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聽聞弓裔放棄開城的消息時,整個人都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臉上滿是驚愕和難以置信的神色。
“弓裔竟然如此不堪?”
楊廣奇誠惶誠恐:“陛下恕罪!此事發生得實在太過突然,臣未料到弓裔竟會如此膽小怯懦,不戰而逃。”
“這不怪你,朕也未料到弓裔會放棄開城,現在城內是什麽情況?”
“迴陛下,弓裔不僅帶走了城內所有的錢糧物資,就連城中的商鋪也被他手下那群強盜般的士兵們洗劫一空!”
李侃皺起眉頭,“他們沒有放火焚城?”
“迴陛下,弓裔隻是命人掠奪了大量的錢財,殘忍地殺害了許多無辜百姓,卻並未縱火焚燒屋舍,想必是來不及為之!”
“哼!縱火不過是順手的事情,他不是來不及,更不是心善,想必是心中仍存有一絲念想,期望著將來某一天能夠重迴此地……王建那邊有什麽動向?”
“弓裔拜王建為廣評侍中,晉升其為波珍粲,如今王建已率領一萬精銳兵馬向北挺進,暫時駐紮在白城。”
李侃微微挑眉毛,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即刻傳朕旨給王彥章,令他火速帶領軍隊進駐開城,務必全力安撫城中百姓,穩定民心!”
一旁的郭琪麵露憂慮之色,小心翼翼地上前一步。
“陛下,弓裔將城內的糧食搜刮殆盡,隻留給我們一個混亂不堪的局麵,此時貿然進駐,恐怕隻會給自己惹來諸多麻煩。”
李侃微微一笑,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嗬嗬,不必擔憂!我軍糧草充足,區區一座空城,又怎會難倒我們?”
“陛下!開城是弓裔的王都,城裏少說也有上萬的百姓,我們就算全力去救濟他們,可終究也不是個長遠的辦法。”
“可惡的弓裔,自己劫走了大量的財富,還帶走了城中富有的人家,隻把這些貧苦的百姓留在了這兒……簡直就是故意把這個沉重的包袱甩給了咱們!”
李侃神色依舊從容鎮定,“無妨!此事未必全然是壞事,正好趁此機會,讓那些百姓們看清弓裔的真麵目,也是我們收買人心的好時機!”
“告知王彥章,將開城一半的人口遷移至平壤。”
“弓裔如此不把老百姓當作人來看待,他的失敗注定是不可避免的!”
李侃說完,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楊廣奇,“讓內衛嚴密監視王建的一舉一動,隻要他一抵達漢州,即刻按照原定計劃實施離間之計,不得有誤!”
“微臣謹遵聖命!此次定不會再有任何差池!”
郭琪心中仍存些許擔憂,遲疑片刻後開口問道:“陛下,近些年來弓裔一直對王建信任有加,甚至可以說是頗為倚重,我們此番的離間計劃當真能夠順利成功?”
李侃聞言微微一笑,“今時不同往日,如今他們身處這般艱難困窘之境,恐怕二人之間早就已經心生嫌隙了,我們所做的不過是恰到好處地給這把暗火再添些柴禾而已!”
“即便弓裔對王建心生忌憚,這個關鍵時刻也不會自斷臂膀吧?”
“嗬嗬!這可由不得弓裔,也由不得王建,我們等著看好戲即可!”
見李侃如此有信心,郭琪也不再多問。
兩日後,又傳來新的情報:弓裔改國號為泰封,定都漢陽(首爾)。
李侃嗤之以鼻,權勢果真使人瘋狂,僅控兩州之地,還妄圖通過改年號來扭轉命運。
王建於弓裔改國號的次日率兵抵達漢陽。
再三權衡之下,他率領一千兵馬入城,剩餘九千人駐紮在城北。
弓裔對王建的到來十分開心,又是升官加爵,又是賞賜府邸,搞得王建都有些感動。
一番誇讚之後,弓裔終於提出了要求。
“大將軍,大唐皇帝禦駕親征,眼下能與唐軍抗衡者,唯你一人!”
“孤將城外一萬兵馬和五千禁軍交由你全權指揮,五千禁軍已經前往長堤,協助海軍保護港口。”
“剩下兩萬人,調一萬五千人駐守交河,五千人駐守來蘇!”
“這兩座城池乃是漢陽北部屏障,務必攔住唐軍南下的步伐!”
