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惜兒好像真如自己所說那樣是認了命,也認了她隻能當皇帝女人的事實,可就從表現來看這其中有多少真情實意那根本無從判斷。
周喻把玩著手中的酒杯,嘴角掛著似有若無的笑意看著著李惜兒,仿若要將她看穿:“你倒是乖巧,既如此往後就好好在那宅子裏待著,朕讓你輕鬆自在可也莫要惹出什麽亂子來。”
李惜兒乖巧地點點頭,眼中卻閃過一絲狡黠:“妾身謹遵公子爺吩咐,每天就乖乖等著世子爺來看妾身。”
話是這麽說但李惜兒心裏還是另有打算,這京城形勢複雜自己不知道怎麽的就被眼前的人看中,這對她來說著實有點難不可思議,自己雖得眼前人一時的喜歡但要是不多留幾個心眼保不準哪天就會惹上更大的麻煩。
眼前之人膩味了還好說,她大不了帶著自己的積蓄悄悄離開,就算以後孤身一人再也不找其他男人她也是樂意的,反正隻要能夠好好活下去就好。
從以前李惜兒就知道宮鬥生活那是很可怕的,怕就怕有什麽人更麻煩的人糾纏過來。
要說起來被皇上看中當然是好的,可在李惜兒心裏卻不是這麽想的,她是想要找個依靠但絕對不是找皇上給自己當依靠,現在好的是一般人還真惹不起她,可要想找她麻煩的人也變得更高端了。
這一夜周喻還是和之前一樣隻是喝酒,到了時間差不多就起身離開沒有久留。
隻是幾日時間,李惜月的名字傳遍大街小巷,通過畫本和曲子似乎在短短數日之內京城上下都知道出現了一個了不起的女先生,許多的新曲在短短數日時間風靡京城,曲譜也在各處流傳,但最讓京城百姓貴族還是更關注各種不同的坊間傳聞。
八卦新聞這種東西無論在什麽時代都能引起轟動,特別是關於皇帝的八卦新聞。
既然是八卦那自然是沒有實證,真真假假的故事混入其中誰也說不清楚裏麵的是真是假,有說皇帝和李先生一見傾心的,有說皇帝被李先生所作的曲子折服的,也有說那根本不是皇帝的,還有一說李惜月不僅才情出眾容貌傾城傾國,本身也如同宋時李師師大家一樣是個愛國之人,還非常擅長格物幫著陛下解決了一個很難很難處理的事才獲得了陛下的喜歡。
但不管如何的眾說紛紜李惜兒僅僅隻是變了一個名字就一下成為了飽受追捧的樂曲大家。
有馬順在中間掌握節奏,自然是能讓事情朝著需要的方向發展,混淆視聽還是引領話題都能做到,要知道宋時就已經出現過街頭小報,如今這時候也有不少街頭小報深受百姓喜歡,隻是街頭小報這東西還不算是真正被重視從而被利用,可通過小報製造輿論帶來的影響和助力卻已經被很多人靈活使用了。
馬順也將那戲院給弄到了手裏送到了李惜月手中,不僅戲院就連戲院兩邊的店鋪也通通買了下來。
其中一個店鋪也和戲院一樣送到了李惜月手中,準備用於新式甜點的製作和販賣。
這日,周喻坐在一處酒樓之上,就這麽看著一輛馬車停在了那換了主人的戲院門口。
看著那裹在厚厚裘皮大衣帶著麵紗被侍女攙扶著從馬車上的女人進入戲院,周喻才端起自己桌前的酒杯吹著喝下一口。
“馬順,你說如今有多少眼睛正盯著戲院,盯著李惜兒。”
馬順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道:“皇上,臣說不好到底有多少人,隻知道全京城的貴人百姓都想要知道李惜月到底是如何獲得皇上喜歡的。”
“李惜月,對,現在叫李惜月了。”周喻笑了笑,道:“李惜月這些日子弄出了不少新奇的東西?”
