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江山如畫
迷蒙之中,有明朗的光線從邊角上射入她的眼中,讓原本柔弱的眼睛生疼起來。
蘇謐覺得自己仿佛聞到了梔子花的香氣,那清香像是冰雪珠玉相互撞擊的餘韻,悠遠綿長,又像是童年時候義父在自己耳邊不厭其煩的叮囑,溫馨平和。
耳邊似乎又有遙遠的鍾聲傳來,悲愴沉痛,讓她輾轉反側,難以安眠。
她勉強睜開眼睛,然後就看到了熟悉的連睡夢之中都會出現的幔帳。
采薇宮的寢殿依然是舊日的模樣。
停頓了片刻,她感覺到力量逐漸恢複到四肢百骸之中,雖然身體依然酸痛難當。
這時候,一聲驚喜難抑的歡唿在她的身邊響起:“娘娘,娘娘,您醒了?!”
是覓青熟悉的聲音,她歡欣激動的聲音傳遞到外麵。緊接著,似乎整個宮廷都歡騰起來。
吵雜的聲音連續不斷地傳入耳中。她轉過頭,首先就看到了陳冽充滿狂喜之色的眼神,他呆呆地望著自己,仿佛這個世上再也沒有了別的存在。
而後麵是小祿子,還有覓青他們,再往後,是無數的宮人,太醫……臉上都滿是喜悅和欣慰。
現在是什麽時候了,一切都是怎麽了?
記憶如同洶湧的潮水,逐漸漫上來,敲擊拍打著她的心髒,她迴憶起神武門城樓上那絕望無助的藍色幽香,迴憶起乾清宮側殿裏如夢囈般的輕聲低語,迴憶起深遠無盡的天幕上盛放至荼蘼的煙花,迴憶起他留在她心中那冰冷絕望的眼神。
是太多的傷痛讓她無意識地想要躲避入沉睡的深淵之中,是太多的疲倦迫使她無意識地想要永遠地躲避下去,可是現實卻讓她一次次醒來。
她疲倦的又一次閉上了眼睛,聲音卻還是毫無阻隔地傳遞進入了她的耳中。
“娘娘,”覓青顧不上抹去臉上的淚痕,邊哭邊笑地說道:“娘娘,您已經昏昏沉沉了快兩個月了。剛剛慕將軍他們還前來詢問呢……”
伴隨著遠處傳來的毫無停歇的鍾聲,覓青不停地說著的話語帶上了一種沉悶的音調。
兩個月了!
她的腦中隻盤旋著這句話,其餘的語言都像是過耳的清風般煙消雲散,不留一絲的痕跡。
原來自己已經沉睡了這樣長久的時間了。
她的心髒已經碎裂成無數片,卻無法有一滴眼淚流下來。
她一生愛過的兩個人,一個她連最後的一麵都無法見到,而另一個,她卻是再也無法去見任何一麵。
恍惚之間,她的仇人已經遠離了這個塵世,而她的親人也都已經遠逝。她所有的愛情與仇恨,在死神巨大的鐮刀麵前都嘎然而止。
遠處傳來遙遙的鍾聲,長短相間,連綿不絕。
“那是皇上入殮之後,準備大殯的鍾聲,已經是第七天了。”看到蘇謐遙望著窗外,覓青解釋道。
“現在是什麽時候了?”她終於出聲問道,一邊掙紮著想要從床上起來。
有一雙手扶住她無力的身體,然後將她從床上抱起來。
她揚起頭,就看見了陳冽關切的眼神,
他抱著她向殿門處走去。
走出殿門,映入她眼中的是一片望不到頭的白色,帶著冬日的寒冷和蕭瑟,在漫天飛舞盤旋。
“這些天以來,你一直昏昏沉沉,時好時壞,整個宮裏的人都著急地不得了。在這兩個月裏麵,朝中的各部官員已經吵得昏了頭,全靠著慕將軍和燕王世子在支撐大局。”陳冽在她的耳邊輕聲說道。他的語調裏,有難以掩飾的自責,為什麽最關鍵的時刻,他總是會機緣巧合地離開她的身邊呢,當在東來樓與葛先生商議下一步動作的他聽到了這驚天動地的劇變的時候,他自責懊悔地難以形容。
伴隨著他的話語,蘇謐迴憶起這朦朧混沌的兩個月,這兩個月的時間裏,她並沒有完全昏迷,隻是不斷的疲倦讓她似睡非睡,讓她迷茫失措。在昏昏沉沉之中,外界的信息還是毫無保留地傳遞入她的心中。
她隱約看到過有無數的眼神望著自己,或者關切,或者灼熱,或者急躁,或者……
她隱約聽見過有白胡子的太醫們聚集在她的床前,焦急地商議爭執著什麽,聽見有禮部的官員侍奉在床榻前,小聲詢問著病情的進展,商議著如何在她不在的時候舉行各種事務。聽見慕輕涵在床榻邊上向覓青交待著什麽,語調焦急而關切……
她還感受到那個她依然熟悉的身影跪在她的床前,隔著半透明的錦繡屏風,他依舊清朗溫潤的聲音傳進來:“臣……邊關……馬革裹屍……永不踏足京城一步……”
她想要喊叫出聲,想要掙紮著起身,可是她卻失去了全部的力量,失去了所有的決心,她甚至提不起勇氣去直視他一眼。
她隻能夠不斷的安慰自己,欺騙自己,隻有再一次陷入昏睡之中,逼迫自己以為那些消息在她死水一樣的心田裏激不起絲毫的波瀾。
直到今日。
“參加太後!”
