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聲刺破清晨的朦朧灰色,東方的天際已漸漸顯露出魚肚白。搜尋了一整夜的官兵已經陸續迴營。
經過一夜的鏖戰,在官兵付出了極大代價之後,進入龍門客棧的十餘名西夏一品堂細作已基本被剿滅。
為確保一擊必勝,此次官兵出動了接近一百二十餘人,再加上外圍府衙的衙役,共出動了將近二百餘人。縱然如此,麵對做出了困獸之鬥的黨項人,官兵還是付出了戰死二十二人、負傷三十五人的代價。
雖然此戰可謂大獲全勝,但楊雲帆和陳子善以及薛廣成等人皆是麵無喜色。
獵人布下了天羅地網,以為穩操勝券,但收網後卻隻是一群小雜魚,最大的一條魚在眾人眼前溜走了。
“唉!還是讓那李繼衝跑掉了,若是擒住此人,就相當於是斷了逆賊李繼遷的一條手臂!”薛廣成懊惱地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
眾人雖心有不甘,但還是在打掃完戰場之後,由薛廣成和吳隗向朝廷報捷,晚上還在龍門鎮擺了幾桌慶功宴。
--------------------
靈州城內,西夏王府
朝會大廳,漢臣與黨項臣子分列兩班,西夏王李繼遷端坐於王座,麵色陰沉的可怕。行完禮後,文臣武將紛紛起身侍立兩側。
李繼遷憤怒地把王座前、案幾上的奏折推落於地,開口說道:“我大夏還未受過此等羞辱,傳本王軍令,我要率領黨項男兒踏平鳳翔府!”
“不可!”
“不可!”
兩個聲音同時響起,眾人循聲望去,一個是漢臣張浦,另一個聲音正是臉上因為箭矢貫穿傷而在兩側臉頰各貼了一個傷貼的李繼衝。
張浦作為李繼遷最倚重的謀臣,說話的分量自然是十分重要,每每在關鍵的抉擇時刻,張浦都會給出最正確的建議,深得李繼遷的信任。
而李繼衝更不必多言,作為李繼遷的堂弟,李繼衝可以說是與李繼遷榮辱與共的生死契約。自從李繼遷決定反宋開始,李繼衝便積極的幫助堂兄出謀劃策,更是親手組建了西夏一品堂這個與宋遼情報勢力鼎足而三的存在。大宋西北重鎮靈州城的陷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李繼衝在城內的布局。
李繼遷見自己最為倚重的兩個左膀右臂同時出聲反對,李繼遷平靜了一下心緒,開口問道:“二位卿家何故阻攔本王出兵鳳翔?”
張浦與李繼衝二人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出了一絲玩味的神色。
張浦出列躬身答道:“迴稟王上,老臣以為,此時並非最佳時機,我們剛剛打下靈州,根基未穩,當徹底穩固靈州及周邊勢力,冒然出兵攻宋,若不能速勝,恐後方生亂,禍起蕭牆!”
“不錯,而且,我們當初約定與遼國兩翼夾攻大宋,遼國與宋開戰之後,我們卻並未按約定從西線攻宋,而且趁機攻下了靈州,導致最初的兩翼夾攻,變成了遼國與宋國的對決,最終導致遼國在保州城受阻,無功而返。遼國肯定會懷恨在心,若是我們此時與宋開戰,恐怕遼國不但不會相助,反而會趁火打劫。所以,此時攻宋,對我們百害而無一利!”李繼衝開口補充道。
聽罷二人高屋建瓴的一番分析,李繼遷點了點頭,開口說道:“二位所言甚是,倒是本王有些意氣用事了。隻是,一品堂在宋地的勢力基本被連根拔起了,該如何恢複,還需衝弟斟酌安排,宋地的情報,對我們非常的重要……”
“臣自會安排,王上勿需擔心!”李繼衝斬釘截鐵的開口說道。
李繼遷點了點頭,又開口說道:“雖是如此,但我們即將攻宋的消息還是要放出去,還是要讓宋人提心吊膽一陣子。”
————————————————
鳳翔府,
慶功宴已經持續了數天,朝廷的封賞也隨著快馬抵達了鳳翔府。在各自領過封賞過後,已經從八品校尉升為從七品奮威校尉的楊雲帆,受邀來到了鳳翔府衙。而陳子善則是迴到了昆侖派向師門複命去了。
與楊雲帆一樣,同樣受邀的還有鳳翔路都指揮使薛廣成。鳳翔知府吳隗早已擺好了宴席,等眾人落座之後,吳隗也說出了此次邀意。
