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韓忠彥直言,太難了
天龍從攻略王語嫣開始 作者:桃花仙人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龍從攻略王語嫣開始第424章韓忠彥直言,太難了蕭奉先見天祚帝急火攻心的模樣,嚇得趕忙跪地求饒,直言自己這都是為了大遼,絕無私心!
“陛下息怒啊!如果微臣不這麽說的話,那慕容複定會跟大金合謀,屆時我大遼都要沒了,難道還在乎西京道這點疆土嗎?”
“孰輕孰重,還請陛下三思啊!”
天祚帝怒目圓睜,死死盯著跪倒在地的蕭奉先,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但對方的話落到自己耳中,卻又像是一盆無情的冷水,瞬間將他的怒火澆滅。
耶律延禧泄氣般的頹坐在龍椅上,心裏既悲恨交加,又感到了深深的無奈,如果老天能再給他大遼一年的時間重整旗鼓,他堂堂大國,又何懼區區女真族的滋擾?
如今大遼並非沒有兵源,隻是來不及統籌調度而已,隻要給他一年的時間收複北方部族的失地,然後再招兵買馬的話,隨時能再拉起一支十萬,乃至數十萬的隊伍,將女真族的叛軍徹底剿滅。
奈何這次女真族把握的時機太過及時,以至於大遼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不僅無法第一時間招兵買馬,還深陷輿論風波,導致民心盡失,現在百姓紛紛逃離上京,不願被強征兵糧。
“該死的女真族!”..
天祚帝越想越氣,直接破口大罵了起來。
蕭奉先在底下瑟瑟發抖,一言不發。
不知過了多久,天祚帝才沉下心來問道“慕容複當真表示,隻要我們讓出西京道的領地,他便會派兵相助我等剿滅大金?”
“呃……這……”
蕭奉先見天祚帝鬆口,本來高興壞了,但聽他問的如此直白,整個人卻瞬間愣住。
慕容複答應了嗎?
他好像……好像沒有明確表示過,說的挺模棱兩可的。
見蕭奉先突然不說話了,天祚帝眉頭一皺道“怎麽?他沒有答應?那你便急著迴來與朕談割地?”
蕭奉先冷汗直流“陛下息怒,慕容複明確表示過有此意向,但並未立即作出決斷,他叫微臣先迴來請示過陛下後,再去跟他商議。”
事到如今,他也不敢說是自己沒有問清楚,隻能先把問題推給慕容複了。
天祚帝強壓下心中的怒火道“你去告訴慕容複,隻要他能助我大遼滅掉大金國,西京道便讓給他了!”
比起成為亡國之君,他甘願背負世代割地的罵名,雖然自己將土地割讓給了慕容複,但那也隻是權宜之計,等到將來遼國強勢了,自然會將西京道重新奪迴來,不止如此,他還要滅了大燕,再度伐宋,然後統一整個中原。
等到那時,史官隻會說他是個懂得隱忍,心懷韜略的聖君,所謂的罵名,自然也不存在了。
蕭奉先見天祚帝答應了,便急忙退下,打算收拾一番後接著上路。
看著蕭奉先那狼狽的樣子,想到他途中還被女真族刺殺,天祚帝不禁生出一絲惻隱之心,喊道“此事你就不必親自前往了,派個使臣去大燕送信,讓他們的人來跟我們談即可。”
蕭奉先現在想到被刺殺的險象,還不免心生餘悸,得知不用離京後,頓時大喜過望,趕忙叩謝聖恩。
……
另一邊,韓忠彥也帶著慕容複的請求迴到大宋汴京,麵見官家。
徽宗得知慕容複如此貪得無厭後,頓時大怒。
韓忠彥在沿途中就已經幫慕容複想好了說辭,當即勸道“官家,微臣以為,此事並無不妥!”
徽宗不滿道“我大宋公主金枝玉葉,地位何等尊崇?朕肯將皇長女下嫁給他的兒子,那已是天大的恩賜了,他慕容複不想著謝恩也就罷了,竟還想要兩個,如此囂張狂妄之言,韓相竟還覺得無有不妥?”
韓忠彥道“官家,慕容複如今已建國稱帝,大燕國的國力雖弱,但其手下卻有著強兵良將十萬,又與西夏、吐蕃的關係頗為曖昧,微臣以外,還是不能再以對方為燕王時的身份看待,切勿小覷了此人,更不能輕視了大燕。”
徽宗冷哼一聲,顯然有些忽略了慕容複現在的身份。
他倒是忘了,現在慕容複已經是大燕國的皇帝,嚴格來說,身份與自己倒是沒有差別,無非是國力的強弱罷了。
“就算他如今已建國稱帝,但也不過是個遼東小國而已,難道就因為他開口,朕便要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送給他兒子?”