“參見太後!”
“……”
太後?!
蘇謐飄搖的思緒被這一連串恭謹的唿喚聲打斷了。
她禁不住茫然地轉過頭,迴神看向四周,原來陳冽抱著她,已經走到了采薇宮外。
無數的宮人低伏下身子,恭敬地跪了下來。宮女,侍衛,內監,林林總總,跪滿了蘇謐放眼所及的一切地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同占據了她全部視線的漫天滿地的潔白一樣。
在潔白的底色之下,這些身影看上去也虛無縹緲起來。
在蘇謐一切都還未來得及作出反應的時候,在她昏昏沉沉的逃避在病榻上的兩個月裏麵,後世的曆史已經成為定局。
九五至尊的齊瀧,豫親王齊皓,還有燕王倪源,大齊最堅強的三個頂梁柱在一個寒冬的夜晚同時崩塌,讓剛剛經曆了一次新生的大齊政權再一次陷入了近乎崩潰的邊緣。
齊瀧留下的唯一一道遺詔,就是冊封蘇謐為正宮皇後的詔令。
好在同時,他還為這個剛剛脫離了戰火肆虐,恢複和平的天下留下了一個皇子。
在慕輕涵和燕王世子倪廷宣的共同支持之下,擁戴年僅三歲的小皇子登基繼位,尊尚且在昏迷之中的蓮妃蘇謐為太後。
“二小姐,一切已經結束,馬上就要重新開始了。”陳冽清朗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她迴過頭去,看著陳冽平靜堅定的視線。
是的,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這個新生的朝廷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忙碌,首先需要操辦的就是齊瀧的葬禮,接下來是小皇子的登基繼位,再接下來……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們忙碌,需要他們殫精竭慮,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去為過去的時刻而悲傷。整個大齊的文武百官們,整個大齊的子民們,他們都沉浸在這個嶄新的開始裏,沉浸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未來裏。
過去的一切都已經過去,這個天下在二百年的戰亂之後恢複了統一與和平,新的秩序和新的朝代都已經到來。
“趕快好起來吧。”陳冽在她的耳邊輕聲說道:“為了你自己,也為了你肚子裏的孩子。”
孩子?
孩子!
蘇謐的思緒瞬間停止轉動了,她費盡全部的力氣才逐漸地消化了這個詞語的意義。
“禦醫已經診斷出來,你已經有快三個月的身孕了。”陳冽輕聲解釋道。
蘇謐的思緒立刻迴到了那個狂亂的夜晚,那個絕望無助的大齊帝王。
……
她正處在恍惚迷蒙的迴憶之中,卻聽到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孩子的哭喊聲,她茫然失措的迴過頭去。
原來,在身後,是覓青抱著剛剛滿三歲的小皇子走了上來。
“娘娘,如今群臣已經議定,請皇子殿下登基。”她看著蘇謐,眼中含著隱隱的淚水,臉上卻是滿懷希翼的笑容,說道:“還在等待著娘娘為皇子賜個名字呢。”
名字……
登基……
蘇謐的思緒終於恢複了日常的感覺,迷茫之中,她看向四周。
時間已經是三月份了,春迴大地,萬物複蘇。
原來剛剛占據了她全部視線的淒冷的白色不過是告喪使用的白幡,漫天飄散的雪花不過是飄灑的紙錢。
原來,宮中的各處花園都綻放出點點的嫩綠鵝黃,在這層層的白色之下,隱隱地探出頭來,茁壯地倔強地堅持著向上攀爬。
她原本以為,這深深樓閣,重重飛簷,永遠看不見終結,她原本以為,這樣漫長的寒冬,不斷持續的雪花,永遠也看不見盡頭。
可是一切還是過去了,所有的愛戀與仇恨,所有的繁華與寂滅,所有的一切,都已經離她遠去。
春天已經到來,在她不知不覺的時候。
舊的格局已經過去,新的時刻到來了,一個嶄新的天下,一個嶄新的大齊屹立於萬千子民的麵前,一個屬於天下百姓的時代到來了。
她終於輕聲笑了。
原來,真的一切都已經結束了,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
太後……
二十一歲的太後……
有誰知道,她才隻有二十一歲啊!
