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查?”
“是,嚴查。”於謙沉聲道:“臣想來確實是有些不太對勁,叛黨起勢突然以至於我們從未想過一件事,那就是叛黨的武器從何而來,雖然甲胄缺少但長刀利劍、強弓箭矢從未缺過。”
“再細細想來一群拿著武器的農夫又是如何能夠攻破我固若金湯的大明堅城,而且還是短短時間就連續攻下如此多的城池,這其中必然是有問題的。”
“等等……”周喻沉吟一聲,說話有些直接:“你該不會是想著再刮一遍?”
於謙搖頭:“臣沒有這種想法,福建幾地飽受戰亂百姓已無力再承受任何動蕩,臣隻是覺得有諸多不對勁之處需要再查一遍,之前沒有查到的或許現在能夠查出點什麽。”
這還不是想著再刮一遍?是覺得被叛亂牽連進來的還不夠多是吧,這把周喻都給搞無語了。
襄王恰到好處的開口:“臣也覺得該查,臣仿佛記得有人說叛亂剛開始的時候見到過很長很長的車隊離開不知道去了哪裏,說不定就是去了湖廣等地也有可能是把更多的錢財藏在了什麽地方。”
“好好好。”周喻拍了拍手驚歎道:“妙啊,行,那就按你們的意思去查查。”
“臣遵旨。”
見兩人要走周喻連忙叫停:“站住。”
“皇上可還有什麽其他的事吩咐我們去做。”
周喻道:“不要亂來,若是真查到了有什麽人和叛軍有關自是不可輕饒,但也不可平白牽連無辜。”
“臣明白。”
周喻道:“還有朕要擴城之事下去之後你們也和內閣商量列出一個計劃,朕需要盡快動工,至於動工之後朕需要在何處暫住,是暫時遷往南京亦或是如何都趕緊拿出一個章程。”
“是。”
周喻擺擺手趕走兩人,想了想拿起筆就開始寫了起來。
一個為期五年的發展計劃安排,把主要的一些事情給理列出來。
已經在進行的項目,正在計劃中準備開始執行的項目分別排列。
造船和下西洋、工部的整體遷移、煉鋼廠的擴大和新建、新兵工廠火藥廠的建立、皇宮的擴建、福建等地皇莊的建立、三大營的改製,水泥廠,磚廠的建立等等。
還有各種研究工作也不能停下,主要是武器的量產。
如今量產根本就不可能脫離人力,想要量產而且快速量產就隻能從工藝和工序上來動手,設計製造出更好的工具來減輕匠人的負擔。
大明如今是已經有了步入工業化的入門卷,但想要做到全大明的工業化那也是做夢,而且接下來最好還是繼續積累一年半載的徹底培養出一批工匠出來才好更進一步。
皇宮擴建可以慢慢來,優先的還是其中的基礎建設部分,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功嘛。
確定了方向該怎麽安排也就一清二楚了,水泥廠磚廠是最優先的,基礎建設離不開水泥磚石,到時候擴建皇宮也最離不開這些東西。
然後便是擴大鋼鐵廠改變煉鐵工藝,其實新型的鋼鐵已經是小規模的運用了,就在皇家工坊裏製造的一些實驗性質的東西使用的就是新型鋼,對於煉鋼這塊周喻多少還是有些經驗的。
隻要這三座基石建立起來那麽整個直隸地區的發展也就能變得順暢不少。
但是越往後看周喻也都隻覺得漫漫長路看不見頭,恐怕接下來至少三十年的時間裏他都必須要把絕大多數的精力用在發展這一件事情上,想一想都讓人覺得頭皮發麻。
幾日時間過去,周喻也和內閣徹底溝通好了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發展安排,如今以周喻的威望要做什麽事根本就不會有人反對,更何況內閣也不可能反對,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這次擴大宮城是由皇帝自己出錢,如此便算不上是勞民傷財了。
而且擴建的動靜其實沒有想象的大,圍繞皇宮周邊一圈其實都是皇城範圍。
