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真·大明戰神帶軍出征也不過數日,土木堡大敗還沒出現,朝堂之上還是對現在的局勢抱有很大的期望,可以說基本沒把這次的戰爭太過於當迴事。
就周喻站著‘旁聽’,心中的感覺也是這樣,雖然朝堂官員說得很多好似各方各麵都在後方安排得很好,可那種根本沒把這件事完全放在心上的疏忽特別明顯,就是垂簾的孫太後也是如此。
匯報的事情雖多浪費的口水也多,可這些人真正的重心卻也還是放在了對內之爭上,好似這些東西對他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連續兩天時間周喻也算看出來點東西了,孫太後的權威在這個朝堂之上遠要比他那個堡宗皇帝更大,隱隱約約之間周喻也能看出來朝堂之上那隱藏起來還沒有這麽露骨的黨派之爭,也更加確定自己這個所謂的監國根本不過就是專門提出來給孫太後的一個擋箭牌罷了。
兩天時間也足夠周喻掌握很多的東西,比如說他的原身在朝堂之中沒有一丁點的根基,又比如說朝堂上有這麽一些人哪一派都不是,純粹的大明派代表,又比如說一些年長的官員滿心期待著這次的戰爭能夠大獲全勝,好讓堡宗皇帝能夠完全的掌握所有的權利,還比如說一些想要趁著皇帝和王振不在的時間裏,想法設法的想要勸服孫太後弄死王振的人。
兩天時間,周喻都會在朝會結束後留在禦書房中繼續當個擺設,時間差不多了之後才會像記憶中那樣前往太後所在的寢宮問安告辭。
每一次都是那種迫不及待的樣子,好像待在這裏讓他極為為難,火燒屁股的匆忙離開,謹小慎微,謹小慎微……
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三天,還在熟睡的周喻被慌亂的聲音給吵醒,一個太監腳步慌亂的跑進了房間,雖然看著很著急的樣子但說話的聲音還是控製了下來,隻是語氣著急:“王爺,王爺,快醒醒王爺。”
“唿。”周喻從床上坐了起來,見到自己貼身太監著急的樣子他就已經清楚發生了什麽事,不過卻還是裝作不清楚的樣子開口詢問:“興安啊,出什麽事了。”
興安壓低聲音:“出大事了,好像是那邊出事了,宮裏傳來急信讓王爺趕緊入宮。”
興安是原身最信任的太監,能力雖然差了點但很忠心,這年頭作為一個閑散王爺其實也不需要有多大能力的屬下,忠心也就夠了。
周喻從床上站起:“幫我更衣,現在是什麽時辰了。”
“剛入寅時。”
興安急急忙忙的朝著門外喊了一聲,立刻就有更多的太監侍女進來給周喻換洗更衣,動作熟練速度迅捷,沒多會就給周喻收拾得妥妥當當,以最快的速度把周喻給送上了馬車。
剛出王府沒多久周喻就感覺到了外麵的情況有所不對,城中出現了很多的軍隊,越是靠近皇宮數量就越多。
“王爺。”興安身體有些顫抖,不是激動而是怕的:“恐怕真是出大事了。”
周喻瞥了眼興安:“閉嘴。”
興安立刻閉上了嘴不敢多言,而周喻則是閉目沉思起來。
這次的看似是光明大道但其實是天崩開局,比起之前那次的情況還要糟糕很多,那一次的他雖然年幼也無權,可畢竟支持者眾多,外麵還有手握大軍的周生辰鼎力支持,一開始的皇室宗親,掌管著皇宮的大太監還有文臣之首起碼都是支持他的。
但這次要是進了皇宮……真成了新的皇帝,那他手邊除了興安和郕王府中的人可真沒什麽人能用,上麵有個沒死的太上皇,更上麵還有沒死的皇太後以及太皇太後,擺明了依然還是一個吉祥物……關鍵事出突然得位不正,很多事情他還不好去做,起碼朝堂之上一開始就能站在他這邊的人估計不多。
而郕王府的人……不好說啊,能力不提但是人是鬼誰又能說得清楚,反正原身很早之前就知道郕王府中有很多人是信不過的,是堡宗皇帝和孫太後安排來的人,表麵上對他這個郕王恭恭敬敬,可暗地裏還不知道送出了去了多少消息。
曆史上的朱祁鈺那也是個可憐人,身邊就像是漏了風的篩子什麽亂七八糟的人都有,當然換成是他這種情況肯定會有所改變。
“隻是一天,天下大變。”
周喻輕笑一聲,想到了前一天朝堂上自信的個歌舞升平自信勃勃的場麵,而現在入眼的卻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幅場景,這時局變化還真是讓人猝不及防。
看著周喻莫名笑出來,興安心中咯噔一聲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壓低聲音趕忙提醒:“王爺。”
“我知道了。”周喻收斂了笑容,又變成了那副誠惶誠恐謹小慎微的模樣。
直至來到宮門之前,一聲大喝才讓行進的馬車停了下來。
“來者止步,車內何人。”
興安出了馬車大聲朝著城牆喊了起來:“是郕王座駕,尊太後旨意入宮。”
“快開城門!郕王請!”
