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蜂窩煤和蜂窩煤爐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後南麵黃海各類商品,將由我護商盟指定船商進行運送。”
“要是有不願意的,現在就可以下島。”
“我馬遠醜話說在前麵,要是商定過後,以後還是有船商亂來,可別怪我三海幫無情。”
“哼,小屁孩一個,真他麽將自己當個人物?”
“呸,來這義山島是給三海幫麵子,我魯家在這一塊從事糧食生意數十年,廣布各地,你們說要交出一半,就交出一半。”
“馬島主,今日我史某人身體不適,就先離去。”
很多大商在聽到馬遠所講後,罵罵咧咧走了快一半,隻有九家大商,還靜坐在原位。
“走了好,走了還清淨不少。”
馬遠雖是年輕,但大大小小丈可大了不下三十起,氣場又怎會被這些大商所影響。
他看了看還在場的說道:“恭喜還留在這裏的諸位,從今往後,這片海域的貨權都在各位的手中。”
“我馬遠向各位保證,剛剛離去的那些船商,他們的貨船無論是哪家護送,都絕對到不了南麵黃海沿岸。”
隨後,在馬遠的商定下,在場的船商進行了貨物劃定。
不過由於南麵黃海線太長,有些貨物有兩家承運,不過是分區域。
比如邢家和陸家都有做糧食貿易,邢家負責蘇州府以北,陸家負責蘇州府以南區域,這樣能保證單個物品的壟斷,讓其利潤最大化。
其他貨物同樣如此。
在場九家大商,多的分了一成,少的兩家合取一成。
護商的費用與向、唐四家大多一致,一成收取的是兩萬五千兩一年,純利潤這塊則是三成五。
隨著南麵黃海九家大商的大船重新投入海運。
各地的價格逐漸降了下來,不過由於船商壟斷的原因,一些物價還是比以往高了五成,雖然貴,但勉強還是在百姓可接受的範圍內。
失去了海上貨物通道的船商可就倒黴了,陸運的成本太高。
壟斷的船商就像算好了一般,物價基本就卡在他們的成本線上。
商人不賺就代表著虧。
這些各地的大商肯定不願意。
於是要麽是幾大家聯合一起海運,護航這一塊先用的是南麵的一些海寇,後麵改讓水師。
目標太大,幾乎是一進入南麵黃海就遭到三海幫的戰船攔截。
針對南邊的海寇,任憑他們在怎麽說,都是一個打字。
至於水師,勸告不聽,馬遠直接下令開火。
運貨不成,反倒是被三海幫劫掠了數艘大船和三百餘人。
最終鬧得沒辦法,還是向三海幫繳納了贖金,三海幫才將這些人放了迴去。
三海幫的強勢與強大,讓不少船商咬牙切齒,但又無可奈何。
有的大商想要與三海幫再談,但都被馬遠一口迴絕。
開什麽玩笑,這事是想走就走,想談就談的?
無奈之下,這些大商隻能聯合起來,從商戰這塊入手,進行價格戰,以經動用官府的力量,對這些在海上取得船運權的大商進行動手。
氣得這些入護商盟的大商破口大罵。
這他娘的什麽鬼道理,對抗不了三海幫,就來搞他們,真以為他們是要欺負?
於是這些船商也聯盟起來,共同對抗。
尤其是價格戰這塊,最狠的時候,打到去年價格的一半。
護商盟的船商還好,成本這塊本就不高,但陸運的那些大船可就慘了,甚至有一個月不到虧數萬兩。
沒辦法,是虧不起了,有的大商無奈放棄,將己方商業往內陸轉移。
還有些大商是主動找入護商盟的家族,進行貨物承接,直白一點就是二手販子,將這一塊貨物分給他們進行售賣,從而賺取差價利潤。
擁有海運的大商這段時間的商戰同樣損失不小,再打下去,隻會兩敗俱傷,要是貨物給他們,還能減少這一地區上下的打點費。
在向三海幫承諾護商盟費用不會減少過後,得到馬遠默認後,南麵黃海沿岸就依照這樣模式進行。
當然最後悔的還是那日慪氣離島的大商,原本是可以一手承接,最後變成了二手,還得為一手船商承擔部分護商盟費用,真是得不償失。
.......
