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最重要的是什麽,是堂堂正正,是修身養性,還是開闊心胸?在張拯看來這都是放屁。
圍棋是什麽,圍棋是一個競技類遊戲。
既然是遊戲,那麽贏才是最終的目的。
說得那麽冠冕堂皇幹什麽,你管我棋路是猥瑣是陰險還是無賴不要臉,隻要我能贏就行。
李承乾被張拯這一通無賴的強盜邏輯給氣急了。
黑著臉道:“你有辱斯文。”
張拯才不在乎,反正我贏了,有辱斯文就有辱斯文唄,賤賤的迴了一句:“你連跪三把。”
提起這事兒,李承乾更氣了:“你有失體麵。”
體麵神馬的又不能當飯吃,張拯更加不在意:“你連跪三把。”
“你…你,你這是小人行徑。”
你了半天,李承乾有些詞窮,最終有些語無倫次的你出來這麽一句。
張拯扯扯嘴角:“你連跪三把。”
“哇,你欺負人。”李承乾小臉一垮,生氣了。
張拯搖了搖頭,看著這位小受一般的太子殿下,暗道這戰鬥力也忒低了。
這樣可不行,這才幾句話,氣勢就弱下去了。
將來要是上了朝堂麵對那些大臣的口水沫子,還不得被氣哭。
張拯想了想,決定換一種玩法。
圍棋這玩意兒太雅過頭了,而李承乾肯定是學不來自己這般猥瑣不要臉的棋路的。
自己的棋路,來源於自己的臉皮夠厚,整個大唐都是獨一份,屬於沒理也要爭三分的那種。
而李承乾,受儒家的君子文化影響太重。要是繼續再下,李承乾就快要變成迂腐的方正君子了。
不是說方正君子不好,君子當然更容易被世人交口稱讚。
但李承乾是儲君,儲君要是成了君子,對於大唐來說那是災難而不是幸運。
“太子殿下,我教你個簡單的新玩法。”
張拯將棋子收迴棋婁,打算教李承乾玩更簡單的五子棋。
李承乾被張拯的話所吸引,下意識的問道:“什麽新玩法?”
“五子連珠。”
張拯在棋盤上擺下五顆棋子,對李承乾解釋了一下五子棋的規則。
李承乾見張拯將五顆棋子連成一串,不同於圍棋那般需要斷封點壓尖長立的去傷腦筋,就是最簡單的圍追堵截。
喃喃道:“有意思,這倒是新奇”
李承乾坐正了身子,自以為如此簡單的遊戲,以自己的智商還不是手到擒來。
便對著張拯囂張的說道:“我懂了,來來來,讓我們大戰三百迴合。看我怎麽讓你連跪三十把!”
張拯嘴角一抽,準備好好教教他做人要低調的道理。
就在兩人擺開架勢欲廝殺一場的時候,馬車卻突然停了下來。
“什麽情況?”
張拯掀開簾子對車轅上駕車的常言問了一句。
然而話音剛落,不用常言迴答他也看清楚是什麽情況了。
黑壓壓的人頭,攔住了馬車的去路,官道上被人堵得滿滿當當的。
將士們已經橫刀立盾,各自戒備了起來。
這是一群像難民多過像百姓的人,大多衣衫襤褸。
大冷天還降著霜,這群渾身上下找不出一塊好布的百姓,像是不知道什麽是寒冷似的,麵對著將士們的刀劍也是怡然不懼。就這麽攔在官道中間。
李承乾的頭探出了馬車,看著攔路的百姓皺起了眉頭:“這是?”
張拯跳下馬車,將李承乾伸出來的頭摁了進去,吩咐他躲在馬車裏不要出來。
因為張拯不知道這些百姓的來意是善是惡,要是裏麵藏著幾個刺客,就等著李承乾冒頭,那事情就玩大發了。
讓常言看好李承乾,張拯排開隊伍來到近前,對著這些衣衫襤褸的百姓高聲說道:
“本官張拯,乃是陛下欽封渭南縣男,河東道黜陟大使,晉陽的鄉親們何故攔住本官車駕,須知將士們刀劍無眼,還不速速退去。”
然而話音落,一陣寒風吹過卻沒有人鳥他,這樣的情形多少讓張拯有些尷尬。
就在張拯打算再次開口之時,攔路的百姓們卻指著張拯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他說他是張拯,是他嗎?”