興安又鑽進馬車,小聲道:“是焦駙馬。”
周喻輕輕點頭,馬車從打開的城門中進入,沒多久再次停下。
下了馬車周喻就在宮內太監的指引下快步離開,而興安隻能站在原地等待。
此時的禦書房裏點滿了蠟燭燈火明亮,周喻進來的時候禦書房裏也已經來了很多的人,孫太後坐在椅子上一臉憂愁,眼眶有些發紅,平日裏難以見上一麵的太皇太後也在此處坐著,相比起來要比孫太後看上去更加鎮定。
周喻剛剛踏進禦書房之中,孫太後紅著眼淩厲的目光就掃在了周喻身上,聲音沙啞帶上了一些難以察覺的怨意:“為何現在才到!”
這是因為率軍出征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兒子而怨恨自己?因為失敗的是他的兒子,而他的兒子是皇帝?
可你們也要給我率軍的機會才行啊,當然若是他率軍出征也必然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結果就是了。
周喻內心嗤笑一聲,可臉上卻表現得很是錯愕,連忙行禮:“太後,接到旨意後兒臣就第一時間趕了過來,路上沒敢耽擱,若是因為兒臣來得太遲還請太後降罪,隻是還請太後告知兒臣,此番到底出了什麽亂子。”
“你!”
“好了!”坐著的太皇太後忽然開口,看了一眼孫太後又看了一眼周喻:“不算晚,這件事本來也怪不得他,算算來往的時間已經是很快了,而且作為監國卻不能留宿皇宮,出了這等大事竟也沒人通知監國,這件事要好好的查查。”
孫太後臉上抽搐了一下,恭敬的朝著太皇太後道:“是,母後。”
太皇太後年紀也不小了,經曆幾任皇帝心眼子好著呢,怎麽能看不出來現在孫太後根本就是遷怒,就算不管國事可又怎能不知道郕王不過就是個擺設,大小事務有多少能夠經他的手,現在更是懵懂得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太皇太後又怎可能看不明白,根本就沒有人去給郕王報信。
“郕王監國,各位大臣速速將情況述說與郕王得知。”
“是。”
周喻抬手朝著禦書房裏的幾位大臣見禮,吏部尚書王大人,禮部尚書胡大人,翰林院陳大人等幾人。
雖然不熟悉但也臉熟,起碼名字周喻還是知道的。
幾位大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把事情說了個清楚,甚至比周喻在朝堂聽到的那些還要清楚。
一開始是堡宗皇帝加快了行軍速度,在準備不夠充分的情況下和瓦剌也先大軍交戰,因為補給不上就已經吃了一個敗仗,說是撤退也好說是重整軍勢也好,戰術性撤退的過程中堡宗皇帝又自作主張更改了路線,在大軍都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直接輕裝上陣去了土木堡,然後接下來就是瓦剌大軍突襲將堡宗皇帝給俘獲的事情。
周喻來到沙盤前麵看了看,頗有些疑惑的道:“各位大人,你們所說之事為何未在朝堂之上稟告於我,我所得知的情況為何和你們所述完全不同,不應該是陛下殺敵萬人瓦剌先軍被殺得屁滾尿流,大軍正在重整以圖獲取更大的戰果?”
