,也是再不樂意去。
閑聊中,馬未都說在軍藝上看到一部非常好的小說,問楊明看過沒有?
楊明點點頭:“看過,是那個筆名叫做莫言寫的吧,莊佳慧看到後,立刻就聯係了作者。
莫言現在還在服役期間,那篇小說是他在軍藝培訓班畢業作品。莊佳慧問作品版權,作者說,沒寫完就被西影廠預先定下,真是可惜了。”
“咚咚咚”皮鞋聲響起,楊明一聽這響聲,就知道是葉歡迴來了。
葉歡進來,和馬未都打過招唿,一屁股坐下來歎息道:“萬事俱備,隻差臨門一腳,不成想那個房主又猶豫了,說再考慮考慮。”
能把不算太珍貴物品賣出個不錯價格,楊明內心很滿意,以前老是心心念多少個小目標,現在他已經清醒,按可比價格算,現在一百萬不比以後一個小目標價值低。
就一條,現在保值物品太少,房地產還沒影兒,合適四合院也不好遇,看來還得尋機會把資金轉移到小日本股市去,隻有這個他心裏有把握。
葉歡看中故宮附近一四進雙跨大四合院,具體情況一打聽,屬於私人發還院子,她覺得有拿下可能,這些天讓楊明來旅館坐鎮,她開車到處找關係鑽門路尋房東聯係。
旅館被葉歡經營的井井有條,所雇傭人員基本都是第一代進城打工青年,他們大多老實厚道,很好管理。
楊明觀察幾天,沒發現有偷奸耍滑者,就安下心來,沒事兒就蹲在二進院觀察假山流水。
錢見宸那天說假山是太湖石,楊明當時假裝事多避開了這個話題,因為他不知道太湖石現今算不算珍貴物品。
但他知道水滸傳裏花石綱,好像就是指這種石頭疙瘩。
也不知道怎麽滴,楊明對石頭類物件不太感興趣,包括玉石類物件,他從心裏認為,這類東西被人為賦予太多不該有的附加值,歸根結底就是石頭或者是好看點兒的石頭。
研究半天,他實在看不出來這些窟窿套窟窿石頭好在哪裏,起身準備去辦公室休息。
剛起身,就見馬未都背著手笑眯眯進來:“聽前台說你在,四下尋摸都沒有,一琢磨,估計你會在這兒。”
楊明揉揉膝蓋,微笑道:“研究一下這些石頭,看半天也沒明白,正好你來了,這些石頭疙瘩是你最先發現的,你說這些石頭是不是水滸裏說的花石綱?”
馬未都嗬嗬一笑:“不是,這些石頭疙瘩和太湖石相似,但不是太湖出來的,這些是房山周口店出的,塊頭比太湖石大多了。”
楊明一聽,頓時泄了氣,但也明白為什麽馬未都發現後卻不要,而是推薦給自己。真要是值錢物品,他一準早拿下了。
既然是京城周圍出的,那就沒什麽珍貴不珍貴了,隻要知道產地在哪裏,要多少有多少。
帶著馬未都到辦公室坐下,馬未都不等楊明客套泡茶,直接擺手製止:“石頭,咱們倆就別客氣了,今兒就是專門來找你的,我想出本文集,你覺得……如何?”
楊明一愣,坐馬未都對麵,微笑道:“出文集不費事兒,就是……你是準備自個看呢,還是準備銷售?”
楊明這話有點兒打臉,話裏意思很明白,自個看在前,銷售在後,就證明他認為出文集銷售不看好。
馬未都心裏憋屈,辭職後寫了兩部中篇,找熟人也在刊物上發表了,但讀者反饋來信讓他看了很不開心。
想當初,他在報上發過一篇短篇小說,讀者來信把他誇的天花亂墜,看後他樂的都找不著北。
也是憑著那短篇,他才脫離工廠,跨入報社做了個文化界人士。本以為隻要靜下心來,寫作文肯定不比王塑差,但市場不認可,那就意味著他寫作這條路走不遠。
昨晚在家把發表過的稿子整理一番,覺得厚度也夠出本文集。
念頭一起來,心裏就亂了,越想越覺得可行,天一亮就打電話找楊明。
所有電話都沒找到人,最後打葉京那裏,才知道這貨在旅館值守呢。
他找楊明意思就是利用他印刷廠來運作,楊明話一出口,他知道自己可能忽略了什麽.,於是,他故作不明白狀:“此話怎講?”
楊明琢磨一下:“咱倆這關係,有些話我就直說了。出文集無非兩個方麵,一個是確實有市場,隻要放出消息,就有書商來訂購。
另一種是體製內評定職稱需要,這一類不求市場銷售,隻要能印刷個一兩百本,留著自己看或送熟人,單位知道有這麽迴事就成。
你這情況……應該屬於第三種,目的嗎?我認為你是想自娛自樂,對嗎?”
馬未都歎息道:“看來我想多了,我覺得……應該會有人看吧,出文集也是想著……”此刻,他聽楊明分析後,自己都覺得不靠譜。
楊明嗬嗬一樂:“馬哥,別和王哥比,他寫的東西確實文學性不高,但架不住他寫的東西接地氣,普通人喜歡看。
你發表的文章我看了,好不好看因人而異,為什麽普通讀者群體不喜歡呢?
因為你沒站在普通人立場來寫,你是站在一個高級編輯立場來看問題的,寫出來的東西不能說不好,隻能說脫離大多數普通百姓生活經曆,他們可能覺得情節太虛。”
楊明這一說,馬未都心氣兒頓時熄火,擺擺手:“算了,再不提這事兒了,就是老覺得……不甘心呐!”
楊明給他泡了杯茶,主動換話題:“最近去王哥哪裏了嗎?”
馬未都搖頭歎息:“去了兩次,再不樂意去,天天賓客盈門高朋滿座,屋裏人聲鼎沸烏煙瘴氣,實在待不住。”
馬未都說的,楊明深有感觸。現今王塑已經有飄起來勢頭,隻要覺得話不投機,直接辯論懟人下不來台,他去過一次後,也是再不樂意去。
閑聊中,馬未都說在軍藝上看到一部非常好的小說,問楊明看過沒有?
楊明點點頭:“看過,是那個筆名叫做莫言寫的吧,莊佳慧看到後,立刻就聯係了作者。
莫言現在還在服役期間,那篇小說是他在軍藝培訓班畢業作品。莊佳慧問作品版權,作者說,沒寫完就被西影廠預先定下,真是可惜了。”
“咚咚咚”皮鞋聲響起,楊明一聽這響聲,就知道是葉歡迴來了。
葉歡進來,和馬未都打過招唿,一屁股坐下來歎息道:“萬事俱備,隻差臨門一腳,不成想那個房主又猶豫了,說再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