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拯早早的就醒了過來。
由於昨夜從報紙上得知父親為自己出頭的消息,張拯放下了心裏的所有包袱,是以睡得特別香。
看了一下天色,剛蒙蒙亮,時間還早,去見墨家的事情不著急。
張拯決定先吃點早餐再說,昨天晚上去王氏赴宴,晚餐張拯就沒吃幾口,早上起來餓得心慌。
隻需傳喚一聲,便有隨侍的太監為張拯取來食物。
待張拯狼吞虎咽的吃完了三個大饅頭喝完一碗小米粥之後,李承乾的身影也到了。
與墨家會麵這種曆史性的時刻,李承乾是怎麽也不可能錯過的。
“早啊太子殿下。”
“拯哥兒早安。”
對比張拯,李承乾心裏盤算著與王氏聯姻的事情,就沒有張拯那麽好的精神了。
目前來看,皇室與王氏聯姻已經是必然之事,李二不會拒絕聯姻的請求。
張拯能爭取到這個結果差不多算是豁出去性命了,李承乾當然也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但是精神多少有些恍惚,他才十三歲呢,過完元旦也才十四歲,突然就要娶媳婦了,一時間心理上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拯哥兒,元旦過後你該及冠了吧。”
李承乾也坐了下來,端著一碗小米粥不緊不慢的喝著。
“應該是吧,太子殿下你應該也差不多了,我尋思我倆的冠禮時間相差不會很大。”
張拯迴了一句,他記起來曆史上李承乾應該就是十四歲及冠的,那就恰好和自己是同一年了。
聽張拯這麽說,李承乾倒是覺得很正常,皇室子弟及冠的時間很大程度上不會按照禮儀來。
有需要的時候,十二歲就能及冠。
再加上自己需要和王氏進行聯姻,那麽明年和張拯一同行冠禮也不是沒有可能。
“那行完冠禮,拯哥兒你也該成婚了吧,國公府給你物色好結親的人選了嗎?”
正在和著小米粥的李承乾突然問了這麽一句,直接給正在狼吞虎咽的張拯幹懵了。
“成婚,我嗎?”
張拯放下手裏的筷子,指著自己的鼻子,有些難以置信的反問了一句。
“對啊,不然還是我嗎?哦,當然還有我,還是拯哥兒你給我保的媒呢。”
李承乾迴道。
見張拯茫然的神情,不由得接著問了一句:“拯哥兒,你給我保了媒,難道沒想過自己的終身大事嗎?”
“這,沒想過。”
張拯搖了搖頭老老實實的迴道。
這事兒張拯真的沒想過,因為他才十五歲啊,過完元旦也才十六,十六歲結婚生子,這合理嗎?
放在後世,十五歲的小朋友在幹嘛,還在背著書包上初中吧。
“哦,那等迴長安之後我可以請母後幫你挑一挑,看看有沒有你鍾意的女子,你為我保了一樁媒,我也為你保一樁好了。”
聽張拯說沒想過,李承乾理所當然的說道。
“啊,太子殿下,這個就不用了吧。”
張拯有些懵,好好的,怎麽就說到自己的婚事上麵來了,下意識的就開口拒絕。
“什麽不用,難道還害羞不成,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到了該成婚的年紀就得成婚,這事兒就這麽定了。
迴去我就請母後幫忙,反正你也是母後看著長大的,請她老人家這個忙應該不難。
長安那麽多勳貴,待字閨中的女子也不少,以你的出身和才情,找個才貌雙全的女子那還不是輕而易舉手到擒來。”
聽見張拯拒絕,李承乾卻是一錘定音的做出了決定,似乎對這件事情真的上心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報複張拯替他保媒的事情,還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想幫張拯這個忙。
其實李承乾說的話也沒錯。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主流觀點。
為什麽在大唐,男子到了一定的年紀要行及冠之禮,女子到了一定的年紀要行及笄之禮。
就是家中為了對外宣告,家裏有男子或女子成人了,而成人,就代表著可以婚配了。
到了一定的年紀,如果你是不成婚,官上是會派人來催婚的。
若是因為家中困難或是長相問題找不到伴侶,官府還會進行官配或者直接給錢。
找不到老婆官府給你發,沒錢找老婆官府給錢找老婆。
找到老婆生了孩子,養不起官府還發錢給你幫你養孩子。
多麽人性化的製度,就是這種聽起來像開玩笑一樣的製度,在大唐卻是真實存在的。
隻因為現在大唐的人口凋敝得厲害,人口實在太少。
大唐如今立國滿打滿算隻有十三年,而隋末的亂世,卻是直接讓整個漢人的丁口消逝了將近三分之二。
隋朝巔峰時期的人口峰值是五千多萬人,而到李世民登基後,房玄齡進行人口統計時,隻剩下了不到兩千萬人。
人口少啊,土地荒蕪了,沒人當兵了,沒人納稅了。
沒人就代表著沒有勞動力,沒有勞動力創造財富國家怎麽進行戰後重建?