海洋島。
自從將南麵黃海的事務統一交給馬遠處理後。
李立就將注意力放到火器研發、船隻研發、還有蜂窩煤的製造上麵。
火器這塊。
王鐵匠那邊已經製造出了第一代燧發槍。
隻不過火石打火裝置非常不靠譜,啞火率堪稱無法無天,和火繩槍的密度問題相比臥龍鳳雛。
根本不適合大規模製造。
還得持續改進。
第一艘海級運馬船在十月初下水,進入正式海試階段。
初級運馬船比起海級戰艦還要大上一些,每層馬廄有三列,每列有十七廂,共三層,每層有馬屎洞,上層有木管,統一清掃至最底層進行處理。
最上麵太過搖晃,用來存放馬料,初步運馬一百五十匹。
劉傳向李立保證,在初級運馬船海試結束後,他們還會根據海試結果進行針對性改造,後續還能增加不少馬廄位。
比起王鐵匠,劉傳就要靠譜得多。
造船廠方麵,李立還是很滿意的。
最後就是蜂窩煤。
這玩意將會是三海幫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搖錢樹。
所以必須保密。
李立將蜂窩煤的製造選在遠島上。
馬島作為警戒巡視島嶼和原材料的中轉島嶼,海州商會將材料運來過後,船員全部下船,由專門的護島衛負責運送至遠島。
遠島上,蜂窩煤和蜂窩煤爐的每一項製作程序都是單獨的。
這樣一來,除非有人將遠島一網打盡,否則一兩個人泄密,根本不足以製作出完整的蜂窩煤和蜂窩煤爐。
“孫安,安排你做的事情如何了?”
“不負幫主所望,蜂窩煤和蜂窩煤爐皆已經製作出來了。”
孫安讓人將兩個用黑布蓋著的東西搬運了進來,激動的將黑布掀開了去。
隻見孫安熟悉將蜂窩煤放入煤爐之中,然後通過下方的爐孔進行引燃,不多時整個屋子就暖和了起來,然後孫安又將第二塊、第三塊煤放了上去。
屋子內的溫度越來越高。
放上水壺還能燒水。
半個時辰過去,屋子的溫度不減。
如此神奇之物,就算是陳翁都驚歎了起來。
“要是有不願意的,現在就可以下島。”
“我馬遠醜話說在前麵,要是商定過後,以後還是有船商亂來,可別怪我三海幫無情。”
“哼,小屁孩一個,真他麽將自己當個人物?”
“呸,來這義山島是給三海幫麵子,我魯家在這一塊從事糧食生意數十年,廣布各地,你們說要交出一半,就交出一半。”
“馬島主,今日我史某人身體不適,就先離去。”
很多大商在聽到馬遠所講後,罵罵咧咧走了快一半,隻有九家大商,還靜坐在原位。
“走了好,走了還清淨不少。”
馬遠雖是年輕,但大大小小丈可大了不下三十起,氣場又怎會被這些大商所影響。
他看了看還在場的說道:“恭喜還留在這裏的諸位,從今往後,這片海域的貨權都在各位的手中。”
“我馬遠向各位保證,剛剛離去的那些船商,他們的貨船無論是哪家護送,都絕對到不了南麵黃海沿岸。”
隨後,在馬遠的商定下,在場的船商進行了貨物劃定。
不過由於南麵黃海線太長,有些貨物有兩家承運,不過是分區域。
比如邢家和陸家都有做糧食貿易,邢家負責蘇州府以北,陸家負責蘇州府以南區域,這樣能保證單個物品的壟斷,讓其利潤最大化。
其他貨物同樣如此。
在場九家大商,多的分了一成,少的兩家合取一成。
護商的費用與向、唐四家大多一致,一成收取的是兩萬五千兩一年,純利潤這塊則是三成五。
隨著南麵黃海九家大商的大船重新投入海運。
各地的價格逐漸降了下來,不過由於船商壟斷的原因,一些物價還是比以往高了五成,雖然貴,但勉強還是在百姓可接受的範圍內。
失去了海上貨物通道的船商可就倒黴了,陸運的成本太高。
壟斷的船商就像算好了一般,物價基本就卡在他們的成本線上。
商人不賺就代表著虧。
這些各地的大商肯定不願意。
於是要麽是幾大家聯合一起海運,護航這一塊先用的是南麵的一些海寇,後麵改讓水師。
目標太大,幾乎是一進入南麵黃海就遭到三海幫的戰船攔截。
針對南邊的海寇,任憑他們在怎麽說,都是一個打字。
至於水師,勸告不聽,馬遠直接下令開火。
運貨不成,反倒是被三海幫劫掠了數艘大船和三百餘人。
最終鬧得沒辦法,還是向三海幫繳納了贖金,三海幫才將這些人放了迴去。
三海幫的強勢與強大,讓不少船商咬牙切齒,但又無可奈何。
有的大商想要與三海幫再談,但都被馬遠一口迴絕。
開什麽玩笑,這事是想走就走,想談就談的?