弓裔這樣的安排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麽問題,但王建心裏卻始終縈繞著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感覺。
他帶著滿心的疑慮和擔憂迴到自己的府邸後,心情依舊沉重,甚至顯得有些悶悶不樂。
就在這時,王建麾下的幾位親信聯袂上門前來拜訪。
騎將弘述一臉嚴肅:“大將軍,末將剛剛接到大王的旨意,要求我率領五千兵馬前往來蘇城駐守,以我的直覺判斷,隻怕這一舉措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意圖!”
一旁的白玉衫也趕忙附和:“大將軍帶來的兵馬被硬生生地拆分成兩部分,五千人被調往交河,另外五千則調到來蘇,這明顯就是有意為之,目的恐怕就是要將我們打散,削弱我們的力量。”
“大王現在對我們已經起了防備之心!”
砂瑰壓低聲音說道:“末將還打聽到一些不為人知的小道消息,上次大將軍您拒絕率兵前往開城,這件事情已經令大王心生不滿了。”
“這次把我們的軍隊分散調離,說不定就是大王想要借助唐軍的力量來鏟除我們,從而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王建的臉色變得愈發凝重,“今天我也聽到了幾個官員暗中向我傳遞消息,勸誡我近期行事一定要盡量保持低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白玉衫神神秘秘地說道:“大將軍,我還聽說一旦唐軍大軍逼近,大王有可能會從長堤登船撤離前往日本國!”
王建一臉詫異,“哪來的小道消息?這也太離譜了,大王才剛剛來到漢陽,怎會逃往日本?”
“大將軍,這也並無可能,否則為何不派精銳禁軍前往來蘇抵擋唐軍,卻派去守衛長堤港?”
“而且大王連開城都能舍棄,小小漢陽,城池不如開城高聳堅固,又怎麽有信心守住?”
“末將以為大王就是在賭,若大將軍能夠擊退唐軍,則一切無恙,一旦將軍攔不住唐軍,大王恐怕立刻會再次棄城而逃,奔向日本!”
弘述瞪大眼睛,連連點頭,“這麽一分析,倒是很有這種可能!大王這是將我們當做替死鬼了啊!”
白玉衫輕哼一聲,“隻怕沒這麽簡單!城裏還有人在傳大將軍有了自立之心,欲取而代之。”
“攔不住唐軍,我們會被當做棄子!”
“即便能攔住唐軍,我們也會死傷慘重,大王麾下的近兩萬禁軍卻安然無恙。”
“我們戰勝唐軍之時,便是大王對我們動手之日!”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一時之間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房間裏的氣氛瞬間變得異常壓抑。
“弓裔竟然如此不堪?”
楊廣奇誠惶誠恐:“陛下恕罪!此事發生得實在太過突然,臣未料到弓裔竟會如此膽小怯懦,不戰而逃。”
“這不怪你,朕也未料到弓裔會放棄開城,現在城內是什麽情況?”
“迴陛下,弓裔不僅帶走了城內所有的錢糧物資,就連城中的商鋪也被他手下那群強盜般的士兵們洗劫一空!”
李侃皺起眉頭,“他們沒有放火焚城?”
“迴陛下,弓裔隻是命人掠奪了大量的錢財,殘忍地殺害了許多無辜百姓,卻並未縱火焚燒屋舍,想必是來不及為之!”
“哼!縱火不過是順手的事情,他不是來不及,更不是心善,想必是心中仍存有一絲念想,期望著將來某一天能夠重迴此地……王建那邊有什麽動向?”
“弓裔拜王建為廣評侍中,晉升其為波珍粲,如今王建已率領一萬精銳兵馬向北挺進,暫時駐紮在白城。”
李侃微微挑眉毛,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即刻傳朕旨給王彥章,令他火速帶領軍隊進駐開城,務必全力安撫城中百姓,穩定民心!”
一旁的郭琪麵露憂慮之色,小心翼翼地上前一步。
“陛下,弓裔將城內的糧食搜刮殆盡,隻留給我們一個混亂不堪的局麵,此時貿然進駐,恐怕隻會給自己惹來諸多麻煩。”
李侃微微一笑,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嗬嗬,不必擔憂!我軍糧草充足,區區一座空城,又怎會難倒我們?”
“陛下!開城是弓裔的王都,城裏少說也有上萬的百姓,我們就算全力去救濟他們,可終究也不是個長遠的辦法。”
“可惡的弓裔,自己劫走了大量的財富,還帶走了城中富有的人家,隻把這些貧苦的百姓留在了這兒……簡直就是故意把這個沉重的包袱甩給了咱們!”
李侃神色依舊從容鎮定,“無妨!此事未必全然是壞事,正好趁此機會,讓那些百姓們看清弓裔的真麵目,也是我們收買人心的好時機!”
