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他們進來。”
李世民話音剛落,大太監王德適時的遞上了一杯蜂蜜水,說道:“陛下,該用膳了。”
“也好,順便看看他們搞什麽鬼。”李世民將杯子遞給王德,將批閱奏折的朱筆掛上筆架。
“傳膳。”大太監王德尖銳的聲音吼道。
“孩兒承乾,臣李綱,張拯,見過陛下。”進了大殿的一老二少三人對著龍椅上的李世民彎腰行禮道。
正好聽見了大太監王德吩咐傳膳的聲音。
“等一下,我們也還沒吃。”張拯突然出聲對著王德說道,臉上露出很不好意思的表情。
王德一愣,李世民莞爾一笑,對著王德說道:“那便多上三份。”
“是。”王德領命。
“都別站著了,賜座。”李世民對著殿內的三人說道。
“謝父皇,謝陛下。”三人異口同聲的答道,便有內侍搬來幾案,三人在一旁跪坐下來。
“朕聽說,你們是來給朕獻什麽寶貝?”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著張拯,對李承乾和李綱視而不見。
在他看來,獻寶這種事情,定然是張拯這個屁猴子的手筆。
老李綱正欲起身迴話,張拯一把拉住了李綱,對著李綱搖了搖頭。
然後對著李世民說道:“迴陛下,小子與太子殿下和李師正是為獻寶而來。至於獻什麽寶,請容臣賣個關子。
等陛下用完膳食再獻與陛下,不然若是此時獻上,怕是陛下無心進食,則臣之過也。”
“故弄玄虛,待會兒獻上若不是什麽寶貝,朕就治你個欺君之罪。”李世民笑著說道。
也是李世民心胸寬廣,張拯才敢和李世民說這種玩笑似的話。
若是換個皇帝,像劉邦朱元璋那種,底下臣子敢玩欲擒故縱這套把戲,早就被押出午門外斬首了。
更不要說賜食,與臣子開玩笑了。
“定不讓陛下失望。”張拯露出了一個自信的笑容。
李世民指了指張拯,搖著頭笑笑,不再說話。
君臣四人就在沉默中吃完了一頓飯,張拯無視了李承乾欲言又止的神情,吃得很是香甜。
方才在東宮,因為老李綱突然煽情,三人都沒什麽食欲,也就沒吃什麽東西。
東宮奉上的飯食被原樣退迴了廚房,讓那個廚子差點懷疑人生。
自己都已經去鄒國公府進修了,怎麽這位爺還是不滿意?
老李綱也從最開始的驚愕當中迴過神來,笑嗬嗬的開始慢條斯理的喝著粥。
隻有李承乾,在那裏不知所措,像屁股上長了針似的,坐立不安。
……
四人吃完,用蜂蜜水漱口完畢,李世民用毛巾擦擦嘴,這才問道:“現在可以說了吧,究竟要給朕獻上什麽寶貝?”
老李綱嗬嗬一笑,將身邊的木箱提著邁步而出,避開了內侍伸過來的手。
直接走到李世民旁邊,將木箱子放到李世民麵前,說道“恭賀陛下,此乃大唐立國以來第一祥瑞,請陛下打開,一看便知。”
“嗬嗬,故弄玄虛,連祥瑞都弄出來了,老李綱你不是一向不信這一套的嘛。”李世民嗬嗬一笑,並不計較老李綱失禮的事情。
大太監王德在一旁,看著李世民就要伸手打開箱子,不由得緊張起來。
伸手護住李二,對李世民說道:“陛下,不如由老奴來幫您打開它如何?”
李綱聞言雙眼一瞪,怒道:“金鑾殿上豈有你個閹人說話的份,老夫還能謀害陛下不成?”
“無妨。”李世民伸手阻止了王德要替他打開箱子的行為,同時,他也不相信三人會有謀害他的想法。
然後伸手打開了箱子,一隊雕滿了小字的鉛塊就映入眼簾。
“這是?”李世民指著箱子裏如同印章的鉛活字對老李綱問道。
“這事物叫鉛活字,張拯這小娃子弄出來的。”老李綱笑著說道。
“有什麽用?”
