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的聲音好像全部消失,所有人的目光不是驚愕的看向站出來膽子大到亂說話的禦史,就是用著些許玩味或是意外的看向周喻。
所有人都好像在等待著周喻會怎麽迴答一樣。
周喻看了一眼站出來啟奏的禦史,問道:“聽聞?是從何處聽聞。”
禦史抬頭直麵周喻,大聲道:“陛下,臣有多方眼線與證人可證明此事千真萬確。陛下身為天子應心係蒼生勤勉於朝政,而非留戀於那煙花柳巷,古往今來,未有君主如此而能使國家昌盛百姓歸心者,臣身為禦史職責所在不得不彈劾陛下,望陛下能自省,痛改前非重拾聖君之德。”
“你說朕是聖君?”
這話把周喻都給逗笑了,看了一眼這位禦笑著道:“退迴去吧,你的事情朕就不和你計較了,身為禦史要學得更聰明一點,彈劾誰不是一句話就能有用的要有實際的證據,你既然要彈劾便把你要彈劾之事寫成折子交於朕,別忘記附上確切的證據朕會派人前往核對。”
“若僅僅隻是聽聞有用而沒有實際的證據就隨意彈劾,那早會以後也不用開了改成你們的相互彈劾會好了,於謙。”
於謙走出來:“臣在。”
“朕知道於大人你以前也喜歡彈劾這個彈劾那個,對於禦史之事頗為熟悉,你迴答朕,若是誣陷彈劾是何罪,而被誣陷之人是天子又該是何罪。”
於謙看了眼那位不算年長的禦史,拱手答道:“可斬,禦史彈劾任何都需先收集確切證據而不是隨意聽信坊間傳聞,洪武二十年北平道監察禦史何哲、任輝、齊肅與四川道監察禦史魏卓、浙江道監察禦史喬鼎等人合謀誣陷都禦史詹徽,太祖皇帝親自審案最後將誣陷者全部淩遲示眾。”
“朕知道了。”周喻擺擺手從龍椅上站起身來,道:“若無其他事情要奏就到此結束,退朝。”
周喻直接甩袖離開,那輕描淡寫臉上毫無波瀾的樣子讓人看不出他到底是個什麽想法,群臣也伴隨著周喻的離開喊出了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樣毫無營養價值的話。
而剛才彈劾周喻的禦史也像是自帶了排斥buff一樣,整個大殿的朝臣都距他遠遠的不敢靠近,哪怕是禦史台的其他同僚也遠遠繞開此人當做不認識一般,也羞於和這種沒有眼力見且勇猛的勇士為伍。
於謙皺眉盯著那位禦史:“誰讓你彈劾的,是誰告訴你的陛下去往青樓之地。”
禦史躬身迴答:“迴於大人,自然是信得過之人,身為禦史監察百官本來就是我等的職責,天子犯錯我等亦有責任糾正。”
於謙搖搖頭:“你倒是執著運氣也好,陛下沒有追究你的意思,你最好是因為自身職責而不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否則誰也保不了你。”
“謝大人提醒。”
兩個錦衣衛一身飛魚袍腰掛繡春刀的緩緩來到這大殿中央,先是朝著於謙恭敬行禮後便看向了剛才那個彈劾周喻逛青樓的禦史。
“這位禦史大人,陛下令我等錦衣衛兄弟協助大人收集證據,請吧大人。”
那禦史還沒說話於謙就愣了一下,皺眉道:“是陛下讓你等來的?”
錦衣衛抱手道:“迴於大人的話,陛下旨意,令錦衣衛協助禦史大人好好查清傳言免得得禦史大人遭了別人的誆騙,如今朝堂剛穩社稷未定,恐是有鬼祟小人準備以此離間君臣信任禍亂朝堂,要查清楚聽聞是從何處聽聞,有人犯了忌諱調查陛下的行蹤是第一,誣陷陛下擾亂朝堂是第二,這些都得查清楚的。”
於謙閉眼沉默了一下,緩緩點頭:“也罷,查清楚也好。”
說完,於謙也轉身直接離開,查清楚就等於又會死很多人,眼前這位禦史皇帝金口玉言說不計較肯定不會殺他,但他的同夥那可就說不定了。
也不看看現在什麽情況,彈劾其他人也就罷了彈劾皇上?若是有真憑實據抓住了現場也罷,可僅憑傳聞就跳出來作死你不倒黴誰倒黴?況且皇上是那種在乎自己聲名的人?