她將頭埋進陳冽的胸口,像是在汲取最後的一線溫暖,沒有人看見,她那一瞬間的表情,也沒有人看見,在她離開後,他的衣襟上留下的那一點小小的水澤。
所有的人都隻看見,她揚起頭來,語調平靜,目光堅強,她說道:“放我下來吧,以後的路,我要自己走了。”
天邊泛起一道微光,
在她的腳邊,枝頭上晶瑩的露珠折射著清晨的朝陽,在剛剛發出的嫩綠的葉子上輕輕地顫抖著,搖搖欲墜。下麵新開的小花潔白粉嫩,一陣風吹過,露珠墜了下去,掉在了花蕊之中。花朵不堪重負,歪斜了身子,水滴溢出,宛如一滴珠淚,從柔嫩的花瓣上滑過,落地無聲。
第九卷:蓮動傾國?九重珠落(完)
附:
齊史載:齊成帝天統三年正月十五日,遼人餘孽潛伏宮中,於中元節夜宴之上以劇毒暗害大齊重臣,燕王倪源,及豫親王齊皓盡皆亡於遼人之手。
失忠良愛將,成帝悲慟莫名,吐血而崩。
……
四月一日,成帝梓宮出神武門,安葬於城西承陵。諡號為“成”。
在他短暫的一生裏麵,終究是成功地終結了這個持續二百餘年的亂世,使天下迴歸統一。但是他這一生,究竟是成,還是不成?成就的究竟是什麽,又究竟是成就了誰?隻有留待後人評說了。
四月末,豫親王及燕王葬儀相繼完成,鎮武將軍慕輕涵及燕王世子倪廷宣會同諸位朝臣共同擁戴皇子齊伊登基繼位。改年號為景延。
五月十二日登基大典上,諸臣皆上表奏賀,唯燕王世子倪廷宣上表求去燕王封號,自請前往居禹關鎮守。
後當庭允之,改封燕國公,授平虜將軍,領居禹關主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後其一生守衛邊疆,未再踏足關內一步。
……
新帝年僅三歲,孝貞太後蘇謐臨朝攝政。
……
景延元年九月九日,天有異像,孝貞太後於采薇宮誕下成帝遺腹子,取名為昭。
……
天下既定,大齊興,四海平,太後總領朝政,處事寬和勤儉,糾之以典刑,明之以禮樂,愛之以慈儉,律之以軌儀。勵精圖治,除舊之敝。又在四海招賢納士,不記出身,不教過往。天下布衣士子爭先投效。舊衛士子葛澄明等相繼入朝為官。
十餘年後,德布天下,四海升平。垂髫之兒,皆知禮讓;戴白之老,不識兵戈。虜不敢乘月犯邊,士不敢彎弓報怨。
……
景延帝幼年時候遭逢遼國破城,被遼人所害,身負重創,雖經太醫救治,舊病難除,終於於景延九年駕崩於乾清宮。
之後群臣擁戴太後嫡子齊昭繼位,改元永昌,即為後世齊文帝。
……
永昌七年正月,遼人進犯邊關,平虜將軍倪廷宣率軍出擊,大敗遼軍於居禹關下,自身卻中伏身死,倪家一脈就此斷絕。
臨終前,留下遺表將封地墉州歸還於朝廷。
從此,天下九州歸一。
……
四月,永昌帝大婚,以兵部尚書慕輕涵女慕紫陌為後。
五月,太後歸政於永昌帝,離宮前往城郊丹楓山寒山寺歸隱,為國祈福。
任永昌帝苦苦挽留亦不改去意。
一路輕車簡行,至寒山寺,將隨行宮人盡皆遣迴,身邊不過餘貼身二三人而已。
純簡守拙,天下稱賢。
……
其後永昌帝上承景延之風,下開永昌盛世,廣開科舉,勤躬朝政,勸農歸田,還富於民。
主政五十餘年,天下太平,史稱“永昌之治”。
尾聲
陽春三月的天氣裏,柳樹柔軟的枝條伸展在空中,吐出嫩綠的新芽。一陣風過,枝條飄搖晃動,那點兒綠色就變得若有若無起來,正是詩中寫的“輕煙滲柳色”。
一隻纖纖素手從喜鵲登梅雕花的窗欄上伸出,春蔥般的手指調皮地撚起一根飄過窗口的柳枝。
她隨意地轉過臉來,那是一張滿月般美麗的臉龐,比這窗外的春光更明媚,比她手中的柳枝更柔嫩。
她正坐在窗台前出神地看著院子裏無限美好的春光,視線停駐在兩隻飛過枝頭成雙成對的燕子上,一隻手握著一卷書,一隻手無意識的揉捏著柳條,秀麗的眉宇之間,隱隱有著無限的惆悵與向往。
這時候,門口處傳來一聲輕唿打斷了她的思緒:“小姐,小姐。”隨著一聲輕靈明快的歡唿,一個頭上梳著雙髻的小丫頭蹦蹦跳跳地跑進房子。
“啊,您又在看曆代後妃列傳啊?”她精靈的大眼睛轉到自家小姐握在手中的那一卷書上,掃了一眼翻開的那一頁,忍不住問道:“又是孝貞太後啊?那麽多後妃的傳記,小姐為什麽偏偏最喜歡看孝貞太後的呢?都幾百年前的人了。”
“當然是因為孝貞太後是這幾百年來最好的太後了。”小姐帶著無限向往的說道:“她不僅是成帝的妃子,兩代帝王的母後,而且還是一代女中豪傑,在成帝病逝之後她輔佐剛剛三歲的景帝登基繼位,臨朝執政,針砭利弊,革除舊病。還輔佐教養了兩代帝王。她執掌朝政的十六年中,諸多的文治武勳,可以說是連天下多少男兒都比不上,做不到的。”她言之鑿鑿地說道。“如果沒有她悉心教導,齊文帝會成為名垂青史的一代明君嗎?這樣風華無雙,高貴怡人的女子……”
“可是書裏麵不是說孝貞太後是宮女出身嗎?”丫環疑惑地問道。
“宮女出身又怎麽了?”小姐立刻反駁道:“想想吧,由一個宮女,得蒙盛寵,從無衰減,一直到生下皇子,登上後位,這是多麽綺麗的人生啊!”