“不知二位將軍最近可聽到一些消息,黨項蠻子似乎正在準備犯我鳳翔邊境,二位將軍可有對策?”吳隗言簡意賅的說明了邀請二人前來的深意。
楊雲帆聽罷並未開口,而是望向了薛廣成。
正在舉杯準備一飲而盡的薛廣成,見二人都望著自己,便放下酒杯,開口說道:“消息自然是聽到了,說是李繼遷在朝會上震怒,發布了軍令,準備整頓大軍犯我邊境。依我之見,這消息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這些黨項蠻子曆來狡詐無常,李繼遷最初就是靠著一次次的欺騙和詐降而成大患的,我們既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楊雲帆聽罷也是點了點頭,開口說道:“薛將軍所言甚是,依末將觀察,李繼遷很可能隻是虛張聲勢,不會真的出兵犯境。”
“哦?楊將軍何出此言?”聽到二人都言之鑿鑿黨項人不會犯邊,吳隗心中大定,同時也有些好奇二人的判斷依據。
楊雲帆笑了笑開口說道:“首先,李繼遷剛剛奪得靈州,損失不小,此時攻宋,師老兵疲,後方不穩。其次,我觀李繼遷的做法,乃是成大事之人,不可能為了一時意氣,怒而出兵。再者,依李繼遷那種狡詐的性格,若是真的打算出兵,他會裝出一副不會出兵的樣子!兵者,詭道也,李繼遷浸淫此道多年,更是爐火純青。所以,末將斷定,黨項人不會出兵犯宋!”
聽罷,吳隗也終於是鬆了一口氣。要知道,剛剛因鏟除黨項人在宋地細作老巢而因功升職的他,可不想再因為守不住鳳翔府,而被朝廷追責。
也就在此時,楊雲帆突然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麽。
他放下酒杯,用手指沾著酒水在桌上劃著一些什麽。看的一旁的薛廣成和吳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經過一夜的鏖戰,在官兵付出了極大代價之後,進入龍門客棧的十餘名西夏一品堂細作已基本被剿滅。
為確保一擊必勝,此次官兵出動了接近一百二十餘人,再加上外圍府衙的衙役,共出動了將近二百餘人。縱然如此,麵對做出了困獸之鬥的黨項人,官兵還是付出了戰死二十二人、負傷三十五人的代價。
雖然此戰可謂大獲全勝,但楊雲帆和陳子善以及薛廣成等人皆是麵無喜色。
獵人布下了天羅地網,以為穩操勝券,但收網後卻隻是一群小雜魚,最大的一條魚在眾人眼前溜走了。
“唉!還是讓那李繼衝跑掉了,若是擒住此人,就相當於是斷了逆賊李繼遷的一條手臂!”薛廣成懊惱地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
眾人雖心有不甘,但還是在打掃完戰場之後,由薛廣成和吳隗向朝廷報捷,晚上還在龍門鎮擺了幾桌慶功宴。
--------------------
靈州城內,西夏王府
朝會大廳,漢臣與黨項臣子分列兩班,西夏王李繼遷端坐於王座,麵色陰沉的可怕。行完禮後,文臣武將紛紛起身侍立兩側。
李繼遷憤怒地把王座前、案幾上的奏折推落於地,開口說道:“我大夏還未受過此等羞辱,傳本王軍令,我要率領黨項男兒踏平鳳翔府!”
“不可!”
“不可!”
兩個聲音同時響起,眾人循聲望去,一個是漢臣張浦,另一個聲音正是臉上因為箭矢貫穿傷而在兩側臉頰各貼了一個傷貼的李繼衝。
張浦作為李繼遷最倚重的謀臣,說話的分量自然是十分重要,每每在關鍵的抉擇時刻,張浦都會給出最正確的建議,深得李繼遷的信任。
而李繼衝更不必多言,作為李繼遷的堂弟,李繼衝可以說是與李繼遷榮辱與共的生死契約。自從李繼遷決定反宋開始,李繼衝便積極的幫助堂兄出謀劃策,更是親手組建了西夏一品堂這個與宋遼情報勢力鼎足而三的存在。大宋西北重鎮靈州城的陷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李繼衝在城內的布局。
李繼遷見自己最為倚重的兩個左膀右臂同時出聲反對,李繼遷平靜了一下心緒,開口問道:“二位卿家何故阻攔本王出兵鳳翔?”
