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脫不花作為蒙古大汗這麽一跪代表的便是北方的安定,至少能有十幾年甚至到幾十年的安定,對於大明和百姓來說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隻要脫脫不花沒死那這種和平大概是能夠保持下去的,雖然好似隻過去了很短的時間但如今的大明似乎已經和之前十幾二十年前的大明完全不同了,赫然已經擁有了能夠讓能夠蒙古都為之畏懼的力量。
至於草原上是否還有會其他反對的力量那不用擔心,不說如今脫脫不花的大汗之位穩不穩,就以兵力而言草原上最大的勢力也就是脫脫不花和阿剌知院的小聯盟了,更何況這個小聯盟中也還有不少其他的部落加入進來。
另外就單單隻是一個互市便能成為拿捏草原的手段,更別說周喻還準備給他們建一城,真正的巨城。
周喻要的也就是這前麵幾年的安穩,等到幾年之後這草原上的各個部落不僅不會再成為大明的威脅,恐怕到時候讓他們重新和大明作對他們都不會願意。
這次滅掉也先的戰役脫脫不花也是全程參與了的,那也是親眼見到了大明火器的強大,各式的新型火器在對付也先騎兵的時候效果那是摧枯拉朽的,也先那邊根本就是一點抵抗能力都沒有。
每一次戰鬥結束戰場上彌漫著的濃鬱火藥味讓脫脫不花至今都還記憶猶新,混著的那種肉被烤熟的味道簡直讓人想吐……
這些年來大明對於周邊藩屬國的統治力越來越低,如今來了這麽多不同屬國的使臣主要也是過來看看情況的,但這一來見到的這一幕確實是嚇了他們一跳。
周喻也設宴招待了所有的使臣,可不同的是使節上供的東西周喻全部收下,但卻沒有開口賞賜任何所謂的迴禮,以前的那套對於周喻來說可行不通,送來價值一百金的東西卻能夠得到超過一百金的迴報,想要打秋風在周喻這裏是沒用的。
當然了,作為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迴禮肯定是要有的,同時宗主國家這些所有藩屬國認可的大皇帝該給的賞賜也是會有的,東西要給但方式要變。
閱兵和授勳則是在更之後的時間舉辦,邀請了所有的使團觀禮參加,當周喻換上了金色的甲胄親自給那些立功的將士們帶上綬帶發放獎章的時候,那陣勢也讓那些前來觀禮的使節有了一種大明又重新站起來了的感覺,那個讓人恐懼的天朝上國再次睡醒了,還有了一個強勢的帝皇。
各使團離開的時候也帶走了周喻的賞賜,由工匠精心製造的陶瓷製品,綾羅綢緞等等屬於大明的特產,要說值錢那多少算得上是的,但這些是藝術品是大明皇帝賞賜給各藩屬國統治者的紀念品,哪怕那些整套的陶瓷用品上還鑲嵌了金絲銀絲工藝價值很高,但這又能怎樣能比直接賞賜金銀珠寶什麽的有用?
這些東西送到各個藩屬國去又能幹什麽,唯一的作用那就是收藏用來防著好看,直接把榮譽感提升到了極致好吧。
使臣們都在逐漸離開,唯有蒙古使團走了一半留了一半,這時候又有一個使團才剛剛在港口登陸。
等到消息傳到京城之後時間又過去了好些天,周喻看完了成敬遞給自己的折子也是看笑了起來:“這倭寇還真有點意思,別的使團都走了他們剛剛上岸。”
成敬也是笑著道:“確實是有些晚了,要把他們遣送迴去嗎?”
