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阿茲伯特剛準備享用自己麵前那些食物的時候,突然傳來了一陣令人心驚膽戰的消息——他們的營地正遭受著大宋士兵的猛烈追擊!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阿茲伯特瞬間愣住了,手中的食物差點掉落地上。
此時此刻,阿茲伯特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糾結。他其實一點兒都不想再次落荒而逃,但問題在於,他還沒來得及將所有將領召集起來共同商議應對之策呢。更糟糕的是,此刻他所在的營地裏已然亂成了一鍋粥,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瘋狂逃竄的士兵們。原本井然有序的吐蕃營地如今已變得麵目全非,那支曾經被他引以為傲、號稱無比精銳的強軍,現如今卻淪為了一群毫無紀律可言、喪失戰鬥力的逃兵。
麵對如此混亂不堪的局麵,阿茲伯特縱使有千般不願,萬般無奈,最終也隻能選擇跟隨那些敗退下來的軍隊一起,沿著來時的道路拚命地狂奔而去。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盡快甩開身後緊追不舍的大宋追兵,找到一處相對安全且安靜的地方重新整頓自己的吐蕃大軍。等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他定要率領這支雄師卷土重來,一雪前恥,好好地報今日之仇。
然而,或許連阿茲伯特自己都未曾料到,從這一刻起,他便踏上了一條永無止境的逃亡之路。命運似乎跟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無論他如何努力掙紮,都始終難以逃脫大宋軍隊如影隨形的追捕……
這一次大戰是從半夜開始,可是至於什麽時候停頓下來,暫時卻變得未知,因為隨時都有一隊隊吐蕃士兵被押解到大宋的軍營裏麵,而同時,漫山遍野都是在瘋狂逃走的吐蕃軍隊,可是緊緊跟隨在他們後麵,甚至已經穿插在他們隊伍當中的那些西夏士兵,卻隨時隨刻對他們進行著攻擊。
嶽飛自從招收這些降兵的時候,就唯恐軍隊在作戰中出現兵變,所以,無論是將這些西夏士兵留在後麵進行衝鋒,還是讓他們在前麵進行收攏吐蕃的殘兵敗將,隨時都讓自己的士兵形成一個個有規模的隊伍,一邊收攏那些降軍,並同時也要關注這些西夏士兵的一舉一動。
剛開始,嶽飛自然會考慮到這些西夏士兵可能表麵上同意加入大宋的陣營,在雙方發生爭鬥的時候,找機會脫掉軍裝,扔掉武器,然後找機會逃走,畢竟這種事情在古代這種戰場上頻繁出現,所以每一次出征都會有大量監軍在後麵督促戰場的形態,否則很容易出現大量兵變的現象。
當然,這一次嶽飛也安排了大量監軍一直在後方關注這些西夏士兵的動向,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事情,自從讓西夏大軍攻入吐蕃營地的那一刻起,後麵的監軍卻沒有找到一個想主動逃離戰場的士兵,反而接下來就是這些身穿西夏軍服的士兵們,將一串串的吐蕃俘虜押解迴來,等有人收編這些俘虜的那一刻,這些西夏人馬上揮舞著手中武器再次迴歸戰場。
雖然西夏士兵不聽從命令,悄悄離開軍營就對吐蕃展開了追擊,從戰場紀律考慮這些人已經違背了軍令,迴來後一定會受到嚴重懲罰,當然此時有成千上萬的西夏士兵正在瘋狂衝擊吐蕃的陣營,嶽飛自然不想讓這些人貿然去送死。不得已,嶽飛隻能派張顯王貴他們帶領自己的軍隊,快速跟隨在西夏士兵後麵進行援助。結果這些在前方征戰的西夏人發現後麵援軍到達的時候,更是認為宋軍認可了他們這種做法,也把這些援軍當成了他們的後勤,隻要把他們繳獲的物資和俘虜帶迴來即可,那些已經殺紅眼的西夏士兵們,就如同一隻隻兇猛的豺狼,瞬間又投入到戰場之上。
