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慕容博的執念
天龍從攻略王語嫣開始 作者:桃花仙人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龍從攻略王語嫣開始第267章慕容博的執念<b>最新網址:</b>類似的事情同樣在各地發生,經過一些有心人透露,許多人都開始往聚賢莊趕去,其中既有下定決心,搏一個好名聲的江湖豪傑,也有心懷誌向,打算報效國家的年輕人。
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聚賢莊從原本的兩千人聚集到了七八千人之多,哪怕是以遊氏雙雄這些年攢下的家底,也快不夠吃了。
好在聚賢莊就要斷糧之際,慕容複命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人送了一批物資過去,這才解了燃眉之急。
不過如此下去也不是事,慕容複又讓遊駒和全冠清迴聚賢莊去,將聚賢莊的人分批帶過來。
光吃閑飯,慕容複就算是家底再厚,也吃不了多久。
不過奇怪的是,就在遊駒和全冠清打算先帶四千人前往開州時,忽然在短短兩天內,又有超三千人前來參加義軍。
無奈之下,遊駒和全冠清隻好把人數增加到六千人,一並送去了開州。
此處義軍招兵買馬的消息,可謂是聲勢浩大,但在當地官員和朝中權臣的刻意包庇下,愣是沒有傳到徽宗皇帝的耳中,就這樣暫時隱瞞了下來。
至於多出的那三千人,自然是慕容複將手下的精兵充當了進來。
如今他們和遼軍作戰幾乎是正麵衝突,當初隨軍的江湖人士死傷早已超過七成,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後麵加入的普通百姓,作戰能力自然不如兇悍的遼軍。
為了不出現無謂的犧牲,或是吃敗仗的話,慕容複也隻能動用島上的一些精兵。
現在義軍的勢頭正猛,倘若敗了一場,必然會大挫士氣,這是慕容複現在所不想看到的。
人馬再次集結,現在的義軍已經擴充到了一萬三千人之多,至於軍需問題,慕容複則是效仿契丹人打草穀,直接搶掠當地的糧食。
不過有一點,義軍僅限於搶糧,不可殘殺無辜。
慕容複雖組建的是義軍,但卻並沒有以仁義來標榜自己,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何來仁義可言?
搶糧可以,不殺人隻是不想亂了軍心,使得手下之人變成一群貪婪嗜殺的惡魔,至於沒了糧食,那些契丹百姓會不會餓死,慕容複則沒有想過,同時也不會去想。
宋廷境內年年都有難民逃荒,他們被搶了糧食,大可逃荒到有糧食的地方,如此一來,便會從側麵消耗遼軍的儲備糧,除非耶律洪基能狠下心來不放糧救濟災民,但他要是這麽做的話,必然會民心盡失,屆時所謂的全民皆兵,也將成為笑話。
此為陽謀,耶律洪基若不能下定決心,派出千軍萬馬來剿滅他們的話,這個罪就不得不受著。
現在遼宋大戰,死傷無數,耶律洪基就算有心要除掉他們義軍,但有遼東郡王這個二五仔在,哪怕慕容複他們打不過,但想要逃的話,卻不是什麽難事,完全就是一塊狗皮膏藥。
有了慕容家的精兵加入後,義軍又連續經曆了幾次大捷。
慕容複在韓百戰的鞭策下,並沒有得意忘形,反倒是整日通宵達旦的布置規劃戰局。
這一天,慕容博找到了慕容複說道:“複兒,如今我們的人馬即將突破兩萬人,武器裝備也全部配置齊全,為父覺得,我們不如趁此機會拿下舊燕國都龍城!”
看著一臉興奮的慕容博,慕容複眉頭皺了皺,搖頭道:“現在還不是時機!”
龍城為三燕舊都,對慕容家來說意義重大,慕容複能理解慕容博想要拿下龍城的心情,但如今龍城距離遼國中京的大定府太近了,哪怕是攻下了龍城,以他們這點人馬也是守不住的,反而會給遼軍一網打盡的機會。
現在他們劃地開州,進可攻,退可守,要是一旦遷徙到龍城的話,很可能會迎來毀滅性的打擊。
慕容博此舉,實在有些操之過急了!