“應該是吧,但是這也太年輕了一點。”
“不是說張爵爺是武將世家出身嗎,我瞅著怎麽比那些讀書的相公還更像讀書人一點?”
“我還以為爵爺是個老頭子呢”
“是說啊,不過再年輕,那也是爵爺救了我這條老命,我得給他磕個頭。”
“我也是,我也是……”
“聽說陛下就是聽了這個小爵爺的話,所以遇上這種災荒之年我們才沒有被餓死,我也要磕個頭。”
“這個爵爺好俊啊,不知道成婚了沒有……”
說是竊竊私語,但百姓們的都是天生的大嗓門。很多話還是一字不落的飄進了張拯的耳朵裏。
聽起來,似乎都是在誇讚自己。但是,怎麽感覺這氣氛有點不太對勁。
張拯感覺自己好像長出了尾巴,頭也變成了後世動物園裏的猴子的頭,而攔路的百姓,變成了買票來觀賞自己的遊客。
張拯搖搖頭,將這個奇怪的想法趕出腦子,再次對著攔路的百姓吼道:“既然知曉本官是爵爺,還不速速退去。”
這一吼,效果與上一聲完全不同。
攔路的百姓聽見張拯開口,竊竊私語的聲音和指指點點的動作一頓。
然後撲通撲通一個接著一個的跪在了官道上。
“多謝爵爺活命之恩,老漢給您磕頭了。”
“以工代賑是善政,多謝爵爺保我一家老小的性命。”
“抓貪官,行善政,小爵爺公侯萬代。”
“我給您磕頭了……”
烏泱泱的一群人一下子跪在了寒風之中,口中說著各種感謝的話。
頭磕得不整齊,感謝的話也是你一句我一句,沒有什麽邏輯更沒有什麽華麗的語言。
更沒有人出言與張拯交談一句。
但張拯卻是一下子呆住了。一瞬間竟有些神經錯亂的感覺,喃喃道:“這些百姓,是來感謝我的?”
李武存不知道什麽時候下了馬車來到了張拯的身旁。
看著對張拯磕頭的百姓,眼神有些複雜的說了一句:“不錯,他們都是來感謝你的,沒有你想出來的法子,他們早就餓死了。”
圍棋是什麽,圍棋是一個競技類遊戲。
既然是遊戲,那麽贏才是最終的目的。
說得那麽冠冕堂皇幹什麽,你管我棋路是猥瑣是陰險還是無賴不要臉,隻要我能贏就行。
李承乾被張拯這一通無賴的強盜邏輯給氣急了。
黑著臉道:“你有辱斯文。”
張拯才不在乎,反正我贏了,有辱斯文就有辱斯文唄,賤賤的迴了一句:“你連跪三把。”
提起這事兒,李承乾更氣了:“你有失體麵。”
體麵神馬的又不能當飯吃,張拯更加不在意:“你連跪三把。”
“你…你,你這是小人行徑。”
你了半天,李承乾有些詞窮,最終有些語無倫次的你出來這麽一句。
張拯扯扯嘴角:“你連跪三把。”
“哇,你欺負人。”李承乾小臉一垮,生氣了。
張拯搖了搖頭,看著這位小受一般的太子殿下,暗道這戰鬥力也忒低了。
這樣可不行,這才幾句話,氣勢就弱下去了。
將來要是上了朝堂麵對那些大臣的口水沫子,還不得被氣哭。
張拯想了想,決定換一種玩法。
圍棋這玩意兒太雅過頭了,而李承乾肯定是學不來自己這般猥瑣不要臉的棋路的。
自己的棋路,來源於自己的臉皮夠厚,整個大唐都是獨一份,屬於沒理也要爭三分的那種。
而李承乾,受儒家的君子文化影響太重。要是繼續再下,李承乾就快要變成迂腐的方正君子了。
不是說方正君子不好,君子當然更容易被世人交口稱讚。
但李承乾是儲君,儲君要是成了君子,對於大唐來說那是災難而不是幸運。
“太子殿下,我教你個簡單的新玩法。”
張拯將棋子收迴棋婁,打算教李承乾玩更簡單的五子棋。
李承乾被張拯的話所吸引,下意識的問道:“什麽新玩法?”