皇宮隻是皇城中間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諾大的皇城也是皇宮的服務機構,其中包括倉庫、各種衙門例如六部和司禮監等等,還有宗廟、園林等等。
此時的皇城與後世人們熟知的模樣大相徑庭,畢竟是曆經數百年變化巨大,大致的東西變化不大但細節之處不同的可就太多了。
皇城擴建根據規劃也還算是簡單,甚至都不用進行什麽規劃就直接把原本皇城變成皇宮。
該挪出去的衙門也全部挪出去,皇宮門前六部和其他衙門的位置不動也沒法動,原來的皇城往外擴一圈建皇城牆挖護城河完事。
既然是擴建那自然就會涉及到拆遷的問題,現在的皇權可是最強權,說要拆遷那可沒什麽好商量的,但能住在皇城邊上的大多也都算是權貴,這樣一來大家都得動繼續往外推建新的宅子,最終則是把一部分人直接遷移到外城中去。
這樣一來外城的建設也要跟著動起來,工程量很大但卻可以分成好幾期來做影響不算太大。
周喻想要擴大十倍的夢想最終沒得逞,但相比起之前也算是擴大了五倍往上了,而且還直接把太液池給包在了皇宮裏麵。
這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周喻也終於開始了自己的假期,說是去別苑可其實連皇城都沒離去……就在皇城之中西苑,具體點便是瓊華島和瀛台。
這大明朝的皇帝可不像是後世的皇帝,可沒有這麽多這樣那樣的園子可以到處跑。
周喻雖然想要跑遠一點但情況如此想去也沒地可去,好在西苑四麵鄰水環境清涼,沒有皇宮中的那麽壓抑,湖水碧波蕩漾倒是很能讓人放鬆。
穩定下來大明朝一旦開始全心全意搞發展還是隻專注於一件事情上的時候,那能夠迸發出來的力量簡直可怕,輕而易舉就能拉起了十萬餘人的民夫匠人作為施工隊,簡直可怕。
負責施工的自然就是工作組,以皇家工坊的匠人為核心建立起來的工作組將會全麵負責施工的事情。
“是,嚴查。”於謙沉聲道:“臣想來確實是有些不太對勁,叛黨起勢突然以至於我們從未想過一件事,那就是叛黨的武器從何而來,雖然甲胄缺少但長刀利劍、強弓箭矢從未缺過。”
“再細細想來一群拿著武器的農夫又是如何能夠攻破我固若金湯的大明堅城,而且還是短短時間就連續攻下如此多的城池,這其中必然是有問題的。”
“等等……”周喻沉吟一聲,說話有些直接:“你該不會是想著再刮一遍?”
於謙搖頭:“臣沒有這種想法,福建幾地飽受戰亂百姓已無力再承受任何動蕩,臣隻是覺得有諸多不對勁之處需要再查一遍,之前沒有查到的或許現在能夠查出點什麽。”
這還不是想著再刮一遍?是覺得被叛亂牽連進來的還不夠多是吧,這把周喻都給搞無語了。
襄王恰到好處的開口:“臣也覺得該查,臣仿佛記得有人說叛亂剛開始的時候見到過很長很長的車隊離開不知道去了哪裏,說不定就是去了湖廣等地也有可能是把更多的錢財藏在了什麽地方。”
“好好好。”周喻拍了拍手驚歎道:“妙啊,行,那就按你們的意思去查查。”
“臣遵旨。”
見兩人要走周喻連忙叫停:“站住。”
“皇上可還有什麽其他的事吩咐我們去做。”
周喻道:“不要亂來,若是真查到了有什麽人和叛軍有關自是不可輕饒,但也不可平白牽連無辜。”
“臣明白。”
周喻道:“還有朕要擴城之事下去之後你們也和內閣商量列出一個計劃,朕需要盡快動工,至於動工之後朕需要在何處暫住,是暫時遷往南京亦或是如何都趕緊拿出一個章程。”
“是。”
周喻擺擺手趕走兩人,想了想拿起筆就開始寫了起來。
一個為期五年的發展計劃安排,把主要的一些事情給理列出來。
已經在進行的項目,正在計劃中準備開始執行的項目分別排列。
造船和下西洋、工部的整體遷移、煉鋼廠的擴大和新建、新兵工廠火藥廠的建立、皇宮的擴建、福建等地皇莊的建立、三大營的改製,水泥廠,磚廠的建立等等。