錦衣衛看向那額頭上已經有些汗水的禦史,冷笑道:“禦史大人,陛下提醒別忘了上折子,請吧。”
從奉天殿離開,馬順急急忙忙的擠開興安跟在了周喻的身後:“陛下。”
“嗯,去查吧,朕也想要知道到底是誰對朕的行蹤這麽有興趣,能知道朕確實離開了皇宮還真去了青樓,這些人不處理掉朕不心安啊。”
周喻笑了笑好似一點不在意,又接著道:“院子準備好了沒。”
馬順連忙迴答:“準備好了,已經令人收拾今日便可入住,陛下釣的魚可就是這些人?”
周喻停下了腳步看了馬順一眼,微微眯眼道:“你覺得呢。”
馬順額頭瞬間冒出了幾滴冷汗,低頭道:“臣不敢亂言。”
“記住,堡宗的人,孫氏的人,那些還指著堡宗能迴來的人,那些外戚,那些分不清楚情況的人,那些覺得朕坐不穩他們就有機會的人,這宮裏宮外還惦記著堡宗的人,朕現在已經親自布置了一個不錯的魚餌,你能抓出來的人越多功勞就越大,接下來你要做什麽朕就不操心了,不過不能讓人傷到惜兒姑娘明白嗎。”
“是,陛下。”
周喻拍了拍馬順的肩膀繼續朝著乾清宮而去,馬順沒有跟上而是帶著人出宮開始去完成周喻給他的任務。
怎麽調查馬順心中自然是有數的,首先知道周喻去往青樓的人就這麽些,不是身邊的人有問題那就是青樓裏的人有問題,而錦衣衛想要查什麽至少現在是沒什麽能阻止的,除了周喻。
雖然已經從周喻口中確認了要釣的魚是什麽,但馬順絕不相信周喻的目的就僅僅隻是如此而已,否則大可不必做這多沒必要的事,李惜兒這個魚餌的作用肯定不隻如此,魚餌入水擴散出去的腥味是為了吸引有些不安分的人跳出來,而魚餌本身恐怕是為了一個更重要的大魚而準備。
來到乾清宮,成敬已經為周喻準備好了正式的早膳並在門口迎接周喻的迴來。
見周喻迴來,成敬跟在周喻身後開口道:“皇上,宮中恐有多嘴的小人,臣準備好好對內宮清理一番。”
“此事大伴做主便是。”周喻擺擺手,直接轉進禦書就坐在了椅子上,成敬也是連忙道:“皇上,先吃點東西再忙吧。”
“我寫點東西。”周喻笑了笑,成敬也是趕緊上前磨墨伺候。
等了一會周喻拿起筆在一個空白的折子上寫了起來,沒多會就落筆拿起折子吹了兩下。
“大伴,你按照折子上的事先去做著,從工部選一些匠人和管事,營繕司,虞衡司,雜造局,軍器局,火藥局都要有人,以匠人為主挑些優秀的人成立一皇家工造所,隻為朕服務。”
成敬雙手接過折子:“臣馬上去辦。”
“地方要大,朕往來也要方便。”
“明白。”成敬笑道:“臣直接從工部要一工坊便是。”
“速度要快,年後朕就要這工坊可以正式運轉。”
“明白。”
吃了點東西後周喻就又迴到了禦書房,沒多久幾位內閣大臣就聯袂而來開始和周喻匯報起了各種工作。
剛才在早朝時沒處理的問題現在都要在這禦書房裏拿出個妥善的法子和具體的方案,這些事情原本隻靠內閣自己來做後再呈交於司禮監也是可以的,但事情要是比較急的話周喻也可以直接介入進去處理也完全沒有問題。
等忙完了這陣也過去了一上午的時間,周喻吃了些東西就沒再繼續工作而是睡起了午覺。
等睜開眼睛時已經是黃昏時分,眼睛一閉就是一下午的時間,一直守在門外的興安似乎是聽到了裏麵的動靜也是小心翼翼走進來看了一眼。
“什麽時辰了。”
“剛到酉時。”興安迴答的同時也趕忙上前服侍:“皇貴妃已經派人來問過了皇上今日是否還要過去用膳。”