“可是我前幾天在街頭的評書館子裏還聽說孝貞太後是與當時成帝的哥哥豫親王有……連文帝其實都是……”
“胡說八道!”聽到自己的偶像被謠傳,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小姐跳了起來,沒有等丫環把話說完,就義正嚴詞地訓斥道:“這都是一些無聊文人瞎編亂造,詆毀人的,看看正史就知道了,有一次筵席上,成帝遇見刺客,當時還隻是一個才人的孝貞太後她隻身上前為皇上擋劍,才救下了成帝,而且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就是因此而失掉的呢。這樣的深情,怎麽可能會和豫親王有什麽瓜葛?!”
一邊說著,小姐清秀的眼眸迷蒙起來,忍不住暗暗想到,不知道將來我是不是也能夠遇見一個讓我心甘情願為他擋刀挨劍,至死無怨無悔的人。這樣想著,她的臉禁不住熱了起來。
“小姐過幾天就要進宮去參加選秀了,皇上見到小姐的美貌一定會封娘娘的。”丫環看著自家小姐的神情,立刻明白了她在想些什麽,拍著手調笑道。
“瞎說什麽啊,貧嘴的丫頭,別忘了,這次的選秀還有戶部尚書李家的小姐,還有威尚候吳家的小姐……你怎麽肯定你家小姐一定中選呢?”聽到丫環的話語,小姐臉上立刻浮現出一抹紅暈,羞澀地反駁道。
“小姐最漂亮啊,那些什麽吳家的,李家的小姐,那有一個比得上小姐您啊?”丫環笑道:“等小姐入了宮,皇上一定寵愛地不得了,等到再生下皇子,說不定就是皇後了。這樣不就是像孝貞太後一樣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了這句話,小姐反而沉寂下來,靜默了半響,方輕聲道:“如果真的能夠陪伴在皇上的身邊,我是不希望做孝貞太後的。”
“為什麽?小姐剛剛還說最是羨慕人家。”丫環疑惑地看著她問道。
“當然是因為……”小姐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惆悵,她遙看著窗外的藍天,緩緩說道:“孝貞太後後來雖然權傾天下,但是卻失去了自己心愛的人,成帝英年早逝,連後來的文帝都是遺腹子。唉,她與成帝情深意重,就算她擁有了天下,心裏的孤寂悲涼又有誰能夠了解呢?要不然怎麽會在歸政於文帝之後,黯然離開京城,歸隱於丹楓山呢?”
“這個奴婢也知道,據說,後來連文帝前去入山拜見的時候,都會時不時地避而不見呢。”丫環也說道。
小姐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看見小姐神色鬱悶起來,丫環連忙又說道:“那奴婢就祝願小姐前麵像孝貞太後那樣得寵,後來嘛,就像……就像文帝和明徵皇後那樣白頭偕老。”
“打死你這個貧嘴的丫頭,這些話讓別人聽見可怎麽得了啊?”小姐被這一句話逗地開懷,卻又羞惱起來,作勢要打。
丫頭連忙笑著求饒。
這時候,門外的一個丫環跑進來,滿臉喜色地說道:“小姐,小姐,剛剛如意繡坊的人來了,說是為入宮準備的新衣服已經繡完了,奴婢剛剛看了一眼,可漂亮了!您趕快親自去試一下吧。”
“真的?!”小姐又驚又喜地問道:“我這就過去。”
一邊說著,人已經急不可耐地向著門外跑去了。
幾個女孩子一擁而出。
房間裏麵立刻空了。
隻餘下那本大齊後妃史被拋在桌上,正翻到孝貞太後列傳那一頁。
一陣春風吹過,書頁“嘩嘩”翻動起來,
不過兩三頁的功夫,這篇短短的列傳就被翻了過去。
隻餘下清風,依然不肯停歇地飄然遠逝……
全書(完)
金枝的正文到現在為止算是結束了吧。從三月份開始連載,一直到現在,算是大半年的時間了。
洋洋灑灑六十多萬字,說盡了蘇謐人生最曲折的那一段,這個結局既是她這一段故事的結束,也是另一個重生的開始。
我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結局是否滿意,如果不滿意大家可以等待篇外的出現,^_^
明天開始連載篇外,幾個篇外會交代一些以前沒有交代完全的伏筆,和蘇蘇當了太後之後的故事。
所以,月票啊月票,淚眼汪汪地雙手合什祈禱ing……
諸位啊,無論你們對這個結局是否滿意,手中還有月票的筒子們,最後支持燈火一下,支持陪伴大家這大半年的《金枝》一下吧。拜謝大家了。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迷蒙之中,有明朗的光線從邊角上射入她的眼中,讓原本柔弱的眼睛生疼起來。
蘇謐覺得自己仿佛聞到了梔子花的香氣,那清香像是冰雪珠玉相互撞擊的餘韻,悠遠綿長,又像是童年時候義父在自己耳邊不厭其煩的叮囑,溫馨平和。
耳邊似乎又有遙遠的鍾聲傳來,悲愴沉痛,讓她輾轉反側,難以安眠。
她勉強睜開眼睛,然後就看到了熟悉的連睡夢之中都會出現的幔帳。
采薇宮的寢殿依然是舊日的模樣。
停頓了片刻,她感覺到力量逐漸恢複到四肢百骸之中,雖然身體依然酸痛難當。
這時候,一聲驚喜難抑的歡唿在她的身邊響起:“娘娘,娘娘,您醒了?!”