“來都來了就讓他們來吧。”周喻眯著眼睛笑著道:“正好也能從他們口中問清楚他們現在的情況。”
成敬點頭:“那臣便通知當地讓他們把使團送來京城。”
“嗯。”周喻點點頭放下折子,側躺在榻上頗有些疲懶的感覺:“匆忙登基直至今日才算是一切安定,朕倒是忽然間覺得有些疲累了。”
成敬躬身道:“皇上是該好好休息一陣了,這陣子皇上什麽事都在操心,如今社稷安定皇上休息些時日也無傷大雅,朝中小事自有六部內閣督促辦理,天色漸暖皇上若是在宮中待得無聊也可去別苑小憩上一段日子。”
“嗯。”周喻笑著點點頭:“也好,能偷閑幾日也不錯,大伴你去安排再通知皇貴妃讓她準備妥當了,還有,許久沒去惜月那了朕準備過去看看。”
成敬:“老臣這就去安排。”
周喻道:“通知三個駙馬,襄王和於謙都過來見朕。”
“是。”
成敬退後幾步轉身離開,周喻則是坐了起來拿起了一隻特製的鉛筆在桌上寫寫畫畫,感覺不多時就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大型城池的圖樣。
圖畫上的城池和現有大明的城池都有著極大的不同,是一種造型非常特異奇怪城池,沒有四四方方的方正感就連城牆也隻有一部分,就像是括號一樣把城池給保護在了中間。
而這就是周喻給蒙古設計的城池圖紙,而這裏也將會成為草原上的王庭。
如今支援草原建城之事已經是徹底定下,草原一邊會出人出力一起共同修建這個王城,目前剛剛定下就連選址都還沒有開始,馬上大明的匠人代表就會隨同工部官員一起前往草原和草原的人一起選址建城,最快開始建城恐怕也差不多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了。
看了一眼自己的畫作後周喻就把圖紙丟到了一邊,隨即又將京城的地圖給鋪開放在了桌上,拿起一張更薄的紙張鋪在地圖上麵,想了想後直接把皇宮周邊的全部給框了起來。
周喻準備重建皇城,一開始他是考慮重新擇一地新建一城但想了想覺得沒有這樣的必要,在現在的地方進行擴建也就是了。
麵積上周喻準備將皇城給擴大十倍,這樣的話宮廷內部各宮也不用全部擠在一起,禦花園還可以把後麵的萬歲山給直接囊括其中。
很快周喻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又畫出了一幅圖,直至襄王於謙等人一起來到禦書房中周喻才停下動作。
“都來了。”
“參見皇上。”
“起來吧。”
周喻擺擺手拿起自己還算滿意的畫作朝著於謙和襄王道:“皇叔,於謙你們來看看這個。”
兩個被叫到的人也不客氣來到了周喻左右站著,看著周喻桌上圖畫的第一眼沒反應過來,又看了幾眼才看明白。
襄王眼睛一亮不停點頭:“好,好,好!特別好。”
而於謙則是眉頭一皺:“皇上是準備將皇宮擴大?臣看這足足擴大了幾乎有十倍,臣請皇上三思,如此勞民傷財之舉隻會讓好不容易穩定的社稷再次動蕩啊皇上,而且牽連甚廣影響頗大。”
周喻看向於謙:“確實如此,不過於大人,你說要是朕要是建這新皇城需要多少銀子多少民夫。”
於謙道:“十倍皇城或需要民夫百萬耗時數十年,銀子更是深不見底,皇上三思啊。”
周喻道:“如果朕說隻需要耗費千萬兩銀子,三十萬民夫或許隻需三年時間便可造成你待如何。”
於謙愕然:“這不可能!?”
