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投石問路
皇帝從西北歸來,一沒單獨召見內閣大臣,二沒舉行朝會,而是在三日後的上午下旨內閣,將皇帝離京這兩個月內所有閣批公文全部送往乾清宮。
緊接著,皇城禁軍總兵官楊再興官複原職,原大寧總兵官、巨鹿侯、駙馬都尉井源被罷總兵一職,爵位降為伯爵,但卻又在在當天被內侍傳召進宮再也沒有出來。
最令滿朝大臣不解的是,皇帝下旨成立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學堂:大明官員培訓學校。
距離皇城不遠處的文淵閣內閣公事房內。
“大明官員培訓學校!”高穀嘴裏默念著這八個字,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
“哎,我說列位,皇上成立的這個官員培訓學校到底是何意?難道是讓咱們這些官員去學堂學習不成?”高穀擰著花白的胡子問道。
“皇上此舉,似乎…意有所指啊。”馬愉歎息道。
“我說您二位就別擅自揣測上意了,咱們該幹嘛幹嘛吧,別忘了今天可還有經筵日講呢。”王佐將從堆積如山的公文下探出一個腦袋說道。
“呦,你瞧我這記性,兩個月前皇上就讓我準備講《宋史》,王大人若不提醒,我差點就要…”
高穀話沒說完,就聽門外傳來了王崇古的笑聲:“哈哈哈,列位大人,崇古來晚了,實在對不住,對不住。”
緊接著王崇古的身影出現在了門外,他的身後還跟著兩個小太監,一個小太監端著茶具,一個小太監抱著一大摞公文。
“哼,一個內閣行走,還擺上普了,居然使喚上了乾清宮的內侍了。”王佐對著高穀嘟囔一句道。
“哎呀,實在對不住實在對不住啊,剛才皇上急傳我進宮,錯過了點卯,哈哈哈。”說著,他對著馬愉等人一一行禮,然後轉身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緩緩的將屁股塞進了椅子內。
隨後,兩個小太監分別將他的茶具和公文一一擺好,這才退出了門外。
“王大人今天氣色不錯啊,看來是得了皇帝的嘉獎了?”高穀話裏有話道。
王崇古絲毫不在意高穀的陰陽怪氣,笑著點頭道:“承高閣老吉言。”
說罷,他從麵前的一摞公文上抽出一本打開看了看,隨後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起身走到王佐案前笑道:“王閣老,這是皇上禦批籌建大明官員培訓學校的折子,您看這銀子…”
王佐抬起頭,接過看了看,隨後一笑道:“既然是皇上親自交辦的,戶部自然不敢推諉,一會本堂便交給下麵人的去辦。”
隨即王佐卻在心中破口大罵:“呸,什麽東西,一朝得勢,看把你得意的。”
不過下一秒,他愣住了:“什麽,大明官員培訓學校歸了教化司?!這…皇帝怎能如此草率,本來教化司就管著天下學子炙手可熱,如今又把大明官員培訓學校也給了教化司,那他王崇古且不是成了天下官員的座師了!日後這小子還不得騎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
“王閣老,您想什麽呢?”王崇古笑眯眯的問道。
“啊!沒,沒什麽!”說著,他看了看正首的馬愉,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色。
王崇古坐迴桌前,煞有架勢的端起茶盞啜可一口,借著水汽,他迅速看了其他三人一眼,心道:“往日你們看不起我,誰曾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王崇古也有今日,日後拿捏你們還不是手拿把攥,哈哈哈,痛快,痛快啊。”
就在這時於謙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一沒注意碰到了王崇古的桌案,王崇古被嚇了一跳,手中滾燙的茶水全都撒進了大腿根上。
“啊!”王崇古被燙的齜牙咧嘴,扯著官服直抽冷氣,兩腿成外八字,滑稽無比。
“你怎麽了?”於謙皺眉。
“操,好你個於謙,你撞灑了我的茶水,把我的命根子都給燙了,你還反過來問我怎麽了?老子看你就是成心的。”王崇古心中大罵。
“額…不小心撒了茶水,燙…燙著了!”王崇古雖然尷尬無比,豈料下一秒,他差點背過氣去。
“爾身為內閣行在,位列二品,怎能在這文淵閣內如此莽撞!”於謙怒道。
“我…”王崇古氣的渾身發抖,可他又不敢罵迴去,隻好一甩袖子,對著馬愉抱拳道:“首輔大人,下官衣衫不整,先去換套衣服。”
馬愉憋著笑,道:“速去速迴。”
王崇古狼狽不堪的走了,其他幾人哄堂大笑。
“於老弟,還得是你。哈哈哈…”高穀笑的前仰後合。
“是啊,這頭中山狼啊,就得於老弟來治!”馬愉笑道。
“哈哈哈……”
於謙這才反應過來,揉著被撞疼的胳膊笑道:“倒是本堂錯怪他了!”
