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陸文龍難以入睡,迴想著與高青鸞在紅桃山下你來我往的交鋒場麵,不禁對這個槍法了得的絕色佳人更加欣賞。
這時,一把飛刀穿窗而過,釘在了梁柱上。
陸文龍放眼看去,見那飛刀上攜著一張字條。拆開字條,那上麵寫著四個字“後山一見”!看那字跡娟秀,應是出自女子之手。
陸文龍此刻有些心動,不難猜到是誰寫的字條,他思索片刻,將字條與飛刀揣好,推門直奔後山。
由於是夜裏,陸文龍沒有騎馬,隻是快步而行。
這紅桃山可是不小,加之陸文龍對地形不算熟悉,待陸文龍來到後山,也有一炷香的功夫。
陸文龍環視四周,沒個人影,他斷定那人已經來了,便找尋開來,隻是好一會兒功夫,也沒沒尋到。雖然沒找到,卻能感覺到她就在附近。
陸文龍無奈說道:“莫要難為,快現身吧!”
話音剛落,但見樹林深處閃出一個靚麗的身影,款款走來,待那人來到跟前,仔細觀瞧,不是高青鸞還會是誰?
此刻的高青鸞卸下了鎧甲,一身素妝更加撩人。
隻見她莞爾一笑,故意問道:“不知將軍在尋什麽?”
陸文龍從懷中掏出飛刀和字條,“來尋此物的主人。”
高青鸞“搶”過去,麵帶羞澀的說道:“如今就站在你麵前,你想怎樣?”
此時的高青鸞沒有了白日陣前廝殺的英氣逼人,卻如同一個待嫁閨中的大家閨秀。這一幕令陸文龍一時間看得入神。
高青鸞更是羞澀難當,那雙秋水旖旎的眸子看著陸文龍。
一時間四目相對,此刻任何的言語都顯得多餘了。
旋即,陸文龍迴過神來,問道:“未知高寨主深夜來喚,所為何事?”
高青鸞有些不悅,說道:“攪擾了將軍睡夢,倒是我的不是了。”
高寨主這麽說話,還真不適應,陸文龍忙道:“哪裏哪裏,高寨主言重了。”
高青鸞說道:“將軍這一句寨主叫得聽來生分得緊。”
“這……”陸文龍想了想,有些為難:“隻是你我年齡相當,以長輩喚之,實難開口。”
“嘻嘻!”高青鸞盈盈一笑:“叫寨主,我不喜歡,叫姑姑,你又不自在,那你想怎麽叫我?”
陸文龍看向高青鸞,一時間沒了主意。
“叫我青鸞吧!”高青鸞低聲說道。
陸文龍一愣,高青鸞的芳齡與芯草差不許多,若叫聲姐姐,倒也無妨,若是直接喊名字,意義可是不同。
見陸文龍不做聲,高青鸞問道:“怎麽?莫不是你也不喜歡?”
“喜歡……”陸文龍脫口而出。
隻是這一句“喜歡”,卻顯得唐突,兩個人一時間都把目光移到了別處。
其實陸文龍跟高青鸞今天才是第一次真正的相見相識,可是對於他們倆來說,似乎早已視對方為自己人,而且是很熟很熟的自己人,或許從那日蒼鷹一飛衝天的那一刻,就注定了這段情緣。
“你槍法跟誰學的?”陸文龍問道。
“我哥哥。”高青鸞道。
“我在大都時便聽說過高將軍的事跡,他是個大英雄。”說到高寵,陸文龍心存敬仰。
雖然未曾謀麵,可高寵對於陸文龍來說,有一種吸引,一種天下為最的吸引。曾幾何時,他對金彈子也是如此,而那更像是追趕,對同門師兄的追趕,對大金國第一猛將的追趕。當追趕者實現了超越,那種喜悅難以言表。但如果目標換作是高寵,陸文龍卻沒有並沒有把握。
作為一名勇冠三軍的猛將,此生沒能與傳說中的無敵神將交過手,確實是一大憾事。
從高青鸞的槍法便可以看出,高家槍的高深之處,陸文龍雖然對自己的武藝有些絕對的自信,可他知道,如果在戰場之上,遇到當年牛頭山救主時的高寵,勝負猶未可知。
車戰五虎將,勇鬥八大錘,單騎闖連營,大破金龍陣,雖然陸文龍的戰績看上去比之高寵似乎更加閃光,可他始終認為,高寵的勇武如同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令後來者難以逾越。
“你和他很像……”高青鸞看著身邊的陸文龍。
陸文龍搖了搖頭,歎道:“豈敢與高將軍相比,將軍一生忠義,文龍卻有愧於人。”
高青鸞知道他的意思,於是說道:“能於國家危難之間,拋卻榮華富貴,歸順祖國,乃是大丈夫所為。”
陸文龍一愣,看向高青鸞,半開玩笑的說道:“你的消息倒是精通。”
高青鸞一笑,“朱仙鎮一戰,你雙槍陸文龍的威名已是人盡皆知,便是我這窮鄉僻壤的小小山寨,也有許多人議論,我也就自然知曉了。”
陸文龍知道她故意這麽說,那蒼鷹兩次出現,一次是在他歸順之前,襲擊他並救下了牛皋、鄭懷和張奎三人。另一次是他歸順以後,衝陣受阻,危難之時,又是這隻蒼鷹,不過這次是為了助他。如此,可以斷定高青鸞一直在暗中關注著這場決定宋金兩國國運的大戰。
想到這,陸文龍笑道:“說你關心前方戰事才是真的,看來堂堂紅桃山之主卻有一顆赤膽忠心啊!”