禦書房裏的聲音一下變得極為安靜,一個個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說不出話來,有人的臉被憋得通紅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可周喻卻沒放過他們,遲疑的道:“若是現在的情況真如各位大人所說,那相關的人員是否是謊報軍情,這個的話……按律……當斬?各位大人?是不是這樣,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各位大人恐怕要被誅九族了。”
一聲重響讓房間裏所有人打了一個激靈,這是周喻的手重重拍在沙盤之上發出的動靜,就連年紀不小的太皇太後心都跟著蹦躂了一下。
周喻的聲音忽然間變得陰沉起來:“我是監國,代表的是皇帝,諸位大臣竟然敢如此唬弄於我!竟然敢謊報軍情!就不怕腦袋分家禍及子孫!告訴我!誰讓你們這麽做的!”
周喻的忽然發難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他一開始也沒想過要這麽做,畢竟對他而言最好的就是什麽都不做,一動不如一靜,隻要老老實實的等著皇位自然會落在他頭上。
可就在剛才,周喻見到太皇太後出麵而且還幫他說話,更是一句話讓囂張跋扈的孫太後吃了一癟,周喻的想法就瞬間有了改變,他可以安心的等但現在卻是一個能讓表麵賢明的孫太後吃癟受阻的好機會,若不把這個孫太後給處理了,那以後就算他成為了皇帝一樣也會處處受到節製,畢竟朝堂上可沒他的人。
“郕王恕罪!”
幾個年紀一大把的老臣全部跪下惶恐不安,除了這句話之外周喻也沒給他們繼續說話的機會,厲聲嗬斥道:“說!不然現在就將你們拖出午門全部斬首!”
一個老臣畏畏縮縮的抬頭就喊:“太後,還請幫我們給郕王解釋。”
“這和太後有何關係!?”周喻聲音變得更大,怒容嗬斥道:“從太祖皇帝開始就設下祖律,後宮不得幹政,難道還是太後讓你們謊報軍情,是你們不懂還是太後不懂,你等何種居心!該斬!不用其他人了,今天我就借用天子之劍將爾等就地斬殺!之後再誅爾等九族!”
周喻左右看了看,沒有天子劍,但並不妨礙他的下一步動作,直接走到一個近衛身前拔出了繡春刀,作勢就要朝著跪下的老臣砍去。
這一刀揮出盡在掌握,就看有沒有人開口,有沒有人真能夠忍得住。
至於殺人,殺了就殺了唄,謊報軍情難道還不該殺?
終於,還是有人忍不住站了出來,孫太後一臉怒意大吼起來:“住手!混蛋,你們站著幹什麽,趕緊攔下他!”
最後這話是對著近衛們說的,可你看我,我看你,這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但畢竟還是太後的臉更大,幾個近衛也趕緊上前攔住了周喻。
“太後什麽意思?”周喻的寶刀被奪走,看向怒氣衝衝的太後莫名其妙的道:“正因為他們謊報軍情才導致皇兄身陷危難,處罰他們是應該的,禍起未知,這件事必須查得清清楚楚,我畢竟是監國又怎能不給天下一個交代,太後要保他們難道說……就是太後你讓他們隱瞞於我?”