剛開始,嶽飛防止西夏軍隊發生嚴重的意外情況,還讓輕騎部隊以及弓弩手對他們進行後方的援助,可是隨著這些西夏軍隊拚命向前追趕,甚至於已經和正在潰逃的吐蕃人完全匯攏在一起,使得有規律的大宋軍隊一直在他們雙方的後麵追趕,如果這時候能夠在高空向下俯視的話,一時間都無法確認宋軍追趕的到底是吐蕃人還是西夏人。
原本嶽飛的意思是將阿茲伯特吐蕃大營打穿之後,一邊收攏敵軍的俘虜和裝備,一邊重新整理自己的陣型,接下來再一鼓作氣將這些吐蕃人趕出大宋境內,關於要不要進入吐蕃境內作戰,嶽飛也在考慮當中。
結果自從當晚西夏軍首先向吐蕃發起了挑戰之後,一直到第二天天光放亮,整個大地上到處都是一支隻向西南方向快速奔跑的隊伍,這些隊伍有吐蕃人,有西夏人,後麵就是大宋的軍隊,剛開始嶽飛隻是讓宋軍援助前麵的西夏士兵,並且把俘虜物資有規模的安置下來,可是隨著前方的戰線越來越遠越來越廣,以至於當嶽飛剛剛聽到那些傳令兵傳來的信息的時候,可能已經是半天以前發生的事情。
隨著整個戰局在迅速擴大,嶽飛隻能帶領一萬大軍將吐蕃已經徹底拋棄的營地進行了全麵收攏,隨後留下一部分人在此處進行看管,又組織大軍火速向前推進,可是盡管嶽飛的隊伍正在加緊向前移動,但是前方的信息也開始越來越遠,當幾日後,嶽飛抵達一個縣城的時候,忽然,一個傳令兵給他送來了一個最新的休息。
“啟奏大帥,我們先鋒大軍已經成功抵達巴關,並且巴關已經成功被我們占領,而且成功捉拿吐蕃俘虜萬餘人,光是糧草三百萬擔,馬牛羊物資無數,由於城中我軍兵力空虛,還請大帥速速派兵接管。”
“你說什麽?你們先鋒軍已經抵達了吐蕃境內的巴關嗎?你可知道那裏距離此處可是有300裏之遙?”
“迴稟大帥,我是在昨日中午我軍成功占領巴關之後,就馬不停蹄來給您送信,這一天一夜才趕迴此處,幸好在臨河口遇到王貴將軍的一支大軍,也是他們和我換的馬匹之後,才讓我把這個好消息送給大帥。”
嶽飛此時已經顧不得和他講話,馬上打開隨軍攜帶的地圖,仔細查看自己和先鋒軍相差的大致距離,隨後才安排人讓傳令兵先迴去好好休息,又馬上給身邊的將領下達了火速前進的命令。
嶽飛原本想著一鼓作氣打敗吐蕃十幾萬大軍,然後用半月到一個月的時間收複所有失地,必將吐蕃的軍隊趕迴去,結果從自己發起這場大戰開始,到今天也不過就是五六天的時間,可是此時自己的先鋒軍已經衝出大宋領土,攻占了吐蕃的巴關。從這一點就可以證明,隻需這幾日已經將大宋的領土大致收複,當然,還有許多地方正在清剿那些隱藏起來的吐蕃軍隊。
原本阿茲伯特也不想如此快速的就敗退迴去,昨日還讓大將莫斯科瓦組織了8000精銳,企圖和追趕上來的大宋軍隊進行一場反攻,結果也算是巧合,原本他們還想和追趕他們的西夏軍隊拚殺一番,結果當他們軍隊剛剛集合完畢,正巧碰上王貴率領兩萬大軍火急火燎向前推進,結果雙方一見麵,王貴直接下令,弓弩軍在前方大範圍的全麵覆蓋式射擊,都不等這些吐蕃人反應過來,後麵的輕裝鐵騎就已經如同閃電般衝進他們的隊伍。
這場大戰隻進行了兩個時辰,莫斯科瓦在征戰中被宋軍直接射殺,剛剛組織的大軍再一次潰不成軍,除了大量人員被宋軍捉捕之外,當然,還有一些逃跑的潰軍迅速消失在山穀當中。王貴一邊督促大軍繼續向前快速推進,去接應自己的軍隊,一邊抽調出幾個小隊去清剿企圖隱藏的這些吐蕃人。
阿茲伯特無奈之下帶領殘兵敗將繼續向迴逃跑,結果就當他們馬上進入自己的領土迴到巴關麵前的時候,在很遠的地方就看到巴關城頭上正在飄揚著大宋的旗幟,這一下可是把阿茲伯特嚇得不輕,自己萬萬沒想到宋軍會派出一支突襲軍隊,提前搶占了自己的關隘,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切斷了自己的撤退後路,難不成宋軍已經預料到自己會打敗嗎?
