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個任務:虐文世界的表妹(101)
【快穿】每個世界去踩坑 作者:洛洛是隻乖乖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年時間,書亦和手下的所有能臣一起努力,不但把治下的州府郡縣各個糧倉都填的滿滿的。
書亦還歡迎各地無論是有能力的人還是沒有犯罪記錄的百姓到自己的領地裏落戶。來的人就可以分到田地和落戶補貼,同時第一年免除所有稅收,並免費發放第一年的紅薯苗和其他糧種。
在這種政策下,兩年時間,有不少在其他地方過不下去的百姓,趕到了書亦這邊。書亦把他們分配到各個州府,好歹讓下麵八個州不至於人口凋敝。
同時,書亦在自己的領地大力發展基礎醫療和教育,讓治下的百姓的生活質量得到了保障。
在經濟方麵,書亦也大力發展了商業,對來行商開店鋪的商人,在政策上也給了一定支持,並在稅收、身份的提升各方麵讓那些商人願意在這邊發展經濟。
在發展區域民生和經濟的同時,書亦也沒放鬆對軍隊的訓練。她也緊抓手下軍隊的訓練,讓軍隊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定元十年年底,書亦的領地內,已是國富民強,軍隊裏也是人強馬壯,將士們也已經訓練了出來。
糧草富足,能支撐得起戰爭的消耗。而她寧王這個人在各地的名聲,也已經傳了出去,而這時候,書亦覺得差不多是時候出手了!
之前也不是沒有手下臣子提過意見說支持她可以登基了,但她沒有同意,她不想在這種情況下登基,她準備統一了整個啟國,甚至還有虞國的時候再登基,她潛意識裏覺得這樣做對她來說更有利。
一切都準備好了,書亦就直接向啟國宣戰了。
相比書亦這邊把領地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不同,啟國其他地方在連年的天災人禍下,可真的是國力衰微。
書亦原本把紅薯傳過去,是可以大大地緩解各地百姓的艱苦的,但不知道定元帝究竟怎麽想的,就算第一年書亦隻送過去了萬斤紅薯,但你第一年種下後,收獲的估計也可以足夠各地的種糧了。
但紅薯就是沒有在那剩下六州大範圍傳播開來,讓那些百姓的生活根本沒有改善多少。加上定元帝可能是治下的區域少了,收上來的稅收供不起他揮霍了,這兩年不但不減稅,還加了名頭收稅,這就更讓治下百姓本就艱難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了!
所以這麽一番下來,書亦都不用再多加宣傳了。但凡啟國那六州的百姓從那些來往商販口中知道書亦治下各州的情況的,有條件的就往書亦的地盤跑,沒條件的也也在心裏默默祈禱著寧王能快點打過來,把自己這邊的地方也都收入名下,讓他們也能過上好日子。
連啟國的軍隊中,有知道書亦手下的軍隊將士們過什麽日子的,心裏也是經常想著自己如果能在寧王手下,那該有多好。
甚至於連一些啟國朝堂上的官員,也已經對定元帝失望了。他們都能預感到啟國的未來,卻無能為力。
民心盡失,軍心不穩!這就是啟國的現狀。
書亦讓盧彬和詹成佑帶兵鎮守羌州,防止安國在這個時候趁亂渾水摸魚。至於虞國,已經被宴青荇挑亂了,根本不用擔心。
書亦和秦時月,分別帶了五萬軍隊,兵分兩路,從瑾州和伏州雙線開打。
定元十年十月初七,書亦她們發兵,同年十一月,前後腳打下了瑾州和伏州。
到這個時候,啟都兩邊被書亦的地盤包圍,被書亦拿下已經隻是時間問題了。
書亦原本以為以定元帝的性子,應該會選擇放棄啟都,逃往南部四州,苟且偷生。
卻沒想到,在書亦他們帶兵趕到啟都外圍的前一天,定元帝以啟國皇帝的名義,發出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道詔書。
詔書中,他先是坦白承認了自己登基十年來犯下的種種錯誤,表達了啟國三百年江山竟然亡在他手中的慚愧和傷懷。
最後定元帝還在詔書中用大篇幅大罵了書亦一頓,罵她亂臣賊子,罵她母雞司晨,有違綱常,還罵她以下犯上,有辱秦家一門忠烈的門風。
哦,他還給秦家平了反,承認自己受小人蠱惑,冤枉了秦家。
他在詔書中,說自己是啟國的皇帝,名正言順,書亦就是一個竊國的賊,他寧死也不會向書亦投降,並絕對不會讓自己落入書亦手中受辱的!然後定元帝就飲下了鴆酒自盡了。
這個昏庸無能,親小人遠賢臣的皇帝,竟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難得的生出了骨氣來。
而那王權也不知出於什麽心思,陪著定元帝以身殉國了。或許在他心裏,在這麽多年的相處中,縱然他對安國的忠心是不能動搖的,卻也並非對定元帝毫無愧疚吧!