是覓青熟悉的聲音,她歡欣激動的聲音傳遞到外麵。緊接著,似乎整個宮廷都歡騰起來。
吵雜的聲音連續不斷地傳入耳中。她轉過頭,首先就看到了陳冽充滿狂喜之色的眼神,他呆呆地望著自己,仿佛這個世上再也沒有了別的存在。
而後麵是小祿子,還有覓青他們,再往後,是無數的宮人,太醫……臉上都滿是喜悅和欣慰。
現在是什麽時候了,一切都是怎麽了?
記憶如同洶湧的潮水,逐漸漫上來,敲擊拍打著她的心髒,她迴憶起神武門城樓上那絕望無助的藍色幽香,迴憶起乾清宮側殿裏如夢囈般的輕聲低語,迴憶起深遠無盡的天幕上盛放至荼蘼的煙花,迴憶起他留在她心中那冰冷絕望的眼神。
是太多的傷痛讓她無意識地想要躲避入沉睡的深淵之中,是太多的疲倦迫使她無意識地想要永遠地躲避下去,可是現實卻讓她一次次醒來。
她疲倦的又一次閉上了眼睛,聲音卻還是毫無阻隔地傳遞進入了她的耳中。
“娘娘,”覓青顧不上抹去臉上的淚痕,邊哭邊笑地說道:“娘娘,您已經昏昏沉沉了快兩個月了。剛剛慕將軍他們還前來詢問呢……”
伴隨著遠處傳來的毫無停歇的鍾聲,覓青不停地說著的話語帶上了一種沉悶的音調。
兩個月了!
她的腦中隻盤旋著這句話,其餘的語言都像是過耳的清風般煙消雲散,不留一絲的痕跡。
原來自己已經沉睡了這樣長久的時間了。
她的心髒已經碎裂成無數片,卻無法有一滴眼淚流下來。
她一生愛過的兩個人,一個她連最後的一麵都無法見到,而另一個,她卻是再也無法去見任何一麵。
恍惚之間,她的仇人已經遠離了這個塵世,而她的親人也都已經遠逝。她所有的愛情與仇恨,在死神巨大的鐮刀麵前都嘎然而止。
遠處傳來遙遙的鍾聲,長短相間,連綿不絕。
“那是皇上入殮之後,準備大殯的鍾聲,已經是第七天了。”看到蘇謐遙望著窗外,覓青解釋道。
“現在是什麽時候了?”她終於出聲問道,一邊掙紮著想要從床上起來。
有一雙手扶住她無力的身體,然後將她從床上抱起來。
她揚起頭,就看見了陳冽關切的眼神,
他抱著她向殿門處走去。
走出殿門,映入她眼中的是一片望不到頭的白色,帶著冬日的寒冷和蕭瑟,在漫天飛舞盤旋。
“這些天以來,你一直昏昏沉沉,時好時壞,整個宮裏的人都著急地不得了。在這兩個月裏麵,朝中的各部官員已經吵得昏了頭,全靠著慕將軍和燕王世子在支撐大局。”陳冽在她的耳邊輕聲說道。他的語調裏,有難以掩飾的自責,為什麽最關鍵的時刻,他總是會機緣巧合地離開她的身邊呢,當在東來樓與葛先生商議下一步動作的他聽到了這驚天動地的劇變的時候,他自責懊悔地難以形容。
伴隨著他的話語,蘇謐迴憶起這朦朧混沌的兩個月,這兩個月的時間裏,她並沒有完全昏迷,隻是不斷的疲倦讓她似睡非睡,讓她迷茫失措。在昏昏沉沉之中,外界的信息還是毫無保留地傳遞入她的心中。
她隱約看到過有無數的眼神望著自己,或者關切,或者灼熱,或者急躁,或者……
她隱約聽見過有白胡子的太醫們聚集在她的床前,焦急地商議爭執著什麽,聽見有禮部的官員侍奉在床榻前,小聲詢問著病情的進展,商議著如何在她不在的時候舉行各種事務。聽見慕輕涵在床榻邊上向覓青交待著什麽,語調焦急而關切……
她還感受到那個她依然熟悉的身影跪在她的床前,隔著半透明的錦繡屏風,他依舊清朗溫潤的聲音傳進來:“臣……邊關……馬革裹屍……永不踏足京城一步……”
她想要喊叫出聲,想要掙紮著起身,可是她卻失去了全部的力量,失去了所有的決心,她甚至提不起勇氣去直視他一眼。
她隻能夠不斷的安慰自己,欺騙自己,隻有再一次陷入昏睡之中,逼迫自己以為那些消息在她死水一樣的心田裏激不起絲毫的波瀾。
直到今日。
“參加太後!”