那怎麽辦呢,隻能想辦法增加人口的出生率咯。
是以,地方人口的出生率,也被李世民納入了地方官府的政績考核裏,並且占的權重很大。
在大唐的主流裏,以張拯為李承乾保的這樁媒為例子。
李承乾雖然精神上有些恍惚,但是心裏卻不抵觸。
這是為何,蓋因這個世界的普世價值觀就是這樣。
李世民絕對會同意這種婚事,那麽李承乾的意見就無足輕重。
同樣的道理,張拯到了十六歲,在大唐所有人眼裏,那就是到了成婚的年紀。
那麽禮尚往來,李承乾說他要為張拯保一樁媒,這個事情的就很合情合理了。
一個十三歲的少年替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操心他的婚事,聽起來有些怪異。
但是在大唐,這樣的事情又很正常。
“這個,等迴長安再說吧。”
張拯幾口喝完了碗裏剩下的粥,隨口敷衍了一句。
雖然有時候張拯也會想女人,但是成親,這個事情他是真的沒想過。
“好!”
李承乾也沒有繼續糾結這個問題,在他看來,這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以他當朝太子的身份,為張拯保一樁媒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委屈他了。
由於昨夜從報紙上得知父親為自己出頭的消息,張拯放下了心裏的所有包袱,是以睡得特別香。
看了一下天色,剛蒙蒙亮,時間還早,去見墨家的事情不著急。
張拯決定先吃點早餐再說,昨天晚上去王氏赴宴,晚餐張拯就沒吃幾口,早上起來餓得心慌。
隻需傳喚一聲,便有隨侍的太監為張拯取來食物。
待張拯狼吞虎咽的吃完了三個大饅頭喝完一碗小米粥之後,李承乾的身影也到了。
與墨家會麵這種曆史性的時刻,李承乾是怎麽也不可能錯過的。
“早啊太子殿下。”
“拯哥兒早安。”
對比張拯,李承乾心裏盤算著與王氏聯姻的事情,就沒有張拯那麽好的精神了。
目前來看,皇室與王氏聯姻已經是必然之事,李二不會拒絕聯姻的請求。
張拯能爭取到這個結果差不多算是豁出去性命了,李承乾當然也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但是精神多少有些恍惚,他才十三歲呢,過完元旦也才十四歲,突然就要娶媳婦了,一時間心理上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拯哥兒,元旦過後你該及冠了吧。”
李承乾也坐了下來,端著一碗小米粥不緊不慢的喝著。
“應該是吧,太子殿下你應該也差不多了,我尋思我倆的冠禮時間相差不會很大。”
張拯迴了一句,他記起來曆史上李承乾應該就是十四歲及冠的,那就恰好和自己是同一年了。
聽張拯這麽說,李承乾倒是覺得很正常,皇室子弟及冠的時間很大程度上不會按照禮儀來。
有需要的時候,十二歲就能及冠。
再加上自己需要和王氏進行聯姻,那麽明年和張拯一同行冠禮也不是沒有可能。
“那行完冠禮,拯哥兒你也該成婚了吧,國公府給你物色好結親的人選了嗎?”
正在和著小米粥的李承乾突然問了這麽一句,直接給正在狼吞虎咽的張拯幹懵了。
“成婚,我嗎?”