“迴皇上。”成敬開口迴答道:“李惜月那日問臣多要了聽話的仆人過去,都是些擅長做胭脂水粉的擅長廚藝甜點的仆人,聽說是李惜月做出了一些新型口脂粉黛之類的東西,隻是如今做出來的都還不是成品,臣已經讓人盯著有成品後會第一時間取來獻給皇上。”
周喻緩緩點頭:“這女人倒也不傻。”
成敬和馬順又不敢開口了,這話他們可不敢接。
周喻在李惜月麵前好像對此女特別寵愛似乎是有求必應,但卻是把李惜月當做是一個魚餌算計得死死的,一舉一動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哪怕這李惜月什麽都不做也一樣會被引導著做出一些事情來。
如今戲院兩邊的店鋪一處是甜點鋪子,另一處便是胭脂水粉的鋪子了。
“你安排的人呢。”
周喻放下茶杯再次看向馬順。
馬順連忙迴道:“人就在戲院外。”
周喻閉眼沉吟:“一定要盯好李惜月,不能讓外麵的各種風言風語傳入她的耳中,她隻要當當好魚餌就夠了。”
“是。”
周喻又喝了一口茶,深深看了一眼戲院的方向後站起身來:“去工坊。”
隻是喝了一杯茶遠遠看一眼李惜月後周喻就直接離開了,一點沒有要和李惜月碰麵的意思,馬順就算有些廢物還是走關係才成為錦衣衛總指揮使的,可當了這麽多年的總指揮使也還是能把事情做好的。
一個年輕男人就在戲院附近安靜的等著,一副小廝的打扮看上去倒是幹幹淨淨的樣子,手中提著一個禮盒,盒子中是專門給李惜月準備的禮物,而這禮物之中還有著一封信在裏麵。
此人正是馬順安排的人,他的任務便是將手中的禮盒送到李惜月的手中還得確保了李惜月能夠看見禮盒中的信。
信中的內容此人也不知道,得到的命令也隻是如此。
在看見李惜月出現後此人便快步朝著馬車的方向走了過去,當然在還沒靠近李惜月就被兩個護衛給攔了下來。
“幹嘛的。”
“兩位壯士,小的奉主人之命專程給惜月大家送禮來的,小人的主人是惜月大家的同鄉舊識,隻要壯士幫忙轉告一聲是薩頂頂薩老師和費玉清費老師的送來賀禮便是。”
護衛上下打量了一眼這小廝打扮的人,點點頭:“在這等著。”
“誒誒。”
護衛來到正準備登車的李惜月這邊,拱手行禮道:“小姐,有一小廝說是奉命前來送上賀禮,言語中提及兩位似是小姐同鄉的先生,薩頂頂和費玉清,請問小姐是否認識。”
李惜月剛上車腳步就隨之一頓,臉帶愕然的轉身看向了過來匯報的護衛:“人在哪?”
護衛轉身指了一下,李惜月順著方向看過去便見到了一個臉上帶著恭敬的小廝遠遠的朝著自己行了一禮,手中還提有一個盒子。
李惜月深深吸了口氣:“把人叫過來。”
“是。”
小廝被帶到李惜月這邊,李惜月壓抑著心中的震驚和欣喜,直至小廝再次行禮後才開口問道:“你是兩位老師派來送禮的,兩位老師可是你的主人,他們人在何處。”
小廝恭敬道:“惜月大家,主人隻令小人給大家送來禮物,讓小人轉告大家一切皆為緣法不必探究,若是以後有緣自會有再見之日,還請大家不要為難小人。”
說著,小廝雙手舉起盒子,彎腰恭敬道:“此物便是主人命小人給大家送來的禮物,還請惜月大家收下。”
李惜月朝著侍女擺了擺手,那侍女也是連忙接過盒子雙手呈到了李惜月麵前。
盒子不大也就一個鞋盒大小,李惜月打開就看見了一封信,信封上的簡體字讓她的表情有些激動。
李惜月顫抖的將信拿了出來就想要拆開,剛把信拿起來後就又見到了一本冊子,以及一些精致的首飾玉石。
“就隻有這些?”
小廝道:“禮物是主人親自準備,小人也不知道盒中到底有什麽。”
侍女看著李惜月盯著盒子愣愣發怔的樣子也是小聲提醒:“小姐,我們該走了。”
李惜月迴過身來沒有第一時間拆開信封,而是盯著小廝道:“以後如何找你?”