阿茲伯特帶領殘兵敗將向著西南方向繼續逃走,根本就不打算和鎮守在巴關的這些宋軍進行正麵衝突,結果就在他們剛剛離開此處不到一個時辰的時候,一支2000人的宋軍才來到巴關城下,當他們來到城前才發現開門迎接自己的人,竟然是幾百個身體受傷的西夏士兵,隻見這些人個個帶傷,幾乎整個隊伍裏都沒有一個完整之人。
經過詢問才得知,當時吐蕃人在前麵瘋狂逃跑,這些西夏士兵火速追趕了上來,結果雙方一起進入了巴關城,當時這些鎮守巴關的吐蕃人都沒有反應過來,西夏士兵就揮舞著刀槍對他們展開了強攻,由於這些駐守巴關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進入自己的城市內,隨著城門還沒有關閉,就看到後麵有一望無際的人正在瘋狂的向此處奔跑,看樣子自己的城市是肯定守不住,幹脆跟隨這些敗退的吐蕃士兵一起逃走。
而攻占下巴關城的這些西夏士兵,還想對那些逃走的人繼續追趕,隻能把所有受傷的士兵留下來在此處鎮守,同時,對後麵逃過來的吐蕃士兵進行收攏,就這樣,幾百個受傷的西夏士兵,不光占據著一個巨大的邊關要塞,還看押著上萬吐蕃俘虜,此時,城中的糧食物資各種牛羊已經數不勝數,最為關鍵的是一直有吐蕃人跑到此處,當他們看到城上那些飄揚的大宋旗幟之後,這些人直接就選擇了跪地投降。
此時此刻,阿茲伯特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糾結。他其實一點兒都不想再次落荒而逃,但問題在於,他還沒來得及將所有將領召集起來共同商議應對之策呢。更糟糕的是,此刻他所在的營地裏已然亂成了一鍋粥,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瘋狂逃竄的士兵們。原本井然有序的吐蕃營地如今已變得麵目全非,那支曾經被他引以為傲、號稱無比精銳的強軍,現如今卻淪為了一群毫無紀律可言、喪失戰鬥力的逃兵。
麵對如此混亂不堪的局麵,阿茲伯特縱使有千般不願,萬般無奈,最終也隻能選擇跟隨那些敗退下來的軍隊一起,沿著來時的道路拚命地狂奔而去。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盡快甩開身後緊追不舍的大宋追兵,找到一處相對安全且安靜的地方重新整頓自己的吐蕃大軍。等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他定要率領這支雄師卷土重來,一雪前恥,好好地報今日之仇。
然而,或許連阿茲伯特自己都未曾料到,從這一刻起,他便踏上了一條永無止境的逃亡之路。命運似乎跟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無論他如何努力掙紮,都始終難以逃脫大宋軍隊如影隨形的追捕……
這一次大戰是從半夜開始,可是至於什麽時候停頓下來,暫時卻變得未知,因為隨時都有一隊隊吐蕃士兵被押解到大宋的軍營裏麵,而同時,漫山遍野都是在瘋狂逃走的吐蕃軍隊,可是緊緊跟隨在他們後麵,甚至已經穿插在他們隊伍當中的那些西夏士兵,卻隨時隨刻對他們進行著攻擊。