張浦與李繼衝二人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出了一絲玩味的神色。
張浦出列躬身答道:“迴稟王上,老臣以為,此時並非最佳時機,我們剛剛打下靈州,根基未穩,當徹底穩固靈州及周邊勢力,冒然出兵攻宋,若不能速勝,恐後方生亂,禍起蕭牆!”
“不錯,而且,我們當初約定與遼國兩翼夾攻大宋,遼國與宋開戰之後,我們卻並未按約定從西線攻宋,而且趁機攻下了靈州,導致最初的兩翼夾攻,變成了遼國與宋國的對決,最終導致遼國在保州城受阻,無功而返。遼國肯定會懷恨在心,若是我們此時與宋開戰,恐怕遼國不但不會相助,反而會趁火打劫。所以,此時攻宋,對我們百害而無一利!”李繼衝開口補充道。
聽罷二人高屋建瓴的一番分析,李繼遷點了點頭,開口說道:“二位所言甚是,倒是本王有些意氣用事了。隻是,一品堂在宋地的勢力基本被連根拔起了,該如何恢複,還需衝弟斟酌安排,宋地的情報,對我們非常的重要……”
“臣自會安排,王上勿需擔心!”李繼衝斬釘截鐵的開口說道。
李繼遷點了點頭,又開口說道:“雖是如此,但我們即將攻宋的消息還是要放出去,還是要讓宋人提心吊膽一陣子。”
————————————————
鳳翔府,
慶功宴已經持續了數天,朝廷的封賞也隨著快馬抵達了鳳翔府。在各自領過封賞過後,已經從八品校尉升為從七品奮威校尉的楊雲帆,受邀來到了鳳翔府衙。而陳子善則是迴到了昆侖派向師門複命去了。
與楊雲帆一樣,同樣受邀的還有鳳翔路都指揮使薛廣成。鳳翔知府吳隗早已擺好了宴席,等眾人落座之後,吳隗也說出了此次邀意。
“不知二位將軍最近可聽到一些消息,黨項蠻子似乎正在準備犯我鳳翔邊境,二位將軍可有對策?”吳隗言簡意賅的說明了邀請二人前來的深意。
楊雲帆聽罷並未開口,而是望向了薛廣成。
正在舉杯準備一飲而盡的薛廣成,見二人都望著自己,便放下酒杯,開口說道:“消息自然是聽到了,說是李繼遷在朝會上震怒,發布了軍令,準備整頓大軍犯我邊境。依我之見,這消息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這些黨項蠻子曆來狡詐無常,李繼遷最初就是靠著一次次的欺騙和詐降而成大患的,我們既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楊雲帆聽罷也是點了點頭,開口說道:“薛將軍所言甚是,依末將觀察,李繼遷很可能隻是虛張聲勢,不會真的出兵犯境。”
“哦?楊將軍何出此言?”聽到二人都言之鑿鑿黨項人不會犯邊,吳隗心中大定,同時也有些好奇二人的判斷依據。
楊雲帆笑了笑開口說道:“首先,李繼遷剛剛奪得靈州,損失不小,此時攻宋,師老兵疲,後方不穩。其次,我觀李繼遷的做法,乃是成大事之人,不可能為了一時意氣,怒而出兵。再者,依李繼遷那種狡詐的性格,若是真的打算出兵,他會裝出一副不會出兵的樣子!兵者,詭道也,李繼遷浸淫此道多年,更是爐火純青。所以,末將斷定,黨項人不會出兵犯宋!”
聽罷,吳隗也終於是鬆了一口氣。要知道,剛剛因鏟除黨項人在宋地細作老巢而因功升職的他,可不想再因為守不住鳳翔府,而被朝廷追責。
也就在此時,楊雲帆突然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麽。
他放下酒杯,用手指沾著酒水在桌上劃著一些什麽。看的一旁的薛廣成和吳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