“告知王彥章,將開城一半的人口遷移至平壤。”
“弓裔如此不把老百姓當作人來看待,他的失敗注定是不可避免的!”
李侃說完,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楊廣奇,“讓內衛嚴密監視王建的一舉一動,隻要他一抵達漢州,即刻按照原定計劃實施離間之計,不得有誤!”
“微臣謹遵聖命!此次定不會再有任何差池!”
郭琪心中仍存些許擔憂,遲疑片刻後開口問道:“陛下,近些年來弓裔一直對王建信任有加,甚至可以說是頗為倚重,我們此番的離間計劃當真能夠順利成功?”
李侃聞言微微一笑,“今時不同往日,如今他們身處這般艱難困窘之境,恐怕二人之間早就已經心生嫌隙了,我們所做的不過是恰到好處地給這把暗火再添些柴禾而已!”
“即便弓裔對王建心生忌憚,這個關鍵時刻也不會自斷臂膀吧?”
“嗬嗬!這可由不得弓裔,也由不得王建,我們等著看好戲即可!”
見李侃如此有信心,郭琪也不再多問。
兩日後,又傳來新的情報:弓裔改國號為泰封,定都漢陽(首爾)。
李侃嗤之以鼻,權勢果真使人瘋狂,僅控兩州之地,還妄圖通過改年號來扭轉命運。
王建於弓裔改國號的次日率兵抵達漢陽。
再三權衡之下,他率領一千兵馬入城,剩餘九千人駐紮在城北。
弓裔對王建的到來十分開心,又是升官加爵,又是賞賜府邸,搞得王建都有些感動。
一番誇讚之後,弓裔終於提出了要求。
“大將軍,大唐皇帝禦駕親征,眼下能與唐軍抗衡者,唯你一人!”
“孤將城外一萬兵馬和五千禁軍交由你全權指揮,五千禁軍已經前往長堤,協助海軍保護港口。”
“剩下兩萬人,調一萬五千人駐守交河,五千人駐守來蘇!”
“這兩座城池乃是漢陽北部屏障,務必攔住唐軍南下的步伐!”
弓裔這樣的安排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麽問題,但王建心裏卻始終縈繞著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感覺。
他帶著滿心的疑慮和擔憂迴到自己的府邸後,心情依舊沉重,甚至顯得有些悶悶不樂。
就在這時,王建麾下的幾位親信聯袂上門前來拜訪。
騎將弘述一臉嚴肅:“大將軍,末將剛剛接到大王的旨意,要求我率領五千兵馬前往來蘇城駐守,以我的直覺判斷,隻怕這一舉措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意圖!”
一旁的白玉衫也趕忙附和:“大將軍帶來的兵馬被硬生生地拆分成兩部分,五千人被調往交河,另外五千則調到來蘇,這明顯就是有意為之,目的恐怕就是要將我們打散,削弱我們的力量。”
“大王現在對我們已經起了防備之心!”
砂瑰壓低聲音說道:“末將還打聽到一些不為人知的小道消息,上次大將軍您拒絕率兵前往開城,這件事情已經令大王心生不滿了。”
“這次把我們的軍隊分散調離,說不定就是大王想要借助唐軍的力量來鏟除我們,從而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王建的臉色變得愈發凝重,“今天我也聽到了幾個官員暗中向我傳遞消息,勸誡我近期行事一定要盡量保持低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白玉衫神神秘秘地說道:“大將軍,我還聽說一旦唐軍大軍逼近,大王有可能會從長堤登船撤離前往日本國!”
王建一臉詫異,“哪來的小道消息?這也太離譜了,大王才剛剛來到漢陽,怎會逃往日本?”
“大將軍,這也並無可能,否則為何不派精銳禁軍前往來蘇抵擋唐軍,卻派去守衛長堤港?”
“而且大王連開城都能舍棄,小小漢陽,城池不如開城高聳堅固,又怎麽有信心守住?”
“末將以為大王就是在賭,若大將軍能夠擊退唐軍,則一切無恙,一旦將軍攔不住唐軍,大王恐怕立刻會再次棄城而逃,奔向日本!”
弘述瞪大眼睛,連連點頭,“這麽一分析,倒是很有這種可能!大王這是將我們當做替死鬼了啊!”
白玉衫輕哼一聲,“隻怕沒這麽簡單!城裏還有人在傳大將軍有了自立之心,欲取而代之。”
“攔不住唐軍,我們會被當做棄子!”
“即便能攔住唐軍,我們也會死傷慘重,大王麾下的近兩萬禁軍卻安然無恙。”
“我們戰勝唐軍之時,便是大王對我們動手之日!”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一時之間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房間裏的氣氛瞬間變得異常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