嶽飛自從招收這些降兵的時候,就唯恐軍隊在作戰中出現兵變,所以,無論是將這些西夏士兵留在後麵進行衝鋒,還是讓他們在前麵進行收攏吐蕃的殘兵敗將,隨時都讓自己的士兵形成一個個有規模的隊伍,一邊收攏那些降軍,並同時也要關注這些西夏士兵的一舉一動。
剛開始,嶽飛自然會考慮到這些西夏士兵可能表麵上同意加入大宋的陣營,在雙方發生爭鬥的時候,找機會脫掉軍裝,扔掉武器,然後找機會逃走,畢竟這種事情在古代這種戰場上頻繁出現,所以每一次出征都會有大量監軍在後麵督促戰場的形態,否則很容易出現大量兵變的現象。
當然,這一次嶽飛也安排了大量監軍一直在後方關注這些西夏士兵的動向,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事情,自從讓西夏大軍攻入吐蕃營地的那一刻起,後麵的監軍卻沒有找到一個想主動逃離戰場的士兵,反而接下來就是這些身穿西夏軍服的士兵們,將一串串的吐蕃俘虜押解迴來,等有人收編這些俘虜的那一刻,這些西夏人馬上揮舞著手中武器再次迴歸戰場。
雖然西夏士兵不聽從命令,悄悄離開軍營就對吐蕃展開了追擊,從戰場紀律考慮這些人已經違背了軍令,迴來後一定會受到嚴重懲罰,當然此時有成千上萬的西夏士兵正在瘋狂衝擊吐蕃的陣營,嶽飛自然不想讓這些人貿然去送死。不得已,嶽飛隻能派張顯王貴他們帶領自己的軍隊,快速跟隨在西夏士兵後麵進行援助。結果這些在前方征戰的西夏人發現後麵援軍到達的時候,更是認為宋軍認可了他們這種做法,也把這些援軍當成了他們的後勤,隻要把他們繳獲的物資和俘虜帶迴來即可,那些已經殺紅眼的西夏士兵們,就如同一隻隻兇猛的豺狼,瞬間又投入到戰場之上。
剛開始,嶽飛防止西夏軍隊發生嚴重的意外情況,還讓輕騎部隊以及弓弩手對他們進行後方的援助,可是隨著這些西夏軍隊拚命向前追趕,甚至於已經和正在潰逃的吐蕃人完全匯攏在一起,使得有規律的大宋軍隊一直在他們雙方的後麵追趕,如果這時候能夠在高空向下俯視的話,一時間都無法確認宋軍追趕的到底是吐蕃人還是西夏人。
原本嶽飛的意思是將阿茲伯特吐蕃大營打穿之後,一邊收攏敵軍的俘虜和裝備,一邊重新整理自己的陣型,接下來再一鼓作氣將這些吐蕃人趕出大宋境內,關於要不要進入吐蕃境內作戰,嶽飛也在考慮當中。
結果自從當晚西夏軍首先向吐蕃發起了挑戰之後,一直到第二天天光放亮,整個大地上到處都是一支隻向西南方向快速奔跑的隊伍,這些隊伍有吐蕃人,有西夏人,後麵就是大宋的軍隊,剛開始嶽飛隻是讓宋軍援助前麵的西夏士兵,並且把俘虜物資有規模的安置下來,可是隨著前方的戰線越來越遠越來越廣,以至於當嶽飛剛剛聽到那些傳令兵傳來的信息的時候,可能已經是半天以前發生的事情。
隨著整個戰局在迅速擴大,嶽飛隻能帶領一萬大軍將吐蕃已經徹底拋棄的營地進行了全麵收攏,隨後留下一部分人在此處進行看管,又組織大軍火速向前推進,可是盡管嶽飛的隊伍正在加緊向前移動,但是前方的信息也開始越來越遠,當幾日後,嶽飛抵達一個縣城的時候,忽然,一個傳令兵給他送來了一個最新的休息。
“啟奏大帥,我們先鋒大軍已經成功抵達巴關,並且巴關已經成功被我們占領,而且成功捉拿吐蕃俘虜萬餘人,光是糧草三百萬擔,馬牛羊物資無數,由於城中我軍兵力空虛,還請大帥速速派兵接管。”
“你說什麽?你們先鋒軍已經抵達了吐蕃境內的巴關嗎?你可知道那裏距離此處可是有300裏之遙?”