“小的就住在城南十五裏的寺廟中,若是大家要找小人派人來尋便是。”小廝雙手抱拳再次行禮:“禮物已經送到,小的就先告退了。”
說完也不等李惜月同意就趕緊退了幾步轉身離開,李惜月怔怔的看著小斯離開張了張嘴卻最終什麽也沒說出來,從侍女手裏自己抱起盒子就鑽進了馬車裏。
“迴家!”
短短時間裏發生的事不知道被多少雙眼睛給看在眼中,那小廝離開後就快速的鑽入了人群在其他人的掩護下很快消失,而這盒子還有盒子裏的東西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盒子是周喻安排的,信是周喻寫的,冊子上的內容也是周喻準備的。
沒多久李惜月收下盒子的事情就已傳入了周喻的耳中。
馬順什麽也不敢問什麽也不敢想,不敢問李惜月是不是知道自己是棋子是誘餌,否則如何周喻隨意說出兩個名字就能讓什麽都不知道的李惜月一定收下禮物。
信裏的內容馬順不知道,冊子裏的東西馬順沒看過,實際上盒子裏的東西恐怕如今也隻有周喻和李惜月兩人最清楚了。
倒是周喻的心情似乎顯得很不錯,從來到工坊以後見到工坊區區幾日的成果後心情就一直不錯,根本沒把李惜月的事情給放在心上,特別是定裝紙彈和後裝式燧發槍樣品是最讓他滿意的。
“大伴,新工坊的事要抓緊時間落實,你安排人去檢查一下火器局後讓成凱去接管,馬順,興安,錦衣衛和工廠要好好配合保密之事。”
興安和馬順兩人看著周喻手裏那把沒有裝填子彈的樣本喉嚨動了動,兩人對視一眼同時下跪:“遵旨。”
周喻話語雖然沒有什麽殺意,可這個命令本身代表的其實就是殺,敢於泄密者殺的意思。
匆忙迴到新家大院裏的李惜兒抱著盒子匆匆迴到自己的房裏,門關上後就迫不及待的將信封給拿出來拆開。
李惜月大家:
見字如麵!當我提起筆寫下這封信時心中五味雜陳,沒想到在這遙遠之地還能有你這般同路人。
初來乍到之時我滿心惶恐格格不入,周圍的一切都像是一場荒誕不經的夢境卻又無比真實,我曾無數次在夜深人靜時思念家鄉,思念那個熟悉的地方,那些便捷的科技、溫暖的親人和朋友,想必你也有著同樣的煎熬吧。
但好在命運讓我們相聚,當聽到那熟悉的旋律時我感覺到了無比的詫異和驚喜,讓我知道我並不是孤身一人,我們都來自同一個家鄉,有著相似的成長軌跡,音樂、電影,小吃,遊戲陪伴著我們成長,在聽到了你曲子的那一刻我感覺找到了失散已久的親人。
如今,我們雖都已有了些許立足之地,這是幸運也是不幸,在這古老的王朝中等級森嚴禮教嚴苛,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複,如今惜月小姐被貴人所看中更應該小心翼翼謹慎行事才行。
可我們終究是帶著家鄉的知識與思想而來,我們見證過文明的發展軌跡,知曉科技的力量。
我時常思索,或許我們能為這個時代帶來些改變,就像播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等待它們生根發芽。
而我也在自己的道路上摸索前行,雖然困難重重時常遭遇旁人的誤解與阻撓,但如今隻要想到有家人也在不遠處奮鬥,我便又有了動力。
我們就像兩顆並肩作戰的星辰,雖光芒微弱卻努力驅散這片夜空的陰霾。未來的路還很長也許還會有更多的艱難險阻,但有你在,我就有勇氣走下去,也希望我也能成為惜月大家的勇氣伴隨著惜月大家努力前進。
