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之戰大獲全勝,陸文龍領得勝之師返迴山寨,論功行賞,並拜諸葛小星為鳳凰山的軍師。
其實能取得如此大勝,與四座山寨齊心協力,不畏生死,共同抗敵更是分不開的。
吉青等人率領太行山半數人馬來援,九龍山隻留少數人馬守山寨,大部分都被楊繼周帶來了,而紅桃山高青鸞更是傾己所有,全夥下山,支援鳳凰山。三山英雄的這份情意,陸文龍是不會忘的。
經過戰爭的洗禮,也使得他們之間的情義更加堅不可摧。當他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便是排山倒海。當然,他們還會不斷的壯大,有朝一日,那爆發出能量或許可以改天換地!
一晃過了數日,吉青、梁興、周青準備領人馬迴太行山了。
陸文龍知道如今太行山防守薄弱,牛皋和施全又身體未愈,便也不好相留,遂命人送上繳獲來的許多馬匹兵械。
眾英雄一同送行,至分別之時,有些不舍。
吉青道:“送君千裏,終有一別,諸位請迴吧!”
眾人齊道保重。
吉青對陸文龍說道:“賢侄啊,俺們爺們就此別過。”
陸文龍道:“叔父保重,代文龍問候山上牛、施及諸位叔父。”
其實陸文龍一直很惦記牛皋和施全的身體,有心探望,可他身為鳳凰山之主,山上諸事繁多,自是脫不開身。
吉青點了點頭,“罷了,賢侄,如有難處,盡管開口。”
吉青說的是心裏話,他知道這一戰之後,陸文龍的鳳凰山必將成為眾矢之的,即便金國暫緩用兵,也難保朝廷會放過鳳凰山,也許局麵較之先前更加危險。
陸文龍感道:“我等為保國家黎民,自當全力以赴,若是太行山有難,文龍自會親往馳援。”
吉青欣慰一笑,“文龍,如今社稷不穩,外敵虎視,要保全大宋江山和黎民蒼生,我等自當眾誌成城,同仇敵愾,一刻亦不能掉以輕心。今日暫別,也是無奈之舉,閑暇之餘,也可往山寨一敘,叔父們都想著賢侄呢!”
陸文龍點了點頭,“文龍記下了。”
“賢侄保重!”吉青說道。
周青和梁興也齊道:“賢侄保重!”
陸文龍一躬到地,“三位叔父一路保重!咱們後會有期。”
看著吉青、周青和梁興的背影,陸文龍深有感觸,都是為國征戰半生的功勳將領,如今隻能淪落草莽,令人唏噓。期盼他們將來都能有一個好的歸宿。
這邊吉青三人上馬,行至百餘米,吉青迴頭看時,見陸文龍依然站在原地目送。心中感歎,仰天而思:嶽大哥,你選的人不會錯的,文龍確是能扭轉乾坤之人,為了他,更是為了大宋江山,小弟們自當拚盡全力。
吉青是最早追隨嶽飛的將領之一,與元帥更是情同手足。嶽飛被害後,吉青心灰意冷,對朝廷不再抱有任何希望,正是陸文龍等人的堅持和執著,讓他又看到了民族的希望。真能如陸文龍所言,有朝一日收複河山完成元帥的遺願,也算是對他們這一輩嶽家軍將領有一個交代。
吉青他們走後不久,這一日,楊繼周、董耀宗、王彪三人來見陸文龍。
連日來,山寨事務繁多,寨中眾人都在忙碌,李香童,韓秀君二人也各自操持著手上的事,很怕被對方比下去,陸文龍難得清閑,獨自在屋。
“哥哥,小弟特來與哥哥辭行。”楊繼周本是個直性子,說話從不拐彎抹角。
陸文龍並不感到意外,畢竟這次楊繼周和董耀宗、王彪三人帶了大部人馬來援,山寨留守的人馬不足兩成,時間長了,楊繼周擔心九龍山被人乘虛而入。如今鳳凰山已然無虞,楊繼周他們迴去也是情理之中。
“兄弟,大恩不言謝,你我之間,為兄也不再說客套話了。”陸文龍對這個結義兄弟還是很感激的。
這次作戰,九龍山的損失很大,陸文龍心裏也不好受。
楊繼周道:“哥哥,一日為兄,終生為兄,小弟能結識哥哥,乃是小弟的造化。”
楊繼周有萬夫不當之勇,乃是世之虎將。在他的眼中,沒有幾個能稱得上是大英雄的,但陸文龍卻是例外。
先前鳳凰山前的雙槍會雙戟,楊繼周便對陸文龍幾近欽佩,故而拜作兄長。而在大戰之時,陸文龍表現出的勇敢,果斷,神武,更是令他心悅誠服。
陸文龍道:“能得賢弟這般手足,為兄甚是欣慰!”對楊繼周這個兄弟,陸文龍也很是喜歡。
楊繼周道:“日後哥哥有事盡管吩咐,九龍山上下願聽哥哥號令!”