“參見太後!”
“……”
太後?!
蘇謐飄搖的思緒被這一連串恭謹的唿喚聲打斷了。
她禁不住茫然地轉過頭,迴神看向四周,原來陳冽抱著她,已經走到了采薇宮外。
無數的宮人低伏下身子,恭敬地跪了下來。宮女,侍衛,內監,林林總總,跪滿了蘇謐放眼所及的一切地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同占據了她全部視線的漫天滿地的潔白一樣。
在潔白的底色之下,這些身影看上去也虛無縹緲起來。
在蘇謐一切都還未來得及作出反應的時候,在她昏昏沉沉的逃避在病榻上的兩個月裏麵,後世的曆史已經成為定局。
九五至尊的齊瀧,豫親王齊皓,還有燕王倪源,大齊最堅強的三個頂梁柱在一個寒冬的夜晚同時崩塌,讓剛剛經曆了一次新生的大齊政權再一次陷入了近乎崩潰的邊緣。
齊瀧留下的唯一一道遺詔,就是冊封蘇謐為正宮皇後的詔令。
好在同時,他還為這個剛剛脫離了戰火肆虐,恢複和平的天下留下了一個皇子。
在慕輕涵和燕王世子倪廷宣的共同支持之下,擁戴年僅三歲的小皇子登基繼位,尊尚且在昏迷之中的蓮妃蘇謐為太後。
“二小姐,一切已經結束,馬上就要重新開始了。”陳冽清朗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她迴過頭去,看著陳冽平靜堅定的視線。
是的,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這個新生的朝廷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忙碌,首先需要操辦的就是齊瀧的葬禮,接下來是小皇子的登基繼位,再接下來……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們忙碌,需要他們殫精竭慮,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去為過去的時刻而悲傷。整個大齊的文武百官們,整個大齊的子民們,他們都沉浸在這個嶄新的開始裏,沉浸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未來裏。
過去的一切都已經過去,這個天下在二百年的戰亂之後恢複了統一與和平,新的秩序和新的朝代都已經到來。
“趕快好起來吧。”陳冽在她的耳邊輕聲說道:“為了你自己,也為了你肚子裏的孩子。”
孩子?
孩子!
蘇謐的思緒瞬間停止轉動了,她費盡全部的力氣才逐漸地消化了這個詞語的意義。
“禦醫已經診斷出來,你已經有快三個月的身孕了。”陳冽輕聲解釋道。
蘇謐的思緒立刻迴到了那個狂亂的夜晚,那個絕望無助的大齊帝王。
……
她正處在恍惚迷蒙的迴憶之中,卻聽到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孩子的哭喊聲,她茫然失措的迴過頭去。
原來,在身後,是覓青抱著剛剛滿三歲的小皇子走了上來。
“娘娘,如今群臣已經議定,請皇子殿下登基。”她看著蘇謐,眼中含著隱隱的淚水,臉上卻是滿懷希翼的笑容,說道:“還在等待著娘娘為皇子賜個名字呢。”
名字……
登基……
蘇謐的思緒終於恢複了日常的感覺,迷茫之中,她看向四周。
時間已經是三月份了,春迴大地,萬物複蘇。
原來剛剛占據了她全部視線的淒冷的白色不過是告喪使用的白幡,漫天飄散的雪花不過是飄灑的紙錢。
原來,宮中的各處花園都綻放出點點的嫩綠鵝黃,在這層層的白色之下,隱隱地探出頭來,茁壯地倔強地堅持著向上攀爬。
她原本以為,這深深樓閣,重重飛簷,永遠看不見終結,她原本以為,這樣漫長的寒冬,不斷持續的雪花,永遠也看不見盡頭。
可是一切還是過去了,所有的愛戀與仇恨,所有的繁華與寂滅,所有的一切,都已經離她遠去。
春天已經到來,在她不知不覺的時候。
舊的格局已經過去,新的時刻到來了,一個嶄新的天下,一個嶄新的大齊屹立於萬千子民的麵前,一個屬於天下百姓的時代到來了。
她終於輕聲笑了。
原來,真的一切都已經結束了,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
太後……
二十一歲的太後……
有誰知道,她才隻有二十一歲啊!