有一言不知該從何說起,在知道惜月大家的時候我便知道惜月大家和現在的陛下乃是天作之合,是命中注定會在一起的有情人,但天也有不如人願的時候,若是惜月大家心中清楚便算是我的多言,若是惜月大家並不知道此言便算是我的提醒,想想那羅密歐與朱麗葉或者惜月大家便可明白,亦或者是泰坦尼克和紅樓。
周喻把玩著手中的酒杯,嘴角掛著似有若無的笑意看著著李惜兒,仿若要將她看穿:“你倒是乖巧,既如此往後就好好在那宅子裏待著,朕讓你輕鬆自在可也莫要惹出什麽亂子來。”
李惜兒乖巧地點點頭,眼中卻閃過一絲狡黠:“妾身謹遵公子爺吩咐,每天就乖乖等著世子爺來看妾身。”
話是這麽說但李惜兒心裏還是另有打算,這京城形勢複雜自己不知道怎麽的就被眼前的人看中,這對她來說著實有點難不可思議,自己雖得眼前人一時的喜歡但要是不多留幾個心眼保不準哪天就會惹上更大的麻煩。
眼前之人膩味了還好說,她大不了帶著自己的積蓄悄悄離開,就算以後孤身一人再也不找其他男人她也是樂意的,反正隻要能夠好好活下去就好。
從以前李惜兒就知道宮鬥生活那是很可怕的,怕就怕有什麽人更麻煩的人糾纏過來。
要說起來被皇上看中當然是好的,可在李惜兒心裏卻不是這麽想的,她是想要找個依靠但絕對不是找皇上給自己當依靠,現在好的是一般人還真惹不起她,可要想找她麻煩的人也變得更高端了。
這一夜周喻還是和之前一樣隻是喝酒,到了時間差不多就起身離開沒有久留。
隻是幾日時間,李惜月的名字傳遍大街小巷,通過畫本和曲子似乎在短短數日之內京城上下都知道出現了一個了不起的女先生,許多的新曲在短短數日時間風靡京城,曲譜也在各處流傳,但最讓京城百姓貴族還是更關注各種不同的坊間傳聞。
八卦新聞這種東西無論在什麽時代都能引起轟動,特別是關於皇帝的八卦新聞。
既然是八卦那自然是沒有實證,真真假假的故事混入其中誰也說不清楚裏麵的是真是假,有說皇帝和李先生一見傾心的,有說皇帝被李先生所作的曲子折服的,也有說那根本不是皇帝的,還有一說李惜月不僅才情出眾容貌傾城傾國,本身也如同宋時李師師大家一樣是個愛國之人,還非常擅長格物幫著陛下解決了一個很難很難處理的事才獲得了陛下的喜歡。
但不管如何的眾說紛紜李惜兒僅僅隻是變了一個名字就一下成為了飽受追捧的樂曲大家。
有馬順在中間掌握節奏,自然是能讓事情朝著需要的方向發展,混淆視聽還是引領話題都能做到,要知道宋時就已經出現過街頭小報,如今這時候也有不少街頭小報深受百姓喜歡,隻是街頭小報這東西還不算是真正被重視從而被利用,可通過小報製造輿論帶來的影響和助力卻已經被很多人靈活使用了。
馬順也將那戲院給弄到了手裏送到了李惜月手中,不僅戲院就連戲院兩邊的店鋪也通通買了下來。
其中一個店鋪也和戲院一樣送到了李惜月手中,準備用於新式甜點的製作和販賣。
這日,周喻坐在一處酒樓之上,就這麽看著一輛馬車停在了那換了主人的戲院門口。
看著那裹在厚厚裘皮大衣帶著麵紗被侍女攙扶著從馬車上的女人進入戲院,周喻才端起自己桌前的酒杯吹著喝下一口。
“馬順,你說如今有多少眼睛正盯著戲院,盯著李惜兒。”
馬順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道:“皇上,臣說不好到底有多少人,隻知道全京城的貴人百姓都想要知道李惜月到底是如何獲得皇上喜歡的。”
“李惜月,對,現在叫李惜月了。”周喻笑了笑,道:“李惜月這些日子弄出了不少新奇的東西?”