“啊,哈哈哈……”
後宮禦花園內,朱祁鎮坐在湖邊的樹蔭下,旁邊跪著一個小太監正畢恭畢敬的對他說著什麽。
“看來當初把王崇古塞進內閣還真是做對了。”
朱祁鎮將手裏的石子扔進平靜的湖麵,瞬間如鏡的湖水蕩漾起陣陣波紋,四散開來,而湖裏那些早已被人投喂慣了的錦鯉們以為是食物,從四麵八方爭相遊了過去。
曆朝曆代,隻要是有作為的皇帝,都不想大臣們一團和氣,更不希望自己的臣子擰成一股繩,這是個很危險的信號。
大臣們一旦結黨,勢必會削弱皇權,甚至會架空皇權,到最後皇帝就成了這些大臣手中的玩具,想怎麽拿捏就怎麽拿捏。
曆史上大明之所以亡,黨爭就是罪魁禍首之一。
當然,在某些無法調和的矛盾出現時,皇帝喜歡黨爭,但卻不能太過縱容,大臣們有爭鬥,皇帝才能在幕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將這一幹大臣們玩於股掌之中。
“除了這些,還有什麽?”朱祁鎮又撿起一個鵝卵石,放在手裏顛來顛去。
“迴皇爺,沒了,哦對了,王崇古大人最後出了午門,坐著馬車去了長安街上的一家藥鋪,買了些燙傷的藥後就迴家了。”小太監老老實實的迴道。
小太監走後,朱祁鎮站起身,對著一旁的井源勾了勾手指。
井源彎腰湊近,朱祁鎮道:“明日你就去官員培訓學校任總教習吧。”
井源一滯:“皇上,臣是武將,這文事臣恐怕……”
“無妨。”朱祁鎮將手中那枚鵝卵石放在了井源手中,“正因為你是武將,所以才能震得住他們。”
“臣……”井源還是有些擔憂,他雖然文武雙全,可畢竟還不能和傳統的讀書人相比,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沙場點兵、建功立業。
如今皇帝讓他去任總教習,看著是天下所有在這裏就學的官員都是他的學生,風光無限,可話又說迴來了,讀書人的那些彎彎繞,他能鬥得過嗎?他自己心裏都沒底。
看著手中那枚鵝卵石,井源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小子現在越來越難琢磨了,心思越來越深,不行,迴家問問公主去。”
皇帝已經走遠,井源這才在太監的引領下,朝午門而去。
皇帝從西北歸來,一沒單獨召見內閣大臣,二沒舉行朝會,而是在三日後的上午下旨內閣,將皇帝離京這兩個月內所有閣批公文全部送往乾清宮。
緊接著,皇城禁軍總兵官楊再興官複原職,原大寧總兵官、巨鹿侯、駙馬都尉井源被罷總兵一職,爵位降為伯爵,但卻又在在當天被內侍傳召進宮再也沒有出來。
最令滿朝大臣不解的是,皇帝下旨成立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學堂:大明官員培訓學校。
距離皇城不遠處的文淵閣內閣公事房內。
“大明官員培訓學校!”高穀嘴裏默念著這八個字,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
“哎,我說列位,皇上成立的這個官員培訓學校到底是何意?難道是讓咱們這些官員去學堂學習不成?”高穀擰著花白的胡子問道。
“皇上此舉,似乎…意有所指啊。”馬愉歎息道。
“我說您二位就別擅自揣測上意了,咱們該幹嘛幹嘛吧,別忘了今天可還有經筵日講呢。”王佐將從堆積如山的公文下探出一個腦袋說道。
“呦,你瞧我這記性,兩個月前皇上就讓我準備講《宋史》,王大人若不提醒,我差點就要…”
高穀話沒說完,就聽門外傳來了王崇古的笑聲:“哈哈哈,列位大人,崇古來晚了,實在對不住,對不住。”
緊接著王崇古的身影出現在了門外,他的身後還跟著兩個小太監,一個小太監端著茶具,一個小太監抱著一大摞公文。
“哼,一個內閣行走,還擺上普了,居然使喚上了乾清宮的內侍了。”王佐對著高穀嘟囔一句道。
“哎呀,實在對不住實在對不住啊,剛才皇上急傳我進宮,錯過了點卯,哈哈哈。”說著,他對著馬愉等人一一行禮,然後轉身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緩緩的將屁股塞進了椅子內。
隨後,兩個小太監分別將他的茶具和公文一一擺好,這才退出了門外。
“王大人今天氣色不錯啊,看來是得了皇帝的嘉獎了?”高穀話裏有話道。
王崇古絲毫不在意高穀的陰陽怪氣,笑著點頭道:“承高閣老吉言。”
說罷,他從麵前的一摞公文上抽出一本打開看了看,隨後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起身走到王佐案前笑道:“王閣老,這是皇上禦批籌建大明官員培訓學校的折子,您看這銀子…”