“沒什麽不可能的。”周喻搖搖頭,又道:“若是朕招民夫擴建皇宮你覺得是好事還是壞事。”
於謙眉頭皺著:“有好有壞。”
周喻點頭:“沒錯,但在朕看來好處大於壞處,第一嘛自然是朕能夠住得舒服些了。第二便是朕手中的錢能夠流通出去,近一億兩白銀就這麽放在內庫裏那隻是擺設,錢能流通那才是錢。”
“朕不止要新建皇宮,朕還要將所有城中的軍事工坊全部搬出京城,還要擴建京城,於城邊新建軍事大營……朕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這些銀子朕也準備全部花出去用在刀刃上讓這些錢全部流通起來,於謙啊於謙,時代變了,你以前認為勞民傷財之事或許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變成我大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於謙搖頭:“皇上,建城不是那麽容易的,這需要話費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時間。”
周喻哈哈一笑:“朕瞧著今天天氣不錯,朕帶你們去見識一下。”
幾人不懂周喻搞什麽,但是皇帝要帶他們去見世麵自然要趕緊跟上。
就這樣周喻就帶著一群人來到了皇家工坊。
這地方幾人自然都有所耳聞知道神機營使用的新式火器似乎就是從這裏研究出來的,周喻給這裏的工匠非常高的地位,可他們卻從來沒有來過這個地方。
“見過院長。”
一進來院中就有看門人站起連忙朝著周喻行禮,周喻笑了笑便指了指自己身後的幾個人:“按例處理。”
“是。”
於謙等人立刻就被徹徹底底的搜查了一遍,還在腳踝係上了一條細細的鐵鏈。
他們見到周喻也是相同的待遇也就沒有多問什麽,隻認為這是此地的規矩。
周喻並沒有帶著他們去往研究火器的地方,而是好像沒有目的的隨意繞了起來,繞了好大一圈於謙也還是沒反應過來,倒是焦駙馬好像明白了什麽。
“皇上,臣觀這些建築好像並非雕刻出的石塊和木頭,而是磚塊和水泥建成?”
於謙愣了:“磚塊本官知道,可這水泥又是何物?水和泥巴?”
周喻笑笑直接招了一名管事:“你給於大人他們好好介紹一下。”
“是,院長。”
這介紹的過程可就有趣了,不僅隻是聽而且還需要去看,需要去親自實踐。
於謙在知道了水泥的作用後有些不敢相信,可親眼見到了水泥磚,水泥板,水泥雕塑的時候於謙確實是懵的,然後知道了這東西的強度甚至比起石頭更大而且成本不高的時候於謙就悟了。
時代變了……這句話一點沒說錯。
於謙親自上手操作了一把簡單的弄出來了一個四不像的玩意他就發現了水泥這種東西的作用到底有巨大。
泥巴可以塑形,這東西在凝固之前就可以像泥巴一樣隨意塑形,隻要有模板甚至可以弄出無數相同紋路的地板,比起讓石匠來雕刻那可方便多了,配合窯裏燒出來的磚塊建城之事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隻要人夠多供應跟得上,於謙眼前仿佛都呈現出了一個月時間一座大城拔地而起的模樣。
甚至來不及洗手於謙就匆忙的來到周喻麵前跪了下大聲的喊了起來:“臣知錯,臣今日見過世麵才知皇上所說無錯,時代變了,這種叫做水泥的東西一定能夠成為我大明的鎮國之寶!臣支持擴建皇城!”
“去洗洗。”
周喻擺擺手讓於謙去清理一下,沒多久後於謙迴來周喻就又帶著幾人來到了另一個地方。
這一路上他們看見不少東西,簡直是有些顛覆他們的三觀,透明的琉璃隨處可見但這種東西竟然能夠透亮到這種程度,如此的珍品竟然隻是用來做窗戶????
每一個人好像都真有了一種時代變了的感覺,讓他們覺得有些茫然和不適應。
當周喻停下腳步時他們都還沒反應過來,等到周喻出聲他們才將目光放在了周喻手中的火銃上。