“迴皇上。”成敬開口迴答道:“李惜月那日問臣多要了聽話的仆人過去,都是些擅長做胭脂水粉的擅長廚藝甜點的仆人,聽說是李惜月做出了一些新型口脂粉黛之類的東西,隻是如今做出來的都還不是成品,臣已經讓人盯著有成品後會第一時間取來獻給皇上。”
周喻緩緩點頭:“這女人倒也不傻。”
成敬和馬順又不敢開口了,這話他們可不敢接。
周喻在李惜月麵前好像對此女特別寵愛似乎是有求必應,但卻是把李惜月當做是一個魚餌算計得死死的,一舉一動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哪怕這李惜月什麽都不做也一樣會被引導著做出一些事情來。
如今戲院兩邊的店鋪一處是甜點鋪子,另一處便是胭脂水粉的鋪子了。
“你安排的人呢。”
周喻放下茶杯再次看向馬順。
馬順連忙迴道:“人就在戲院外。”
周喻閉眼沉吟:“一定要盯好李惜月,不能讓外麵的各種風言風語傳入她的耳中,她隻要當當好魚餌就夠了。”
“是。”
周喻又喝了一口茶,深深看了一眼戲院的方向後站起身來:“去工坊。”
隻是喝了一杯茶遠遠看一眼李惜月後周喻就直接離開了,一點沒有要和李惜月碰麵的意思,馬順就算有些廢物還是走關係才成為錦衣衛總指揮使的,可當了這麽多年的總指揮使也還是能把事情做好的。
一個年輕男人就在戲院附近安靜的等著,一副小廝的打扮看上去倒是幹幹淨淨的樣子,手中提著一個禮盒,盒子中是專門給李惜月準備的禮物,而這禮物之中還有著一封信在裏麵。
此人正是馬順安排的人,他的任務便是將手中的禮盒送到李惜月的手中還得確保了李惜月能夠看見禮盒中的信。
信中的內容此人也不知道,得到的命令也隻是如此。
在看見李惜月出現後此人便快步朝著馬車的方向走了過去,當然在還沒靠近李惜月就被兩個護衛給攔了下來。
“幹嘛的。”
“兩位壯士,小的奉主人之命專程給惜月大家送禮來的,小人的主人是惜月大家的同鄉舊識,隻要壯士幫忙轉告一聲是薩頂頂薩老師和費玉清費老師的送來賀禮便是。”
護衛上下打量了一眼這小廝打扮的人,點點頭:“在這等著。”
“誒誒。”
護衛來到正準備登車的李惜月這邊,拱手行禮道:“小姐,有一小廝說是奉命前來送上賀禮,言語中提及兩位似是小姐同鄉的先生,薩頂頂和費玉清,請問小姐是否認識。”
李惜月剛上車腳步就隨之一頓,臉帶愕然的轉身看向了過來匯報的護衛:“人在哪?”
護衛轉身指了一下,李惜月順著方向看過去便見到了一個臉上帶著恭敬的小廝遠遠的朝著自己行了一禮,手中還提有一個盒子。
李惜月深深吸了口氣:“把人叫過來。”
“是。”
小廝被帶到李惜月這邊,李惜月壓抑著心中的震驚和欣喜,直至小廝再次行禮後才開口問道:“你是兩位老師派來送禮的,兩位老師可是你的主人,他們人在何處。”
小廝恭敬道:“惜月大家,主人隻令小人給大家送來禮物,讓小人轉告大家一切皆為緣法不必探究,若是以後有緣自會有再見之日,還請大家不要為難小人。”
說著,小廝雙手舉起盒子,彎腰恭敬道:“此物便是主人命小人給大家送來的禮物,還請惜月大家收下。”
李惜月朝著侍女擺了擺手,那侍女也是連忙接過盒子雙手呈到了李惜月麵前。
盒子不大也就一個鞋盒大小,李惜月打開就看見了一封信,信封上的簡體字讓她的表情有些激動。
李惜月顫抖的將信拿了出來就想要拆開,剛把信拿起來後就又見到了一本冊子,以及一些精致的首飾玉石。
“就隻有這些?”
小廝道:“禮物是主人親自準備,小人也不知道盒中到底有什麽。”
侍女看著李惜月盯著盒子愣愣發怔的樣子也是小聲提醒:“小姐,我們該走了。”
李惜月迴過身來沒有第一時間拆開信封,而是盯著小廝道:“以後如何找你?”
