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黑衣刺客被隨後趕來的騎兵殺了個精光。
長安城外的官道上,布滿了屍體。
攔住陳瑀那個漢子,在聽見馬蹄聲的一刹那。
便脫離了戰陣,竄進了官道兩旁的密林,幾個起落間消失不見。
而陳瑀,一方麵憂心張拯,一方麵也是技不如人,也放棄了追蹤的打算。
生死未仆的張拯被趕來飛騎甲士緊急轉移到了鄒國公府。
劉三和陳瑀貼身跟隨。
劫後餘生的其他人,默默的開始打掃戰場。
將刺客的屍體摞成了一堆小山,一把火點了燒成灰。
長安城郊外,一股烤肉的味道傳出去數裏遠。
自己人的屍體,殘肢斷臂能找到主人的便拚迴去。
找不到主人的就與其他人拚到一起。
於是,官道上便多出來一些三隻手,四隻腳,兩個頭的屍體。
都是生死袍澤,不必分什麽彼此。
“嗚嗚嗚……”
不知道是誰,率先哭出聲來。
都是鐵打一般的漢子,麵對敵人的刀劍眉頭都不皺一下。
此刻看著前的屍體,都是前一天還一起說著笑話講著葷段子的袍澤兄弟,哭得像月子裏的娃兒一樣。
“莫哭,兄弟們深受老公爺的恩情,若是沒有老公爺,兄弟們不過是野狗一般的人物,或許屍骨都早已被碾成了灰燼。”
“莫哭,兄弟們是為了保護老公爺的血脈而死,死得其所。”
有人小聲安慰道,眼中的淚水卻怎麽也止不住。
找來幾輛牛車,將袍澤的屍體堆放上去,還活著的二十餘人一路沉默著朝莊子裏走去。
……
太極宮,甘露殿,李世民正在批閱奏折。
眉心罕見的露出一股淡淡的倦容。
太子遇刺,未起的蝗災,糧食,棘手的世家,朝堂的博弈。
接踵而至的各種事情讓才能超絕的李二也感到了一絲疲倦。
來自宿衛宮城的禁軍將士的一聲急報,打破了大殿的寧靜。
“報,陛下,渭南縣男張拯遇刺,身受重傷,生死未仆。”
“什麽,張拯遇刺,生死未仆,常言這老狗是幹什麽吃的。”
李世民聞言,倏地一下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邊上老神在在似乎在打瞌睡的王德也是一驚。
那將士隻是單膝跪地,並未搭話。
“朕知道了,退下吧。”
那將士抬起手臂輕輕磕碰了一下胸前的鎧甲,退出了大殿。
“王德,傳太醫,告訴他們,朕要活著的張拯。”
李世民臉色陰沉,對著身後的王德吩咐道。
“是,老奴這就去辦。”
“不,還是你親自走一趟吧,去問問常言那老狗怎麽迴事。”
李世民突然抬手,對著王德說了一句,表情變了又變,眼神裏露出難以捉摸的神色。
“陛下放心,老奴知道怎麽做。”
王德低著頭退出了大殿,不敢看李世民的臉色。
……
東宮內,自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離開後,李承乾的心情便忐忑不安。
隻是因為長樂公主和魏王李泰並未隨李世民夫婦離去,不好在弟妹麵前發作出來。
李承乾交代東宮的宮人照顧好兩位弟妹,自己小心翼翼的湊到了老李綱身前。
老李綱像趕蒼蠅似的揮了揮手說道:“走開,走開,老夫看書正至精彩之處,莫來煩擾老夫雅興。”
李承乾看著樂嗬嗬的老李綱欲言又止。
咬了咬牙,還是忍不住問道:“老師,拯哥兒不會出什麽事兒吧,學生的心中很不安。”
老李綱聞言,看書的動作一頓。漫不經心的迴了李承乾一句:“這是他的命。”
看著老李綱一幅毫不在意的樣子,李承乾有些著急。
“老師,拯哥兒也是您的學生,難道您一點都不擔心他嗎?”
聽得李承乾說出這句話,李綱詫異的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自知失言,連忙解釋道:“老師,學生的意思是……”
“你呀,是關心則亂。”
老李綱打斷了李承乾的話,並未與他計較,而是開口說道。
李綱看著眼前這個自己身份最尊貴的學生,罕見的露出嚴厲之色。
對著李承乾問道:“我問你,陛下的計劃你知不知道。”
“我,我知道。”李承乾有點心虛,眼神閃爍,不太敢去直視老李綱的眼睛。
“既然知道,為什麽不告訴他呢。”
老李綱步步緊逼,繼續問道。
“父皇,父皇不許。”
李承乾的聲音小了下去。
“哎,你呀。我再問你,陛下的計劃有更改的可能性嗎?”