“這是新式火槍,真正的槍。”
幾人不明白也茫然,周喻笑笑也沒多說什麽。
拿起一顆幾乎和現代子彈沒有區別的手工子彈裝進了槍管中,拉栓然後朝天開槍,拉栓上子彈再次開槍,又拉栓又上子彈繼續射擊。
於謙的眼睛都要瞪出來了,襄王的臉上開始變得激動,幾個駙馬一個個都露出了癡呆的表情。
“這就是槍,隻是如今子彈隻能手工製造,一枚子彈從開始到結束都需要半月的時間才能造成,但是這裏已經在研究如何用更簡單的方法來製造子彈,用精確的設備來代替人工,或許幾年以後你們就都能用上這樣的武器,而這個過程也需要投入金山銀海。”
“但朕就問你們,如果朕的軍隊全部都能裝備上這樣的武器能不能當世無敵,能不能從其他的國家給朕掠奪來無限的財富。”
“能!肯定能。”襄王喘著粗氣道:“皇上,臣想去江南走走。”
“哈哈哈。”周喻哈哈一笑將手中的槍丟給襄王:“皇叔來試試。”
隻要脫脫不花沒死那這種和平大概是能夠保持下去的,雖然好似隻過去了很短的時間但如今的大明似乎已經和之前十幾二十年前的大明完全不同了,赫然已經擁有了能夠讓能夠蒙古都為之畏懼的力量。
至於草原上是否還有會其他反對的力量那不用擔心,不說如今脫脫不花的大汗之位穩不穩,就以兵力而言草原上最大的勢力也就是脫脫不花和阿剌知院的小聯盟了,更何況這個小聯盟中也還有不少其他的部落加入進來。
另外就單單隻是一個互市便能成為拿捏草原的手段,更別說周喻還準備給他們建一城,真正的巨城。
周喻要的也就是這前麵幾年的安穩,等到幾年之後這草原上的各個部落不僅不會再成為大明的威脅,恐怕到時候讓他們重新和大明作對他們都不會願意。
這次滅掉也先的戰役脫脫不花也是全程參與了的,那也是親眼見到了大明火器的強大,各式的新型火器在對付也先騎兵的時候效果那是摧枯拉朽的,也先那邊根本就是一點抵抗能力都沒有。
每一次戰鬥結束戰場上彌漫著的濃鬱火藥味讓脫脫不花至今都還記憶猶新,混著的那種肉被烤熟的味道簡直讓人想吐……
這些年來大明對於周邊藩屬國的統治力越來越低,如今來了這麽多不同屬國的使臣主要也是過來看看情況的,但這一來見到的這一幕確實是嚇了他們一跳。
周喻也設宴招待了所有的使臣,可不同的是使節上供的東西周喻全部收下,但卻沒有開口賞賜任何所謂的迴禮,以前的那套對於周喻來說可行不通,送來價值一百金的東西卻能夠得到超過一百金的迴報,想要打秋風在周喻這裏是沒用的。
當然了,作為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迴禮肯定是要有的,同時宗主國家這些所有藩屬國認可的大皇帝該給的賞賜也是會有的,東西要給但方式要變。
閱兵和授勳則是在更之後的時間舉辦,邀請了所有的使團觀禮參加,當周喻換上了金色的甲胄親自給那些立功的將士們帶上綬帶發放獎章的時候,那陣勢也讓那些前來觀禮的使節有了一種大明又重新站起來了的感覺,那個讓人恐懼的天朝上國再次睡醒了,還有了一個強勢的帝皇。
各使團離開的時候也帶走了周喻的賞賜,由工匠精心製造的陶瓷製品,綾羅綢緞等等屬於大明的特產,要說值錢那多少算得上是的,但這些是藝術品是大明皇帝賞賜給各藩屬國統治者的紀念品,哪怕那些整套的陶瓷用品上還鑲嵌了金絲銀絲工藝價值很高,但這又能怎樣能比直接賞賜金銀珠寶什麽的有用?
這些東西送到各個藩屬國去又能幹什麽,唯一的作用那就是收藏用來防著好看,直接把榮譽感提升到了極致好吧。
使臣們都在逐漸離開,唯有蒙古使團走了一半留了一半,這時候又有一個使團才剛剛在港口登陸。
等到消息傳到京城之後時間又過去了好些天,周喻看完了成敬遞給自己的折子也是看笑了起來:“這倭寇還真有點意思,別的使團都走了他們剛剛上岸。”
成敬也是笑著道:“確實是有些晚了,要把他們遣送迴去嗎?”