慕容複見他心中亦有不服,擔心會出現什麽私自帶兵,父子反目的狗血劇情,便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什麽?你打算接受宋人封賞?”
慕容博本以為慕容複的計劃是靠著兩國之戰,天下大亂之際不斷招攬勢力,然後做大做強,誰知他竟然要屈躬向朝廷討要封賞!
“簡直愚蠢!”
慕容複看著慕容博的表情,便將他心裏的想法猜了個七七八八,當即嗬斥一聲,表達了對他的不滿。
“怎麽到了現在,你還以為我鮮卑族能憑借著自己的意願複國嗎?我鮮卑族人本就不如漢人多,如今也大多投靠到了西夏,僅憑你我二人,和燕子塢的數千莊丁,真以為能打下這天下?”
“就算今時我等手上掌握著近兩萬的兵馬,以後或許更多,會有五萬、十萬、五十萬,但那又如何?”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話用於你我,同樣也可用於他們!說到底,今日你我受萬人擁護,那也隻是在抗擊遼國這件事上,但凡我們暴露出一絲要複國的野心,他們立刻便會調轉刀劍,刺向你我!”
“想要複國,要麽有著足以橫掃天下的實力,要麽便需要一個足以堵住天下悠悠眾口的時機,宋太祖趙匡胤是如何奪得皇位的,我慕容複又如何不能效仿?”
鮮卑族比起這千千萬萬的漢人來說,實在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就算勉強割據一方稱帝,那也與草莽土匪一般無異,既不會有人承認,還要麵對天下人的口誅筆伐,以及朝廷隨時派兵剿滅。
在慕容複看來,這無疑是自欺欺人的小醜行徑。
想要奪得天下,無非是講究一個“名正言順,民心所向”,像是慕容博如此蠻幹,要是能複國的話,慕容複當場就可以把麵前的桌子吃下去。
現在對他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宋廷的權臣策應,在宋遼之爭的局勢逐漸變得焦灼的時候,臨危受命,冊封為王。
隻要有朝廷一方承認,慕容複便能光明正大地招兵買馬,不再是打著義軍的旗號,如一群遊兵散將一般。
若沒有一個清白的身份,無論慕容複想做什麽,都會有無數人站出來阻止,所以連一個正經的名目都沒有,慕容博就開始想著占領龍城,這不是把自家的老底掏給對方看嗎?<b>最新網址:</b>
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聚賢莊從原本的兩千人聚集到了七八千人之多,哪怕是以遊氏雙雄這些年攢下的家底,也快不夠吃了。
好在聚賢莊就要斷糧之際,慕容複命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人送了一批物資過去,這才解了燃眉之急。
不過如此下去也不是事,慕容複又讓遊駒和全冠清迴聚賢莊去,將聚賢莊的人分批帶過來。
光吃閑飯,慕容複就算是家底再厚,也吃不了多久。
不過奇怪的是,就在遊駒和全冠清打算先帶四千人前往開州時,忽然在短短兩天內,又有超三千人前來參加義軍。
無奈之下,遊駒和全冠清隻好把人數增加到六千人,一並送去了開州。
此處義軍招兵買馬的消息,可謂是聲勢浩大,但在當地官員和朝中權臣的刻意包庇下,愣是沒有傳到徽宗皇帝的耳中,就這樣暫時隱瞞了下來。
至於多出的那三千人,自然是慕容複將手下的精兵充當了進來。
如今他們和遼軍作戰幾乎是正麵衝突,當初隨軍的江湖人士死傷早已超過七成,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後麵加入的普通百姓,作戰能力自然不如兇悍的遼軍。
為了不出現無謂的犧牲,或是吃敗仗的話,慕容複也隻能動用島上的一些精兵。
現在義軍的勢頭正猛,倘若敗了一場,必然會大挫士氣,這是慕容複現在所不想看到的。
人馬再次集結,現在的義軍已經擴充到了一萬三千人之多,至於軍需問題,慕容複則是效仿契丹人打草穀,直接搶掠當地的糧食。
不過有一點,義軍僅限於搶糧,不可殘殺無辜。
慕容複雖組建的是義軍,但卻並沒有以仁義來標榜自己,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何來仁義可言?