幾位老臣是有苦說不出,根本不敢開口隻能繼續趴在地上,而且周喻這番話說出來多少有點像是要掀桌子了。
太皇太後看了一眼周喻,那眼神多少有些古怪:“郕王,你是怎麽想的。”
“迴太皇太後。”周喻躬身行禮,道:“孫臣為監國,自有替皇兄看護國家的責任,無論如何孫臣都必須處理掉這些謊報軍情之人,抓出幕後指使,說不得指使他們之人心有不軌,如今乃是時局特殊更是應以重典處理以安天下,外部已亂內部絕對不能再亂。”
“說得好。”太皇太後輕輕點頭,道:“就如你所說作為監國有這個權利,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
就周喻站著‘旁聽’,心中的感覺也是這樣,雖然朝堂官員說得很多好似各方各麵都在後方安排得很好,可那種根本沒把這件事完全放在心上的疏忽特別明顯,就是垂簾的孫太後也是如此。
匯報的事情雖多浪費的口水也多,可這些人真正的重心卻也還是放在了對內之爭上,好似這些東西對他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連續兩天時間周喻也算看出來點東西了,孫太後的權威在這個朝堂之上遠要比他那個堡宗皇帝更大,隱隱約約之間周喻也能看出來朝堂之上那隱藏起來還沒有這麽露骨的黨派之爭,也更加確定自己這個所謂的監國根本不過就是專門提出來給孫太後的一個擋箭牌罷了。
兩天時間也足夠周喻掌握很多的東西,比如說他的原身在朝堂之中沒有一丁點的根基,又比如說朝堂上有這麽一些人哪一派都不是,純粹的大明派代表,又比如說一些年長的官員滿心期待著這次的戰爭能夠大獲全勝,好讓堡宗皇帝能夠完全的掌握所有的權利,還比如說一些想要趁著皇帝和王振不在的時間裏,想法設法的想要勸服孫太後弄死王振的人。
兩天時間,周喻都會在朝會結束後留在禦書房中繼續當個擺設,時間差不多了之後才會像記憶中那樣前往太後所在的寢宮問安告辭。
每一次都是那種迫不及待的樣子,好像待在這裏讓他極為為難,火燒屁股的匆忙離開,謹小慎微,謹小慎微……
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三天,還在熟睡的周喻被慌亂的聲音給吵醒,一個太監腳步慌亂的跑進了房間,雖然看著很著急的樣子但說話的聲音還是控製了下來,隻是語氣著急:“王爺,王爺,快醒醒王爺。”
“唿。”周喻從床上坐了起來,見到自己貼身太監著急的樣子他就已經清楚發生了什麽事,不過卻還是裝作不清楚的樣子開口詢問:“興安啊,出什麽事了。”
興安壓低聲音:“出大事了,好像是那邊出事了,宮裏傳來急信讓王爺趕緊入宮。”
興安是原身最信任的太監,能力雖然差了點但很忠心,這年頭作為一個閑散王爺其實也不需要有多大能力的屬下,忠心也就夠了。
周喻從床上站起:“幫我更衣,現在是什麽時辰了。”
“剛入寅時。”
興安急急忙忙的朝著門外喊了一聲,立刻就有更多的太監侍女進來給周喻換洗更衣,動作熟練速度迅捷,沒多會就給周喻收拾得妥妥當當,以最快的速度把周喻給送上了馬車。
剛出王府沒多久周喻就感覺到了外麵的情況有所不對,城中出現了很多的軍隊,越是靠近皇宮數量就越多。
“王爺。”興安身體有些顫抖,不是激動而是怕的:“恐怕真是出大事了。”
周喻瞥了眼興安:“閉嘴。”
興安立刻閉上了嘴不敢多言,而周喻則是閉目沉思起來。
這次的看似是光明大道但其實是天崩開局,比起之前那次的情況還要糟糕很多,那一次的他雖然年幼也無權,可畢竟支持者眾多,外麵還有手握大軍的周生辰鼎力支持,一開始的皇室宗親,掌管著皇宮的大太監還有文臣之首起碼都是支持他的。
但這次要是進了皇宮……真成了新的皇帝,那他手邊除了興安和郕王府中的人可真沒什麽人能用,上麵有個沒死的太上皇,更上麵還有沒死的皇太後以及太皇太後,擺明了依然還是一個吉祥物……關鍵事出突然得位不正,很多事情他還不好去做,起碼朝堂之上一開始就能站在他這邊的人估計不多。
而郕王府的人……不好說啊,能力不提但是人是鬼誰又能說得清楚,反正原身很早之前就知道郕王府中有很多人是信不過的,是堡宗皇帝和孫太後安排來的人,表麵上對他這個郕王恭恭敬敬,可暗地裏還不知道送出了去了多少消息。
曆史上的朱祁鈺那也是個可憐人,身邊就像是漏了風的篩子什麽亂七八糟的人都有,當然換成是他這種情況肯定會有所改變。
“隻是一天,天下大變。”
周喻輕笑一聲,想到了前一天朝堂上自信的個歌舞升平自信勃勃的場麵,而現在入眼的卻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幅場景,這時局變化還真是讓人猝不及防。
看著周喻莫名笑出來,興安心中咯噔一聲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壓低聲音趕忙提醒:“王爺。”
“我知道了。”周喻收斂了笑容,又變成了那副誠惶誠恐謹小慎微的模樣。
直至來到宮門之前,一聲大喝才讓行進的馬車停了下來。
“來者止步,車內何人。”
興安出了馬車大聲朝著城牆喊了起來:“是郕王座駕,尊太後旨意入宮。”
“快開城門!郕王請!”
