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幫助船商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天過後。
李立一行人安全歸來。
上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三海幫的核心人員。
當大家看到帶迴的信件時,無不義憤填膺。
漢城一戰,才過去多久?
這李倧簡直比白眼狼還白眼狼。
本來李立之前的打算是,隻要朝鮮將信川給他們,在經濟,乃至鐵器等都能合作共贏。
現在看來,是他單純了。
黎良道:“幫主,你看吧我就說李倧那些家夥不像是好人。”
“信川城他們不給,我們還不要了。”
“咱們繼續洗劫朝鮮沿海城池,讓他們知道知道我們的厲害。”
夏明道:“黎良說得不錯,這李倧王朝就得好好教訓教訓,說不得那時候知道疼了,就乖乖將信川給我們了。”
“夏隊長,給咱們咱們也不要,在陸地上,我總感覺不安全。”
“那李倧什麽玩意,還想要聯合大明攻打我三海幫,就得狠狠的揍他們。”
看著一個個氣勢洶洶,嚷嚷著要打的眾人。
李立發現,自三朝戰役過後,他三海幫“鷹派”貌似多了起來。
“陳老,徐叔,你們有什麽看法?”
李立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楚。
沒有係統,也沒有如諸葛亮的才智。
隻有集眾人的想法智慧,才能讓三海幫這艘船開得更遠。
與朝鮮的關係,可是大事。
陳翁和徐生兩人,暗地裏已經討論了很多次。
“幫主,幾島之力,遠不比上一國之力。”
“雖說我三海幫幾次戰役下來,讓朝鮮疲於應付,
“可一旦撕破臉皮,全力對付我三海幫,三海幫陷入三難的境地。”
“一難是朝鮮的市場,等同於新成立的護商盟沒了用處,二難是其沿海的島嶼就算是占領,也要防止其偷襲。”
“三難是我三海幫的根基在黃海,朝鮮死敵,代表著我們要花費極大的精力在周邊,不利於日後的發展。”
“所以我和陳老都以為,同朝鮮,不能明爭,隻能暗鬥。”
黎良問道:“徐叔,你的意思是暗殺那朝鮮李倧。”
別說徐生,就連陳老都被這家夥的想法嚇了一跳。
“黎良,你這小家夥。”
“你徐叔說的是暗鬥,不是暗殺。”
“暗鬥,比如朝鮮新建造船廠,我們可以給他暗中毀去,沿海有大船可以給他劫掠。”
“甚至於朝鮮有反對李倧的舊保王派也可以支援武器、糧食等等。”
“隻要不留下什麽證據即可。”
原來如此。
李立點點頭,表示同意。
三海幫如今的實力,可撼動不了一國。
“夏明、黎良,沿海船隻和造船廠一事,就交給你倆去辦,做的時候手腳幹淨一些。”
“朝鮮方麵,對付我三海幫最大的倚仗就是東水師,馬遠,此事就交給你,就算是不能重創,也要限製其發展。”
“明白!”
......
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三日。
宗主國大明對於新王李倧的冊封傳至朝鮮漢城。
金瑬一派興奮無比,這不僅坐實了李倧的地位,而且還緩和了與大明的關係。
雖然聯合除寇還沒有任何消息。
可李倧信心大漲。
連帶著信川城的守備都加了三成,其意不言而喻。
你三海幫要是敢強來,定要吃不了兜著走。
可三海幫表麵上沒有任何動靜,自顧自的發展著。
甚至還在海洋島以東進行了多次試驗。
“幫主,沿途的船隻數量,以及李倧小兒準備新建的造船廠都已經摸清楚。”
“還有江華島那邊,據說近期會抵達幾艘商船,意圖或許是為了運兵和包圍島嶼,其欲清掉我三海幫據點不言而喻。”
“嗬嗬,這李倧之前怎麽沒有發現他這般強勢,連個百餘人的據點都得拿迴去。”
“那可就怪不得我三海幫,讓黎良他們動手吧。”
“明白!”