老李綱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隻是語氣明顯軟了下來。
“迴李師,沒有,父皇的命令沒有人能夠忤逆。”李承乾老老實實的答道。
他不明白老李綱為什麽要問這些問題。
“所以,這就是張拯的命,太子殿下你擔心也沒用,老夫擔心也沒用。
這是他的命,撐過去了,等待他的就是康莊大道,撐不過去,那他就是一枚廢子。”
老李綱摸了摸胡子,緩緩的對著李承乾說道。
李承乾愣住了,他沒想到平日裏一向和藹,對張拯也頗為看重的老師,會說出這樣一番近乎無情的話來。
“是不是不敢相信這是老夫能說出來的話?”老李綱看著李承乾,問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李承乾一臉不敢置信的樣子,點了點頭,然後又搖頭。
“太子殿下,社稷之重與張拯的姓名,你該如何取舍?”
“如何取舍。”李承乾喃喃的問自己。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老師,別問了,求您了。”李承乾崩潰了。
他沒想到李綱幾句話就讓他心神失守,往日裏時刻保持的太子儀態全然不見。
老李綱繼續說道:“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杆秤,陛下有,老夫有,太子殿下你也有。
如今,陛下做出了取舍,老夫做出了取舍,而太子殿下你,你還沒有做出取舍。
老夫是很看重張家小子,但是老夫更看重天下百姓。
所以,即便老夫再是如何喜愛張家小子,此事也隻能委屈他。
太子殿下,其實這些年,你做得很好了,你足夠機敏,足夠聰慧,足夠有情。更難得的是你還有一顆仁義之心。
但你將來是要繼承陛下的位置,為人主,為人君的。
自古以來,為帝王者,最忌有仁義之心。
因為這會使你失去最理智的判斷,做出最有利的取舍,讓你難以平衡世間萬物。
家國大事,最忌諱感情用事,所以,為帝王者,必須要有一顆冷酷無情的心。
任何一顆子,你都得把他下到有用的位置,老夫如此,張拯也是如此。
太子殿下,這算是老夫為你補上當年你被冊立為太子之時未上的一課。
這一課,叫帝王之心。”
李承乾聽完,呆呆的立在當場,一語不發。
長安城外的官道上,布滿了屍體。
攔住陳瑀那個漢子,在聽見馬蹄聲的一刹那。
便脫離了戰陣,竄進了官道兩旁的密林,幾個起落間消失不見。
而陳瑀,一方麵憂心張拯,一方麵也是技不如人,也放棄了追蹤的打算。
生死未仆的張拯被趕來飛騎甲士緊急轉移到了鄒國公府。
劉三和陳瑀貼身跟隨。
劫後餘生的其他人,默默的開始打掃戰場。
將刺客的屍體摞成了一堆小山,一把火點了燒成灰。
長安城郊外,一股烤肉的味道傳出去數裏遠。
自己人的屍體,殘肢斷臂能找到主人的便拚迴去。
找不到主人的就與其他人拚到一起。
於是,官道上便多出來一些三隻手,四隻腳,兩個頭的屍體。
都是生死袍澤,不必分什麽彼此。
“嗚嗚嗚……”
不知道是誰,率先哭出聲來。
都是鐵打一般的漢子,麵對敵人的刀劍眉頭都不皺一下。
此刻看著前的屍體,都是前一天還一起說著笑話講著葷段子的袍澤兄弟,哭得像月子裏的娃兒一樣。
“莫哭,兄弟們深受老公爺的恩情,若是沒有老公爺,兄弟們不過是野狗一般的人物,或許屍骨都早已被碾成了灰燼。”
“莫哭,兄弟們是為了保護老公爺的血脈而死,死得其所。”
有人小聲安慰道,眼中的淚水卻怎麽也止不住。
找來幾輛牛車,將袍澤的屍體堆放上去,還活著的二十餘人一路沉默著朝莊子裏走去。
……
太極宮,甘露殿,李世民正在批閱奏折。
眉心罕見的露出一股淡淡的倦容。
太子遇刺,未起的蝗災,糧食,棘手的世家,朝堂的博弈。
接踵而至的各種事情讓才能超絕的李二也感到了一絲疲倦。
來自宿衛宮城的禁軍將士的一聲急報,打破了大殿的寧靜。
“報,陛下,渭南縣男張拯遇刺,身受重傷,生死未仆。”
“什麽,張拯遇刺,生死未仆,常言這老狗是幹什麽吃的。”
李世民聞言,倏地一下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邊上老神在在似乎在打瞌睡的王德也是一驚。
那將士隻是單膝跪地,並未搭話。
“朕知道了,退下吧。”
那將士抬起手臂輕輕磕碰了一下胸前的鎧甲,退出了大殿。