張拯放下手裏的筷子,指著自己的鼻子,有些難以置信的反問了一句。
“對啊,不然還是我嗎?哦,當然還有我,還是拯哥兒你給我保的媒呢。”
李承乾迴道。
見張拯茫然的神情,不由得接著問了一句:“拯哥兒,你給我保了媒,難道沒想過自己的終身大事嗎?”
“這,沒想過。”
張拯搖了搖頭老老實實的迴道。
這事兒張拯真的沒想過,因為他才十五歲啊,過完元旦也才十六,十六歲結婚生子,這合理嗎?
放在後世,十五歲的小朋友在幹嘛,還在背著書包上初中吧。
“哦,那等迴長安之後我可以請母後幫你挑一挑,看看有沒有你鍾意的女子,你為我保了一樁媒,我也為你保一樁好了。”
聽張拯說沒想過,李承乾理所當然的說道。
“啊,太子殿下,這個就不用了吧。”
張拯有些懵,好好的,怎麽就說到自己的婚事上麵來了,下意識的就開口拒絕。
“什麽不用,難道還害羞不成,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到了該成婚的年紀就得成婚,這事兒就這麽定了。
迴去我就請母後幫忙,反正你也是母後看著長大的,請她老人家這個忙應該不難。
長安那麽多勳貴,待字閨中的女子也不少,以你的出身和才情,找個才貌雙全的女子那還不是輕而易舉手到擒來。”
聽見張拯拒絕,李承乾卻是一錘定音的做出了決定,似乎對這件事情真的上心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報複張拯替他保媒的事情,還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想幫張拯這個忙。
其實李承乾說的話也沒錯。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主流觀點。
為什麽在大唐,男子到了一定的年紀要行及冠之禮,女子到了一定的年紀要行及笄之禮。
就是家中為了對外宣告,家裏有男子或女子成人了,而成人,就代表著可以婚配了。
到了一定的年紀,如果你是不成婚,官上是會派人來催婚的。
若是因為家中困難或是長相問題找不到伴侶,官府還會進行官配或者直接給錢。
找不到老婆官府給你發,沒錢找老婆官府給錢找老婆。
找到老婆生了孩子,養不起官府還發錢給你幫你養孩子。
多麽人性化的製度,就是這種聽起來像開玩笑一樣的製度,在大唐卻是真實存在的。
隻因為現在大唐的人口凋敝得厲害,人口實在太少。
大唐如今立國滿打滿算隻有十三年,而隋末的亂世,卻是直接讓整個漢人的丁口消逝了將近三分之二。
隋朝巔峰時期的人口峰值是五千多萬人,而到李世民登基後,房玄齡進行人口統計時,隻剩下了不到兩千萬人。
人口少啊,土地荒蕪了,沒人當兵了,沒人納稅了。
沒人就代表著沒有勞動力,沒有勞動力創造財富國家怎麽進行戰後重建?
那怎麽辦呢,隻能想辦法增加人口的出生率咯。
是以,地方人口的出生率,也被李世民納入了地方官府的政績考核裏,並且占的權重很大。
在大唐的主流裏,以張拯為李承乾保的這樁媒為例子。
李承乾雖然精神上有些恍惚,但是心裏卻不抵觸。
這是為何,蓋因這個世界的普世價值觀就是這樣。
李世民絕對會同意這種婚事,那麽李承乾的意見就無足輕重。
同樣的道理,張拯到了十六歲,在大唐所有人眼裏,那就是到了成婚的年紀。
那麽禮尚往來,李承乾說他要為張拯保一樁媒,這個事情的就很合情合理了。
一個十三歲的少年替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操心他的婚事,聽起來有些怪異。
但是在大唐,這樣的事情又很正常。
“這個,等迴長安再說吧。”
張拯幾口喝完了碗裏剩下的粥,隨口敷衍了一句。
雖然有時候張拯也會想女人,但是成親,這個事情他是真的沒想過。
“好!”
李承乾也沒有繼續糾結這個問題,在他看來,這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以他當朝太子的身份,為張拯保一樁媒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委屈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