十一月五日。
朝鮮西麵,凡是出海的船隻,無論大小,幾乎都會遭到不明海寇的襲擊。
十一月七日。
三海幫夏明所部假裝朝鮮山賊,殺入了一處新建的造船廠,燒毀了其一切設施,擄掠走了造船工。
十一月十三日。
朝鮮王室,從朝鮮東麵調來的幾艘大船,在距離江華島約四十裏處,被不明勢力偷襲,全船沉沒,無一人幸免。
一連串的消息傳至朝鮮王宮。
李倧勃然大怒。
他調兵遣將要給三海幫厲害瞧瞧。
可一番征召船隻才發現,根本沒有什麽大船,在三海幫海上強大的實力上,別說進攻,就連摸上島都是個問題。
李倧準備調朝鮮東水師,好在被金瑬等人攔了下來。
三海幫在黃海實力之強,沒有宗主國大明的幫主,朝鮮東水師調過來也是肉包子打狗,有來無迴。
他們建議李倧從海商入手。
十一月二十三日。
針對海商的條例發布,其大部分商稅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六十。
不似上一次,更勝於上一次明搶。
這等同於是掏錢出來給朝鮮官家打工。
不明情況的船商找到三海幫,期望三海幫出麵。
畢竟上一次朝鮮開放沿岸商口,就是因為三朝皮島協議。
一方暗鬥,一方明搶。
三海幫算是有心無力,隻能讓船商稍安勿躁,減少前往朝鮮的貿易,同時還對三海幫近十月需要的各類物資進行“招標”。
比如需要糧食十萬斤,品質中等。
不夠的船商,可以聯合其他幾家船商一起進行報價,價低樣品好的商船中標。
眼看效果不錯。
三海幫又陸續發布了一些木材、鹽類,甚至於鐵材等等。
十數萬人,以及三海幫整體戰略物資的需求,多達數十萬兩銀子。
這讓很多船商順利度過寒冬。
李立一行人安全歸來。
上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三海幫的核心人員。
當大家看到帶迴的信件時,無不義憤填膺。
漢城一戰,才過去多久?
這李倧簡直比白眼狼還白眼狼。
本來李立之前的打算是,隻要朝鮮將信川給他們,在經濟,乃至鐵器等都能合作共贏。
現在看來,是他單純了。
黎良道:“幫主,你看吧我就說李倧那些家夥不像是好人。”
“信川城他們不給,我們還不要了。”
“咱們繼續洗劫朝鮮沿海城池,讓他們知道知道我們的厲害。”
夏明道:“黎良說得不錯,這李倧王朝就得好好教訓教訓,說不得那時候知道疼了,就乖乖將信川給我們了。”
“夏隊長,給咱們咱們也不要,在陸地上,我總感覺不安全。”
“那李倧什麽玩意,還想要聯合大明攻打我三海幫,就得狠狠的揍他們。”
看著一個個氣勢洶洶,嚷嚷著要打的眾人。
李立發現,自三朝戰役過後,他三海幫“鷹派”貌似多了起來。
“陳老,徐叔,你們有什麽看法?”