又或者他也怕自己逃了也逃不出去,萬一落入書亦手中,會更加生不如死吧!究竟他是什麽想法,這時候大家也就不得而知了。
定元帝的自盡,也算是給啟朝這個二百八十二年的朝代正式劃下了句號。
定元十年十二月初九,書亦她們到達了啟都,由定元帝的皇後拿著玉璽,開城門向書亦投了降。
書亦他們正式接手了啟都,入住了皇宮。然後不到一月,虞國那邊正式被宴青荇趁亂拿下,他遵守了自己的諾言,沒有登基為帝,而是帶著虞國的與圖和玉璽,歸降了書亦。
而原啟國的南部四州,在得知了啟都的情況後,沒有拿喬,在書亦派人過去後直接投了降,由書亦派過去的人接管了。
至此,整個啟國和虞國,正式被書亦納入版圖。
來年四月,春暖花開,書亦在這個時節,在她這輩子十九歲的那年,正式祭拜了天地,黃袍加身,登基為帝,定國號為沐。從此,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了啟國和虞國,隻有沐國了。而這一年,也正式進入了熙寧元年。
就在正式登基叩拜天地的那一刻,書亦就感到了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她和這個世界的聯係,一下子緊密了起來,發生了質的變化,如果之前的聯係隻是虛無縹緲的,而在那一刻,那種聯係和羈絆,徹底轉化為了實際的某種東西。
而書亦也有感覺,這種聯係,把她和這個世界,緊緊綁在了一起,哪怕她迴了任務站,這種聯係,也是不可能剪斷的!
登基之後,書亦自然也不會停留在原地,她留了一年的時間給國家休養,主要是治理新拿下的六個州和原來的虞國。
一年之後,熙寧二年,書亦便正式“查”出了當年秦家冤案,背後有安國的手筆在,甚至哪些人參與了,他們背後是什麽人,她也一點沒有隱瞞的意思。
她直接下詔責問安國,讓曦昀帝給她和秦家一個交代,不然就別怪她不客氣了!
原本安國還嘴硬不承認這事,被書亦自己親自帶兵直接打下了毗州和梧州後,曦昀帝終於軟了,向書亦道了歉,並表示願意為自己做出的錯事補償書亦。
書亦隻想了想,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她狠狠地宰了安國一刀,要求了無數的賠償,還要求安國把他們的三皇子澹台彧送到沐國來和親!
既然是原劇情的男主,怎麽可以因為她就不存在了呢?她還是要維護一下劇情的!
等澹台彧滿臉屈辱地來到了如今是叫沐都的沐國都城時,書亦第一時間就給他喂了可以避孕並壓製他的內力的藥物,然後就把他賜給了如今已經是沐國月王的秦時月做側夫。
書亦表示,雖然晚了兩年,但男女主的故事終於還是又要開始了,這真是太好了!隻是這次虐文虐的又是誰呢?
