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原本興奮的勁兒現在已經完全沒了,低著頭站在張拯麵前,像是一個做錯事被大人訓斥的孩子。
臉上有些尷尬,還有一絲委屈。
“拯哥兒,我錯了。”
被張拯嚴肅的眼神注視著,李承乾不太敢看張拯的眼神,憋半天憋出來這麽一句。
見李承乾低頭認錯,張拯歎了口氣。
如果李承乾隻是一個尋常人家出身的十三歲少年,張拯也不會如此生氣。
但李承乾是太子,既然發生了這種事情,張拯作為臣子,該說的話是一定要說的。
不是張拯小題大做,而是這個時代生存的準則就是這樣。
在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上,張拯可以和李承乾一起愉快的玩耍。
但是當涉及到一些原則性問題的時候,李承乾和張拯之間‘君臣’身份上的差別就顯示出來了。
就像今天這件事情,張拯如果不糾正李承乾的錯誤,指出他的過失。
那麽張拯這個臣子,是當得不合格的,當然,張拯肯定也有借機教育李承乾的意思。
但畢竟是多年的玩伴,張拯也不想過分的逼迫李承乾,見李承乾已經認錯了。
張拯隻能將道理掰開揉碎了講給李承乾聽,放緩了語氣對著李承乾說道。
“承乾,我們雖然不是去打仗,但行軍路上,令行禁止的道理應該不用我教你吧。
所謂君不密則失臣,你親自定下的規矩,如果你自己都不去踐行,那麽將來誰能服你呢?
你是太子,本來這些事情不應該我來教你的。”
“是,拯哥兒,我知道錯了。”
李承乾聽完張拯的話,臉上有些羞愧。
但他能分清好壞,知道張拯不是刻意針對他,而是在提醒他有些錯誤不能犯,心中感激的同時,也誠心誠意的朝張拯行了一禮。
見李承乾已經明白了自己心意,張拯側身多過他這一禮,繼續開口說道。
“這事兒我也有錯,我把自己放到了你的副手的位置上,卻沒有起到為你查缺補漏的作用,這是我的失職。
從今天起,我會履行好一個副手的職責,將士們什麽時候起床,我就什麽時候起床,如果我起不來,承乾你負責把我拽起來。”
“好!”
李承乾點點頭,算是同意了張拯的提議。
見兩人達成共識,僵在一旁的常言也不由得心情一鬆。
但事情沒有那麽簡單,就在常言打算開口說話的時候,忽然發現張拯不善的眼神盯上了他。
“常言,剛才你說,是你下令大軍晚些時候開拔的?”
張拯撇下李承乾,來到了常言麵前語氣平淡的問了一句。
張拯的眼神平淡,話語也平淡,但是常言的心裏卻打了一個突突。
明明張拯在自己麵前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紈絝子弟,但常言卻感覺在麵對著一頭猛獸。
聽張拯這麽問,便下意識的迴道:“是,是老奴下的令,老奴見太子殿下玩得開心,便擅自做主……”
張拯沒有和常言計較這些事情的心思,直接打斷了他的話:“你給誰下的令?”
常言老老實實的迴道:“段恆將軍。”
張拯點點頭:“行,你去將段恆叫來。”
“是。”
常言不敢耽擱,小跑著去叫段恆了。
沒過一會兒,全身披甲的段恆便來到了張拯麵前。
“末將拜見太子殿下,見過張縣男,張縣男,您找我?”
段恆一到,便朝兩人行了一禮。
張拯擺擺手示意段恆不用多禮,然後朝段恆問道:“段將軍,我記得你的官職是太子親衛中郎將吧。”
段恆起身,聽到張拯的問題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依言答道:“迴張縣男,不錯,這確實是末將的職位。”
聽段恆確定,張拯點點頭繼續問道:“既然如此,為何常言下令延緩隊伍行程,你不來請示太子殿下,而是聽從一個閹宦的命令?”