董耀宗和王彪也齊聲道:“躬聽將軍號令!”
陸文龍聞言一愣,他沒有想到三人如此說話,顯然他們三人已經商議好了,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鳳凰山有難,楊繼周三人傾力來援,已經很義氣深重,陸文龍並沒想過統領九龍山。連忙說道:“賢弟,二位兄長,何出此言!”
楊繼周道:“哥哥勿疑,我三人已商定,此番隻是暫且別過,待我等迴去收拾人馬全夥來投鳳凰山,隻盼哥哥接納。”
陸文龍忙道:“文龍何德何能,受如此重托,萬萬不可。”
楊繼周道:“誒,哥哥文治武功,天下無雙,能效力於哥哥,乃是我們的造化。”
董耀宗道:“文龍確有統領全局之能,我等誠心投奔,祈盼能容。”
王彪也道:“文龍,你就莫要再推卻了。”
陸文龍既欣喜又感動,楊繼周義氣深重又武藝高強,董耀宗和王彪也均不是等閑之輩,他們三人再加之九龍山的人馬若能來鳳凰山,於鳳凰山來說無疑是在實力上大大的提升,他們兄弟也好每日都可相見,豈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想到這,陸文龍說道:“三位願入夥鳳凰山,文龍求之不得,若能與兄弟們朝夕相處,更是平生幸事。”
楊繼周道:“此番迴九龍山,需些時日方能複迴,待小弟再見兄長,便相伴左右,舍命相隨!”
其實能取得如此大勝,與四座山寨齊心協力,不畏生死,共同抗敵更是分不開的。
吉青等人率領太行山半數人馬來援,九龍山隻留少數人馬守山寨,大部分都被楊繼周帶來了,而紅桃山高青鸞更是傾己所有,全夥下山,支援鳳凰山。三山英雄的這份情意,陸文龍是不會忘的。
經過戰爭的洗禮,也使得他們之間的情義更加堅不可摧。當他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便是排山倒海。當然,他們還會不斷的壯大,有朝一日,那爆發出能量或許可以改天換地!
一晃過了數日,吉青、梁興、周青準備領人馬迴太行山了。
陸文龍知道如今太行山防守薄弱,牛皋和施全又身體未愈,便也不好相留,遂命人送上繳獲來的許多馬匹兵械。
眾英雄一同送行,至分別之時,有些不舍。
吉青道:“送君千裏,終有一別,諸位請迴吧!”
眾人齊道保重。
吉青對陸文龍說道:“賢侄啊,俺們爺們就此別過。”
陸文龍道:“叔父保重,代文龍問候山上牛、施及諸位叔父。”
其實陸文龍一直很惦記牛皋和施全的身體,有心探望,可他身為鳳凰山之主,山上諸事繁多,自是脫不開身。
吉青點了點頭,“罷了,賢侄,如有難處,盡管開口。”
吉青說的是心裏話,他知道這一戰之後,陸文龍的鳳凰山必將成為眾矢之的,即便金國暫緩用兵,也難保朝廷會放過鳳凰山,也許局麵較之先前更加危險。
陸文龍感道:“我等為保國家黎民,自當全力以赴,若是太行山有難,文龍自會親往馳援。”
吉青欣慰一笑,“文龍,如今社稷不穩,外敵虎視,要保全大宋江山和黎民蒼生,我等自當眾誌成城,同仇敵愾,一刻亦不能掉以輕心。今日暫別,也是無奈之舉,閑暇之餘,也可往山寨一敘,叔父們都想著賢侄呢!”