韓忠彥道“官家可知道大燕的皇後是何人?”
雖然韓忠彥迴來的晚,但有關慕容複登基冊封的消息,卻早就傳了迴來。
“倒是沒想到,他會將小七封為皇後。”
徽宗麵帶困惑之色。
韓忠彥道“不錯,大燕的皇後正是我大宋的長公主,當年的燕王妃。除此之外,官家也應該知道,慕容複祖上乃是鮮卑族後裔,前燕的皇室血脈。”
談及此事,徽宗就憤恨難平“朕早就知道此人沒安好心,意圖複興大燕,反我大宋。”
韓忠彥歎道“如今羌族後裔也隻剩西夏一支,前燕一黨早就人丁凋零,複國無望了!”
“慕容複想要恢複祖上榮光,困阻之難,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他眼下所借助的不過是我大宋和契丹的百姓而已,若是沒有了這些人,隻怕他連建國都難,又何談稱帝?”
“慕容複之所以將長公主立為皇後,為的便是能以此來安天下漢人之心,諭以大燕雖為異族所建,番邦外國,但皇後卻是大宋皇室正戚血脈,想以此來籠絡人心。”
“而慕容複答應與大宋聯姻,也是原究於此。”
徽宗聽後驚道“如此說來,豈不是不能讓他如願?”
韓忠彥道“此言差矣,微臣倒覺得,應要遂了他的願才是。”
“韓相此話何異?”
徽宗問道。
韓忠彥一邊感歎自己太難了,一邊迴答道“官家可知,慕容家傳承至此,也不過慕容複這一脈,如今那皇太子慕容承澤雖已過繼給了長公主為子,但他卻始終不是長公主嫡出所生,心裏總是向著慕容家多一點的。”
“如今慕容複答應為嘉福公主和慕容承澤指婚,雖有籠絡宋人之心,但無形間,也給他的大燕埋下了隱患,將來那慕容承澤繼承大統,若與嘉福公主誕下子嗣,豈非流著我大宋皇室的血脈?”
徽宗聞言一驚,看向韓忠彥的眼中忽然多了一絲別樣的意味。
“陛下息怒啊!如果微臣不這麽說的話,那慕容複定會跟大金合謀,屆時我大遼都要沒了,難道還在乎西京道這點疆土嗎?”
“孰輕孰重,還請陛下三思啊!”
天祚帝怒目圓睜,死死盯著跪倒在地的蕭奉先,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但對方的話落到自己耳中,卻又像是一盆無情的冷水,瞬間將他的怒火澆滅。
耶律延禧泄氣般的頹坐在龍椅上,心裏既悲恨交加,又感到了深深的無奈,如果老天能再給他大遼一年的時間重整旗鼓,他堂堂大國,又何懼區區女真族的滋擾?
如今大遼並非沒有兵源,隻是來不及統籌調度而已,隻要給他一年的時間收複北方部族的失地,然後再招兵買馬的話,隨時能再拉起一支十萬,乃至數十萬的隊伍,將女真族的叛軍徹底剿滅。
奈何這次女真族把握的時機太過及時,以至於大遼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不僅無法第一時間招兵買馬,還深陷輿論風波,導致民心盡失,現在百姓紛紛逃離上京,不願被強征兵糧。
“該死的女真族!”..
天祚帝越想越氣,直接破口大罵了起來。
蕭奉先在底下瑟瑟發抖,一言不發。
不知過了多久,天祚帝才沉下心來問道“慕容複當真表示,隻要我們讓出西京道的領地,他便會派兵相助我等剿滅大金?”
“呃……這……”
蕭奉先見天祚帝鬆口,本來高興壞了,但聽他問的如此直白,整個人卻瞬間愣住。
慕容複答應了嗎?
他好像……好像沒有明確表示過,說的挺模棱兩可的。
見蕭奉先突然不說話了,天祚帝眉頭一皺道“怎麽?他沒有答應?那你便急著迴來與朕談割地?”
蕭奉先冷汗直流“陛下息怒,慕容複明確表示過有此意向,但並未立即作出決斷,他叫微臣先迴來請示過陛下後,再去跟他商議。”
事到如今,他也不敢說是自己沒有問清楚,隻能先把問題推給慕容複了。
天祚帝強壓下心中的怒火道“你去告訴慕容複,隻要他能助我大遼滅掉大金國,西京道便讓給他了!”