“這……”
段恆聞言一怔,然後心中一動。看著李承乾委屈的小臉,頓時明白了張拯叫他過來的原因。
看著常言臉上露出一抹慍怒之色,然後迅速抱拳朝著張拯和李承乾迴道:“末將知錯。”
“既然知錯,自己去找軍法官領二十軍棍。”
段恆倒也幹脆,一拱手道:“是,末將認罰。”
說完狠狠的瞪了常言一眼之後轉身去找軍法官領罰了。
段恆是必須要處置的,作為一軍主將,連主次都分不清楚,他這頓軍棍挨得不冤。
要是換成一個大將軍或者李世民親自領軍,段恆的人頭早就被砍下來傳閱三軍了。
教育了李承乾,處置了段恆,接下來該輪到常言了。
常言畢竟曾經救過張拯一命,所以張拯看向常言的眼神雖然冷漠,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忍。
這次張拯拉下臉來問李世民把常言要過來,本意還是想報恩,給常言一個安穩的晚年。
但常言身體殘缺,連帶著心理也跟著殘缺了,便是出了宮門,太監身上那股子逢迎鑽研的脾性還是改不了。
隻是心中再不忍,在李承乾麵前,張拯也不可能網開一麵。
這一課不僅是給李承乾上的,張拯也有借此驚醒自己的意思,要怪隻能怪常言自己撞在槍頭上了。
張拯開口了,輕輕的叫了一聲:“常言。”
“老奴在。”
聽見張拯叫自己,常言硬著頭皮迴了一聲。心中猜測著張縣男會怎麽處置自己。
“太上皇立國時便三令五申,嚴令宦官不得幹政,本來你是天家家奴,我也不好處置你。
但你明知故犯,如今太上皇尚安坐大明宮,這是對太上皇的大不敬,抽你二十鞭子不算委屈你吧。”
張拯最終還是沒有讓常言挨軍棍,一來是心中不忍,二來如張拯所說,常言是天家家奴,李二的麵子還是要顧及。
聽見張拯最終隻讓自己受二十鞭子,常言不知為何心中像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不由得狠狠的鬆了一口氣。
心悅誠服的迴道:“是,老奴認罰。”
“太子殿下,常言畢竟是天家家奴,軍法官不好動手,這常言的二十鞭子,還是由你親自動手吧。”
見常言認罰,張拯將矛頭再一次對準了李承乾。
臉上有些尷尬,還有一絲委屈。
“拯哥兒,我錯了。”
被張拯嚴肅的眼神注視著,李承乾不太敢看張拯的眼神,憋半天憋出來這麽一句。
見李承乾低頭認錯,張拯歎了口氣。
如果李承乾隻是一個尋常人家出身的十三歲少年,張拯也不會如此生氣。
但李承乾是太子,既然發生了這種事情,張拯作為臣子,該說的話是一定要說的。
不是張拯小題大做,而是這個時代生存的準則就是這樣。
在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上,張拯可以和李承乾一起愉快的玩耍。
但是當涉及到一些原則性問題的時候,李承乾和張拯之間‘君臣’身份上的差別就顯示出來了。
就像今天這件事情,張拯如果不糾正李承乾的錯誤,指出他的過失。
那麽張拯這個臣子,是當得不合格的,當然,張拯肯定也有借機教育李承乾的意思。
但畢竟是多年的玩伴,張拯也不想過分的逼迫李承乾,見李承乾已經認錯了。
張拯隻能將道理掰開揉碎了講給李承乾聽,放緩了語氣對著李承乾說道。
“承乾,我們雖然不是去打仗,但行軍路上,令行禁止的道理應該不用我教你吧。
所謂君不密則失臣,你親自定下的規矩,如果你自己都不去踐行,那麽將來誰能服你呢?
你是太子,本來這些事情不應該我來教你的。”
“是,拯哥兒,我知道錯了。”
李承乾聽完張拯的話,臉上有些羞愧。
但他能分清好壞,知道張拯不是刻意針對他,而是在提醒他有些錯誤不能犯,心中感激的同時,也誠心誠意的朝張拯行了一禮。
見李承乾已經明白了自己心意,張拯側身多過他這一禮,繼續開口說道。
“這事兒我也有錯,我把自己放到了你的副手的位置上,卻沒有起到為你查缺補漏的作用,這是我的失職。
從今天起,我會履行好一個副手的職責,將士們什麽時候起床,我就什麽時候起床,如果我起不來,承乾你負責把我拽起來。”
“好!”
