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鄴眉頭緊皺,滿臉憂慮之色:“陛下!所有的兵馬都調遣到前線,您的安全怎麽保證?要不要留幾千名士兵以防萬一?”
李侃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成都周圍哪來什麽敵人?有五千精銳的龍武軍和五千銀槍效節軍在此守護已經綽綽有餘!何況城外還有兩個師的城防軍。”
陳鄴稍稍思考了一下,又開口問道:“陛下,李繼密那邊僅有一萬兵馬,是不是應該再給他派遣一個師過去增援?”
“不用了!李繼密此次的任務並非攻打城池,隻需要負責牽製住敵人就行,根本用不著太多兵馬....你大概多久能整軍出發?”
陳鄴連忙拱手,“啟稟陛下,軍隊三日之內便能整軍出發,預計十天抵達戎州(宜賓)。”
李侃轉頭看向張存敬,“糧草方麵準備得怎麽樣了?”
張存敬向前一步,躬身答道:“迴陛下,目前倉庫儲存的糧草足以供應五萬大軍三個月之用,倘若現在開始著手籌備新的糧草,不出一個月時間便能調集五萬大軍半年的糧草。”
“從成都到戎州,如果走陸路大約需要半個月左右,通過岷江走水路僅需十日即可到達。”
陳鄴笑了笑,從容不迫地說道:“陛下盡可放寬心,四川曆經六七年的休養生息後,糧草豐足!”
“倘若戰事開啟,完全能夠做到水陸齊頭並進,憑借便捷的交通將大批糧草及輜重源源不斷運往前線,至少兩年內都無需朝廷額外調撥糧草予以支援!”
李侃露出滿意的笑容,將目光再度投向大長和地圖,“那就定於三日之後正式出兵!冬季將至,朕期望能在兩個月之內攻克下東川郡(會澤)及磨彌殿部(宣威)。”
“待目標達成之後,你立刻統率大軍向南進發,前往烏蒙部(昭通)駐防,令劉知俊移師東川郡待命。”
“臣謹遵聖命!必定全力以赴,絕不辜負陛下的囑托與信任!”
李侃轉頭看向司徒博,“你統領飛騎軍協助劉知俊,主要任務是打擊李茂貞的輜重運輸隊伍,以襲擾戰術牽製敵人,盡量不與敵人糾纏。”
司徒博當即抱拳施禮,“臣領旨!定當不辱使命!”
“甚好!明日朕設宴款待群臣,為諸位出征將士餞行,預祝此番出征能夠旗開得勝!”
三日後,兩萬雄赳赳氣昂昂的兵馬在陳鄴的率領下,浩浩蕩蕩離開成都,向著戎州挺進。
會川郡,年近五十,已經有了些許白發的李茂貞正焦慮不安地在府內來迴踱步。
聽到唐軍南下的消息後,他大驚失色,額頭上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你確定兩萬唐軍是衝著我們來的?”
義子李繼瀾麵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語氣沉重地迴答道:“大王,此事千真萬確!據可靠情報,大唐皇帝已親自蒞臨成都坐鎮指揮,此次行動顯然是要對大長和國發動一場全麵進攻。”
“右神策軍大將軍陳鄴所率的兩萬兵馬如今身在何處?”
李繼瀾趕忙拱手稟報:“迴大王,陳鄴於五日前率軍南下,應該已經過了嘉州(樂山),據傳他的目的地是戎州,劉知俊親自統率一萬兵馬正在步步緊逼我軍駐守的盧鹿部。”
李茂貞緊緊握住拳頭,表麵上強作鎮定,內心早已如驚濤駭浪般翻湧不止,他心裏也清楚,以己方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與強大的唐軍正麵抗衡。
“怎會如此突然,這會不會是唐軍的聲東擊西之計?他們為何不直接攻取會川?”
李繼瀾再次進言道:“大王,就目前的局勢來看,我方實力相對較弱,唐軍選擇率先攻擊我們並非沒有道理,我們手中僅有兩萬左右的兵馬可用,若與唐軍硬拚,隻怕是以卵擊石,眼下當務之急,需盡快派人向王建求援,請他速速發兵前來相助才是!”
李茂貞無奈地長歎一口氣,“事到如今,也唯有如此了,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趕去求見王建,懇請他出兵援救!”
李從曮滿臉憂慮:“父王,如今局勢可不太妙!王建正和鄭買嗣在弄棟地區打得不可開交,他能給我們派出的援兵怕是少得可憐,我們還是得靠自己想辦法應對才成!”
李茂貞雙眉皺起,憂心忡忡地問道:“會川那邊的唐軍是什麽個情況?可有什麽新的動靜?”