高青鸞也不反駁,隻是長歎一聲。
陸文龍見狀問道:“緣何如此惆悵?可是苦於報國無門?”
“報國?”高青鸞哼笑道:“我高家世代人傑,皆以報效國家為己任,哥哥更是為國捐軀,我輩也深感榮光無悔,可是……”說話間,高青鸞麵露怒色,話鋒一轉,“大逆不道我也要說,如今君是昏君,臣是佞臣,賣國求榮,殘害忠良,這樣的朝廷保它何用?”
高青鸞的一番話當真大膽,卻也說到了陸文龍的心裏。
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後,陸文龍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棄金投宋,他也一直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即便為此他失去了父愛,失去了瓊芳,但他依然無怨無悔。
可是,當看到朝廷對待韓世忠、嶽飛等功臣的痛下殺手,陸文龍動搖了,他第一次感覺到朝廷的黑暗。
他不想效忠這樣的朝廷,可他不能背叛國家民族,不能辜負同袍百姓,他能做的就是和朝廷劃清界限。
這時,一把飛刀穿窗而過,釘在了梁柱上。
陸文龍放眼看去,見那飛刀上攜著一張字條。拆開字條,那上麵寫著四個字“後山一見”!看那字跡娟秀,應是出自女子之手。
陸文龍此刻有些心動,不難猜到是誰寫的字條,他思索片刻,將字條與飛刀揣好,推門直奔後山。
由於是夜裏,陸文龍沒有騎馬,隻是快步而行。
這紅桃山可是不小,加之陸文龍對地形不算熟悉,待陸文龍來到後山,也有一炷香的功夫。
陸文龍環視四周,沒個人影,他斷定那人已經來了,便找尋開來,隻是好一會兒功夫,也沒沒尋到。雖然沒找到,卻能感覺到她就在附近。
陸文龍無奈說道:“莫要難為,快現身吧!”
話音剛落,但見樹林深處閃出一個靚麗的身影,款款走來,待那人來到跟前,仔細觀瞧,不是高青鸞還會是誰?
此刻的高青鸞卸下了鎧甲,一身素妝更加撩人。
隻見她莞爾一笑,故意問道:“不知將軍在尋什麽?”
陸文龍從懷中掏出飛刀和字條,“來尋此物的主人。”
高青鸞“搶”過去,麵帶羞澀的說道:“如今就站在你麵前,你想怎樣?”
此時的高青鸞沒有了白日陣前廝殺的英氣逼人,卻如同一個待嫁閨中的大家閨秀。這一幕令陸文龍一時間看得入神。
高青鸞更是羞澀難當,那雙秋水旖旎的眸子看著陸文龍。
一時間四目相對,此刻任何的言語都顯得多餘了。
旋即,陸文龍迴過神來,問道:“未知高寨主深夜來喚,所為何事?”
高青鸞有些不悅,說道:“攪擾了將軍睡夢,倒是我的不是了。”
高寨主這麽說話,還真不適應,陸文龍忙道:“哪裏哪裏,高寨主言重了。”
高青鸞說道:“將軍這一句寨主叫得聽來生分得緊。”
“這……”陸文龍想了想,有些為難:“隻是你我年齡相當,以長輩喚之,實難開口。”
“嘻嘻!”高青鸞盈盈一笑:“叫寨主,我不喜歡,叫姑姑,你又不自在,那你想怎麽叫我?”