書亦表示,男主女主都是主角,哪個都一樣,就別計較這麽多了嘛!
書亦還歡迎各地無論是有能力的人還是沒有犯罪記錄的百姓到自己的領地裏落戶。來的人就可以分到田地和落戶補貼,同時第一年免除所有稅收,並免費發放第一年的紅薯苗和其他糧種。
在這種政策下,兩年時間,有不少在其他地方過不下去的百姓,趕到了書亦這邊。書亦把他們分配到各個州府,好歹讓下麵八個州不至於人口凋敝。
同時,書亦在自己的領地大力發展基礎醫療和教育,讓治下的百姓的生活質量得到了保障。
在經濟方麵,書亦也大力發展了商業,對來行商開店鋪的商人,在政策上也給了一定支持,並在稅收、身份的提升各方麵讓那些商人願意在這邊發展經濟。
在發展區域民生和經濟的同時,書亦也沒放鬆對軍隊的訓練。她也緊抓手下軍隊的訓練,讓軍隊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定元十年年底,書亦的領地內,已是國富民強,軍隊裏也是人強馬壯,將士們也已經訓練了出來。
糧草富足,能支撐得起戰爭的消耗。而她寧王這個人在各地的名聲,也已經傳了出去,而這時候,書亦覺得差不多是時候出手了!
之前也不是沒有手下臣子提過意見說支持她可以登基了,但她沒有同意,她不想在這種情況下登基,她準備統一了整個啟國,甚至還有虞國的時候再登基,她潛意識裏覺得這樣做對她來說更有利。
一切都準備好了,書亦就直接向啟國宣戰了。
相比書亦這邊把領地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不同,啟國其他地方在連年的天災人禍下,可真的是國力衰微。
書亦原本把紅薯傳過去,是可以大大地緩解各地百姓的艱苦的,但不知道定元帝究竟怎麽想的,就算第一年書亦隻送過去了萬斤紅薯,但你第一年種下後,收獲的估計也可以足夠各地的種糧了。
但紅薯就是沒有在那剩下六州大範圍傳播開來,讓那些百姓的生活根本沒有改善多少。加上定元帝可能是治下的區域少了,收上來的稅收供不起他揮霍了,這兩年不但不減稅,還加了名頭收稅,這就更讓治下百姓本就艱難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了!
所以這麽一番下來,書亦都不用再多加宣傳了。但凡啟國那六州的百姓從那些來往商販口中知道書亦治下各州的情況的,有條件的就往書亦的地盤跑,沒條件的也也在心裏默默祈禱著寧王能快點打過來,把自己這邊的地方也都收入名下,讓他們也能過上好日子。
連啟國的軍隊中,有知道書亦手下的軍隊將士們過什麽日子的,心裏也是經常想著自己如果能在寧王手下,那該有多好。
甚至於連一些啟國朝堂上的官員,也已經對定元帝失望了。他們都能預感到啟國的未來,卻無能為力。
民心盡失,軍心不穩!這就是啟國的現狀。
書亦讓盧彬和詹成佑帶兵鎮守羌州,防止安國在這個時候趁亂渾水摸魚。至於虞國,已經被宴青荇挑亂了,根本不用擔心。
書亦和秦時月,分別帶了五萬軍隊,兵分兩路,從瑾州和伏州雙線開打。
定元十年十月初七,書亦她們發兵,同年十一月,前後腳打下了瑾州和伏州。
到這個時候,啟都兩邊被書亦的地盤包圍,被書亦拿下已經隻是時間問題了。
書亦原本以為以定元帝的性子,應該會選擇放棄啟都,逃往南部四州,苟且偷生。
卻沒想到,在書亦他們帶兵趕到啟都外圍的前一天,定元帝以啟國皇帝的名義,發出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道詔書。
詔書中,他先是坦白承認了自己登基十年來犯下的種種錯誤,表達了啟國三百年江山竟然亡在他手中的慚愧和傷懷。
最後定元帝還在詔書中用大篇幅大罵了書亦一頓,罵她亂臣賊子,罵她母雞司晨,有違綱常,還罵她以下犯上,有辱秦家一門忠烈的門風。
哦,他還給秦家平了反,承認自己受小人蠱惑,冤枉了秦家。
他在詔書中,說自己是啟國的皇帝,名正言順,書亦就是一個竊國的賊,他寧死也不會向書亦投降,並絕對不會讓自己落入書亦手中受辱的!然後定元帝就飲下了鴆酒自盡了。
這個昏庸無能,親小人遠賢臣的皇帝,竟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難得的生出了骨氣來。
而那王權也不知出於什麽心思,陪著定元帝以身殉國了。或許在他心裏,在這麽多年的相處中,縱然他對安國的忠心是不能動搖的,卻也並非對定元帝毫無愧疚吧!