李承乾點點頭,算是同意了張拯的提議。
見兩人達成共識,僵在一旁的常言也不由得心情一鬆。
但事情沒有那麽簡單,就在常言打算開口說話的時候,忽然發現張拯不善的眼神盯上了他。
“常言,剛才你說,是你下令大軍晚些時候開拔的?”
張拯撇下李承乾,來到了常言麵前語氣平淡的問了一句。
張拯的眼神平淡,話語也平淡,但是常言的心裏卻打了一個突突。
明明張拯在自己麵前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紈絝子弟,但常言卻感覺在麵對著一頭猛獸。
聽張拯這麽問,便下意識的迴道:“是,是老奴下的令,老奴見太子殿下玩得開心,便擅自做主……”
張拯沒有和常言計較這些事情的心思,直接打斷了他的話:“你給誰下的令?”
常言老老實實的迴道:“段恆將軍。”
張拯點點頭:“行,你去將段恆叫來。”
“是。”
常言不敢耽擱,小跑著去叫段恆了。
沒過一會兒,全身披甲的段恆便來到了張拯麵前。
“末將拜見太子殿下,見過張縣男,張縣男,您找我?”
段恆一到,便朝兩人行了一禮。
張拯擺擺手示意段恆不用多禮,然後朝段恆問道:“段將軍,我記得你的官職是太子親衛中郎將吧。”
段恆起身,聽到張拯的問題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依言答道:“迴張縣男,不錯,這確實是末將的職位。”
聽段恆確定,張拯點點頭繼續問道:“既然如此,為何常言下令延緩隊伍行程,你不來請示太子殿下,而是聽從一個閹宦的命令?”
“這……”
段恆聞言一怔,然後心中一動。看著李承乾委屈的小臉,頓時明白了張拯叫他過來的原因。
看著常言臉上露出一抹慍怒之色,然後迅速抱拳朝著張拯和李承乾迴道:“末將知錯。”
“既然知錯,自己去找軍法官領二十軍棍。”
段恆倒也幹脆,一拱手道:“是,末將認罰。”
說完狠狠的瞪了常言一眼之後轉身去找軍法官領罰了。
段恆是必須要處置的,作為一軍主將,連主次都分不清楚,他這頓軍棍挨得不冤。
要是換成一個大將軍或者李世民親自領軍,段恆的人頭早就被砍下來傳閱三軍了。
教育了李承乾,處置了段恆,接下來該輪到常言了。
常言畢竟曾經救過張拯一命,所以張拯看向常言的眼神雖然冷漠,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忍。
這次張拯拉下臉來問李世民把常言要過來,本意還是想報恩,給常言一個安穩的晚年。
但常言身體殘缺,連帶著心理也跟著殘缺了,便是出了宮門,太監身上那股子逢迎鑽研的脾性還是改不了。
隻是心中再不忍,在李承乾麵前,張拯也不可能網開一麵。
這一課不僅是給李承乾上的,張拯也有借此驚醒自己的意思,要怪隻能怪常言自己撞在槍頭上了。
張拯開口了,輕輕的叫了一聲:“常言。”
“老奴在。”
聽見張拯叫自己,常言硬著頭皮迴了一聲。心中猜測著張縣男會怎麽處置自己。
“太上皇立國時便三令五申,嚴令宦官不得幹政,本來你是天家家奴,我也不好處置你。
但你明知故犯,如今太上皇尚安坐大明宮,這是對太上皇的大不敬,抽你二十鞭子不算委屈你吧。”
張拯最終還是沒有讓常言挨軍棍,一來是心中不忍,二來如張拯所說,常言是天家家奴,李二的麵子還是要顧及。
聽見張拯最終隻讓自己受二十鞭子,常言不知為何心中像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不由得狠狠的鬆了一口氣。
心悅誠服的迴道:“是,老奴認罰。”
“太子殿下,常言畢竟是天家家奴,軍法官不好動手,這常言的二十鞭子,還是由你親自動手吧。”
見常言認罰,張拯將矛頭再一次對準了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