她將頭埋進陳冽的胸口,像是在汲取最後的一線溫暖,沒有人看見,她那一瞬間的表情,也沒有人看見,在她離開後,他的衣襟上留下的那一點小小的水澤。
所有的人都隻看見,她揚起頭來,語調平靜,目光堅強,她說道:“放我下來吧,以後的路,我要自己走了。”
天邊泛起一道微光,
在她的腳邊,枝頭上晶瑩的露珠折射著清晨的朝陽,在剛剛發出的嫩綠的葉子上輕輕地顫抖著,搖搖欲墜。下麵新開的小花潔白粉嫩,一陣風吹過,露珠墜了下去,掉在了花蕊之中。花朵不堪重負,歪斜了身子,水滴溢出,宛如一滴珠淚,從柔嫩的花瓣上滑過,落地無聲。
第九卷:蓮動傾國?九重珠落(完)
附:
齊史載:齊成帝天統三年正月十五日,遼人餘孽潛伏宮中,於中元節夜宴之上以劇毒暗害大齊重臣,燕王倪源,及豫親王齊皓盡皆亡於遼人之手。
失忠良愛將,成帝悲慟莫名,吐血而崩。
……
四月一日,成帝梓宮出神武門,安葬於城西承陵。諡號為“成”。
在他短暫的一生裏麵,終究是成功地終結了這個持續二百餘年的亂世,使天下迴歸統一。但是他這一生,究竟是成,還是不成?成就的究竟是什麽,又究竟是成就了誰?隻有留待後人評說了。
四月末,豫親王及燕王葬儀相繼完成,鎮武將軍慕輕涵及燕王世子倪廷宣會同諸位朝臣共同擁戴皇子齊伊登基繼位。改年號為景延。
五月十二日登基大典上,諸臣皆上表奏賀,唯燕王世子倪廷宣上表求去燕王封號,自請前往居禹關鎮守。
後當庭允之,改封燕國公,授平虜將軍,領居禹關主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後其一生守衛邊疆,未再踏足關內一步。
……
新帝年僅三歲,孝貞太後蘇謐臨朝攝政。
……
景延元年九月九日,天有異像,孝貞太後於采薇宮誕下成帝遺腹子,取名為昭。
……
天下既定,大齊興,四海平,太後總領朝政,處事寬和勤儉,糾之以典刑,明之以禮樂,愛之以慈儉,律之以軌儀。勵精圖治,除舊之敝。又在四海招賢納士,不記出身,不教過往。天下布衣士子爭先投效。舊衛士子葛澄明等相繼入朝為官。
十餘年後,德布天下,四海升平。垂髫之兒,皆知禮讓;戴白之老,不識兵戈。虜不敢乘月犯邊,士不敢彎弓報怨。
……
景延帝幼年時候遭逢遼國破城,被遼人所害,身負重創,雖經太醫救治,舊病難除,終於於景延九年駕崩於乾清宮。
之後群臣擁戴太後嫡子齊昭繼位,改元永昌,即為後世齊文帝。
……
永昌七年正月,遼人進犯邊關,平虜將軍倪廷宣率軍出擊,大敗遼軍於居禹關下,自身卻中伏身死,倪家一脈就此斷絕。
臨終前,留下遺表將封地墉州歸還於朝廷。
從此,天下九州歸一。
……
四月,永昌帝大婚,以兵部尚書慕輕涵女慕紫陌為後。
五月,太後歸政於永昌帝,離宮前往城郊丹楓山寒山寺歸隱,為國祈福。
任永昌帝苦苦挽留亦不改去意。
一路輕車簡行,至寒山寺,將隨行宮人盡皆遣迴,身邊不過餘貼身二三人而已。
純簡守拙,天下稱賢。
……
其後永昌帝上承景延之風,下開永昌盛世,廣開科舉,勤躬朝政,勸農歸田,還富於民。
主政五十餘年,天下太平,史稱“永昌之治”。
尾聲
陽春三月的天氣裏,柳樹柔軟的枝條伸展在空中,吐出嫩綠的新芽。一陣風過,枝條飄搖晃動,那點兒綠色就變得若有若無起來,正是詩中寫的“輕煙滲柳色”。
一隻纖纖素手從喜鵲登梅雕花的窗欄上伸出,春蔥般的手指調皮地撚起一根飄過窗口的柳枝。
她隨意地轉過臉來,那是一張滿月般美麗的臉龐,比這窗外的春光更明媚,比她手中的柳枝更柔嫩。
她正坐在窗台前出神地看著院子裏無限美好的春光,視線停駐在兩隻飛過枝頭成雙成對的燕子上,一隻手握著一卷書,一隻手無意識的揉捏著柳條,秀麗的眉宇之間,隱隱有著無限的惆悵與向往。
這時候,門口處傳來一聲輕唿打斷了她的思緒:“小姐,小姐。”隨著一聲輕靈明快的歡唿,一個頭上梳著雙髻的小丫頭蹦蹦跳跳地跑進房子。
“啊,您又在看曆代後妃列傳啊?”她精靈的大眼睛轉到自家小姐握在手中的那一卷書上,掃了一眼翻開的那一頁,忍不住問道:“又是孝貞太後啊?那麽多後妃的傳記,小姐為什麽偏偏最喜歡看孝貞太後的呢?都幾百年前的人了。”
“當然是因為孝貞太後是這幾百年來最好的太後了。”小姐帶著無限向往的說道:“她不僅是成帝的妃子,兩代帝王的母後,而且還是一代女中豪傑,在成帝病逝之後她輔佐剛剛三歲的景帝登基繼位,臨朝執政,針砭利弊,革除舊病。還輔佐教養了兩代帝王。她執掌朝政的十六年中,諸多的文治武勳,可以說是連天下多少男兒都比不上,做不到的。”她言之鑿鑿地說道。“如果沒有她悉心教導,齊文帝會成為名垂青史的一代明君嗎?這樣風華無雙,高貴怡人的女子……”
“可是書裏麵不是說孝貞太後是宮女出身嗎?”丫環疑惑地問道。
“宮女出身又怎麽了?”小姐立刻反駁道:“想想吧,由一個宮女,得蒙盛寵,從無衰減,一直到生下皇子,登上後位,這是多麽綺麗的人生啊!”