“迴稟大帥,我是在昨日中午我軍成功占領巴關之後,就馬不停蹄來給您送信,這一天一夜才趕迴此處,幸好在臨河口遇到王貴將軍的一支大軍,也是他們和我換的馬匹之後,才讓我把這個好消息送給大帥。”
嶽飛此時已經顧不得和他講話,馬上打開隨軍攜帶的地圖,仔細查看自己和先鋒軍相差的大致距離,隨後才安排人讓傳令兵先迴去好好休息,又馬上給身邊的將領下達了火速前進的命令。
嶽飛原本想著一鼓作氣打敗吐蕃十幾萬大軍,然後用半月到一個月的時間收複所有失地,必將吐蕃的軍隊趕迴去,結果從自己發起這場大戰開始,到今天也不過就是五六天的時間,可是此時自己的先鋒軍已經衝出大宋領土,攻占了吐蕃的巴關。從這一點就可以證明,隻需這幾日已經將大宋的領土大致收複,當然,還有許多地方正在清剿那些隱藏起來的吐蕃軍隊。
原本阿茲伯特也不想如此快速的就敗退迴去,昨日還讓大將莫斯科瓦組織了8000精銳,企圖和追趕上來的大宋軍隊進行一場反攻,結果也算是巧合,原本他們還想和追趕他們的西夏軍隊拚殺一番,結果當他們軍隊剛剛集合完畢,正巧碰上王貴率領兩萬大軍火急火燎向前推進,結果雙方一見麵,王貴直接下令,弓弩軍在前方大範圍的全麵覆蓋式射擊,都不等這些吐蕃人反應過來,後麵的輕裝鐵騎就已經如同閃電般衝進他們的隊伍。
這場大戰隻進行了兩個時辰,莫斯科瓦在征戰中被宋軍直接射殺,剛剛組織的大軍再一次潰不成軍,除了大量人員被宋軍捉捕之外,當然,還有一些逃跑的潰軍迅速消失在山穀當中。王貴一邊督促大軍繼續向前快速推進,去接應自己的軍隊,一邊抽調出幾個小隊去清剿企圖隱藏的這些吐蕃人。
阿茲伯特無奈之下帶領殘兵敗將繼續向迴逃跑,結果就當他們馬上進入自己的領土迴到巴關麵前的時候,在很遠的地方就看到巴關城頭上正在飄揚著大宋的旗幟,這一下可是把阿茲伯特嚇得不輕,自己萬萬沒想到宋軍會派出一支突襲軍隊,提前搶占了自己的關隘,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切斷了自己的撤退後路,難不成宋軍已經預料到自己會打敗嗎?
阿茲伯特帶領殘兵敗將向著西南方向繼續逃走,根本就不打算和鎮守在巴關的這些宋軍進行正麵衝突,結果就在他們剛剛離開此處不到一個時辰的時候,一支2000人的宋軍才來到巴關城下,當他們來到城前才發現開門迎接自己的人,竟然是幾百個身體受傷的西夏士兵,隻見這些人個個帶傷,幾乎整個隊伍裏都沒有一個完整之人。
經過詢問才得知,當時吐蕃人在前麵瘋狂逃跑,這些西夏士兵火速追趕了上來,結果雙方一起進入了巴關城,當時這些鎮守巴關的吐蕃人都沒有反應過來,西夏士兵就揮舞著刀槍對他們展開了強攻,由於這些駐守巴關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進入自己的城市內,隨著城門還沒有關閉,就看到後麵有一望無際的人正在瘋狂的向此處奔跑,看樣子自己的城市是肯定守不住,幹脆跟隨這些敗退的吐蕃士兵一起逃走。
而攻占下巴關城的這些西夏士兵,還想對那些逃走的人繼續追趕,隻能把所有受傷的士兵留下來在此處鎮守,同時,對後麵逃過來的吐蕃士兵進行收攏,就這樣,幾百個受傷的西夏士兵,不光占據著一個巨大的邊關要塞,還看押著上萬吐蕃俘虜,此時,城中的糧食物資各種牛羊已經數不勝數,最為關鍵的是一直有吐蕃人跑到此處,當他們看到城上那些飄揚的大宋旗幟之後,這些人直接就選擇了跪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