“嗯。”周喻端起茶杯漱了漱口:“今日照舊。”
“是。”興安應了一聲又道:“馬順也在門口等著。”
“讓他進來。”
興安將周喻手中的茶杯接過後就快步到了門外,隨後不僅馬順來到了周喻的床榻前低頭站著,還有幾個宮女也隨著一起進來開始給周喻更衣收拾。
“查到什麽。”
馬順道:“迴皇上,確實是有人在後麵慫恿禦史今日啟奏彈劾,錦衣衛已經根據禦史的口供拿下了幾人入了錦衣衛的大牢,可以確定這些人都是受同一人或勢力指使也是故意透露給那禦史知道,被抓住的這些人也經常會為禦史台的某些禦史收集證據,或是為我錦衣衛提供一些消息,平日裏也多以此換錢生活玩樂,在這京城裏這些三教九流的人也是各種消息的散步者。”
周喻頓了頓,馬順的話很好理解,有這麽一群人類似於記者或是狗仔隊,專門打探各種情報然後作為吹牛之資亦或者是用此換錢,這很好理解,哪個時代都不缺乏這樣的人,京城各種小道消息也是這些人在傳播。
馬順接著道:“我已經令人沿著這些人的線繼續追查下去,相信不日便可將那些不安分的多嘴舌頭全部抓出來,另外臣還查到了一件事。”
“說。”
馬順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周喻:“陛下之前令我查的那個戲院也和這些人有著很深的關係,青樓和保護皇上的人可能沒有什麽問題,是戲院那邊有人認出了陛下,恐怕是第一天時就走漏了行蹤。”
“戲院的後台是誰。”
馬順道:“沒什麽後台,就是正常做生意的,從一聽書茶館逐漸擴大成現在這小戲院,就是臣發現這戲院似乎一直都很維護那孫氏妖後的名聲,這裏麵肯定有臣沒有查到的地方,臣會繼續查下去的。”
周喻笑了:“什麽人會在意那妖後的名聲?”
馬順低頭道:“那孫氏和堡宗的擁簇。”
周喻眯了眯眼睛:“你是真不知道還是不敢查。”
馬順深深吸了口氣,隨即道:“臣懷疑是常德公主。”
事關皇室馬順是不敢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把這人給說出來,但周喻非要他說他也隻能說。
周喻沉吟一聲:“朕心裏剛才也出現了此人,堡宗的親姐,不提彈劾之事若是那戲院一直維護妖後和堡宗的聲譽說不定就和她有關,這段時間朕倒是忽略了這麽個人,查查她最近都做了些什麽。”
馬順道:“臣已經讓人再查了,常德公主身邊也有我錦衣衛的探子,應該很快能夠確定詳細。”
“她的駙馬是鄞國公之子薛恆?”
“是的皇上。”馬順點頭,道:“此人在堡宗土木堡戰敗之後還多次對編排堡宗,有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
周喻表情微微有些古怪:“如何編排的。”
“這……”馬順也愣了一下,隨後道:“大多數一些不堪入耳的不敬之話。”
“嗬。”周喻笑了笑,道:“也罷,常德公主和薛恆的關係如何。”
馬順:“時好時壞也經常吵架,這薛恆平日裏做事雖略有底線可也膽大妄為,堡宗在時就經常被訓斥責罰,而且……”
“說。”
馬順低頭:“此人有些好色,不過也在大災之年收留流民為家人忘了登冊而被罰。”
周喻又理解了一下這馬順的意思,道:“不守規矩,是個渾人?”