“來都來了就讓他們來吧。”周喻眯著眼睛笑著道:“正好也能從他們口中問清楚他們現在的情況。”
成敬點頭:“那臣便通知當地讓他們把使團送來京城。”
“嗯。”周喻點點頭放下折子,側躺在榻上頗有些疲懶的感覺:“匆忙登基直至今日才算是一切安定,朕倒是忽然間覺得有些疲累了。”
成敬躬身道:“皇上是該好好休息一陣了,這陣子皇上什麽事都在操心,如今社稷安定皇上休息些時日也無傷大雅,朝中小事自有六部內閣督促辦理,天色漸暖皇上若是在宮中待得無聊也可去別苑小憩上一段日子。”
“嗯。”周喻笑著點點頭:“也好,能偷閑幾日也不錯,大伴你去安排再通知皇貴妃讓她準備妥當了,還有,許久沒去惜月那了朕準備過去看看。”
成敬:“老臣這就去安排。”
周喻道:“通知三個駙馬,襄王和於謙都過來見朕。”
“是。”
成敬退後幾步轉身離開,周喻則是坐了起來拿起了一隻特製的鉛筆在桌上寫寫畫畫,感覺不多時就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大型城池的圖樣。
圖畫上的城池和現有大明的城池都有著極大的不同,是一種造型非常特異奇怪城池,沒有四四方方的方正感就連城牆也隻有一部分,就像是括號一樣把城池給保護在了中間。
而這就是周喻給蒙古設計的城池圖紙,而這裏也將會成為草原上的王庭。
如今支援草原建城之事已經是徹底定下,草原一邊會出人出力一起共同修建這個王城,目前剛剛定下就連選址都還沒有開始,馬上大明的匠人代表就會隨同工部官員一起前往草原和草原的人一起選址建城,最快開始建城恐怕也差不多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了。
看了一眼自己的畫作後周喻就把圖紙丟到了一邊,隨即又將京城的地圖給鋪開放在了桌上,拿起一張更薄的紙張鋪在地圖上麵,想了想後直接把皇宮周邊的全部給框了起來。
周喻準備重建皇城,一開始他是考慮重新擇一地新建一城但想了想覺得沒有這樣的必要,在現在的地方進行擴建也就是了。
麵積上周喻準備將皇城給擴大十倍,這樣的話宮廷內部各宮也不用全部擠在一起,禦花園還可以把後麵的萬歲山給直接囊括其中。
很快周喻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又畫出了一幅圖,直至襄王於謙等人一起來到禦書房中周喻才停下動作。
“都來了。”
“參見皇上。”
“起來吧。”
周喻擺擺手拿起自己還算滿意的畫作朝著於謙和襄王道:“皇叔,於謙你們來看看這個。”
兩個被叫到的人也不客氣來到了周喻左右站著,看著周喻桌上圖畫的第一眼沒反應過來,又看了幾眼才看明白。
襄王眼睛一亮不停點頭:“好,好,好!特別好。”
而於謙則是眉頭一皺:“皇上是準備將皇宮擴大?臣看這足足擴大了幾乎有十倍,臣請皇上三思,如此勞民傷財之舉隻會讓好不容易穩定的社稷再次動蕩啊皇上,而且牽連甚廣影響頗大。”
周喻看向於謙:“確實如此,不過於大人,你說要是朕要是建這新皇城需要多少銀子多少民夫。”
於謙道:“十倍皇城或需要民夫百萬耗時數十年,銀子更是深不見底,皇上三思啊。”
周喻道:“如果朕說隻需要耗費千萬兩銀子,三十萬民夫或許隻需三年時間便可造成你待如何。”
於謙愕然:“這不可能!?”
“沒什麽不可能的。”周喻搖搖頭,又道:“若是朕招民夫擴建皇宮你覺得是好事還是壞事。”
於謙眉頭皺著:“有好有壞。”
周喻點頭:“沒錯,但在朕看來好處大於壞處,第一嘛自然是朕能夠住得舒服些了。第二便是朕手中的錢能夠流通出去,近一億兩白銀就這麽放在內庫裏那隻是擺設,錢能流通那才是錢。”
“朕不止要新建皇宮,朕還要將所有城中的軍事工坊全部搬出京城,還要擴建京城,於城邊新建軍事大營……朕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這些銀子朕也準備全部花出去用在刀刃上讓這些錢全部流通起來,於謙啊於謙,時代變了,你以前認為勞民傷財之事或許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變成我大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於謙搖頭:“皇上,建城不是那麽容易的,這需要話費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時間。”
周喻哈哈一笑:“朕瞧著今天天氣不錯,朕帶你們去見識一下。”
幾人不懂周喻搞什麽,但是皇帝要帶他們去見世麵自然要趕緊跟上。
就這樣周喻就帶著一群人來到了皇家工坊。
這地方幾人自然都有所耳聞知道神機營使用的新式火器似乎就是從這裏研究出來的,周喻給這裏的工匠非常高的地位,可他們卻從來沒有來過這個地方。
“見過院長。”
一進來院中就有看門人站起連忙朝著周喻行禮,周喻笑了笑便指了指自己身後的幾個人:“按例處理。”
“是。”
於謙等人立刻就被徹徹底底的搜查了一遍,還在腳踝係上了一條細細的鐵鏈。
他們見到周喻也是相同的待遇也就沒有多問什麽,隻認為這是此地的規矩。
周喻並沒有帶著他們去往研究火器的地方,而是好像沒有目的的隨意繞了起來,繞了好大一圈於謙也還是沒反應過來,倒是焦駙馬好像明白了什麽。
“皇上,臣觀這些建築好像並非雕刻出的石塊和木頭,而是磚塊和水泥建成?”