“五子連珠。”
張拯在棋盤上擺下五顆棋子,對李承乾解釋了一下五子棋的規則。
李承乾見張拯將五顆棋子連成一串,不同於圍棋那般需要斷封點壓尖長立的去傷腦筋,就是最簡單的圍追堵截。
喃喃道:“有意思,這倒是新奇”
李承乾坐正了身子,自以為如此簡單的遊戲,以自己的智商還不是手到擒來。
便對著張拯囂張的說道:“我懂了,來來來,讓我們大戰三百迴合。看我怎麽讓你連跪三十把!”
張拯嘴角一抽,準備好好教教他做人要低調的道理。
就在兩人擺開架勢欲廝殺一場的時候,馬車卻突然停了下來。
“什麽情況?”
張拯掀開簾子對車轅上駕車的常言問了一句。
然而話音剛落,不用常言迴答他也看清楚是什麽情況了。
黑壓壓的人頭,攔住了馬車的去路,官道上被人堵得滿滿當當的。
將士們已經橫刀立盾,各自戒備了起來。
這是一群像難民多過像百姓的人,大多衣衫襤褸。
大冷天還降著霜,這群渾身上下找不出一塊好布的百姓,像是不知道什麽是寒冷似的,麵對著將士們的刀劍也是怡然不懼。就這麽攔在官道中間。
李承乾的頭探出了馬車,看著攔路的百姓皺起了眉頭:“這是?”
張拯跳下馬車,將李承乾伸出來的頭摁了進去,吩咐他躲在馬車裏不要出來。
因為張拯不知道這些百姓的來意是善是惡,要是裏麵藏著幾個刺客,就等著李承乾冒頭,那事情就玩大發了。
讓常言看好李承乾,張拯排開隊伍來到近前,對著這些衣衫襤褸的百姓高聲說道:
“本官張拯,乃是陛下欽封渭南縣男,河東道黜陟大使,晉陽的鄉親們何故攔住本官車駕,須知將士們刀劍無眼,還不速速退去。”
然而話音落,一陣寒風吹過卻沒有人鳥他,這樣的情形多少讓張拯有些尷尬。
就在張拯打算再次開口之時,攔路的百姓們卻指著張拯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他說他是張拯,是他嗎?”
“應該是吧,但是這也太年輕了一點。”
“不是說張爵爺是武將世家出身嗎,我瞅著怎麽比那些讀書的相公還更像讀書人一點?”
“我還以為爵爺是個老頭子呢”
“是說啊,不過再年輕,那也是爵爺救了我這條老命,我得給他磕個頭。”
“我也是,我也是……”
“聽說陛下就是聽了這個小爵爺的話,所以遇上這種災荒之年我們才沒有被餓死,我也要磕個頭。”
“這個爵爺好俊啊,不知道成婚了沒有……”
說是竊竊私語,但百姓們的都是天生的大嗓門。很多話還是一字不落的飄進了張拯的耳朵裏。
聽起來,似乎都是在誇讚自己。但是,怎麽感覺這氣氛有點不太對勁。
張拯感覺自己好像長出了尾巴,頭也變成了後世動物園裏的猴子的頭,而攔路的百姓,變成了買票來觀賞自己的遊客。
張拯搖搖頭,將這個奇怪的想法趕出腦子,再次對著攔路的百姓吼道:“既然知曉本官是爵爺,還不速速退去。”
這一吼,效果與上一聲完全不同。
攔路的百姓聽見張拯開口,竊竊私語的聲音和指指點點的動作一頓。
然後撲通撲通一個接著一個的跪在了官道上。
“多謝爵爺活命之恩,老漢給您磕頭了。”
“以工代賑是善政,多謝爵爺保我一家老小的性命。”
“抓貪官,行善政,小爵爺公侯萬代。”
“我給您磕頭了……”
烏泱泱的一群人一下子跪在了寒風之中,口中說著各種感謝的話。
頭磕得不整齊,感謝的話也是你一句我一句,沒有什麽邏輯更沒有什麽華麗的語言。
更沒有人出言與張拯交談一句。
但張拯卻是一下子呆住了。一瞬間竟有些神經錯亂的感覺,喃喃道:“這些百姓,是來感謝我的?”
李武存不知道什麽時候下了馬車來到了張拯的身旁。
看著對張拯磕頭的百姓,眼神有些複雜的說了一句:“不錯,他們都是來感謝你的,沒有你想出來的法子,他們早就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