“王德,傳太醫,告訴他們,朕要活著的張拯。”
李世民臉色陰沉,對著身後的王德吩咐道。
“是,老奴這就去辦。”
“不,還是你親自走一趟吧,去問問常言那老狗怎麽迴事。”
李世民突然抬手,對著王德說了一句,表情變了又變,眼神裏露出難以捉摸的神色。
“陛下放心,老奴知道怎麽做。”
王德低著頭退出了大殿,不敢看李世民的臉色。
……
東宮內,自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離開後,李承乾的心情便忐忑不安。
隻是因為長樂公主和魏王李泰並未隨李世民夫婦離去,不好在弟妹麵前發作出來。
李承乾交代東宮的宮人照顧好兩位弟妹,自己小心翼翼的湊到了老李綱身前。
老李綱像趕蒼蠅似的揮了揮手說道:“走開,走開,老夫看書正至精彩之處,莫來煩擾老夫雅興。”
李承乾看著樂嗬嗬的老李綱欲言又止。
咬了咬牙,還是忍不住問道:“老師,拯哥兒不會出什麽事兒吧,學生的心中很不安。”
老李綱聞言,看書的動作一頓。漫不經心的迴了李承乾一句:“這是他的命。”
看著老李綱一幅毫不在意的樣子,李承乾有些著急。
“老師,拯哥兒也是您的學生,難道您一點都不擔心他嗎?”
聽得李承乾說出這句話,李綱詫異的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自知失言,連忙解釋道:“老師,學生的意思是……”
“你呀,是關心則亂。”
老李綱打斷了李承乾的話,並未與他計較,而是開口說道。
李綱看著眼前這個自己身份最尊貴的學生,罕見的露出嚴厲之色。
對著李承乾問道:“我問你,陛下的計劃你知不知道。”
“我,我知道。”李承乾有點心虛,眼神閃爍,不太敢去直視老李綱的眼睛。
“既然知道,為什麽不告訴他呢。”
老李綱步步緊逼,繼續問道。
“父皇,父皇不許。”
李承乾的聲音小了下去。
“哎,你呀。我再問你,陛下的計劃有更改的可能性嗎?”
老李綱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隻是語氣明顯軟了下來。
“迴李師,沒有,父皇的命令沒有人能夠忤逆。”李承乾老老實實的答道。
他不明白老李綱為什麽要問這些問題。
“所以,這就是張拯的命,太子殿下你擔心也沒用,老夫擔心也沒用。
這是他的命,撐過去了,等待他的就是康莊大道,撐不過去,那他就是一枚廢子。”
老李綱摸了摸胡子,緩緩的對著李承乾說道。
李承乾愣住了,他沒想到平日裏一向和藹,對張拯也頗為看重的老師,會說出這樣一番近乎無情的話來。
“是不是不敢相信這是老夫能說出來的話?”老李綱看著李承乾,問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李承乾一臉不敢置信的樣子,點了點頭,然後又搖頭。
“太子殿下,社稷之重與張拯的姓名,你該如何取舍?”
“如何取舍。”李承乾喃喃的問自己。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老師,別問了,求您了。”李承乾崩潰了。
他沒想到李綱幾句話就讓他心神失守,往日裏時刻保持的太子儀態全然不見。
老李綱繼續說道:“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杆秤,陛下有,老夫有,太子殿下你也有。
如今,陛下做出了取舍,老夫做出了取舍,而太子殿下你,你還沒有做出取舍。
老夫是很看重張家小子,但是老夫更看重天下百姓。
所以,即便老夫再是如何喜愛張家小子,此事也隻能委屈他。
太子殿下,其實這些年,你做得很好了,你足夠機敏,足夠聰慧,足夠有情。更難得的是你還有一顆仁義之心。
但你將來是要繼承陛下的位置,為人主,為人君的。
自古以來,為帝王者,最忌有仁義之心。
因為這會使你失去最理智的判斷,做出最有利的取舍,讓你難以平衡世間萬物。
家國大事,最忌諱感情用事,所以,為帝王者,必須要有一顆冷酷無情的心。
任何一顆子,你都得把他下到有用的位置,老夫如此,張拯也是如此。
太子殿下,這算是老夫為你補上當年你被冊立為太子之時未上的一課。
這一課,叫帝王之心。”
李承乾聽完,呆呆的立在當場,一語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