陸文龍點了點頭,“文龍記下了。”
“賢侄保重!”吉青說道。
周青和梁興也齊道:“賢侄保重!”
陸文龍一躬到地,“三位叔父一路保重!咱們後會有期。”
看著吉青、周青和梁興的背影,陸文龍深有感觸,都是為國征戰半生的功勳將領,如今隻能淪落草莽,令人唏噓。期盼他們將來都能有一個好的歸宿。
這邊吉青三人上馬,行至百餘米,吉青迴頭看時,見陸文龍依然站在原地目送。心中感歎,仰天而思:嶽大哥,你選的人不會錯的,文龍確是能扭轉乾坤之人,為了他,更是為了大宋江山,小弟們自當拚盡全力。
吉青是最早追隨嶽飛的將領之一,與元帥更是情同手足。嶽飛被害後,吉青心灰意冷,對朝廷不再抱有任何希望,正是陸文龍等人的堅持和執著,讓他又看到了民族的希望。真能如陸文龍所言,有朝一日收複河山完成元帥的遺願,也算是對他們這一輩嶽家軍將領有一個交代。
吉青他們走後不久,這一日,楊繼周、董耀宗、王彪三人來見陸文龍。
連日來,山寨事務繁多,寨中眾人都在忙碌,李香童,韓秀君二人也各自操持著手上的事,很怕被對方比下去,陸文龍難得清閑,獨自在屋。
“哥哥,小弟特來與哥哥辭行。”楊繼周本是個直性子,說話從不拐彎抹角。
陸文龍並不感到意外,畢竟這次楊繼周和董耀宗、王彪三人帶了大部人馬來援,山寨留守的人馬不足兩成,時間長了,楊繼周擔心九龍山被人乘虛而入。如今鳳凰山已然無虞,楊繼周他們迴去也是情理之中。
“兄弟,大恩不言謝,你我之間,為兄也不再說客套話了。”陸文龍對這個結義兄弟還是很感激的。
這次作戰,九龍山的損失很大,陸文龍心裏也不好受。
楊繼周道:“哥哥,一日為兄,終生為兄,小弟能結識哥哥,乃是小弟的造化。”
楊繼周有萬夫不當之勇,乃是世之虎將。在他的眼中,沒有幾個能稱得上是大英雄的,但陸文龍卻是例外。
先前鳳凰山前的雙槍會雙戟,楊繼周便對陸文龍幾近欽佩,故而拜作兄長。而在大戰之時,陸文龍表現出的勇敢,果斷,神武,更是令他心悅誠服。
陸文龍道:“能得賢弟這般手足,為兄甚是欣慰!”對楊繼周這個兄弟,陸文龍也很是喜歡。
楊繼周道:“日後哥哥有事盡管吩咐,九龍山上下願聽哥哥號令!”
董耀宗和王彪也齊聲道:“躬聽將軍號令!”
陸文龍聞言一愣,他沒有想到三人如此說話,顯然他們三人已經商議好了,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鳳凰山有難,楊繼周三人傾力來援,已經很義氣深重,陸文龍並沒想過統領九龍山。連忙說道:“賢弟,二位兄長,何出此言!”
楊繼周道:“哥哥勿疑,我三人已商定,此番隻是暫且別過,待我等迴去收拾人馬全夥來投鳳凰山,隻盼哥哥接納。”
陸文龍忙道:“文龍何德何能,受如此重托,萬萬不可。”
楊繼周道:“誒,哥哥文治武功,天下無雙,能效力於哥哥,乃是我們的造化。”
董耀宗道:“文龍確有統領全局之能,我等誠心投奔,祈盼能容。”
王彪也道:“文龍,你就莫要再推卻了。”
陸文龍既欣喜又感動,楊繼周義氣深重又武藝高強,董耀宗和王彪也均不是等閑之輩,他們三人再加之九龍山的人馬若能來鳳凰山,於鳳凰山來說無疑是在實力上大大的提升,他們兄弟也好每日都可相見,豈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想到這,陸文龍說道:“三位願入夥鳳凰山,文龍求之不得,若能與兄弟們朝夕相處,更是平生幸事。”
楊繼周道:“此番迴九龍山,需些時日方能複迴,待小弟再見兄長,便相伴左右,舍命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