李繼瀾趕忙拱手迴答:“會川的唐軍數量並沒有明顯增加,有幾千人馬朝南邊移動,此舉大概是想要牽製住王宗翰的兵馬。”
李茂貞臉色微變,略顯焦急地說道:“若王宗翰的兵馬被牽製住,王建哪裏還有援兵可派?我們豈不是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
李繼瀾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事到如今,也確實沒有別的更好法子了,唇亡齒寒的道理,王建心裏應該跟明鏡兒似的,怎麽派遣援兵過來支援是他該好好思量的事兒。”
李茂貞仍是放心不下,“萬一王建鐵了心不肯派兵前來相助?那我們可怎麽辦才好?”
李繼瀾深吸一口氣,“倘若王建不肯派兵增援,以我們現有的兵力,恐怕最多隻能支撐三個月左右。”
“一旦我們戰敗,唐軍接下來要對付的目標必然就是王建,這個嚴重的後果,相信他不會不清楚的,於情於理,王建都不太可能坐視不管。”
李茂貞沉默了片刻,語氣中仍充滿了不安:“劉知俊僅僅率領著一萬兵馬南下,我們若是先集中兵力擊潰他,是不是還有緩衝的時間?”
李繼瀾沉思片刻後搖了搖頭,“大王,此舉不可,劉知俊雖隻率一萬兵馬,但此人極其善戰,且背後有整個唐軍為依靠,若我們集中兵力去攻他,一來可能深陷其中難以脫身,二來其他方向的唐軍必然會迅速合圍過來。”
李茂貞如遭雷擊般頹然跌坐在椅子上,整個人仿佛瞬間失去了所有力氣,雙眼變得黯淡無光,充斥著無盡的絕望之色。
\"僅僅才過了五六年而已……一直擔心的這一天最終還是降臨了,真沒想到李侃竟然懷有如此巨大的野心,居然妄圖將大長和也一並侵占!\"
李從曮看著李茂貞如此消沉,心急如焚地說道:\"父親,對於援兵一事,實在不能抱有太大期望,眼下最為緊迫的是設法阻止敵軍前進,孩兒願率領軍隊趕赴盧鹿部攔下劉知俊,為您爭取更多時間籌謀應對之策。\"
李茂貞臉上頓時浮現出滿滿的憂慮,\"此去兇險異常,劉知俊可不是好相與之人,為父手中能夠調配給你的兵馬著實不多......\"
\"父親無需為此事煩憂,孩兒此番前去隻需堅守城池,絕不輕易出城與唐軍正麵交鋒,我方勝算依然頗大!\"
李茂貞聽罷,稍稍猶豫了片刻。
\"以你的資曆和經驗,恐怕難以勝任此項艱巨任務,倒不如讓繼瀾率兵拒敵!\"
李繼瀾心中不禁泛起一絲不悅,果真義子不如親子,這般危險的差事到頭來還是落在了自己頭上。
李侃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成都周圍哪來什麽敵人?有五千精銳的龍武軍和五千銀槍效節軍在此守護已經綽綽有餘!何況城外還有兩個師的城防軍。”
陳鄴稍稍思考了一下,又開口問道:“陛下,李繼密那邊僅有一萬兵馬,是不是應該再給他派遣一個師過去增援?”
“不用了!李繼密此次的任務並非攻打城池,隻需要負責牽製住敵人就行,根本用不著太多兵馬....你大概多久能整軍出發?”
陳鄴連忙拱手,“啟稟陛下,軍隊三日之內便能整軍出發,預計十天抵達戎州(宜賓)。”
李侃轉頭看向張存敬,“糧草方麵準備得怎麽樣了?”
張存敬向前一步,躬身答道:“迴陛下,目前倉庫儲存的糧草足以供應五萬大軍三個月之用,倘若現在開始著手籌備新的糧草,不出一個月時間便能調集五萬大軍半年的糧草。”
“從成都到戎州,如果走陸路大約需要半個月左右,通過岷江走水路僅需十日即可到達。”
陳鄴笑了笑,從容不迫地說道:“陛下盡可放寬心,四川曆經六七年的休養生息後,糧草豐足!”
“倘若戰事開啟,完全能夠做到水陸齊頭並進,憑借便捷的交通將大批糧草及輜重源源不斷運往前線,至少兩年內都無需朝廷額外調撥糧草予以支援!”
李侃露出滿意的笑容,將目光再度投向大長和地圖,“那就定於三日之後正式出兵!冬季將至,朕期望能在兩個月之內攻克下東川郡(會澤)及磨彌殿部(宣威)。”
“待目標達成之後,你立刻統率大軍向南進發,前往烏蒙部(昭通)駐防,令劉知俊移師東川郡待命。”
“臣謹遵聖命!必定全力以赴,絕不辜負陛下的囑托與信任!”
李侃轉頭看向司徒博,“你統領飛騎軍協助劉知俊,主要任務是打擊李茂貞的輜重運輸隊伍,以襲擾戰術牽製敵人,盡量不與敵人糾纏。”
司徒博當即抱拳施禮,“臣領旨!定當不辱使命!”
“甚好!明日朕設宴款待群臣,為諸位出征將士餞行,預祝此番出征能夠旗開得勝!”