“可是我前幾天在街頭的評書館子裏還聽說孝貞太後是與當時成帝的哥哥豫親王有……連文帝其實都是……”
“胡說八道!”聽到自己的偶像被謠傳,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小姐跳了起來,沒有等丫環把話說完,就義正嚴詞地訓斥道:“這都是一些無聊文人瞎編亂造,詆毀人的,看看正史就知道了,有一次筵席上,成帝遇見刺客,當時還隻是一個才人的孝貞太後她隻身上前為皇上擋劍,才救下了成帝,而且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就是因此而失掉的呢。這樣的深情,怎麽可能會和豫親王有什麽瓜葛?!”
一邊說著,小姐清秀的眼眸迷蒙起來,忍不住暗暗想到,不知道將來我是不是也能夠遇見一個讓我心甘情願為他擋刀挨劍,至死無怨無悔的人。這樣想著,她的臉禁不住熱了起來。
“小姐過幾天就要進宮去參加選秀了,皇上見到小姐的美貌一定會封娘娘的。”丫環看著自家小姐的神情,立刻明白了她在想些什麽,拍著手調笑道。
“瞎說什麽啊,貧嘴的丫頭,別忘了,這次的選秀還有戶部尚書李家的小姐,還有威尚候吳家的小姐……你怎麽肯定你家小姐一定中選呢?”聽到丫環的話語,小姐臉上立刻浮現出一抹紅暈,羞澀地反駁道。
“小姐最漂亮啊,那些什麽吳家的,李家的小姐,那有一個比得上小姐您啊?”丫環笑道:“等小姐入了宮,皇上一定寵愛地不得了,等到再生下皇子,說不定就是皇後了。這樣不就是像孝貞太後一樣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了這句話,小姐反而沉寂下來,靜默了半響,方輕聲道:“如果真的能夠陪伴在皇上的身邊,我是不希望做孝貞太後的。”
“為什麽?小姐剛剛還說最是羨慕人家。”丫環疑惑地看著她問道。
“當然是因為……”小姐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惆悵,她遙看著窗外的藍天,緩緩說道:“孝貞太後後來雖然權傾天下,但是卻失去了自己心愛的人,成帝英年早逝,連後來的文帝都是遺腹子。唉,她與成帝情深意重,就算她擁有了天下,心裏的孤寂悲涼又有誰能夠了解呢?要不然怎麽會在歸政於文帝之後,黯然離開京城,歸隱於丹楓山呢?”
“這個奴婢也知道,據說,後來連文帝前去入山拜見的時候,都會時不時地避而不見呢。”丫環也說道。
小姐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看見小姐神色鬱悶起來,丫環連忙又說道:“那奴婢就祝願小姐前麵像孝貞太後那樣得寵,後來嘛,就像……就像文帝和明徵皇後那樣白頭偕老。”
“打死你這個貧嘴的丫頭,這些話讓別人聽見可怎麽得了啊?”小姐被這一句話逗地開懷,卻又羞惱起來,作勢要打。
丫頭連忙笑著求饒。
這時候,門外的一個丫環跑進來,滿臉喜色地說道:“小姐,小姐,剛剛如意繡坊的人來了,說是為入宮準備的新衣服已經繡完了,奴婢剛剛看了一眼,可漂亮了!您趕快親自去試一下吧。”
“真的?!”小姐又驚又喜地問道:“我這就過去。”
一邊說著,人已經急不可耐地向著門外跑去了。
幾個女孩子一擁而出。
房間裏麵立刻空了。
隻餘下那本大齊後妃史被拋在桌上,正翻到孝貞太後列傳那一頁。
一陣春風吹過,書頁“嘩嘩”翻動起來,
不過兩三頁的功夫,這篇短短的列傳就被翻了過去。
隻餘下清風,依然不肯停歇地飄然遠逝……
全書(完)
金枝的正文到現在為止算是結束了吧。從三月份開始連載,一直到現在,算是大半年的時間了。
洋洋灑灑六十多萬字,說盡了蘇謐人生最曲折的那一段,這個結局既是她這一段故事的結束,也是另一個重生的開始。
我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結局是否滿意,如果不滿意大家可以等待篇外的出現,^_^
明天開始連載篇外,幾個篇外會交代一些以前沒有交代完全的伏筆,和蘇蘇當了太後之後的故事。
所以,月票啊月票,淚眼汪汪地雙手合什祈禱ing……
諸位啊,無論你們對這個結局是否滿意,手中還有月票的筒子們,最後支持燈火一下,支持陪伴大家這大半年的《金枝》一下吧。拜謝大家了。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