興安又鑽進馬車,小聲道:“是焦駙馬。”
周喻輕輕點頭,馬車從打開的城門中進入,沒多久再次停下。
下了馬車周喻就在宮內太監的指引下快步離開,而興安隻能站在原地等待。
此時的禦書房裏點滿了蠟燭燈火明亮,周喻進來的時候禦書房裏也已經來了很多的人,孫太後坐在椅子上一臉憂愁,眼眶有些發紅,平日裏難以見上一麵的太皇太後也在此處坐著,相比起來要比孫太後看上去更加鎮定。
周喻剛剛踏進禦書房之中,孫太後紅著眼淩厲的目光就掃在了周喻身上,聲音沙啞帶上了一些難以察覺的怨意:“為何現在才到!”
這是因為率軍出征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兒子而怨恨自己?因為失敗的是他的兒子,而他的兒子是皇帝?
可你們也要給我率軍的機會才行啊,當然若是他率軍出征也必然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結果就是了。
周喻內心嗤笑一聲,可臉上卻表現得很是錯愕,連忙行禮:“太後,接到旨意後兒臣就第一時間趕了過來,路上沒敢耽擱,若是因為兒臣來得太遲還請太後降罪,隻是還請太後告知兒臣,此番到底出了什麽亂子。”
“你!”
“好了!”坐著的太皇太後忽然開口,看了一眼孫太後又看了一眼周喻:“不算晚,這件事本來也怪不得他,算算來往的時間已經是很快了,而且作為監國卻不能留宿皇宮,出了這等大事竟也沒人通知監國,這件事要好好的查查。”
孫太後臉上抽搐了一下,恭敬的朝著太皇太後道:“是,母後。”
太皇太後年紀也不小了,經曆幾任皇帝心眼子好著呢,怎麽能看不出來現在孫太後根本就是遷怒,就算不管國事可又怎能不知道郕王不過就是個擺設,大小事務有多少能夠經他的手,現在更是懵懂得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太皇太後又怎可能看不明白,根本就沒有人去給郕王報信。
“郕王監國,各位大臣速速將情況述說與郕王得知。”
“是。”
周喻抬手朝著禦書房裏的幾位大臣見禮,吏部尚書王大人,禮部尚書胡大人,翰林院陳大人等幾人。
雖然不熟悉但也臉熟,起碼名字周喻還是知道的。
幾位大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把事情說了個清楚,甚至比周喻在朝堂聽到的那些還要清楚。
一開始是堡宗皇帝加快了行軍速度,在準備不夠充分的情況下和瓦剌也先大軍交戰,因為補給不上就已經吃了一個敗仗,說是撤退也好說是重整軍勢也好,戰術性撤退的過程中堡宗皇帝又自作主張更改了路線,在大軍都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直接輕裝上陣去了土木堡,然後接下來就是瓦剌大軍突襲將堡宗皇帝給俘獲的事情。
周喻來到沙盤前麵看了看,頗有些疑惑的道:“各位大人,你們所說之事為何未在朝堂之上稟告於我,我所得知的情況為何和你們所述完全不同,不應該是陛下殺敵萬人瓦剌先軍被殺得屁滾尿流,大軍正在重整以圖獲取更大的戰果?”