搶糧可以,不殺人隻是不想亂了軍心,使得手下之人變成一群貪婪嗜殺的惡魔,至於沒了糧食,那些契丹百姓會不會餓死,慕容複則沒有想過,同時也不會去想。
宋廷境內年年都有難民逃荒,他們被搶了糧食,大可逃荒到有糧食的地方,如此一來,便會從側麵消耗遼軍的儲備糧,除非耶律洪基能狠下心來不放糧救濟災民,但他要是這麽做的話,必然會民心盡失,屆時所謂的全民皆兵,也將成為笑話。
此為陽謀,耶律洪基若不能下定決心,派出千軍萬馬來剿滅他們的話,這個罪就不得不受著。
現在遼宋大戰,死傷無數,耶律洪基就算有心要除掉他們義軍,但有遼東郡王這個二五仔在,哪怕慕容複他們打不過,但想要逃的話,卻不是什麽難事,完全就是一塊狗皮膏藥。
有了慕容家的精兵加入後,義軍又連續經曆了幾次大捷。
慕容複在韓百戰的鞭策下,並沒有得意忘形,反倒是整日通宵達旦的布置規劃戰局。
這一天,慕容博找到了慕容複說道:“複兒,如今我們的人馬即將突破兩萬人,武器裝備也全部配置齊全,為父覺得,我們不如趁此機會拿下舊燕國都龍城!”
看著一臉興奮的慕容博,慕容複眉頭皺了皺,搖頭道:“現在還不是時機!”
龍城為三燕舊都,對慕容家來說意義重大,慕容複能理解慕容博想要拿下龍城的心情,但如今龍城距離遼國中京的大定府太近了,哪怕是攻下了龍城,以他們這點人馬也是守不住的,反而會給遼軍一網打盡的機會。
現在他們劃地開州,進可攻,退可守,要是一旦遷徙到龍城的話,很可能會迎來毀滅性的打擊。
慕容博此舉,實在有些操之過急了!
慕容複見他心中亦有不服,擔心會出現什麽私自帶兵,父子反目的狗血劇情,便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什麽?你打算接受宋人封賞?”
慕容博本以為慕容複的計劃是靠著兩國之戰,天下大亂之際不斷招攬勢力,然後做大做強,誰知他竟然要屈躬向朝廷討要封賞!
“簡直愚蠢!”
慕容複看著慕容博的表情,便將他心裏的想法猜了個七七八八,當即嗬斥一聲,表達了對他的不滿。
“怎麽到了現在,你還以為我鮮卑族能憑借著自己的意願複國嗎?我鮮卑族人本就不如漢人多,如今也大多投靠到了西夏,僅憑你我二人,和燕子塢的數千莊丁,真以為能打下這天下?”
“就算今時我等手上掌握著近兩萬的兵馬,以後或許更多,會有五萬、十萬、五十萬,但那又如何?”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話用於你我,同樣也可用於他們!說到底,今日你我受萬人擁護,那也隻是在抗擊遼國這件事上,但凡我們暴露出一絲要複國的野心,他們立刻便會調轉刀劍,刺向你我!”
“想要複國,要麽有著足以橫掃天下的實力,要麽便需要一個足以堵住天下悠悠眾口的時機,宋太祖趙匡胤是如何奪得皇位的,我慕容複又如何不能效仿?”
鮮卑族比起這千千萬萬的漢人來說,實在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就算勉強割據一方稱帝,那也與草莽土匪一般無異,既不會有人承認,還要麵對天下人的口誅筆伐,以及朝廷隨時派兵剿滅。
在慕容複看來,這無疑是自欺欺人的小醜行徑。
想要奪得天下,無非是講究一個“名正言順,民心所向”,像是慕容博如此蠻幹,要是能複國的話,慕容複當場就可以把麵前的桌子吃下去。
現在對他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宋廷的權臣策應,在宋遼之爭的局勢逐漸變得焦灼的時候,臨危受命,冊封為王。
隻要有朝廷一方承認,慕容複便能光明正大地招兵買馬,不再是打著義軍的旗號,如一群遊兵散將一般。
若沒有一個清白的身份,無論慕容複想做什麽,都會有無數人站出來阻止,所以連一個正經的名目都沒有,慕容博就開始想著占領龍城,這不是把自家的老底掏給對方看嗎?<b>最新網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