還有各種研究工作也不能停下,主要是武器的量產。
如今量產根本就不可能脫離人力,想要量產而且快速量產就隻能從工藝和工序上來動手,設計製造出更好的工具來減輕匠人的負擔。
大明如今是已經有了步入工業化的入門卷,但想要做到全大明的工業化那也是做夢,而且接下來最好還是繼續積累一年半載的徹底培養出一批工匠出來才好更進一步。
皇宮擴建可以慢慢來,優先的還是其中的基礎建設部分,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功嘛。
確定了方向該怎麽安排也就一清二楚了,水泥廠磚廠是最優先的,基礎建設離不開水泥磚石,到時候擴建皇宮也最離不開這些東西。
然後便是擴大鋼鐵廠改變煉鐵工藝,其實新型的鋼鐵已經是小規模的運用了,就在皇家工坊裏製造的一些實驗性質的東西使用的就是新型鋼,對於煉鋼這塊周喻多少還是有些經驗的。
隻要這三座基石建立起來那麽整個直隸地區的發展也就能變得順暢不少。
但是越往後看周喻也都隻覺得漫漫長路看不見頭,恐怕接下來至少三十年的時間裏他都必須要把絕大多數的精力用在發展這一件事情上,想一想都讓人覺得頭皮發麻。
幾日時間過去,周喻也和內閣徹底溝通好了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發展安排,如今以周喻的威望要做什麽事根本就不會有人反對,更何況內閣也不可能反對,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這次擴大宮城是由皇帝自己出錢,如此便算不上是勞民傷財了。
而且擴建的動靜其實沒有想象的大,圍繞皇宮周邊一圈其實都是皇城範圍。
皇宮隻是皇城中間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諾大的皇城也是皇宮的服務機構,其中包括倉庫、各種衙門例如六部和司禮監等等,還有宗廟、園林等等。
此時的皇城與後世人們熟知的模樣大相徑庭,畢竟是曆經數百年變化巨大,大致的東西變化不大但細節之處不同的可就太多了。
皇城擴建根據規劃也還算是簡單,甚至都不用進行什麽規劃就直接把原本皇城變成皇宮。
該挪出去的衙門也全部挪出去,皇宮門前六部和其他衙門的位置不動也沒法動,原來的皇城往外擴一圈建皇城牆挖護城河完事。
既然是擴建那自然就會涉及到拆遷的問題,現在的皇權可是最強權,說要拆遷那可沒什麽好商量的,但能住在皇城邊上的大多也都算是權貴,這樣一來大家都得動繼續往外推建新的宅子,最終則是把一部分人直接遷移到外城中去。
這樣一來外城的建設也要跟著動起來,工程量很大但卻可以分成好幾期來做影響不算太大。
周喻想要擴大十倍的夢想最終沒得逞,但相比起之前也算是擴大了五倍往上了,而且還直接把太液池給包在了皇宮裏麵。
這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周喻也終於開始了自己的假期,說是去別苑可其實連皇城都沒離去……就在皇城之中西苑,具體點便是瓊華島和瀛台。
這大明朝的皇帝可不像是後世的皇帝,可沒有這麽多這樣那樣的園子可以到處跑。
周喻雖然想要跑遠一點但情況如此想去也沒地可去,好在西苑四麵鄰水環境清涼,沒有皇宮中的那麽壓抑,湖水碧波蕩漾倒是很能讓人放鬆。
穩定下來大明朝一旦開始全心全意搞發展還是隻專注於一件事情上的時候,那能夠迸發出來的力量簡直可怕,輕而易舉就能拉起了十萬餘人的民夫匠人作為施工隊,簡直可怕。
負責施工的自然就是工作組,以皇家工坊的匠人為核心建立起來的工作組將會全麵負責施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