無奈之下,這些大商隻能聯合起來,從商戰這塊入手,進行價格戰,以經動用官府的力量,對這些在海上取得船運權的大商進行動手。
氣得這些入護商盟的大商破口大罵。
這他娘的什麽鬼道理,對抗不了三海幫,就來搞他們,真以為他們是要欺負?
於是這些船商也聯盟起來,共同對抗。
尤其是價格戰這塊,最狠的時候,打到去年價格的一半。
護商盟的船商還好,成本這塊本就不高,但陸運的那些大船可就慘了,甚至有一個月不到虧數萬兩。
沒辦法,是虧不起了,有的大商無奈放棄,將己方商業往內陸轉移。
還有些大商是主動找入護商盟的家族,進行貨物承接,直白一點就是二手販子,將這一塊貨物分給他們進行售賣,從而賺取差價利潤。
擁有海運的大商這段時間的商戰同樣損失不小,再打下去,隻會兩敗俱傷,要是貨物給他們,還能減少這一地區上下的打點費。
在向三海幫承諾護商盟費用不會減少過後,得到馬遠默認後,南麵黃海沿岸就依照這樣模式進行。
當然最後悔的還是那日慪氣離島的大商,原本是可以一手承接,最後變成了二手,還得為一手船商承擔部分護商盟費用,真是得不償失。
.......
海洋島。
自從將南麵黃海的事務統一交給馬遠處理後。
李立就將注意力放到火器研發、船隻研發、還有蜂窩煤的製造上麵。
火器這塊。
王鐵匠那邊已經製造出了第一代燧發槍。
隻不過火石打火裝置非常不靠譜,啞火率堪稱無法無天,和火繩槍的密度問題相比臥龍鳳雛。
根本不適合大規模製造。
還得持續改進。
第一艘海級運馬船在十月初下水,進入正式海試階段。
初級運馬船比起海級戰艦還要大上一些,每層馬廄有三列,每列有十七廂,共三層,每層有馬屎洞,上層有木管,統一清掃至最底層進行處理。
最上麵太過搖晃,用來存放馬料,初步運馬一百五十匹。
劉傳向李立保證,在初級運馬船海試結束後,他們還會根據海試結果進行針對性改造,後續還能增加不少馬廄位。
比起王鐵匠,劉傳就要靠譜得多。
造船廠方麵,李立還是很滿意的。
最後就是蜂窩煤。
這玩意將會是三海幫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搖錢樹。
所以必須保密。
李立將蜂窩煤的製造選在遠島上。
馬島作為警戒巡視島嶼和原材料的中轉島嶼,海州商會將材料運來過後,船員全部下船,由專門的護島衛負責運送至遠島。
遠島上,蜂窩煤和蜂窩煤爐的每一項製作程序都是單獨的。
這樣一來,除非有人將遠島一網打盡,否則一兩個人泄密,根本不足以製作出完整的蜂窩煤和蜂窩煤爐。
“孫安,安排你做的事情如何了?”
“不負幫主所望,蜂窩煤和蜂窩煤爐皆已經製作出來了。”
孫安讓人將兩個用黑布蓋著的東西搬運了進來,激動的將黑布掀開了去。
隻見孫安熟悉將蜂窩煤放入煤爐之中,然後通過下方的爐孔進行引燃,不多時整個屋子就暖和了起來,然後孫安又將第二塊、第三塊煤放了上去。
屋子內的溫度越來越高。
放上水壺還能燒水。
半個時辰過去,屋子的溫度不減。
如此神奇之物,就算是陳翁都驚歎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