“臣為陛下演示一遍陛下就明白了。”老李綱一邊解釋,一邊伸手從箱子裏挑出四個鉛字擺成一排。
又取過來李世民批閱奏折的朱筆,往排成一排的鉛活字上麵刷上了墨汁。
然後拿起一張宣紙輕輕往上一壓,然後攤開擺放在李世民的麵前。
宣紙上赫然出現了“天子聖明”四個蠅頭小楷。
又將一排鉛活字的順序變換了一下,將宣紙輕輕壓上去。
再攤開來,紙上又出現了“聖明天子”四個小子。
“這。”李世民一下子站了起來。
張拯適時的將懷中的報紙遞到李世民麵前。說道:“陛下請看,這便是微臣所說的報紙了。”
李世民順手接過來,一眼就看見了“震驚,一代名臣逝世,帝王親自抬棺,究竟是誰有此殊榮,盡在大唐娛樂周刊。”的標題。
然後下麵則是密密麻麻猶如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蠅頭小楷。
每個字的製式,間距,字體全都一模一樣。相比尋常手抄的邸報,還多出來一些用來斷句的點或圈似的符號。
“這份報紙,是用這些……”
老李綱適時的提醒道:“陛下,這叫鉛活字。”
“這份報紙,是用這些鉛活字印出來的?”李世民死死的盯住張拯。
用手指指手中的報紙,又指指麵前的鉛活字。
臉上布滿了震驚之色,一字一句的問道。
“迴陛下,正是。臣今日與太子殿下和李師要給陛下進獻的寶貝,便是這活字印刷術。”張拯看著李世民震驚的臉,開口迴答道。
“老臣剛得知這活字印刷術的作用時,也震驚得說不出話來。”老李綱笑嗬嗬的補刀道。
李世民一屁股坐迴了龍椅,臉上的震驚之色慢慢的變成了狂喜。
“哈哈哈哈哈,有此利器,世家,何足道哉。”李世民突然笑了起來。
先是輕笑,慢慢的,變成了大笑。然後,整個大殿彌漫著李世民快意的長笑。
李世民有理由高興,這個時代什麽最昂貴?三歲小孩都能迴答出來:“知識最昂貴。”
知識從哪裏來,當然是從書本上來。
書本又在哪裏,都在世家大族的手上。
世家大族壟斷了整個大唐的教育資源,為此,前隋的文帝楊堅不得不想出了科舉的辦法。
想要以此打破世家大族對於教育資源,乃至於對帝國官職的壟斷。
可惜收效甚微,好的教育資源全部在掌握世家大族手裏,寒門出不了貴子。
因為寒門買不起書籍,也沒有老師教育。
而有了活字印刷術這個利器,大唐的書籍將會越來越多,大唐的讀書人也將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用不了二十年,寒門學子就會一茬又一茬的成長起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沒有了對教育資源的壟斷,世家大族的沒落,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所以,李世民完全有理由高興。
李世民話音剛落,大太監王德適時的遞上了一杯蜂蜜水,說道:“陛下,該用膳了。”
“也好,順便看看他們搞什麽鬼。”李世民將杯子遞給王德,將批閱奏折的朱筆掛上筆架。
“傳膳。”大太監王德尖銳的聲音吼道。
“孩兒承乾,臣李綱,張拯,見過陛下。”進了大殿的一老二少三人對著龍椅上的李世民彎腰行禮道。
正好聽見了大太監王德吩咐傳膳的聲音。
“等一下,我們也還沒吃。”張拯突然出聲對著王德說道,臉上露出很不好意思的表情。
王德一愣,李世民莞爾一笑,對著王德說道:“那便多上三份。”
“是。”王德領命。
“都別站著了,賜座。”李世民對著殿內的三人說道。
“謝父皇,謝陛下。”三人異口同聲的答道,便有內侍搬來幾案,三人在一旁跪坐下來。
“朕聽說,你們是來給朕獻什麽寶貝?”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著張拯,對李承乾和李綱視而不見。
在他看來,獻寶這種事情,定然是張拯這個屁猴子的手筆。
老李綱正欲起身迴話,張拯一把拉住了李綱,對著李綱搖了搖頭。
然後對著李世民說道:“迴陛下,小子與太子殿下和李師正是為獻寶而來。至於獻什麽寶,請容臣賣個關子。
等陛下用完膳食再獻與陛下,不然若是此時獻上,怕是陛下無心進食,則臣之過也。”
“故弄玄虛,待會兒獻上若不是什麽寶貝,朕就治你個欺君之罪。”李世民笑著說道。
也是李世民心胸寬廣,張拯才敢和李世民說這種玩笑似的話。
若是換個皇帝,像劉邦朱元璋那種,底下臣子敢玩欲擒故縱這套把戲,早就被押出午門外斬首了。
更不要說賜食,與臣子開玩笑了。
“定不讓陛下失望。”張拯露出了一個自信的笑容。
李世民指了指張拯,搖著頭笑笑,不再說話。
君臣四人就在沉默中吃完了一頓飯,張拯無視了李承乾欲言又止的神情,吃得很是香甜。
方才在東宮,因為老李綱突然煽情,三人都沒什麽食欲,也就沒吃什麽東西。
東宮奉上的飯食被原樣退迴了廚房,讓那個廚子差點懷疑人生。
自己都已經去鄒國公府進修了,怎麽這位爺還是不滿意?