又或者他也怕自己逃了也逃不出去,萬一落入書亦手中,會更加生不如死吧!究竟他是什麽想法,這時候大家也就不得而知了。
定元帝的自盡,也算是給啟朝這個二百八十二年的朝代正式劃下了句號。
定元十年十二月初九,書亦她們到達了啟都,由定元帝的皇後拿著玉璽,開城門向書亦投了降。
書亦他們正式接手了啟都,入住了皇宮。然後不到一月,虞國那邊正式被宴青荇趁亂拿下,他遵守了自己的諾言,沒有登基為帝,而是帶著虞國的與圖和玉璽,歸降了書亦。
而原啟國的南部四州,在得知了啟都的情況後,沒有拿喬,在書亦派人過去後直接投了降,由書亦派過去的人接管了。
至此,整個啟國和虞國,正式被書亦納入版圖。
來年四月,春暖花開,書亦在這個時節,在她這輩子十九歲的那年,正式祭拜了天地,黃袍加身,登基為帝,定國號為沐。從此,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了啟國和虞國,隻有沐國了。而這一年,也正式進入了熙寧元年。
就在正式登基叩拜天地的那一刻,書亦就感到了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她和這個世界的聯係,一下子緊密了起來,發生了質的變化,如果之前的聯係隻是虛無縹緲的,而在那一刻,那種聯係和羈絆,徹底轉化為了實際的某種東西。
而書亦也有感覺,這種聯係,把她和這個世界,緊緊綁在了一起,哪怕她迴了任務站,這種聯係,也是不可能剪斷的!
登基之後,書亦自然也不會停留在原地,她留了一年的時間給國家休養,主要是治理新拿下的六個州和原來的虞國。
一年之後,熙寧二年,書亦便正式“查”出了當年秦家冤案,背後有安國的手筆在,甚至哪些人參與了,他們背後是什麽人,她也一點沒有隱瞞的意思。
她直接下詔責問安國,讓曦昀帝給她和秦家一個交代,不然就別怪她不客氣了!
原本安國還嘴硬不承認這事,被書亦自己親自帶兵直接打下了毗州和梧州後,曦昀帝終於軟了,向書亦道了歉,並表示願意為自己做出的錯事補償書亦。
書亦隻想了想,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她狠狠地宰了安國一刀,要求了無數的賠償,還要求安國把他們的三皇子澹台彧送到沐國來和親!
既然是原劇情的男主,怎麽可以因為她就不存在了呢?她還是要維護一下劇情的!
等澹台彧滿臉屈辱地來到了如今是叫沐都的沐國都城時,書亦第一時間就給他喂了可以避孕並壓製他的內力的藥物,然後就把他賜給了如今已經是沐國月王的秦時月做側夫。
書亦表示,雖然晚了兩年,但男女主的故事終於還是又要開始了,這真是太好了!隻是這次虐文虐的又是誰呢?
書亦表示,男主女主都是主角,哪個都一樣,就別計較這麽多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