比起成為亡國之君,他甘願背負世代割地的罵名,雖然自己將土地割讓給了慕容複,但那也隻是權宜之計,等到將來遼國強勢了,自然會將西京道重新奪迴來,不止如此,他還要滅了大燕,再度伐宋,然後統一整個中原。
等到那時,史官隻會說他是個懂得隱忍,心懷韜略的聖君,所謂的罵名,自然也不存在了。
蕭奉先見天祚帝答應了,便急忙退下,打算收拾一番後接著上路。
看著蕭奉先那狼狽的樣子,想到他途中還被女真族刺殺,天祚帝不禁生出一絲惻隱之心,喊道“此事你就不必親自前往了,派個使臣去大燕送信,讓他們的人來跟我們談即可。”
蕭奉先現在想到被刺殺的險象,還不免心生餘悸,得知不用離京後,頓時大喜過望,趕忙叩謝聖恩。
……
另一邊,韓忠彥也帶著慕容複的請求迴到大宋汴京,麵見官家。
徽宗得知慕容複如此貪得無厭後,頓時大怒。
韓忠彥在沿途中就已經幫慕容複想好了說辭,當即勸道“官家,微臣以為,此事並無不妥!”
徽宗不滿道“我大宋公主金枝玉葉,地位何等尊崇?朕肯將皇長女下嫁給他的兒子,那已是天大的恩賜了,他慕容複不想著謝恩也就罷了,竟還想要兩個,如此囂張狂妄之言,韓相竟還覺得無有不妥?”
韓忠彥道“官家,慕容複如今已建國稱帝,大燕國的國力雖弱,但其手下卻有著強兵良將十萬,又與西夏、吐蕃的關係頗為曖昧,微臣以外,還是不能再以對方為燕王時的身份看待,切勿小覷了此人,更不能輕視了大燕。”
徽宗冷哼一聲,顯然有些忽略了慕容複現在的身份。
他倒是忘了,現在慕容複已經是大燕國的皇帝,嚴格來說,身份與自己倒是沒有差別,無非是國力的強弱罷了。
“就算他如今已建國稱帝,但也不過是個遼東小國而已,難道就因為他開口,朕便要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送給他兒子?”
韓忠彥道“官家可知道大燕的皇後是何人?”
雖然韓忠彥迴來的晚,但有關慕容複登基冊封的消息,卻早就傳了迴來。
“倒是沒想到,他會將小七封為皇後。”
徽宗麵帶困惑之色。
韓忠彥道“不錯,大燕的皇後正是我大宋的長公主,當年的燕王妃。除此之外,官家也應該知道,慕容複祖上乃是鮮卑族後裔,前燕的皇室血脈。”
談及此事,徽宗就憤恨難平“朕早就知道此人沒安好心,意圖複興大燕,反我大宋。”
韓忠彥歎道“如今羌族後裔也隻剩西夏一支,前燕一黨早就人丁凋零,複國無望了!”
“慕容複想要恢複祖上榮光,困阻之難,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他眼下所借助的不過是我大宋和契丹的百姓而已,若是沒有了這些人,隻怕他連建國都難,又何談稱帝?”
“慕容複之所以將長公主立為皇後,為的便是能以此來安天下漢人之心,諭以大燕雖為異族所建,番邦外國,但皇後卻是大宋皇室正戚血脈,想以此來籠絡人心。”
“而慕容複答應與大宋聯姻,也是原究於此。”
徽宗聽後驚道“如此說來,豈不是不能讓他如願?”
韓忠彥道“此言差矣,微臣倒覺得,應要遂了他的願才是。”
“韓相此話何異?”
徽宗問道。
韓忠彥一邊感歎自己太難了,一邊迴答道“官家可知,慕容家傳承至此,也不過慕容複這一脈,如今那皇太子慕容承澤雖已過繼給了長公主為子,但他卻始終不是長公主嫡出所生,心裏總是向著慕容家多一點的。”
“如今慕容複答應為嘉福公主和慕容承澤指婚,雖有籠絡宋人之心,但無形間,也給他的大燕埋下了隱患,將來那慕容承澤繼承大統,若與嘉福公主誕下子嗣,豈非流著我大宋皇室的血脈?”
徽宗聞言一驚,看向韓忠彥的眼中忽然多了一絲別樣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