三日後,兩萬雄赳赳氣昂昂的兵馬在陳鄴的率領下,浩浩蕩蕩離開成都,向著戎州挺進。
會川郡,年近五十,已經有了些許白發的李茂貞正焦慮不安地在府內來迴踱步。
聽到唐軍南下的消息後,他大驚失色,額頭上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你確定兩萬唐軍是衝著我們來的?”
義子李繼瀾麵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語氣沉重地迴答道:“大王,此事千真萬確!據可靠情報,大唐皇帝已親自蒞臨成都坐鎮指揮,此次行動顯然是要對大長和國發動一場全麵進攻。”
“右神策軍大將軍陳鄴所率的兩萬兵馬如今身在何處?”
李繼瀾趕忙拱手稟報:“迴大王,陳鄴於五日前率軍南下,應該已經過了嘉州(樂山),據傳他的目的地是戎州,劉知俊親自統率一萬兵馬正在步步緊逼我軍駐守的盧鹿部。”
李茂貞緊緊握住拳頭,表麵上強作鎮定,內心早已如驚濤駭浪般翻湧不止,他心裏也清楚,以己方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與強大的唐軍正麵抗衡。
“怎會如此突然,這會不會是唐軍的聲東擊西之計?他們為何不直接攻取會川?”
李繼瀾再次進言道:“大王,就目前的局勢來看,我方實力相對較弱,唐軍選擇率先攻擊我們並非沒有道理,我們手中僅有兩萬左右的兵馬可用,若與唐軍硬拚,隻怕是以卵擊石,眼下當務之急,需盡快派人向王建求援,請他速速發兵前來相助才是!”
李茂貞無奈地長歎一口氣,“事到如今,也唯有如此了,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趕去求見王建,懇請他出兵援救!”
李從曮滿臉憂慮:“父王,如今局勢可不太妙!王建正和鄭買嗣在弄棟地區打得不可開交,他能給我們派出的援兵怕是少得可憐,我們還是得靠自己想辦法應對才成!”
李茂貞雙眉皺起,憂心忡忡地問道:“會川那邊的唐軍是什麽個情況?可有什麽新的動靜?”
李繼瀾趕忙拱手迴答:“會川的唐軍數量並沒有明顯增加,有幾千人馬朝南邊移動,此舉大概是想要牽製住王宗翰的兵馬。”
李茂貞臉色微變,略顯焦急地說道:“若王宗翰的兵馬被牽製住,王建哪裏還有援兵可派?我們豈不是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
李繼瀾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事到如今,也確實沒有別的更好法子了,唇亡齒寒的道理,王建心裏應該跟明鏡兒似的,怎麽派遣援兵過來支援是他該好好思量的事兒。”
李茂貞仍是放心不下,“萬一王建鐵了心不肯派兵前來相助?那我們可怎麽辦才好?”
李繼瀾深吸一口氣,“倘若王建不肯派兵增援,以我們現有的兵力,恐怕最多隻能支撐三個月左右。”
“一旦我們戰敗,唐軍接下來要對付的目標必然就是王建,這個嚴重的後果,相信他不會不清楚的,於情於理,王建都不太可能坐視不管。”
李茂貞沉默了片刻,語氣中仍充滿了不安:“劉知俊僅僅率領著一萬兵馬南下,我們若是先集中兵力擊潰他,是不是還有緩衝的時間?”
李繼瀾沉思片刻後搖了搖頭,“大王,此舉不可,劉知俊雖隻率一萬兵馬,但此人極其善戰,且背後有整個唐軍為依靠,若我們集中兵力去攻他,一來可能深陷其中難以脫身,二來其他方向的唐軍必然會迅速合圍過來。”
李茂貞如遭雷擊般頹然跌坐在椅子上,整個人仿佛瞬間失去了所有力氣,雙眼變得黯淡無光,充斥著無盡的絕望之色。
\"僅僅才過了五六年而已……一直擔心的這一天最終還是降臨了,真沒想到李侃竟然懷有如此巨大的野心,居然妄圖將大長和也一並侵占!\"
李從曮看著李茂貞如此消沉,心急如焚地說道:\"父親,對於援兵一事,實在不能抱有太大期望,眼下最為緊迫的是設法阻止敵軍前進,孩兒願率領軍隊趕赴盧鹿部攔下劉知俊,為您爭取更多時間籌謀應對之策。\"
李茂貞臉上頓時浮現出滿滿的憂慮,\"此去兇險異常,劉知俊可不是好相與之人,為父手中能夠調配給你的兵馬著實不多......\"
\"父親無需為此事煩憂,孩兒此番前去隻需堅守城池,絕不輕易出城與唐軍正麵交鋒,我方勝算依然頗大!\"
李茂貞聽罷,稍稍猶豫了片刻。
\"以你的資曆和經驗,恐怕難以勝任此項艱巨任務,倒不如讓繼瀾率兵拒敵!\"
李繼瀾心中不禁泛起一絲不悅,果真義子不如親子,這般危險的差事到頭來還是落在了自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