李立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楚。
沒有係統,也沒有如諸葛亮的才智。
隻有集眾人的想法智慧,才能讓三海幫這艘船開得更遠。
與朝鮮的關係,可是大事。
陳翁和徐生兩人,暗地裏已經討論了很多次。
“幫主,幾島之力,遠不比上一國之力。”
“雖說我三海幫幾次戰役下來,讓朝鮮疲於應付,
“可一旦撕破臉皮,全力對付我三海幫,三海幫陷入三難的境地。”
“一難是朝鮮的市場,等同於新成立的護商盟沒了用處,二難是其沿海的島嶼就算是占領,也要防止其偷襲。”
“三難是我三海幫的根基在黃海,朝鮮死敵,代表著我們要花費極大的精力在周邊,不利於日後的發展。”
“所以我和陳老都以為,同朝鮮,不能明爭,隻能暗鬥。”
黎良問道:“徐叔,你的意思是暗殺那朝鮮李倧。”
別說徐生,就連陳老都被這家夥的想法嚇了一跳。
“黎良,你這小家夥。”
“你徐叔說的是暗鬥,不是暗殺。”
“暗鬥,比如朝鮮新建造船廠,我們可以給他暗中毀去,沿海有大船可以給他劫掠。”
“甚至於朝鮮有反對李倧的舊保王派也可以支援武器、糧食等等。”
“隻要不留下什麽證據即可。”
原來如此。
李立點點頭,表示同意。
三海幫如今的實力,可撼動不了一國。
“夏明、黎良,沿海船隻和造船廠一事,就交給你倆去辦,做的時候手腳幹淨一些。”
“朝鮮方麵,對付我三海幫最大的倚仗就是東水師,馬遠,此事就交給你,就算是不能重創,也要限製其發展。”
“明白!”
......
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三日。
宗主國大明對於新王李倧的冊封傳至朝鮮漢城。
金瑬一派興奮無比,這不僅坐實了李倧的地位,而且還緩和了與大明的關係。
雖然聯合除寇還沒有任何消息。
可李倧信心大漲。
連帶著信川城的守備都加了三成,其意不言而喻。
你三海幫要是敢強來,定要吃不了兜著走。
可三海幫表麵上沒有任何動靜,自顧自的發展著。
甚至還在海洋島以東進行了多次試驗。
“幫主,沿途的船隻數量,以及李倧小兒準備新建的造船廠都已經摸清楚。”
“還有江華島那邊,據說近期會抵達幾艘商船,意圖或許是為了運兵和包圍島嶼,其欲清掉我三海幫據點不言而喻。”
“嗬嗬,這李倧之前怎麽沒有發現他這般強勢,連個百餘人的據點都得拿迴去。”
“那可就怪不得我三海幫,讓黎良他們動手吧。”
“明白!”
十一月五日。
朝鮮西麵,凡是出海的船隻,無論大小,幾乎都會遭到不明海寇的襲擊。
十一月七日。
三海幫夏明所部假裝朝鮮山賊,殺入了一處新建的造船廠,燒毀了其一切設施,擄掠走了造船工。
十一月十三日。
朝鮮王室,從朝鮮東麵調來的幾艘大船,在距離江華島約四十裏處,被不明勢力偷襲,全船沉沒,無一人幸免。
一連串的消息傳至朝鮮王宮。
李倧勃然大怒。
他調兵遣將要給三海幫厲害瞧瞧。
可一番征召船隻才發現,根本沒有什麽大船,在三海幫海上強大的實力上,別說進攻,就連摸上島都是個問題。
李倧準備調朝鮮東水師,好在被金瑬等人攔了下來。
三海幫在黃海實力之強,沒有宗主國大明的幫主,朝鮮東水師調過來也是肉包子打狗,有來無迴。
他們建議李倧從海商入手。
十一月二十三日。
針對海商的條例發布,其大部分商稅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六十。
不似上一次,更勝於上一次明搶。
這等同於是掏錢出來給朝鮮官家打工。
不明情況的船商找到三海幫,期望三海幫出麵。
畢竟上一次朝鮮開放沿岸商口,就是因為三朝皮島協議。
一方暗鬥,一方明搶。
三海幫算是有心無力,隻能讓船商稍安勿躁,減少前往朝鮮的貿易,同時還對三海幫近十月需要的各類物資進行“招標”。
比如需要糧食十萬斤,品質中等。
不夠的船商,可以聯合其他幾家船商一起進行報價,價低樣品好的商船中標。
眼看效果不錯。
三海幫又陸續發布了一些木材、鹽類,甚至於鐵材等等。
十數萬人,以及三海幫整體戰略物資的需求,多達數十萬兩銀子。
這讓很多船商順利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