“是的皇上。”
“嗬嗬,如今這薛恆又是何職務。”
“在右軍都督府給於大人辦差。”
右軍都督府是五個都督府中的其中一個,大致來說原本大明的軍隊都由這五個都督府分別負責,但因為土木之後情況就有所變化了,兵部在於謙的領導下變成了老大,而京畿周圍的軍權又全在周喻手中不曾下放,所以五軍都督府幾乎就沒了以前的權利,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配合周喻以及兵部的改製工作。
所有人都好像在等待著周喻會怎麽迴答一樣。
周喻看了一眼站出來啟奏的禦史,問道:“聽聞?是從何處聽聞。”
禦史抬頭直麵周喻,大聲道:“陛下,臣有多方眼線與證人可證明此事千真萬確。陛下身為天子應心係蒼生勤勉於朝政,而非留戀於那煙花柳巷,古往今來,未有君主如此而能使國家昌盛百姓歸心者,臣身為禦史職責所在不得不彈劾陛下,望陛下能自省,痛改前非重拾聖君之德。”
“你說朕是聖君?”
這話把周喻都給逗笑了,看了一眼這位禦笑著道:“退迴去吧,你的事情朕就不和你計較了,身為禦史要學得更聰明一點,彈劾誰不是一句話就能有用的要有實際的證據,你既然要彈劾便把你要彈劾之事寫成折子交於朕,別忘記附上確切的證據朕會派人前往核對。”
“若僅僅隻是聽聞有用而沒有實際的證據就隨意彈劾,那早會以後也不用開了改成你們的相互彈劾會好了,於謙。”
於謙走出來:“臣在。”
“朕知道於大人你以前也喜歡彈劾這個彈劾那個,對於禦史之事頗為熟悉,你迴答朕,若是誣陷彈劾是何罪,而被誣陷之人是天子又該是何罪。”
於謙看了眼那位不算年長的禦史,拱手答道:“可斬,禦史彈劾任何都需先收集確切證據而不是隨意聽信坊間傳聞,洪武二十年北平道監察禦史何哲、任輝、齊肅與四川道監察禦史魏卓、浙江道監察禦史喬鼎等人合謀誣陷都禦史詹徽,太祖皇帝親自審案最後將誣陷者全部淩遲示眾。”
“朕知道了。”周喻擺擺手從龍椅上站起身來,道:“若無其他事情要奏就到此結束,退朝。”
周喻直接甩袖離開,那輕描淡寫臉上毫無波瀾的樣子讓人看不出他到底是個什麽想法,群臣也伴隨著周喻的離開喊出了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樣毫無營養價值的話。
而剛才彈劾周喻的禦史也像是自帶了排斥buff一樣,整個大殿的朝臣都距他遠遠的不敢靠近,哪怕是禦史台的其他同僚也遠遠繞開此人當做不認識一般,也羞於和這種沒有眼力見且勇猛的勇士為伍。
於謙皺眉盯著那位禦史:“誰讓你彈劾的,是誰告訴你的陛下去往青樓之地。”
禦史躬身迴答:“迴於大人,自然是信得過之人,身為禦史監察百官本來就是我等的職責,天子犯錯我等亦有責任糾正。”
於謙搖搖頭:“你倒是執著運氣也好,陛下沒有追究你的意思,你最好是因為自身職責而不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否則誰也保不了你。”
“謝大人提醒。”
兩個錦衣衛一身飛魚袍腰掛繡春刀的緩緩來到這大殿中央,先是朝著於謙恭敬行禮後便看向了剛才那個彈劾周喻逛青樓的禦史。
“這位禦史大人,陛下令我等錦衣衛兄弟協助大人收集證據,請吧大人。”
那禦史還沒說話於謙就愣了一下,皺眉道:“是陛下讓你等來的?”
錦衣衛抱手道:“迴於大人的話,陛下旨意,令錦衣衛協助禦史大人好好查清傳言免得得禦史大人遭了別人的誆騙,如今朝堂剛穩社稷未定,恐是有鬼祟小人準備以此離間君臣信任禍亂朝堂,要查清楚聽聞是從何處聽聞,有人犯了忌諱調查陛下的行蹤是第一,誣陷陛下擾亂朝堂是第二,這些都得查清楚的。”
於謙閉眼沉默了一下,緩緩點頭:“也罷,查清楚也好。”
說完,於謙也轉身直接離開,查清楚就等於又會死很多人,眼前這位禦史皇帝金口玉言說不計較肯定不會殺他,但他的同夥那可就說不定了。
也不看看現在什麽情況,彈劾其他人也就罷了彈劾皇上?若是有真憑實據抓住了現場也罷,可僅憑傳聞就跳出來作死你不倒黴誰倒黴?況且皇上是那種在乎自己聲名的人?