王佐抬起頭,接過看了看,隨後一笑道:“既然是皇上親自交辦的,戶部自然不敢推諉,一會本堂便交給下麵人的去辦。”
隨即王佐卻在心中破口大罵:“呸,什麽東西,一朝得勢,看把你得意的。”
不過下一秒,他愣住了:“什麽,大明官員培訓學校歸了教化司?!這…皇帝怎能如此草率,本來教化司就管著天下學子炙手可熱,如今又把大明官員培訓學校也給了教化司,那他王崇古且不是成了天下官員的座師了!日後這小子還不得騎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
“王閣老,您想什麽呢?”王崇古笑眯眯的問道。
“啊!沒,沒什麽!”說著,他看了看正首的馬愉,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色。
王崇古坐迴桌前,煞有架勢的端起茶盞啜可一口,借著水汽,他迅速看了其他三人一眼,心道:“往日你們看不起我,誰曾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王崇古也有今日,日後拿捏你們還不是手拿把攥,哈哈哈,痛快,痛快啊。”
就在這時於謙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一沒注意碰到了王崇古的桌案,王崇古被嚇了一跳,手中滾燙的茶水全都撒進了大腿根上。
“啊!”王崇古被燙的齜牙咧嘴,扯著官服直抽冷氣,兩腿成外八字,滑稽無比。
“你怎麽了?”於謙皺眉。
“操,好你個於謙,你撞灑了我的茶水,把我的命根子都給燙了,你還反過來問我怎麽了?老子看你就是成心的。”王崇古心中大罵。
“額…不小心撒了茶水,燙…燙著了!”王崇古雖然尷尬無比,豈料下一秒,他差點背過氣去。
“爾身為內閣行在,位列二品,怎能在這文淵閣內如此莽撞!”於謙怒道。
“我…”王崇古氣的渾身發抖,可他又不敢罵迴去,隻好一甩袖子,對著馬愉抱拳道:“首輔大人,下官衣衫不整,先去換套衣服。”
馬愉憋著笑,道:“速去速迴。”
王崇古狼狽不堪的走了,其他幾人哄堂大笑。
“於老弟,還得是你。哈哈哈…”高穀笑的前仰後合。
“是啊,這頭中山狼啊,就得於老弟來治!”馬愉笑道。
“哈哈哈……”
於謙這才反應過來,揉著被撞疼的胳膊笑道:“倒是本堂錯怪他了!”
“啊,哈哈哈……”
後宮禦花園內,朱祁鎮坐在湖邊的樹蔭下,旁邊跪著一個小太監正畢恭畢敬的對他說著什麽。
“看來當初把王崇古塞進內閣還真是做對了。”
朱祁鎮將手裏的石子扔進平靜的湖麵,瞬間如鏡的湖水蕩漾起陣陣波紋,四散開來,而湖裏那些早已被人投喂慣了的錦鯉們以為是食物,從四麵八方爭相遊了過去。
曆朝曆代,隻要是有作為的皇帝,都不想大臣們一團和氣,更不希望自己的臣子擰成一股繩,這是個很危險的信號。
大臣們一旦結黨,勢必會削弱皇權,甚至會架空皇權,到最後皇帝就成了這些大臣手中的玩具,想怎麽拿捏就怎麽拿捏。
曆史上大明之所以亡,黨爭就是罪魁禍首之一。
當然,在某些無法調和的矛盾出現時,皇帝喜歡黨爭,但卻不能太過縱容,大臣們有爭鬥,皇帝才能在幕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將這一幹大臣們玩於股掌之中。
“除了這些,還有什麽?”朱祁鎮又撿起一個鵝卵石,放在手裏顛來顛去。
“迴皇爺,沒了,哦對了,王崇古大人最後出了午門,坐著馬車去了長安街上的一家藥鋪,買了些燙傷的藥後就迴家了。”小太監老老實實的迴道。
小太監走後,朱祁鎮站起身,對著一旁的井源勾了勾手指。
井源彎腰湊近,朱祁鎮道:“明日你就去官員培訓學校任總教習吧。”
井源一滯:“皇上,臣是武將,這文事臣恐怕……”
“無妨。”朱祁鎮將手中那枚鵝卵石放在了井源手中,“正因為你是武將,所以才能震得住他們。”
“臣……”井源還是有些擔憂,他雖然文武雙全,可畢竟還不能和傳統的讀書人相比,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沙場點兵、建功立業。
如今皇帝讓他去任總教習,看著是天下所有在這裏就學的官員都是他的學生,風光無限,可話又說迴來了,讀書人的那些彎彎繞,他能鬥得過嗎?他自己心裏都沒底。
看著手中那枚鵝卵石,井源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小子現在越來越難琢磨了,心思越來越深,不行,迴家問問公主去。”
皇帝已經走遠,井源這才在太監的引領下,朝午門而去。