於謙愣了:“磚塊本官知道,可這水泥又是何物?水和泥巴?”
周喻笑笑直接招了一名管事:“你給於大人他們好好介紹一下。”
“是,院長。”
這介紹的過程可就有趣了,不僅隻是聽而且還需要去看,需要去親自實踐。
於謙在知道了水泥的作用後有些不敢相信,可親眼見到了水泥磚,水泥板,水泥雕塑的時候於謙確實是懵的,然後知道了這東西的強度甚至比起石頭更大而且成本不高的時候於謙就悟了。
時代變了……這句話一點沒說錯。
於謙親自上手操作了一把簡單的弄出來了一個四不像的玩意他就發現了水泥這種東西的作用到底有巨大。
泥巴可以塑形,這東西在凝固之前就可以像泥巴一樣隨意塑形,隻要有模板甚至可以弄出無數相同紋路的地板,比起讓石匠來雕刻那可方便多了,配合窯裏燒出來的磚塊建城之事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隻要人夠多供應跟得上,於謙眼前仿佛都呈現出了一個月時間一座大城拔地而起的模樣。
甚至來不及洗手於謙就匆忙的來到周喻麵前跪了下大聲的喊了起來:“臣知錯,臣今日見過世麵才知皇上所說無錯,時代變了,這種叫做水泥的東西一定能夠成為我大明的鎮國之寶!臣支持擴建皇城!”
“去洗洗。”
周喻擺擺手讓於謙去清理一下,沒多久後於謙迴來周喻就又帶著幾人來到了另一個地方。
這一路上他們看見不少東西,簡直是有些顛覆他們的三觀,透明的琉璃隨處可見但這種東西竟然能夠透亮到這種程度,如此的珍品竟然隻是用來做窗戶????
每一個人好像都真有了一種時代變了的感覺,讓他們覺得有些茫然和不適應。
當周喻停下腳步時他們都還沒反應過來,等到周喻出聲他們才將目光放在了周喻手中的火銃上。
“這是新式火槍,真正的槍。”
幾人不明白也茫然,周喻笑笑也沒多說什麽。
拿起一顆幾乎和現代子彈沒有區別的手工子彈裝進了槍管中,拉栓然後朝天開槍,拉栓上子彈再次開槍,又拉栓又上子彈繼續射擊。
於謙的眼睛都要瞪出來了,襄王的臉上開始變得激動,幾個駙馬一個個都露出了癡呆的表情。
“這就是槍,隻是如今子彈隻能手工製造,一枚子彈從開始到結束都需要半月的時間才能造成,但是這裏已經在研究如何用更簡單的方法來製造子彈,用精確的設備來代替人工,或許幾年以後你們就都能用上這樣的武器,而這個過程也需要投入金山銀海。”
“但朕就問你們,如果朕的軍隊全部都能裝備上這樣的武器能不能當世無敵,能不能從其他的國家給朕掠奪來無限的財富。”
“能!肯定能。”襄王喘著粗氣道:“皇上,臣想去江南走走。”
“哈哈哈。”周喻哈哈一笑將手中的槍丟給襄王:“皇叔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