老李綱也從最開始的驚愕當中迴過神來,笑嗬嗬的開始慢條斯理的喝著粥。
隻有李承乾,在那裏不知所措,像屁股上長了針似的,坐立不安。
……
四人吃完,用蜂蜜水漱口完畢,李世民用毛巾擦擦嘴,這才問道:“現在可以說了吧,究竟要給朕獻上什麽寶貝?”
老李綱嗬嗬一笑,將身邊的木箱提著邁步而出,避開了內侍伸過來的手。
直接走到李世民旁邊,將木箱子放到李世民麵前,說道“恭賀陛下,此乃大唐立國以來第一祥瑞,請陛下打開,一看便知。”
“嗬嗬,故弄玄虛,連祥瑞都弄出來了,老李綱你不是一向不信這一套的嘛。”李世民嗬嗬一笑,並不計較老李綱失禮的事情。
大太監王德在一旁,看著李世民就要伸手打開箱子,不由得緊張起來。
伸手護住李二,對李世民說道:“陛下,不如由老奴來幫您打開它如何?”
李綱聞言雙眼一瞪,怒道:“金鑾殿上豈有你個閹人說話的份,老夫還能謀害陛下不成?”
“無妨。”李世民伸手阻止了王德要替他打開箱子的行為,同時,他也不相信三人會有謀害他的想法。
然後伸手打開了箱子,一隊雕滿了小字的鉛塊就映入眼簾。
“這是?”李世民指著箱子裏如同印章的鉛活字對老李綱問道。
“這事物叫鉛活字,張拯這小娃子弄出來的。”老李綱笑著說道。
“有什麽用?”
“臣為陛下演示一遍陛下就明白了。”老李綱一邊解釋,一邊伸手從箱子裏挑出四個鉛字擺成一排。
又取過來李世民批閱奏折的朱筆,往排成一排的鉛活字上麵刷上了墨汁。
然後拿起一張宣紙輕輕往上一壓,然後攤開擺放在李世民的麵前。
宣紙上赫然出現了“天子聖明”四個蠅頭小楷。
又將一排鉛活字的順序變換了一下,將宣紙輕輕壓上去。
再攤開來,紙上又出現了“聖明天子”四個小子。
“這。”李世民一下子站了起來。
張拯適時的將懷中的報紙遞到李世民麵前。說道:“陛下請看,這便是微臣所說的報紙了。”
李世民順手接過來,一眼就看見了“震驚,一代名臣逝世,帝王親自抬棺,究竟是誰有此殊榮,盡在大唐娛樂周刊。”的標題。
然後下麵則是密密麻麻猶如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蠅頭小楷。
每個字的製式,間距,字體全都一模一樣。相比尋常手抄的邸報,還多出來一些用來斷句的點或圈似的符號。
“這份報紙,是用這些……”
老李綱適時的提醒道:“陛下,這叫鉛活字。”
“這份報紙,是用這些鉛活字印出來的?”李世民死死的盯住張拯。
用手指指手中的報紙,又指指麵前的鉛活字。
臉上布滿了震驚之色,一字一句的問道。
“迴陛下,正是。臣今日與太子殿下和李師要給陛下進獻的寶貝,便是這活字印刷術。”張拯看著李世民震驚的臉,開口迴答道。
“老臣剛得知這活字印刷術的作用時,也震驚得說不出話來。”老李綱笑嗬嗬的補刀道。
李世民一屁股坐迴了龍椅,臉上的震驚之色慢慢的變成了狂喜。
“哈哈哈哈哈,有此利器,世家,何足道哉。”李世民突然笑了起來。
先是輕笑,慢慢的,變成了大笑。然後,整個大殿彌漫著李世民快意的長笑。
李世民有理由高興,這個時代什麽最昂貴?三歲小孩都能迴答出來:“知識最昂貴。”
知識從哪裏來,當然是從書本上來。
書本又在哪裏,都在世家大族的手上。
世家大族壟斷了整個大唐的教育資源,為此,前隋的文帝楊堅不得不想出了科舉的辦法。
想要以此打破世家大族對於教育資源,乃至於對帝國官職的壟斷。
可惜收效甚微,好的教育資源全部在掌握世家大族手裏,寒門出不了貴子。
因為寒門買不起書籍,也沒有老師教育。
而有了活字印刷術這個利器,大唐的書籍將會越來越多,大唐的讀書人也將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用不了二十年,寒門學子就會一茬又一茬的成長起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沒有了對教育資源的壟斷,世家大族的沒落,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所以,李世民完全有理由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