陸文龍看向高青鸞,一時間沒了主意。
“叫我青鸞吧!”高青鸞低聲說道。
陸文龍一愣,高青鸞的芳齡與芯草差不許多,若叫聲姐姐,倒也無妨,若是直接喊名字,意義可是不同。
見陸文龍不做聲,高青鸞問道:“怎麽?莫不是你也不喜歡?”
“喜歡……”陸文龍脫口而出。
隻是這一句“喜歡”,卻顯得唐突,兩個人一時間都把目光移到了別處。
其實陸文龍跟高青鸞今天才是第一次真正的相見相識,可是對於他們倆來說,似乎早已視對方為自己人,而且是很熟很熟的自己人,或許從那日蒼鷹一飛衝天的那一刻,就注定了這段情緣。
“你槍法跟誰學的?”陸文龍問道。
“我哥哥。”高青鸞道。
“我在大都時便聽說過高將軍的事跡,他是個大英雄。”說到高寵,陸文龍心存敬仰。
雖然未曾謀麵,可高寵對於陸文龍來說,有一種吸引,一種天下為最的吸引。曾幾何時,他對金彈子也是如此,而那更像是追趕,對同門師兄的追趕,對大金國第一猛將的追趕。當追趕者實現了超越,那種喜悅難以言表。但如果目標換作是高寵,陸文龍卻沒有並沒有把握。
作為一名勇冠三軍的猛將,此生沒能與傳說中的無敵神將交過手,確實是一大憾事。
從高青鸞的槍法便可以看出,高家槍的高深之處,陸文龍雖然對自己的武藝有些絕對的自信,可他知道,如果在戰場之上,遇到當年牛頭山救主時的高寵,勝負猶未可知。
車戰五虎將,勇鬥八大錘,單騎闖連營,大破金龍陣,雖然陸文龍的戰績看上去比之高寵似乎更加閃光,可他始終認為,高寵的勇武如同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令後來者難以逾越。
“你和他很像……”高青鸞看著身邊的陸文龍。
陸文龍搖了搖頭,歎道:“豈敢與高將軍相比,將軍一生忠義,文龍卻有愧於人。”
高青鸞知道他的意思,於是說道:“能於國家危難之間,拋卻榮華富貴,歸順祖國,乃是大丈夫所為。”
陸文龍一愣,看向高青鸞,半開玩笑的說道:“你的消息倒是精通。”
高青鸞一笑,“朱仙鎮一戰,你雙槍陸文龍的威名已是人盡皆知,便是我這窮鄉僻壤的小小山寨,也有許多人議論,我也就自然知曉了。”
陸文龍知道她故意這麽說,那蒼鷹兩次出現,一次是在他歸順之前,襲擊他並救下了牛皋、鄭懷和張奎三人。另一次是他歸順以後,衝陣受阻,危難之時,又是這隻蒼鷹,不過這次是為了助他。如此,可以斷定高青鸞一直在暗中關注著這場決定宋金兩國國運的大戰。
想到這,陸文龍笑道:“說你關心前方戰事才是真的,看來堂堂紅桃山之主卻有一顆赤膽忠心啊!”
高青鸞也不反駁,隻是長歎一聲。
陸文龍見狀問道:“緣何如此惆悵?可是苦於報國無門?”
“報國?”高青鸞哼笑道:“我高家世代人傑,皆以報效國家為己任,哥哥更是為國捐軀,我輩也深感榮光無悔,可是……”說話間,高青鸞麵露怒色,話鋒一轉,“大逆不道我也要說,如今君是昏君,臣是佞臣,賣國求榮,殘害忠良,這樣的朝廷保它何用?”
高青鸞的一番話當真大膽,卻也說到了陸文龍的心裏。
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後,陸文龍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棄金投宋,他也一直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即便為此他失去了父愛,失去了瓊芳,但他依然無怨無悔。
可是,當看到朝廷對待韓世忠、嶽飛等功臣的痛下殺手,陸文龍動搖了,他第一次感覺到朝廷的黑暗。
他不想效忠這樣的朝廷,可他不能背叛國家民族,不能辜負同袍百姓,他能做的就是和朝廷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