“小的就住在城南十五裏的寺廟中,若是大家要找小人派人來尋便是。”小廝雙手抱拳再次行禮:“禮物已經送到,小的就先告退了。”
說完也不等李惜月同意就趕緊退了幾步轉身離開,李惜月怔怔的看著小斯離開張了張嘴卻最終什麽也沒說出來,從侍女手裏自己抱起盒子就鑽進了馬車裏。
“迴家!”
短短時間裏發生的事不知道被多少雙眼睛給看在眼中,那小廝離開後就快速的鑽入了人群在其他人的掩護下很快消失,而這盒子還有盒子裏的東西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盒子是周喻安排的,信是周喻寫的,冊子上的內容也是周喻準備的。
沒多久李惜月收下盒子的事情就已傳入了周喻的耳中。
馬順什麽也不敢問什麽也不敢想,不敢問李惜月是不是知道自己是棋子是誘餌,否則如何周喻隨意說出兩個名字就能讓什麽都不知道的李惜月一定收下禮物。
信裏的內容馬順不知道,冊子裏的東西馬順沒看過,實際上盒子裏的東西恐怕如今也隻有周喻和李惜月兩人最清楚了。
倒是周喻的心情似乎顯得很不錯,從來到工坊以後見到工坊區區幾日的成果後心情就一直不錯,根本沒把李惜月的事情給放在心上,特別是定裝紙彈和後裝式燧發槍樣品是最讓他滿意的。
“大伴,新工坊的事要抓緊時間落實,你安排人去檢查一下火器局後讓成凱去接管,馬順,興安,錦衣衛和工廠要好好配合保密之事。”
興安和馬順兩人看著周喻手裏那把沒有裝填子彈的樣本喉嚨動了動,兩人對視一眼同時下跪:“遵旨。”
周喻話語雖然沒有什麽殺意,可這個命令本身代表的其實就是殺,敢於泄密者殺的意思。
匆忙迴到新家大院裏的李惜兒抱著盒子匆匆迴到自己的房裏,門關上後就迫不及待的將信封給拿出來拆開。
李惜月大家:
見字如麵!當我提起筆寫下這封信時心中五味雜陳,沒想到在這遙遠之地還能有你這般同路人。
初來乍到之時我滿心惶恐格格不入,周圍的一切都像是一場荒誕不經的夢境卻又無比真實,我曾無數次在夜深人靜時思念家鄉,思念那個熟悉的地方,那些便捷的科技、溫暖的親人和朋友,想必你也有著同樣的煎熬吧。
但好在命運讓我們相聚,當聽到那熟悉的旋律時我感覺到了無比的詫異和驚喜,讓我知道我並不是孤身一人,我們都來自同一個家鄉,有著相似的成長軌跡,音樂、電影,小吃,遊戲陪伴著我們成長,在聽到了你曲子的那一刻我感覺找到了失散已久的親人。
如今,我們雖都已有了些許立足之地,這是幸運也是不幸,在這古老的王朝中等級森嚴禮教嚴苛,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複,如今惜月小姐被貴人所看中更應該小心翼翼謹慎行事才行。
可我們終究是帶著家鄉的知識與思想而來,我們見證過文明的發展軌跡,知曉科技的力量。
我時常思索,或許我們能為這個時代帶來些改變,就像播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等待它們生根發芽。
而我也在自己的道路上摸索前行,雖然困難重重時常遭遇旁人的誤解與阻撓,但如今隻要想到有家人也在不遠處奮鬥,我便又有了動力。
我們就像兩顆並肩作戰的星辰,雖光芒微弱卻努力驅散這片夜空的陰霾。未來的路還很長也許還會有更多的艱難險阻,但有你在,我就有勇氣走下去,也希望我也能成為惜月大家的勇氣伴隨著惜月大家努力前進。
有一言不知該從何說起,在知道惜月大家的時候我便知道惜月大家和現在的陛下乃是天作之合,是命中注定會在一起的有情人,但天也有不如人願的時候,若是惜月大家心中清楚便算是我的多言,若是惜月大家並不知道此言便算是我的提醒,想想那羅密歐與朱麗葉或者惜月大家便可明白,亦或者是泰坦尼克和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