錦衣衛看向那額頭上已經有些汗水的禦史,冷笑道:“禦史大人,陛下提醒別忘了上折子,請吧。”
從奉天殿離開,馬順急急忙忙的擠開興安跟在了周喻的身後:“陛下。”
“嗯,去查吧,朕也想要知道到底是誰對朕的行蹤這麽有興趣,能知道朕確實離開了皇宮還真去了青樓,這些人不處理掉朕不心安啊。”
周喻笑了笑好似一點不在意,又接著道:“院子準備好了沒。”
馬順連忙迴答:“準備好了,已經令人收拾今日便可入住,陛下釣的魚可就是這些人?”
周喻停下了腳步看了馬順一眼,微微眯眼道:“你覺得呢。”
馬順額頭瞬間冒出了幾滴冷汗,低頭道:“臣不敢亂言。”
“記住,堡宗的人,孫氏的人,那些還指著堡宗能迴來的人,那些外戚,那些分不清楚情況的人,那些覺得朕坐不穩他們就有機會的人,這宮裏宮外還惦記著堡宗的人,朕現在已經親自布置了一個不錯的魚餌,你能抓出來的人越多功勞就越大,接下來你要做什麽朕就不操心了,不過不能讓人傷到惜兒姑娘明白嗎。”
“是,陛下。”
周喻拍了拍馬順的肩膀繼續朝著乾清宮而去,馬順沒有跟上而是帶著人出宮開始去完成周喻給他的任務。
怎麽調查馬順心中自然是有數的,首先知道周喻去往青樓的人就這麽些,不是身邊的人有問題那就是青樓裏的人有問題,而錦衣衛想要查什麽至少現在是沒什麽能阻止的,除了周喻。
雖然已經從周喻口中確認了要釣的魚是什麽,但馬順絕不相信周喻的目的就僅僅隻是如此而已,否則大可不必做這多沒必要的事,李惜兒這個魚餌的作用肯定不隻如此,魚餌入水擴散出去的腥味是為了吸引有些不安分的人跳出來,而魚餌本身恐怕是為了一個更重要的大魚而準備。
來到乾清宮,成敬已經為周喻準備好了正式的早膳並在門口迎接周喻的迴來。
見周喻迴來,成敬跟在周喻身後開口道:“皇上,宮中恐有多嘴的小人,臣準備好好對內宮清理一番。”
“此事大伴做主便是。”周喻擺擺手,直接轉進禦書就坐在了椅子上,成敬也是連忙道:“皇上,先吃點東西再忙吧。”
“我寫點東西。”周喻笑了笑,成敬也是趕緊上前磨墨伺候。
等了一會周喻拿起筆在一個空白的折子上寫了起來,沒多會就落筆拿起折子吹了兩下。
“大伴,你按照折子上的事先去做著,從工部選一些匠人和管事,營繕司,虞衡司,雜造局,軍器局,火藥局都要有人,以匠人為主挑些優秀的人成立一皇家工造所,隻為朕服務。”
成敬雙手接過折子:“臣馬上去辦。”
“地方要大,朕往來也要方便。”
“明白。”成敬笑道:“臣直接從工部要一工坊便是。”
“速度要快,年後朕就要這工坊可以正式運轉。”
“明白。”
吃了點東西後周喻就又迴到了禦書房,沒多久幾位內閣大臣就聯袂而來開始和周喻匯報起了各種工作。
剛才在早朝時沒處理的問題現在都要在這禦書房裏拿出個妥善的法子和具體的方案,這些事情原本隻靠內閣自己來做後再呈交於司禮監也是可以的,但事情要是比較急的話周喻也可以直接介入進去處理也完全沒有問題。
等忙完了這陣也過去了一上午的時間,周喻吃了些東西就沒再繼續工作而是睡起了午覺。
等睜開眼睛時已經是黃昏時分,眼睛一閉就是一下午的時間,一直守在門外的興安似乎是聽到了裏麵的動靜也是小心翼翼走進來看了一眼。
“什麽時辰了。”
“剛到酉時。”興安迴答的同時也趕忙上前服侍:“皇貴妃已經派人來問過了皇上今日是否還要過去用膳。”
“嗯。”周喻端起茶杯漱了漱口:“今日照舊。”
“是。”興安應了一聲又道:“馬順也在門口等著。”
“讓他進來。”
興安將周喻手中的茶杯接過後就快步到了門外,隨後不僅馬順來到了周喻的床榻前低頭站著,還有幾個宮女也隨著一起進來開始給周喻更衣收拾。