禦書房裏的聲音一下變得極為安靜,一個個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說不出話來,有人的臉被憋得通紅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可周喻卻沒放過他們,遲疑的道:“若是現在的情況真如各位大人所說,那相關的人員是否是謊報軍情,這個的話……按律……當斬?各位大人?是不是這樣,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各位大人恐怕要被誅九族了。”
一聲重響讓房間裏所有人打了一個激靈,這是周喻的手重重拍在沙盤之上發出的動靜,就連年紀不小的太皇太後心都跟著蹦躂了一下。
周喻的聲音忽然間變得陰沉起來:“我是監國,代表的是皇帝,諸位大臣竟然敢如此唬弄於我!竟然敢謊報軍情!就不怕腦袋分家禍及子孫!告訴我!誰讓你們這麽做的!”
周喻的忽然發難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他一開始也沒想過要這麽做,畢竟對他而言最好的就是什麽都不做,一動不如一靜,隻要老老實實的等著皇位自然會落在他頭上。
可就在剛才,周喻見到太皇太後出麵而且還幫他說話,更是一句話讓囂張跋扈的孫太後吃了一癟,周喻的想法就瞬間有了改變,他可以安心的等但現在卻是一個能讓表麵賢明的孫太後吃癟受阻的好機會,若不把這個孫太後給處理了,那以後就算他成為了皇帝一樣也會處處受到節製,畢竟朝堂上可沒他的人。
“郕王恕罪!”
幾個年紀一大把的老臣全部跪下惶恐不安,除了這句話之外周喻也沒給他們繼續說話的機會,厲聲嗬斥道:“說!不然現在就將你們拖出午門全部斬首!”
一個老臣畏畏縮縮的抬頭就喊:“太後,還請幫我們給郕王解釋。”
“這和太後有何關係!?”周喻聲音變得更大,怒容嗬斥道:“從太祖皇帝開始就設下祖律,後宮不得幹政,難道還是太後讓你們謊報軍情,是你們不懂還是太後不懂,你等何種居心!該斬!不用其他人了,今天我就借用天子之劍將爾等就地斬殺!之後再誅爾等九族!”
周喻左右看了看,沒有天子劍,但並不妨礙他的下一步動作,直接走到一個近衛身前拔出了繡春刀,作勢就要朝著跪下的老臣砍去。
這一刀揮出盡在掌握,就看有沒有人開口,有沒有人真能夠忍得住。
至於殺人,殺了就殺了唄,謊報軍情難道還不該殺?
終於,還是有人忍不住站了出來,孫太後一臉怒意大吼起來:“住手!混蛋,你們站著幹什麽,趕緊攔下他!”
最後這話是對著近衛們說的,可你看我,我看你,這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但畢竟還是太後的臉更大,幾個近衛也趕緊上前攔住了周喻。
“太後什麽意思?”周喻的寶刀被奪走,看向怒氣衝衝的太後莫名其妙的道:“正因為他們謊報軍情才導致皇兄身陷危難,處罰他們是應該的,禍起未知,這件事必須查得清清楚楚,我畢竟是監國又怎能不給天下一個交代,太後要保他們難道說……就是太後你讓他們隱瞞於我?”
幾位老臣是有苦說不出,根本不敢開口隻能繼續趴在地上,而且周喻這番話說出來多少有點像是要掀桌子了。
太皇太後看了一眼周喻,那眼神多少有些古怪:“郕王,你是怎麽想的。”
“迴太皇太後。”周喻躬身行禮,道:“孫臣為監國,自有替皇兄看護國家的責任,無論如何孫臣都必須處理掉這些謊報軍情之人,抓出幕後指使,說不得指使他們之人心有不軌,如今乃是時局特殊更是應以重典處理以安天下,外部已亂內部絕對不能再亂。”
“說得好。”太皇太後輕輕點頭,道:“就如你所說作為監國有這個權利,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