“查到什麽。”
馬順道:“迴皇上,確實是有人在後麵慫恿禦史今日啟奏彈劾,錦衣衛已經根據禦史的口供拿下了幾人入了錦衣衛的大牢,可以確定這些人都是受同一人或勢力指使也是故意透露給那禦史知道,被抓住的這些人也經常會為禦史台的某些禦史收集證據,或是為我錦衣衛提供一些消息,平日裏也多以此換錢生活玩樂,在這京城裏這些三教九流的人也是各種消息的散步者。”
周喻頓了頓,馬順的話很好理解,有這麽一群人類似於記者或是狗仔隊,專門打探各種情報然後作為吹牛之資亦或者是用此換錢,這很好理解,哪個時代都不缺乏這樣的人,京城各種小道消息也是這些人在傳播。
馬順接著道:“我已經令人沿著這些人的線繼續追查下去,相信不日便可將那些不安分的多嘴舌頭全部抓出來,另外臣還查到了一件事。”
“說。”
馬順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周喻:“陛下之前令我查的那個戲院也和這些人有著很深的關係,青樓和保護皇上的人可能沒有什麽問題,是戲院那邊有人認出了陛下,恐怕是第一天時就走漏了行蹤。”
“戲院的後台是誰。”
馬順道:“沒什麽後台,就是正常做生意的,從一聽書茶館逐漸擴大成現在這小戲院,就是臣發現這戲院似乎一直都很維護那孫氏妖後的名聲,這裏麵肯定有臣沒有查到的地方,臣會繼續查下去的。”
周喻笑了:“什麽人會在意那妖後的名聲?”
馬順低頭道:“那孫氏和堡宗的擁簇。”
周喻眯了眯眼睛:“你是真不知道還是不敢查。”
馬順深深吸了口氣,隨即道:“臣懷疑是常德公主。”
事關皇室馬順是不敢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把這人給說出來,但周喻非要他說他也隻能說。
周喻沉吟一聲:“朕心裏剛才也出現了此人,堡宗的親姐,不提彈劾之事若是那戲院一直維護妖後和堡宗的聲譽說不定就和她有關,這段時間朕倒是忽略了這麽個人,查查她最近都做了些什麽。”
馬順道:“臣已經讓人再查了,常德公主身邊也有我錦衣衛的探子,應該很快能夠確定詳細。”
“她的駙馬是鄞國公之子薛恆?”
“是的皇上。”馬順點頭,道:“此人在堡宗土木堡戰敗之後還多次對編排堡宗,有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
周喻表情微微有些古怪:“如何編排的。”
“這……”馬順也愣了一下,隨後道:“大多數一些不堪入耳的不敬之話。”
“嗬。”周喻笑了笑,道:“也罷,常德公主和薛恆的關係如何。”
馬順:“時好時壞也經常吵架,這薛恆平日裏做事雖略有底線可也膽大妄為,堡宗在時就經常被訓斥責罰,而且……”
“說。”
馬順低頭:“此人有些好色,不過也在大災之年收留流民為家人忘了登冊而被罰。”
周喻又理解了一下這馬順的意思,道:“不守規矩,是個渾人?”
“是的皇上。”
“嗬嗬,如今這薛恆又是何職務。”
“在右軍都督府給於大人辦差。”
右軍都督府是五個都督府中的其中一個,大致來說原本大明的軍隊都由這五個都督府分別負責,但因為土木之後情況就有所變化了,兵部在於謙的領導下變成了老大,而京畿周圍的軍權又全在周喻手中不曾下放,所以五軍都督府幾乎就沒了以前的權利,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配合周喻以及兵部的改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